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安倍 自民黨盼秋季辦國喪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安倍家人日前舉行家祭,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自民黨擬辦大規模喪禮。自民黨內有人建議政府於今年秋天舉辦國喪。若辦國喪,將是日本戰後第二例。 安倍八日在奈良助選時遭槍擊身亡,日本政府及自民黨前天開始討論今秋舉辦有各國弔唁團等出席的大規模喪禮。因為安倍是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最長(共八年八個月)的首相,自民黨內有人主張應該舉辦國喪。如果舉辦,將是戰後第二例。 二戰後,日本政府參與舉辦前首相喪禮的案例不少,但國喪只有一例,就是締結舊金山和約時任首相吉田茂的喪禮。此外,「國民喪」也只有一例,為佐藤榮作的喪禮。佐藤是安倍的大叔公。 前首相大平正芳一九八0年逝世後,除部分例外之外,按慣例舉辦「內閣暨自民黨聯合喪禮」(公祭)。 不過,自民黨保守派表示,考慮到安倍的功績、尤其是在助選時遇刺身亡的「罕見性」,政府應舉辦國喪。自民黨前政調會長說,安倍的歷史足跡「足以舉辦國喪待之」。 有關安倍的喪禮,政府是否舉行國喪,網路上贊成與否意見不一。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將視人民情感如何再做判斷。有人認為,應該等沉澱一陣子之後再討論。

Read More

美國亞太助卿將訪日悼念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國務院昨天宣布,亞太助卿康達本週將訪問柬埔寨及日本,訪日期間將悼念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將會晤高階官員,談論如何推進美日夥伴關係。 布林肯六日出訪亞洲,原訂只訪問印尼及泰國;昨天臨時安排東京行,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達哀悼,並轉交美國總統拜登寫給安倍家屬的信函。 美國國務院昨天表示,康達結束柬埔寨訪問後將轉往東京,針對安倍遇刺向日本人民表達哀悼。根據國務院說法,他也預計與日本高階官員會面,討論如何在各類區域、全球議題上推進美日強健夥伴關係。

Read More

韓新能源政策 提升核電占比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政府五日在國務會議中擬定新能源政策方向,目標在二0三0年前將核能發電占比提升至百分之三十以上,將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從去年的百分之八十一點八降至七成以下;同時積極推動核電外銷。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昨天在國務會議中與相關部會議定「新政府能源政策方向」,正式擬定取代非核路徑圖、改為積極活用核電的能源政策。根據新能源政策,將重啟新韓蔚核電廠三、四號機建設工作,並在確保安全性前提下延續既有機組使用年限,目標在二0三0年前將核電占比從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七點四提升至三成以上。 為強化能源安全,大量依賴進口的火力發電占比預期將由核電等其他能源取代,二0三0年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目標從去年的的百分之八十一點八降至七成以下,約減少四千萬公噸油當量(TOE)。

Read More

澤倫斯基:重建烏克蘭需7500億美元

俄軍焦點移轉頓內茨克州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總統蒲亭昨天在俄軍拿下烏克蘭東部此外,瑞典總理安德森首度訪烏,在基輔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會面。 俄羅斯國防部長告訴蒲亭,俄軍如今已完全掌控烏東盧甘斯克州。蒲亭表示,部署當地的軍隊必須繼續行動。此舉顯示俄軍不會停止戰鬥,俄方已將焦點放在整個頓內茨克州。 烏克蘭昨天在瑞士舉行的重建會議上表示,預估需要七千五百億美元重建國家。烏國總理會中告訴數十國領袖:「重建的主要資金來源,應該來自俄國和俄羅斯權貴被沒收的資產。」 澤倫斯基則在影片演說中表示,重建烏克蘭是「整個民主世界的共同任務」,這是對「支持世界和平的最大貢獻」。 另外,安德森昨天走訪基輔市郊的布查與博羅江卡,這兩個城鎮先前傳出俄軍屠殺平民,後來被烏軍收復。 澤倫斯基說,「很高興和安德森會面,這是她首訪基輔,非常有收穫」,並感謝安德森支持烏克蘭。 安德森表示,結束戰爭最好的辦法是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對俄羅斯的施壓。她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願進一步制裁」俄羅斯,並說不應該讓俄國的侵略行動取得進展。

Read More

拜登:政府會保護跨州墮胎婦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最高法院上週推翻憲法對墮胎權的保障後,共和黨執政的德州和俄亥俄州最高法院昨天允許對墮胎實施限制和禁令;紐約州則將墮胎和取得避孕管道的權利寫入州憲法,成為抵制這項震憾性裁決的先鋒。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預期有些州將試圖逮捕跨州尋求墮胎的女性,但聯邦政府將採取行動保護她們,也會確保她們能在禁止墮胎的州取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墮胎藥物。 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具里程碑意義的一九七三年「羅訴韋德案」裁決,並取消憲法保障的墮胎權後,德州最高法院允許一項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墮胎禁令生效,該命令將以民事而非刑事方式執行;同一天,俄亥俄州最高法院也批准該州執行二0一九年懷孕六週禁止墮胎的禁令。 紐約州則將墮胎和取得避孕管道的權利寫入州憲法,成為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婦女墮胎的憲法保障後,抵制這項震憾性裁決的先鋒。該修正案還尋求「更新現行《平等權利修正案》,將現有保護擴大到數個新類別,包括基於性別、殘疾、國籍、種族和年齡的保護」。接下來將提交紐約州眾議會,並可望獲得通過。之後選民將在公投中直接就此投票。

Read More

賈伯斯、丹佐華盛頓獲總統自由獎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白宮昨天公布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獎章」得獎者名單,共有十七人上榜,包括體操女傑拜爾絲、影星丹佐華盛頓與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等。 白宮表示,該勳章旨在表彰「對美國的繁榮、價值或安全,世界和平,或其他重要的社會、公私部門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今年其中一位追贈者是馬侃,他曾是共和黨籍總統參選人、亞利桑那州資深參議員,也是獲頒紫心勳章的越戰老兵。 另外,美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名將拉皮諾也在受勳名單上。

Read More

紐約州敏感場所禁攜槍 9/1生效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紐約州議會議員昨天表決通過新的槍枝法,禁止在時報廣場等諸多「敏感場所」攜帶武器,並要求申請槍枝許可的人接受更多訓練、交出社群媒體帳號供政府審查。 美國最高法院上週推翻紐約州嚴格的槍枝許可法,並首度裁定美國憲法賦予個人在公共場所攜槍自衛的權利;但允許法律禁止人民在「敏感場所」攜槍,也警告立法不得濫用名義。 紐約州昨召開緊急立法會議,法案列出的敏感場所包括政府建築、醫療機構、宗教場所、圖書館、遊樂場、公園、動物園、中小學校、大學、夏令營、戒毒中心、遊民庇護所、療養院、紐約市地鐵等大眾運輸、有人飲酒或吸大麻之處、博物館、劇院、體育場等地,還有投票所及時報廣場。 新提出的槍枝許可規定要求申請人與核發許可的人員親自會談,通常是法官或警方官員;此外還須提供數名親屬或同住成人的詳細聯繫方式;也將攜槍至私人營業場所視為重罪,除非相關營業場所張貼公告說明歡迎隱密攜帶武器。 法案送交州長侯可簽署成法,將於九月一日起生效。

Read More

世衛:歐洲節慶不必因猴痘疫情取消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5月以來,全球陸續傳出猴痘病例且多數在西歐;今年迄今,世衛組織(WHO)已接獲48國超過3200起確診病例通報,有1人死亡。WHO表示,歐洲各種夏季節慶不應為猴痘疫情而取消,但應做好預防病毒擴散的風險管理。 WHO官員表示,北半球即將展開各種夏季慶典、演唱會和很多其他活動;其中歐洲將舉辦800場以上節慶,屆時會有數十萬人從不同國家到歐洲。這些活動「可能是有利傳染的環境」。 官員表示,人群在這些集會彼此靠近,通常是很長一段時間,人際間也會頻繁互動,「儘管如此,並不建議在出現猴痘病例的地區延後或取消任何活動」。呼籲活動主辦單位透過有效溝通提高群眾對猴痘的意識,及早發現病例,阻止傳染保護有風險者。 另外,巴西衛生部也證實,在聖保羅州和里約熱內盧市發現5宗境內感染猴痘病例,患者都是男性,年齡介於24~37歲,均沒有到確診國家的旅行史。這些病例仍在調查中,以尋找傳播環節。患者已被隔離,臨床情況穩定,無併發症,並由當地衛生部門監測。 截至目前為止,巴西已發現15宗猴痘病例,聖保羅10宗、南大河州2宗、里約熱內盧3宗。其中10宗在境外感染,患者都有前往歐洲的旅行史,另外5宗在境內感染。

Read More

港連4天破千例 年輕人染疫增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香港今天新增1276例COVID-19確診病例,連續4天超過千例。衛生官員指出,近期年輕人確診病例增加,過去一週有54%病例介於20~49歲,長者只占18%,情況與第5波疫情高峰期不同。 綜合港媒報導,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通報,今天新增病例中,116例為境外移入,其餘均為本土病例。另外,過去24小時沒有新增確診死亡病例。 歐家榮說,過去幾天香港單日病例數維持在1000例以上,相信目前社區有不同程度的爆發,部分是家庭群組,學校及工作場所也有小規模傳播,暫時未發現有地方病例不尋常上升。 他指出,最近1、2週的病例集中在年輕人群組,過去一週有54%病例介於20~49歲,長者只占18%,與第5波疫情高峰期不同。當局會繼續關注高危場所及人群,包括院舍、餐廳及酒吧等,分析是否涉及Omicron BA.2分支病毒。 另外,香港警方反恐特勤隊累計已有22人染疫。

Read More

美聯社專訪 拜登:不擋俄、恐讓陸有膽接管台灣

中央社∕華盛頓十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在美聯社專訪中表示,如果不阻止俄羅斯繼續深入歐洲大陸,歐洲可能出現混亂局面,恐使中國有膽子接管台灣,抱持核武野心的北韓也更具侵略性。 美聯社昨天報導,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三十分鐘專訪中被問到為何下令對俄國實施經濟制裁,促使全球食品和能源市場大亂。 拜登說,他是以身為三軍統帥的職責來估量形勢,而不是一個只想著選舉的政治人物。 拜登說:「我是美國總統。重點不在我的政治生涯存續,而是思考對國家最好的決策。說真的,如果連我們共同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這個最強大的力量都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袖手旁觀,接下來會怎樣?」 拜登認為,如果不阻止俄羅斯繼續深入歐洲大陸,歐洲可能會出現混亂,恐使中國有膽子接管台灣,抱持核武野心的北韓也會更具侵略性。 他說:「所以,如果美國袖手旁觀,中國會怎麼看待台灣?除了測試和施壓之外,北韓又會怎麼看待核武呢?」 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傳統動力電磁彈射「福建艦」航艦十七日下水,這是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 美國之音報導,這艘航艦並未如外界猜測被命名為「江蘇艦」或「廣東艦」,而是以台灣對面的福建命名。 報導說,美國國防部發表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一再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和平統一無望等狀況下攻占和奪取台灣,目前的建軍也是為了未來可能發生的台海之戰做準備。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昨天在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座談會上,再次重申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立場。他說,美國對台政策始終如一,反對中國任何危害台海局勢的行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