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詹明昇 打造巨人再生工廠

中央社∕洛杉磯13日專電 美國職棒近年掀起一波科學改革浪潮,台灣科學家詹明昇參與其中,協助舊金山巨人打造「再生工廠」。有一名走下坡的前巨人投手再創顛峰,簽下新台幣32億元合約。 棒球近6年隨著生物力學的引進,保守的棒球界展開新一代改革。去年以107勝拿下國聯西區第一的巨人隊,正是最早設立生物力學團隊的大聯盟球隊之一。台灣師大體育系碩士、南加州大學(USC)生物力學博士詹明昇從2019年起任職巨人隊,擔任運動表現分析師。 詹明昇出身學術界,經過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訓練。他說生物力學領域在學術界發展多年,過去多在實驗室的環境下研究,但隨著科技儀器的進步,生物力學觀念在大聯盟走紅,陸續有球隊設置部門。 詹明昇說,棒球比賽的輸贏,不再只是關乎場上9人與休息區幾個教練。像詹明昇這樣坐在電腦前,看著影片撰寫電腦程式、分析資料的科學家團隊,成了各球團不願明說卻爭相在找的幕後軍師。 詹明昇說,現在球團設置了科學分析團隊,將場上表現量化,包括球員打擊動作、投球機制、球路尾勁、轉速等變化都有數據基礎,「我們的責任就是用資料來支持教練的直覺,讓決策更準確。」 詹明昇說,巨人「再生工廠」最值得一提的例子是去年的王牌投手高斯曼。他2019年已走下坡,但加入巨人之後,經過調整,去年投出14勝6敗、防禦率2.81的頂級水準,季後與多倫多藍鳥簽了一筆5年1.1億美元的合約。

Read More

俄與烏交換戰俘 迎回核子企業人員

中央社∕莫斯科十日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人權事務專員莫斯卡科瓦今天證實,俄羅斯和烏克蘭昨天交換俘虜,俄國換回的俘虜中有四名俄羅斯國營核子企業人員和一些軍人。 莫斯卡科瓦線上貼文說:「他們今天早上回到俄羅斯土地上。」 烏克蘭當局九日表示,與俄羅斯第三度交換俘虜,十二名烏克蘭軍人及十四名平民獲釋歸返。 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透過Telegram表示:「奉總統澤倫斯基命令,今天進行第三次交換俘虜,十二名我方軍人獲釋歸返,包括一名女性軍官。」 韋列舒克又說,包括九名女子在內的十四名平民也正踏上歸途。但她沒有交代有多少俄羅斯人獲釋。

Read More

俄羅斯退出人權理事會

聯國大會表決通過停權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大會今天通過將俄羅斯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停權,因有消息指出,俄軍在烏克蘭「嚴重且系統性侵害人權」。莫斯科隨後宣布退出人權理事會。 路透社報導,這次由美國帶頭發動的表決共獲得九十三張贊成票、二十四張反對票、五十八票棄權。 擁有一九三個成員的聯合國大會若有三分之二表決國家贊成、棄權不計,就能依據有計畫嚴重侵犯人權的理由,將人權理事會四十七國中的某一個國家停權。 投反對票的國家包括俄國、中國、古巴、北韓、伊朗、敘利亞、越南等。棄權國家則有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埃及等國。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庫茲敏在表決之後,形容這項舉措「不合理且有政治動機」,接著宣布俄國已決定完全退出人權理事會。 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利茨亞則告訴記者,哪有人在被開除後才遞辭呈。 俄國目前正處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三年任期的第二年,原本預計任期在二0二三年結束。 根據今日決議,聯合國大會之後可以同意結束停權,但那種情況已不可能發生,因為俄國已退出理事會。 聯合國大會過去只有一次將會員國逐出人權理事會,是二0一一年三月一致通過把利比亞停權。當時效忠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的軍隊暴力鎮壓抗議者。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表示,聯合國「釋出一項清楚訊息,那就是受害者和倖存者的苦難不會被忽視」。

Read More

美再准對台軍售 陸提嚴正交涉

中央社∕北京七日電 美國五日再批准對台軍售,中國大陸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今天對此表示,陸方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稱共軍將採取有力措施,「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分裂圖謀」。 大陸國防部微信公眾號今天發布「就美對台軍售答問」,譚克非重申,指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是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 他表示,陸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美方應立即糾正對台售武的行徑,停止在涉台問題上玩火。

Read More

病毒再進化!蘇州驚現Omicron全新變異株

中央社∕台北3日電 中國疫情延燒,江蘇省蘇州市官方2日表示,蘇州轄下常熟市日前確診的1名病例,感染的是Omicron變種病毒中的BA.1.1進化分支,從未在任何COVID-19的病毒數據庫中出現過,與全球不同源。 央視報導,蘇州市疾控中心官員2日在防疫記者會表示,蘇州多數病例都是從外省市傳入,但也有上述出現在常熟的孤立案例。 蘇州市疾控中心表示,這名病例屬輕症病例,是在3月28日確診,所感染的病毒全稱為VOC/Omicron變異株BA.1.1進化分支。 根據報導,蘇州市疾控中心指出,這名確診病例感染的病毒,在中國本土病例、輸入病例資料庫、全球COVID-19病毒資料庫中,都未曾發現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 儘管如此,蘇州市疾控中心強調,對於疫調及基因測序這兩項嚴謹複雜的工作,需要時間進行分析比對,未來若有相關訊息會及時向外界公布。

Read More

醫:母嬰分離恐造成精神創傷

中央社∕北京3日電 上海市因為COVID-19疫情防控,將成年人與嬰幼兒分開收治,「骨肉分離」的情況引發爭議。有兒科醫生表示,母嬰分離可能造成精神創傷,單獨隔離的嬰幼兒也有較高的意外風險。 4月1日,網上傳出一些疑似上海被隔離的嬰幼兒哭鬧的照片和影片,引發廣泛關注。涉事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2日出面回應,表示這些照片和影片是兒科病房在內部騰挪過程中的一些場景,並非「金山嬰幼兒隔離點」。 中國慈善家雜誌2日發布相關報導後,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婦聯)表示,已經關注到此事,「正在協調處理」。 到了2日晚間,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網路闢謠」又發出多張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照片,在照片中,兒童病床被屏風分隔開,井然有序,有的幼童還得到了安撫玩偶。還有身著防護服的護士在檢查一名幼童的身體。 官方並未否認將成年人與嬰幼兒分開收治的事實。 據報導,兒科醫生歐茜在微信公眾號「歐茜醫生」上發文就嬰幼兒隔離收治的情況表示,單獨隔離的嬰幼兒存在窒息與意外跌落傷害、母嬰分離造成精神創傷、暫停母乳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清潔護理不及時導致皮膚問題、其他疾病交叉感染等風險。 在中國慈善家的報導末尾,有許多同樣經歷的上海家長留言,表示自己被迫與1歲多的孩子分離,「我們家長群幾十個人都是類似情況,給醫生下跪苦苦哀求,打無數個投訴電話,均無用,很多家長確診期間遭受精神折磨遠遠大於奧米克戎(Omicron)帶來的」

Read More

東京+7395 沖繩連4日逾千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疫情延燒,東京2日新增7395例確診病例,跟上週六相去不遠,染疫數居高不下;沖繩縣疫情持續升溫,連續4天單日新增逾千例。 東京昨天新增7395例確診病例,只比上週六的7440例減少45例;截至昨天的7天平均單日確診病例7622.4例,是前一週平均的121.5%,已連續5天逾100%,呈現持續升溫傾向。。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目前主流病毒株持續置換為Omicron變異株亞變種BA.2。BA.2被認為傳染力較原始病毒株來得強。 昨天新增確診病例中,20多歲患者占比21.5%居各年齡層之冠;65歲以上高齡者占比約4.9%。重症患者較1天增加2人、總數32人,另新增4例死亡病例。 沖繩昨天也新增1173例確診病例,較上週六增加294例,連續4天單日新增逾千例,也是連續11天高於上週同日,至今累計病例數12萬4639例。最近一週每10萬人口新增染疫數來到逾400人的429.46人,連續8天居日本各地之冠;東京都以385.76人次之、埼玉縣以355.01人排名第3。日本平均數為252.04人。 駐沖繩美軍基地相關人士則新增33例確診病例,至今累計病例數1萬1619例。

Read More

禁斷能源出口加碼制俄 歐美喬不攏

中央社∕華盛頓二十六日綜合外電報導 西方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連番制裁,俄國仍無收手跡象而歐洲經濟已受連帶衝擊,美歐盟國為要否徹底斷絕俄國能源出口、加碼制裁會否再傷歐洲經濟,出現意見扞格。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祭出好幾輪制裁盼削弱俄國繼續挹注戰事的能力與經濟後,西方盟國間為下一步該怎麼走出現爭執;有人呼籲對俄加碼更多制裁,有人則認為應專注落實當前已端出者即可。 最大分歧點集中於該否徹底斷絕俄國能源出口及新制裁會否為一些歐洲國家帶來失業飆升和其他痛苦,因為這些國家與俄羅斯的貿易遠高於對美,可能在高通膨時期激起選民憤怒。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二十四日在前往歐盟各國領袖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途中就說:「制裁必須是俄國的受創比歐洲這邊深。禁購俄國能源會對歐洲經濟帶來災難性衝擊,我覺得無此必要。」 歐盟方面,德國、義大利、希臘、匈牙利都主張落實已有制裁即可;波蘭、愛爾蘭、瑞典等國則希望再端出更嚴厲制裁。 拜登政府目前沒有把全部的俄國銀行都趕出全球金融系統,也沒完全禁止俄國能源出口或採取擴大打擊面到第三方的所謂「二級制裁」,包括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等官員們也是希望先落實現有制裁。 西方第一輪制裁凍結俄國央行外匯儲備、將八成的俄國銀行列入黑名單、對俄國高層政要與主要企業及商業領袖制裁,一度讓盧布重貶,但在莫斯科宣布對俄不友善國家購買天然氣需以盧布支付後,盧布近日回漲已抵銷部分損失。 美國川普政府時期的國務院高層、現於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任職的賽爾斯說:「盧布過去幾週之所以能顯著回升的原因,在於市場露出太多漏洞可供蒲亭及俄國的銀行來鑽。」 西方沒把路封死,讓俄國能繼續靠外銷主力的石油與天然氣得到收入,並利用未被制裁的銀行連結國際金融體系,莫斯科也得以維持取得一些外匯儲備的管道支付債務。 部分歐洲領袖過去一直對二級制裁持保留態度,把此舉看作治外法權濫權。華爾街日報認為,在後續立場出現分歧下,凸顯美歐在制裁俄國侵烏上的團結並非無懈可擊。

Read More

烏情報部門:俄擬操作兩韓模式

中央社∕烏克蘭利維夫二十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負責人今表示,由於俄羅斯揮軍入侵後未能接管整個國家,將試圖把烏克蘭一分為二,建立一個由莫斯科控制的地區。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在聲明中說:「事實上,這就像想在烏克蘭建立北韓和南韓。」他說,烏克蘭將很快在俄羅斯占領的領土上發動遊擊戰。 另外,烏東分離主義地區新聞媒體報導,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帕斯特爾奈克今天表示,這個由俄羅斯支持的國家可能很快就是否加入俄羅斯舉行公投。 帕斯特爾奈克說:「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在這個共和國的領土舉行公投。人民將行使他們最終的憲法權利,表達對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意見。」 俄羅斯上個月承認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及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是獨立實體,並下令在這個地區實施所謂的維和行動,隨即揮軍入侵烏克蘭。

Read More

北約武器爽約 澤倫斯基火了

中央社∕烏克蘭利維夫廿六日綜合外電報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要求西方國家把武器庫存中的一小部分軍事硬體提供給烏克蘭,他明顯動怒,質問西方國家是不是懼怕俄羅斯。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在基輔表示,許多國家承諾會送出反裝甲與防空飛彈以及小型武器,但烏克蘭需要戰車、飛機與反艦系統。 他深夜透過影片發表演說表示:「這些東西我們的夥伴都有,但都在那裡生灰塵。這不只是為了烏克蘭的自由,也是為了歐洲的自由。」 他說,烏克蘭只需要北約組織百分之一的飛機以及百分之一的戰車,不會要求更多。「我們已經等了卅一天,誰主導歐洲─大西洋共同體?難道真的還是莫斯科,因為恫嚇?」 澤倫斯基一再強調,一旦烏克蘭吃下敗仗,俄國將往歐洲進一步擴張,但北約卻以恐導致更大規模戰爭為由,拒絕支持他希望在烏克蘭上空劃設禁航區的要求。 澤倫斯基辦公室在聲明中說,今天稍早澤倫斯基對波蘭總統杜達談話時,透露了對東歐俄製戰機尚未轉交給烏克蘭的失望之意,「拖延飛機的代價是數千條烏克蘭人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