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單日死亡創新高 曼谷關31類場所

中央社∕曼谷25日專電 泰國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越趨嚴峻,今天宣布新增11人死亡,是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人數最高。曼谷緊急宣布從明天開始關閉31處商業和公共場所,期盼減緩疫情傳播。 泰國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佈新增2438例COVID-19確診病例,累計達到5萬5460例,其中140人死亡、3萬1113人康復出院、2萬4207人住院治療中。 今天新增11人死亡,是泰國自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數最高;而新增的確診病例中以曼谷最高,占了1078例,緊接著是清邁的163例以及暖武里府的115例。 這31類場所包括電影院、公園、按摩店、健身房、博物館、會展中心、遊樂園等,而百貨公司要縮短營業時間到晚間9時,24小時便利商店從每天晚上10時到隔日凌晨6時必須關店。 泰國4月初確診病例4月4日宣布新增71起在曼谷及周邊多個府娛樂場所的確診病例,隨後疫情往全國擴散。

Read More

4月 巴西近7萬人染疫不治

中央社∕聖保羅24日綜合外電報導 巴西今天寫下嚴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里程碑,這個月截至目前已近6萬8000人病故,成為疫情爆發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月份。 法新社報導,巴西衛生部表示,4月還沒結束,就成了巴西疫情爆發以來病故人數最多的月份,單月迄今累計6萬7977人病故,超越3月的6萬6573人。 光是過去24小時,巴西就記錄到3076人不治,7天平均每天有2545人病故。 與此同時,今天記錄到7萬1137起新增病例,過去兩週的每日新增病例平均都超過6萬人。 巴西2億1200萬人口中累計38多萬人染疫不治。 COVID-19總死亡人數上,全球僅美國比巴西更高;但在每10萬人口的死亡率上,巴西不僅位居美洲之冠,也是南半球國家最高。

Read More

破全球紀錄 印度單日染新冠31.5萬例

中央社∕新德里22日專電 印度第二波武漢肺炎疫情不斷惡化,官方統計,昨天單日新增31萬5909個病例,不但創下印度過往的紀錄,也打破了全球所有國家通報的單日新增病例紀錄。 印度斯坦時報今天指出,截至昨天為止的7天平均,每天新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為26萬438例,比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第三波疫情還高;美國第三波疫情最高峰是在1月11日起的1週,平均每天新增病例為25萬5961例。 印度從6日每天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突破10萬例後,花了10天在15日突破20萬例,但突破30萬例大關,卻只花了6天。 印度上週每天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成長62%,按照病例增加速度,印度可能在10天內,每天新增病例將突破50萬例。印度斯坦時報認為,這意味著印度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疫情爆發,也是世界有史以來的最大的疫情爆發。

Read More

1969年後…美日聯合聲明再提台灣

中央社∕東京十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天跟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度面對面會談,兩人會談後公布的聯合聲明中明確記載台灣,這是繼一九六九年以來,日美再度在領袖會談聯合聲明中明記台灣。 日本NHK報導,菅義偉在台灣時間今天凌晨跟拜登進行領袖會談,全程歷時約兩個半小時;這次會談是兩國領袖首度面對面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 有關中國定位為「核心利益」的台灣,日美領袖會談聯合聲明中明記,「在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安定重要性同時,推動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這是繼一九六九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與美國總統尼克森會面以來再度明記台灣,也是從一九七二年日本與中國建交以來的首度。  

Read More

陸在台周邊演習 白宮關切

中央社∕華盛頓九日電 對於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白宮發言人莎琪今天表達關切指出,中國在台海的軍事活動日益增加,以削弱台灣民主,擔憂可能破壞穩定。 莎琪今天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對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的看法,以及是否擔心中國入侵台灣時,首先澄清美國沒有要尋求與中國對抗,美國的焦點與美中關係處於嚴峻競爭基礎。 莎琪接著表示,美方清楚地在公開與私下場合表達對中國對台灣侵略性行動的關切。中國採取日益脅迫性的行動,以削弱台灣民主,也看到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軍事活動令人憂心地增加,這可能破壞穩定。 她指出,美方正密切關注,但她無法做出任何預測。美國國防部與其他單位會進行評估。 普萊斯並表示,美方會持續與盟友夥伴合作,支撐彼此在印太區域共享的繁榮、安全與價值。

Read More

美逾億人注射過疫苗 開放境內旅遊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指出,已對逾1億人民注射至少1劑冠狀病毒疫苗。 法新社報導,根據CDC數據,已有1億180萬4762人至少已接種1劑疫苗,這代表超過30%美國人民。 上述美國人民中,有將近5800萬人已接種完整疫苗,包多單劑或雙劑疫苗。這些接種過完整疫苗者過半數年齡在65歲或以上。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衛生當局今天指出,接受過完整疫苗注射的民眾若採取預防措施,像是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可以再度開始旅行。 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在美國境內,注射過疫苗的民眾在旅行後,將無須進行隔離或接受COVID-19檢測。

Read More

大阪新增666人確診創新高

中央社∕東京3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大阪府今天通報新增666起COVID-19確診病例,創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新高紀錄;東京都今天通報新增446起確診病例,連續4天單日新增逾400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大阪府不僅連續3天單日新增逾600例確診,也是連續5天超越東京都居日本之冠。大阪府至今累計確診病例數達到5萬4096例,包括1191起死亡病例。 東京都今天通報新增446起確診病例,較上週六增加16例,也是連續4天單日新增逾400例,至今累計病例數12萬2347例,重症患者較昨天增加5人,總數48人。 跟大阪府同樣位於近畿地方的兵庫縣今天通報新增206例,時隔3天再出現單日逾200例的情況。兵庫縣至今累計病例數2萬637例。 位於最南端的沖繩縣疫情持續升溫,今天通報新增117起確診病例,至今累計病例數9795例。 「沖繩時報」報導,沖繩縣最近7天(3月27日~4月2日)每10萬人口新增病例數達41.27人,擠下宮城縣居日本之冠,也是從去年11月5日以來再度居冠,第2名的宮城縣為39.82人,第3名的大阪府是36.09人。

Read More

荷蘭60歲以下停打AZ

中央社∕阿姆斯特丹2日綜合外電報導 荷蘭衛生部今天宣布,60歲以下族群將暫停接種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Z)COVID-19疫苗。荷蘭日前發生一名60歲女性施打後死亡的事件。 荷蘭國家通訊社報導,原有約1萬人預約施打,如今因衛生部這項決定而取消。 荷蘭負責追蹤藥物副作用單位Lareb今天稍早表示,已接獲5起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的不良事件,其中一名女性身亡。 Lareb表示,這些不良事件發生在AZ疫苗施打後7到10天,「患者皆為年齡層25~65歲女性,3人有範圍廣泛的肺栓塞,1人身亡,1人腦出血」。 法新社報導,根據荷蘭衛生部,暫停施打的政策將持續至7日,屆時歐盟藥品管理局(EMA)預計發布最新建議。德國也在本週稍早採取類似決定。 荷蘭迄今累計約120萬人確診COVID-19,1萬6500多人病故。

Read More

中美角力 布林肯:不會逼盟邦選邊站

中央社∕紐約二十九日專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說,美國不會逼盟邦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也無意圍堵中國,但須與盟邦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合作因應挑戰,在北京企圖分化的領域拉近距離。 布林肯美東時間二十九日透過視訊訪問紐約,主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討論敘利亞人道局勢的會議,會見聯合國官員與美國代表團職員,並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出席視訊記者會。 布林肯答覆媒體提問時說,美國及盟邦、夥伴都和中國有著既競爭、合作又對抗的關係,共通點是必須從優勢地位和中國接觸,而優勢地位始於堅強且帶有合作、協調的聯盟與夥伴關係。 他說:「這無關圍堵或壓制中國,而是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我們七十五年來對此投入甚多,就算這體系有瑕疵,仍符合我們的利益與價值觀。無論中國或其他國家,當有人挑戰這體系、不照規則行事、企圖破壞規則與承諾,我們都有理由挺身對抗。」 布林肯舉例,北京當局侵犯人權、違反世界人權宣言等國際承諾時,美國與盟邦必須團結一致發聲、行動,支持「基於規則的秩序」。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欲打造面對中國的統一戰線,布林肯三月先後出訪亞洲與歐洲,嘗試修補美國與日本、韓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邦的關係。但觀察家認為,相關國家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可能因顧及經貿利益而不願完全倒向美國。 布林肯重申美國不會逼盟邦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坦言盟邦與中國有著複雜關係,不見得完全契合。但他強調美國與盟邦有必要共同應對挑戰,「這代表與盟邦合作在北京企圖分化我們的領域拉近距離」。

Read More

美準印太司令:持續對台軍售 強化自衛力

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三日專電 美國印太司令提名人阿基里諾今天表示,面對中國增加對台軍事施壓,美國應持續維持前進部署與可靠威嚇力量,並持續對台軍售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系統,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 目前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阿基里諾今天提供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書面質詢答覆中,談到美國該如何協助台灣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時表示,中國持續透過逾越海峽中線的空域與海域行動,加強對台施壓。 他指出,美國可以透過維持前進部署、可靠威嚇力量、展現對台灣關係法的持續支持,包括對台軍售、深化與民主台灣聯繫以及倡議理念相近盟友與夥伴等方式增強台灣對兩岸關係自信等,來協助避免誤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