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豁免協議夥伴部分關稅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五日簽署行政命令,針對與美國就鎳、黃金等金屬及醫藥化合物與化學品等工業產品出口達成協議的貿易夥伴,最快八日提供部分關稅豁免。 最新行政命令列出「結盟夥伴」超過四十五個零進口關稅類別,這些結盟夥伴與美國達成架構協議,以削減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及根據二三二條款所課徵的關稅。這項行政命令使得美國關稅與現有架構協議承諾相符,包括與歐盟和日本等盟邦的協議。 根據行政命令,與美國有貿易協議的國家將於美東時間八日凌晨零時一分(台灣時間八日中午十二時一分)起享有豁免。 川普在行政命令中表示,美方減稅的意願取決於「貿易夥伴在對等貿易協議中向美國所做承諾的範圍及經濟價值」,以及是否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這波減免涵蓋「無法在美國種植、開採或自然生產」或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的項目。白宮一名官員說,這次也為部分農產品、飛機與零組件以及用於製藥的非專利品項開闢新的豁免空間。 這名官員說,各國與美達成「對等」貿易協議後,美國貿易代表署、商務部及海關將可豁免相關進口關稅,無須再由川普簽署新的行政命令。 這次行政命令中列為零關稅的項目,包括石墨、多種形式的鎳。鎳為不鏽鋼製造及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 這次也涵蓋用於學名藥中的化合物,包括麻醉劑利多卡因及醫療診斷用的試劑;還有多種類型的黃金進口,從金粉、金箔到金條皆有。金條是瑞士對美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但因瑞士尚未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目前面臨高達百分之三十九的關稅。 這項命令也允許對天然石墨、釹磁鐵、發光二極體(LED)免徵關稅,同時取消先前對部分塑膠及多晶矽的關稅豁免。多晶矽是太陽能板的關鍵材料。

Read More

美擬限制陸無人機進口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計劃發布規定,限制或可能禁止自大陸進口無人機,以及中型與重型車輛,原因是基於國安考量。此前,美國已針對汽車及卡車展開相關行動。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五日表示,計劃最快於本月發布相關規則,以應對涉及國家安全風險的事項,包括對無人機及其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資訊與通訊技術,以及來自大陸等外國敵對國家總重超過一萬磅的車輛。 美國商務部並未說明相關進口規定的細節。美國商務部及大陸駐美大使館均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在美國商用無人機的銷售中,大陸進口產品占絕大多數,其中超過一半來自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大疆。 美國政府已針對進口汽車和其他卡車制定類似規定,現在計劃對無人機與重型車輛進口實施限制。 今年一月前總統拜登領導的政府敲定規定,將自明年底起實質禁止幾乎所有大陸製汽車及卡車進入美國市場,此舉是針對大陸車輛軟硬體的打擊行動之一。 美國商務部一月曾表示,也可能針對無人機系統的特定部分實施限制,例如機載電腦、通訊及飛行控制系統、地面控制站、操作軟體及資料儲存設備等。 商務部去年七月針對無人機及其相關組件進口啟動國安調查,今年四月則對中型及重型車輛及零組件展開調查,這些調查可能導致更高關稅。 今年六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以加強防範具有威脅性的無人機,並提振美國無人機製造業。 去年十二月,拜登簽署一項法案,未來可能禁止大疆和道通等公司在美國銷售新款無人機。

Read More

克宮:拒絕西方為基輔作保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在巴黎峰會後與歐洲領袖通話,這場峰會目的是敲定烏克蘭停火時的安全保障措施。根據法新社報導,川普在白宮與美國科技界知名人士共進晚餐時回應媒體詢問,近期是否會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時,他說「我會的,沒錯。」 在巴黎峰會結束後,各國領袖宣布二十多個國家已承諾在達成和平協議後,在烏克蘭境內部署「保障部隊」,旨在嚇阻莫斯科再次攻擊其鄰國。 不過蒲亭日前在北京表示,若無法達成和平協議,俄羅斯將繼續在烏克蘭作戰,這番話引發高度警戒。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也表示,若有需要,可以迅速安排與川普的會談,但拒絕西方國家為基輔提供安全保障的想法。  

Read More

聯大發言 陸:未向俄烏任一方提供武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耿爽五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大陸沒有向俄烏戰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中方與俄、烏雙方及有關各方都保持接觸溝通,願與國際社會一起繼續為推動「危機」早日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耿爽在第七十九屆聯大審議烏克蘭議題時表示,當前烏克蘭議題進入談判解決的關鍵階段,各重要利益攸關方舉行一系列接觸和談判。中方對這些進展表示歡迎,並支持一切通向和平的努力,希望國際社會抓住積極勢頭,推動危機早日實現政治解決。 耿爽稱,三年多來,中國大陸以「四個應該」為根本遵循,為促談努力,「我們沒有向衝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始終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出口」。 耿爽表示,中方與俄、烏雙方以及有關各方都保持接觸溝通,派出特使展開穿梭外交,並與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攜手發起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匯聚和平共識,推動和平努力。中方願與國際社會一起,繼續為推動「危機」早日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耿爽表示,共同努力引導和談進程,呼籲有關各方遵守「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三原則,衝突當事方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避免攻擊平民,避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避免攻擊核電廠等關鍵基礎設施。 耿爽稱,為共同努力管控外溢影響,中方呼籲國際社會就糧食、能源、金融、貿易以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等問題加強合作,希望各方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努力尋找各方均可接受的安全保障方案。 耿爽強調,中國大陸在烏克蘭議題上的立場客觀公正、一以貫之,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戰爭爆發開始提出「四個應該」,即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得到支持。

Read More

終止哈佛補助遭裁定非法 白宮要上訴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法官當地時間三日裁定,川普政府非法終止對哈佛大學約二十二億美元的補助,並不得再中斷這所著名常春藤盟校的研究資金。白宮稱哈佛沒有獲得補助的憲法權利,將提出上訴。 這項裁決對哈佛大學而言是一項重大的法律勝利。哈佛正尋求達成協議,以結束白宮與這所全美最古老、最富有大學之間的多重衝突。 川普政府試圖運用聯邦資金迫使美國大學做出改變,聲稱這些校園受反猶太主義和「激進左派」意識形態影響。最早對哈佛採取的行動之一,就是以哈佛未充分處理校內猶太學生遭騷擾為由,取消數百項授予校內研究人員的補助。 哈佛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川普政府在校方拒絕遵從官員要求,讓出對教職員工聘用和學生招收的控制權後,對哈佛採取報復行動,侵犯校方的言論自由權。 法官表示,川普有理由打擊反猶太主義,哈佛則「錯在容忍仇恨行為如此之久」。打擊反猶太主義並非政府的真正目的,官員實際上是想施壓哈佛屈從其要求,這侵犯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自由權。 法官表示,法院有責任維護學術自由,並「確保重要研究不會因隨意且程序上有瑕疵的補助終止而受損,即使這麼做可能會得罪不惜一切代價貫徹施政方針的政府」。 她下令禁止政府進一步終止或凍結哈佛的任何聯邦經費,並阻止政府繼續暫停現有補助的撥款,或者是未來拒絕核發新補助給哈佛。 白宮發言人休斯頓在聲明中表示,哈佛「沒有獲得納稅人資金的憲法權利,未來仍無資格取得補助」,「我們將立即針對這項嚴重錯誤的裁決提出上訴,並堅信在追究哈佛責任的努力中,我們最終將取得勝利」。

Read More

川普:將與蒲亭通話談俄烏戰爭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三日表示,他打算在近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談論俄烏戰爭議題。 路透社報導,川普八月曾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與蒲亭舉行會談,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金融時報》也報導,俄烏和談又陷僵局,川普打算在「未來幾天」致電蒲亭。 川普在白宮表示:「我將在未來幾天與他談話。」川普還表示,他「不滿」戰爭中持續有人傷亡。 白宮一名官員表示,川普預計在當地時間四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預計在雙方通話前,法國將於當地時間四日率先舉行一場以視訊為主的會議,大約三十個國家與會,討論一旦俄烏達成和平協議,他們計劃提供烏克蘭安全支援的最新進展。這些歐洲領袖預計也將批評俄國不願談判。

Read More

蒲亭等逾20國領袖抵天津 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總統蒲亭卅一日飛抵中國北方城市天津,準備出席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另有逾二十國領袖也將參與這場會議。 法新社報導,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這座港口城市持續舉行到九月一日。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和白俄羅斯,另有十六個國家以觀察員或「對話夥伴」身分參與。 根據新華社刊登的專訪,蒲亭表示此次峰會將「增強上海合作組織因應當代挑戰與威脅的能力,並鞏固整個共同歐亞空間的團結」。 報導指出,蒲亭說,這一切都將有助於構建更加公平的多極世界秩序。 中國將於九月三日在北京舉辦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週年的大規模閱兵活動。

Read More

川普關稅 美上訴法院裁定違法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當地時間二十九日裁定,總統川普對多個貿易夥伴實施的大部分關稅屬非法措施,認定他在徵收這些關稅時超越職權。 上訴法院以七比四通過裁定,支持下級法院的原裁定。多數法官認為,川普大部分的全球關稅措施於法無據,認為川普發動貿易戰所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授與用行政命令便能課徵關稅的權力。 上訴法院的裁定是川普關稅政策到目前所受的最沉重打擊,因為對等關稅是他這次重回白宮的標誌性政策之一。不過上訴法院允許這些關稅措施可繼續維持到十月中旬,以便各方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川普在自家社媒「真實社群」貼文痛批這項裁定,寫道「所有關稅依然有效!今天一個高度黨派色彩的上訴法院,錯誤地宣稱我們的關稅應取消,但他們清楚,美國最終一定會勝利」。 川普對幾乎所有國家加徵的百分之十基準關稅,以及針對被認定不良貿易行為國的對等關稅,乃至對加拿大、大陸與墨西哥所加徵包含芬太尼等一系列額外關稅,都被上訴法院認定不合法。 然而,就算聯邦最高法院最後也維持原裁定,也不代表川普第二任的所有關稅會動搖。因為除所謂「對等關稅」外,川普還依據另一項國家安全授權,對輸美汽車、鋼鋁和銅等產業加徵關稅,這些關稅就不受法院裁定影響。 上訴法院在多數意見書裡說:「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雖賦予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採取多項行動的重大權力,但包含徵收關稅、稅負或類似措施在法律當中並無明文規定,該法也未賦予課稅權力…若無國會合法授權,總統並無權徵稅。」 川普今年推出關稅措施後,很快就遭到多個民主黨主政的州與中小企業聯盟提告,主張法律根本未授權川普徵收關稅。美國國際貿易法庭一個三人合議庭五月採納原告意見,裁定川普的關稅無效,川普政府也很快上訴至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這次上訴法院由全體十一名現任法官共同審理。 川普目前已與包括歐盟、日本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達成貿易協議,如今達成貿易協議的基礎在美國國內先後被兩級法院認定不合法,影響性值得觀察。 由於美國與許多國家的協議細節尚待敲定,聯邦上訴法院最新裁定,可能給各國不同的考量空間與籌碼,思考當前是否值得繼續與川普團隊談判。

Read More

強迫加購美國米 日官員訪美喊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媒披露,美國政府曾告訴日本政府,擬在總統行政命令納入日本擴大購買美國米,作為雙方關稅談判的一環。日本對此強烈反對,負責談判的官員赤澤亮正的訪美行程臨時喊停。 《日本經濟新聞》二十九日引述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披露事態發展。消息人士透露,美國也告訴日本,有意在總統行政命令寫入日本降低農產品關稅的相關內容,但日方認為美方此舉已屬「干涉內政」而強烈反對;加上日本與美國七月談妥關稅相關協議時,雙方已就日方不降低農產品關稅達成共識,日方認為美方的新要求與既有協議抵觸。 對此,白宮官員回應,美日談判過程確實「曾討論過」稻米貿易,但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把相關內容寫入總統行政命令。 負責代表日本政府與美方協商關稅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原訂二十八日訪美,以協調把日本投資美國五千五百億美元的承諾寫成共同文件。不過出訪行程在出發當天突然喊停,理由是事務層級的事前協調談不攏。 他二十九日召開記者會,表明會持續進行事務層級協商;同時也說,在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發布之前,「我可能會再訪美一次」。 日本與美國七月下旬達成協議,敲定日本銷美汽車以及對等關稅下調為百分之十五,不過美方的總統行政命令並未納入在談判中談妥的關稅減輕措施;而下調汽車關稅的總統行政命令也尚未發布。 報導指出,赤澤亮正原本有意透過這次訪美,敦促美方修改與發布相關命令,但是因為雙方的分歧而突然暫停訪問。不過日本事務層級官員仍舊前往美國繼續協商。

Read More

川普快速遣返移民 美法官擋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法官當地時間二十九日阻止總統川普政府大規模擴大「快速遣返」移民的程序,對川普的大規模驅逐計畫形成一大打擊。 「快速遣返」允許有關當局在未經法院審理的情況下迅速驅逐移民,先前適用對象是入境美國兩週內在美墨邊境附近被拘留的移民。 然而,川普政府自一月以來將這項程序適用範圍擴及全國,並適用於在美停留不超過兩年的移民。 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柯布阻止這項程序擴大適用範圍,表示此舉可能導致民眾在缺乏正當程序下被「錯誤」驅逐出境,包括沒有機會證明自身已在美國停留超過兩年的人。 柯布由前總統拜登任命,這項裁定是針對支持移民的人權團體「開闢紐約之路」所提案件。他強調,法院並非「質疑快速遣返法規的合憲性,也並非質疑此規定在邊境的長期適用性」。 柯布也引用憲法內容,指出任何人不得在未獲得陳述機會的情況下被驅逐出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