李在明上任 3特檢法案敗部復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四日就職,從最大在野黨搖身一變成為執政黨的共同民主黨,再次在國會推動通過《蔡上兵特檢法》、《內亂特檢法》及《金建希特檢法》三項多次遭前總統尹錫悅政府否決的法案。 這三項法案在國會,都以一百九十四票贊成、三票反對、一票棄權通過。李在明預料將不會對這三項法案行使「再議要求權」(否決權),接著就將進行特檢推薦、任命等程序。 其中,《內亂特檢法》針對尹錫悅去年十二月宣布緊急戒嚴的相關內亂行為;《金建希特檢法》則針對前第一夫人、尹錫悅妻子金建希涉嫌收受名牌包包、介入選舉等違法行為;《蔡上兵特檢法》針對二0二三年七月在搜索失蹤者任務中殉職的海兵隊士兵死亡真相,以及軍方高層涉嫌妨礙調查等特檢法案。 《蔡上兵特檢法》曾在國會三度通過,《內亂特檢法》兩度通過,《金建希特檢法》則四度通過,但是都被尹錫悅政府否決。

Read More

人道救援加薩 美一票否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當地時間四日表決有關加薩停火決議,內容要求讓人道援助不受限制地進入加薩;但美國動用否決權阻擋,遭到成員國批評。 這是自去年十一月以來,安理會十五個成員國首次就加薩局勢進行投票。美國作為以色列重要盟友,在去年十一月也阻擋了一項要求停火的決議。 安理會投票結果以十四票贊成、一票否決未能通過此案。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之後發表聲明說:「安理會今天這項有關加薩的決議,是針對以色列而來,因其效果將適得其反,美國否決此案,藉此發出強烈訊號。」他說:「在聯合國,美國將繼續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美國代理駐聯合國大使謝伊在投票前告訴安理會:「美國已明確表示,我們不支持任何不譴責哈瑪斯、不要求哈瑪斯解除武裝並離開加薩的措施。」她表示,這也會破壞美國主導的停火努力。 這項決議草案要求「加薩立即停火,無條件且永久停火,並受到各方尊重」。 此決議也要求「被哈瑪斯和其他團體扣押的人質應立即、有尊嚴、無條件獲釋」,並要求解除人道援助進入加薩的所有限制。 巴基斯坦駐聯合國大使阿瑪德表示,這項未通過的決議「不僅會成為安理會良知上的道德汙點,也會成為政治實踐中一個決定性時刻,其影響將持續幾個世代」。 大陸駐聯合國大使傅聰表示:「今天的投票結果再次暴露,安理會未能平息加薩衝突,其根本原因是美國一再阻撓。」

Read More

擴大旅行禁令 川普禁阿富汗等12國人入境

記者傅希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已簽署公告,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擴大對十九個國家民眾實施全面或部分旅行禁令。新規定自美東時間九日零時一份起生效。 全面禁止公民入境美國的國家有十二個,包括阿富汗、緬甸、查德、剛果、赤道幾內亞、厄立垂亞、海地、伊朗、利比亞、索馬利亞、蘇丹與葉門;部分民眾入境受到限制者包括蒲隆地、古巴、寮國、獅子山、多哥、土庫曼與委內瑞拉等七國。 白宮網站公告指出,阿富汗被列入禁止名的原因,係神學士政權被美國列為「特別指定全球恐怖分子」,缺乏有效政府協助發放護照與文件,也未設安全審查機制。緬甸則因長期不配合美方遣返遭驅逐出境的本國公民。查德、剛果、赤道幾內亞都是因赴美民眾逾期滯留比例過高。 厄立垂亞因美方質疑其政府發放文件的能力,無法提供犯罪紀錄,並拒絕接收遭美方驅逐者。海地因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美國,構成安全與網路威脅,政府缺乏有效執法資訊分享機制。伊朗因被列為恐怖主義支援國,且拒配合美方安全審查,並為全球恐攻主要策源地之一。 利比亞因缺乏具能力或願意配合的中央機構簽發護照或民事文件,其境內長期存在恐怖分子活動,加劇其國民入境美國的安全風險。索馬利亞因政府無法控制全境,缺乏審查機制,被美列為恐怖避風港,亦不配合接收被驅逐者。蘇丹因缺乏有效政府與背景審查能力,無法安全簽發護照與文件。葉門因政府無實質統治力,無審查能力,無法掌控領土。 外電指出,被公告旅行禁令的國家仍有七類公民不受禁令限制,包括持有綠卡人士、有美國之雙重國籍人士、伴侶或親屬為美國公民、參加國際重大賽是之運動員、已獲庇護難民、曾協助美國的阿富汗人,以及逃離宗教迫害的伊朗民眾,可被列入豁免名單。

Read More

恢復水產輸陸 陸日達共識

本報綜合報導 日本農林水產省和大陸海關部門二十八日在北京進行第四次磋商,就大陸恢復進口日本水產的必要條件達成共識。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三十日表示,在出口所需的設施登記手續完成後,陸方將恢復進口日本水產。 日陸雙方在去年九月達成共識,陸方在國際原子能總署框架下參與對海水及核處理水取樣等監測,並逐步放寬進口限制。今年三月「日中經濟高層對話」同意繼續協商,隨後日本農水省和大陸海關部門展開技術層面的多輪磋商。 相關人士稱,日本水產具體何時恢復出口大陸未定,由登記手續完成並實際恢復出口可能需要數個月時間,水產品放射性物質檢查也是出口的必要條件。 登記手續適用於二0二三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處理水排海前,已向大陸出口水產的日本商家。在核處理水排海前,陸方因福島核事故對福島、東京等十個都縣採取食品進口限制,這些都縣預計不在恢復進口之列。日本政府將繼續要求大陸撤銷針對該時個都縣的進口限制。 林芳正在首相官邸出席擴大農林水產品與食品出口的閣僚會議時表示,日陸雙方已達成共識,將啟動日本水產恢復出口大陸的具體手續。 林芳正表示,在進出口所需的日方商家設施登記手續完成後,陸方將恢復進口日本水產,預計朝著解決兩國間最大難題之一邁出一步。

Read More

美撤銷陸生簽證「不容竊取智慧財產」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當地時間二十八日表示,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大力撤銷大陸學生的簽證,包括與中共有關聯者或在關鍵領域就讀者。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二十九日表示,美國不會容忍大陸共產黨「利用」美國的大學,以及竊取美國研究成果及智慧財產等行徑。 對此,大陸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回應,反對政治性、歧視性作法,這個舉動嚴重損害大陸在美留學人員正當合法權益,在第一時間提出嚴正交涉。 布魯斯在國務院的簡報會上,拒絕透露前一天宣布的計畫會影響多少大陸學生;但表示官員將仔細審查任何「被視為對國家構成威脅或問題」的人。她拒絕詳細說明將如何決定誰構成威脅。 布魯斯表示:「說到維護美國安全,我可以在此進一步指出,美國不會容忍中共利用美國的大學或竊取美國的研究智慧財產或技術,來增強其軍事實力、進行情報蒐集或壓制反對聲音。」 川普政府已下令駐各地使領館,停止為學生和交換訪客簽證申請人安排新的預約。被問及何時恢復預約?布魯斯建議申請人持續查看美國簽證系統。

Read More

美關稅喊停又行 可能交最高法院審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當地時間二十九日恢復總統川普全面性關稅。前一天國際貿易法庭才剛裁定川普徵收這些關稅已越權,限期白宮於十天內喊卡。分析師表示,此案最終可能會交由最高法院審理,但不代表關稅戰會因此結束。 美國國際貿易法庭前一天做出的意外裁定,使得川普於四月二日「解放日」對美國大部分貿易夥伴祭出的關稅有可能取消或至少延後實施,也可能影響川普政府向從加拿大、墨西哥、大陸進口的商品所加徵的關稅。 位於華盛頓的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命令中未提供任何意見或理由,但指示本案原告與政府分別在六月五日與九日前答覆。 川普首席貿易顧問納瓦洛表示,儘管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暫緩執行的決定不令人意外,但政府正在尋求「所有策略性選項」。他透露,除了提上訴之外,川普政府也正考慮使用其他手段來加徵關稅。這項暫停令致使川普關稅政策相關的混亂、不確定性進一步升高。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地時間二十九日表示,美國與大陸的貿易談判「稍微停滯」;最終若要達成協議,很可能需要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參與。 貝森特主導的談判在兩週前取得突破性成果,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和大陸的貿易戰暫時休兵。貝森特表示,在那之後進展緩慢,但他表示預期未來幾週將有更多談判,「我相信川普總統和習主席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通話」。 他說:「鑒於談判的規模和複雜性…這將需要雙方領導人相互權衡。」「他們關係良好,我相信川普總統表明他的意願時,中方會坐下來談判。」 自美陸五月中旬達成協議以來,川普政府專注於與印度、日本和歐盟等其他主要貿易夥伴進行關稅談判。川普上週揚言對歐盟商品徵收百分之五時關稅,但後來暫緩執行。 貝森特稍早表示,日本等部分貿易夥伴帶著誠意進行談判,他並未發現他們的立場因貿易法庭的裁定而有所改變。貝森特三十日在華府會見日本代表團。

Read More

馬斯克走人 川普讚了不起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二十九日宣布,他與億萬富翁馬斯克三十日將對媒體發表談話,當天也是馬斯克在所謂的政府效率部任職的最後一天。川普稱馬斯克是「了不起的人」。 馬斯克曾將自己替川普所做的工作,比喻為一個有著二千五百年歷史的宗教,然而只維持了動盪的四個月。 全球首富馬斯克二十八日與世界最有權勢的領導人川普分道揚鑣,時機點正值他對自己推動削減開支角色日益失望。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宣布將在橢圓形辦公室和馬斯克召開記者會。 他還說:「這將是他任職的最後一天,其實也不盡然,因為他將永遠與我們同在,一路給予協助。」

Read More

美法官再擋川普禁哈佛招國際生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一名法官當地時間二十九日延長臨時禁令,阻止總統川普試圖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舉動。法官巴洛茲表示,她將發布初步禁制令,在各方就川普立場的合法性展開爭論期間,「給予(國際學生)一些保障」。 聯邦地區法官初步決定限制執行哈佛大學國際學生禁令。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台灣學生指出,一年來生活日常中就有這樣的氣氛,讓人有危機意識,已有心理準備。 哈佛大學的律師葛申戈恩在波士頓的聽證會上說:「我們的學生非常恐懼,而且(已經)有人轉學(到其他大學了)。」 在聽證會前最後一刻提交的文件中,川普政府發布正式意向通知,打算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籍學生的資格,此舉啟動了相關程序。 這份文件給予哈佛三十天的時間提交證據說明為何不應被禁止接納和招收外籍學生;目前外籍學生占哈佛大學學生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七。 巴洛茲已經暫時中止這項政策,並於二十九日延長中止期限,直到發布新的禁制令。她說,將力求釐清川普政府官員的行動是否具有「報復動機」。

Read More

美法院封殺川普關稅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國際貿易法庭當地時間二十八日裁決,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逾越職權、當屬無效;白宮政策副幕僚長米勒隨即回應說「司法政變失控」。這項裁決為美國進口商以及美國與歐盟和大陸等逾十二個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川普政府除強力譴責,隨即提出上訴。 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阻止總統川普在「解放日」宣布的進口關稅措施生效,裁定川普祭出這波全面性關稅措施已踰越權限;表示白宮援引的緊急法並不賦予總統單方面對幾乎世界各國課徵對等關稅的權力,限期白宮十天內喊卡。 不過,裁定並不影響川普政府在鋼鋁材、汽車的關稅,因為這些關稅是在援引不同的法律下展開,需經美國商務部調查,總統無法自行決定實施;裁定也不影響川普揚言對藥品、半導體等其他關鍵商品開徵的關稅。此案最終可能要由聯邦最高法院定奪。 這項裁定源於兩起訴訟,其中一起由無黨派的「自由司法中心」代表五家美國小型企業提出;另一起由美國十三州提出。 這五間美國企業包括紐約一家進口酒商,以及維吉尼亞州一家教材與樂器製造商,他們都自川普課徵關稅的國家進口商品,並表示這項措施將損害他們營運能力。至少還有五起針對關稅的訴訟尚待審理。 至於美國十三州提出的訴訟,由民主黨籍的俄勒岡州檢察長瑞菲爾德辦公室負責率領,他稱川普的關稅不合法、魯莽且對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對此,大陸商務部及外交部分別表態,重申「貿易戰沒有贏家」且損人不利己不得人心,美方應徹底取消單邊加徵關稅的錯誤做法。

Read More

川普:哈佛應設外籍生招收上限15%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哈佛大學間的對立持續,繼數百名哈佛學生前一天示威抗議後;川普當地時間二十八日表示,哈佛必須向政府提供學生名單,該校收了許多外國學生,約百分之三十一的學生來自國外。他認為,哈佛應設一個外籍生比例上限,約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則表示,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大力撤銷大陸學生的簽證,包括與中共有關聯者或在關鍵領域就讀者。「我們也將修訂簽證標準,強化對未來所有來自中國及香港的簽證申請審查」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抨擊此舉干擾兩國正常人文交流,表示已向美方提出交涉;對於是否會對陸美關係產生進一步影響?她未正面回應。 而在外傳美國暫停所有學生簽證的面談預約之下,據了解,有數十名香港學生未能預約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面談升學簽證事宜。媒體詢問美國駐港澳總領館是否已暫停香港學生的預約簽證面談,以及何時恢復?但總領館沒有正面回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