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有成比預估早5年 英智庫:陸2028登最大經濟體

中央社∕倫敦二十六日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指出,由於中國和美國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復甦的進展截然相反,中國將於二0二八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比先前預估早五年。 彭博新聞指出,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在其「世界經濟前景報告」中說,中國比西方更快走出疫情泥淖,以美元計算評估,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與第二的中國將在二0二八年易位,且最快二0二三年中國就能成為高所得經濟體。 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表示,中國「嫻熟疫情管理」,很早就實施嚴格封鎖措施,而西方國家的長期經濟成長這次受疫情重創,讓中國的經濟表現相對進步。 報告預估,從二0二一年到二0二五年,中國每年經濟成長平均可達五點七%,然後在二0二六年到二0三0年減緩到每年平均四點五%;美國經濟可能於二0二一年強勁反彈,但成長率在二0二二年到二0二四年之間,可能每年平均僅有一點九%,之後再減緩到一點六%。 若以美元計算,日本將保有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直到二0三0年代初期,屆時印度可能取代日本,將日本擠到第四,德國則掉到第五名。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英國,可能於二0二四年跌落到第六。

Read More

川普拒簽紓困案 美1400萬人救濟金斷炊

中央社∕二十六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拒絕簽署兩兆三千億美元的疫情紓困和支出法案,他認為法案沒有撥出更多經費幫助一般民眾,全美大約一千四百萬人的失業救濟金今天到期,暫時領不到補助。 川普本週說,他不滿意這項規模龐大的法案,讓共和、民主兩黨國會議員大感錯愕。法案將提供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紓困金八千九百二十億美元,其中包括延長今天到期的特別失業救濟金,還有一兆四千億美元的一般政府支出。 路透社報導,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如果川普沒有簽署法案,全美約有一千四百萬人可能領不到這些額外救濟金。除非國會及時同意臨時開支法案,否則部分政府機關將從二十九日起關門。 經過多個月的爭論,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上週末在白宮支持下同意這項法案。明年一月二十日將交接給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川普,在二十一日晚間國會表決前沒有對法案內容提出異議。 不過,他之後卻抱怨法案撥出太多經費在特殊利益、文化計畫和外國援助上,且認為向數以百萬計生活困頓美國民眾提供的六百美元(約新台幣一萬六千七百元)一次性振興支票金額太少了,要求加碼到兩千美元。 耶誕節當天,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海湖俱樂部打高爾夫球,他在推特發文說:「為何政治人物不想發兩千美元給民眾,而是只發六百美元?發錢給人民!」 許多經濟學家也認為,這項法案提供的紓困金額太低了,但說立即援助仍是受到歡迎且必要的。 知情人士說,川普反對法案讓許多白宮官員大感錯愕。目前還不清楚川普對於支出法案的策略,但他沒有動用否決權,未來幾天仍可能簽署法案。

Read More

莫德納也傳過敏 美醫師打完心悸暈眩

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已批准輝瑞與莫德納兩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施打,在輝瑞疫苗傳出數起嚴重過敏反應案例後;波士頓一名醫師接種莫德納疫苗誘發過敏,出現心悸、暈眩症狀送急診,幸無大礙。 《紐約時報》報導,這是首例與美國藥廠莫德納疫苗有關的不良反應通報。聯邦有關單位目前正調查至少6起接種完疫苗引發嚴重過敏性反應的個案,都是接種美國輝瑞藥廠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美國這幾週已陸續施打成分類似的輝瑞&BNT、莫德納疫苗。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與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已討論輝瑞&BNT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但還無法確定是哪種成分引發過敏;本月稍早也有幾名英國的醫護人員在接種輝瑞&BNT疫苗後引發嚴重過敏。 這次接種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者是波士頓醫學中心的老人腫瘤醫學醫師薩德札德,他本身對貝類嚴重過敏。他表示,24日下午幾乎是一接種完莫德納疫苗,他就感到暈眩、心跳加速。 他表示,打完疫苗後幾分鐘,心跳就加速到每分鐘150下,約為正常值的兩倍,舌頭出現刺痛與麻痺感,不久開始飆冷汗、感覺暈眩,血壓也驟降,自己意識到這是免疫系統對疫苗排斥,這與貝類過敏引發的嚴重症狀相同。 薩德札德趕緊注射帶在身上的腎上腺素,並被用擔架抬去急診室,接受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緩和過敏反應。4小時後他出了急診室,到隔天才感覺完全復原。 CDC已建議有嚴重過敏史的人恐不適合接種輝瑞&BNT以及莫德納疫苗。嚴重過敏性反應通常會在接觸過敏原短短幾分鐘後引發,會削弱呼吸以及造成血壓急速下降,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

Read More

英變種病毒擴散 法國出現首例

中央社∕巴黎25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通報出現第一起COVID-19新變種病毒病例,同時境內確診與死亡病例攀升,當局擔憂這個歐元區第2大經濟體出現新一波疫情。 英國衛生部長韓考克14日說,英國病例攀升可能與英國的新變種病毒有關,目前已驗出1000多起新變種病毒病例,主要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 在英國與南非發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變種病毒後,全球多國近日關閉與這兩個國家的邊界,以防控疫情。 法國衛生部今晚說,第一起病例是住在英國的法國公民,患者是在19日從倫敦抵達法國,沒有出現症狀,已在法國中部圖爾市的住家自我隔離。 確診者是21日在一間醫院接受採檢呈陽性反應,驗出新病毒株。 法國衛生部在聲明中說,衛生當局已對照顧這名患者的醫療專業人員展開接觸者追蹤,被視為容易感染的接觸者同樣也將隔離。 法國衛生部長維宏21日坦言,變種病毒可能已在法國現蹤。 義大利有關當局已在一名羅馬患者身上驗出新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丹麥有9例、荷蘭與澳洲各有1例。 法國過去24小時新增2萬262例COVID-19確診病例,境內確診累計達254萬7771例,染疫不治病例新增159例,累計共有6萬2427人病故,為全球第7高。

Read More

輝瑞疫苗抵法 老人看護中心優先

中央社∕巴黎26日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法新社記者所見,法國首批美國輝瑞大藥廠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今天早上已運抵首都巴黎外的市轄醫院體系中央藥局。 法國預定明天開始對兩間老人看護中心的住民進行疫苗接種,其他歐盟(EU)國家也定於明天開始施打疫苗。 巴黎公立醫院集團表示,一輛冷藏貨車已運送大約1萬9500劑疫苗,從比利時北部皮爾斯的輝瑞工廠載到巴黎。集團藥局負責人余艾稱此為這場疫情的「歷史性」時刻。 但法國要等到明年初,才會對7000家老人看護中心的住民及工作人員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

Read More

群聚疫情燒 韓單日飆1132例

中央社∕首爾26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今天通報境內歷來第2多的單日新增新冠病毒疾病確診病例,共1132例;當地監獄、安養院、教會疫情持續擴大,促使當局呼籲停辦年底所有集會活動。 韓國疾病管理廳(KDCA)表示,昨天新增1132起COVID-19確診病例,只比24日記錄到的境內歷來最高數字1241例略少。 路透社報導,韓國保健福祉部部長權德喆在內部會議中說:「病毒正隨時隨地任意擴散。」他還說,即使是朋友間的小型聚會,也有人感染。 他表示;「我們正處於第3波疫情的轉折點,我們遏止病毒擴散的方式,取決於我們要怎麼度過年末和新年時期。」 疾病管理廳廳長鄭銀敬呼籲取消所有私人集會,公共活動和宗教活動也應採線上方式舉行。 韓國政府預計明天開會討論是否要在大首爾都會區實施最嚴格等級的社交距離規範。 最嚴格的社交距離規範,意味著新增120萬家商店要關閉,只准許關鍵產業的勞工到現場上班。 目前最大的群聚感染發生在首爾東部一座監獄,有520名受刑人、員工和眷屬感染,衛生當局不得不替監獄內全數650人採檢。 根據疾病管理廳數據,韓國累計5萬5902人染疫、793人病故。

Read More

黎智英獲准港幣1千萬保釋

中央社∕香港二十三日電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下午獲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保釋,但條件嚴苛,他必須繳交港幣一千萬元(約新台幣三千六百萬元)保釋金,不得離開住所。黎智英涉及的案件預定明年四月十六日審理。 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下午批准黎智英交保外出,但條件是他繳付一千萬元保釋金、三名人事擔保各十萬元、不得離港、交出旅遊證件、除報到及到法庭應訊外不得離開住所及每週到警署報到三次等。 黎智英被控詐騙罪,當局指他涉嫌與壹傳媒高層把將軍澳工業(村)壹傳媒大樓分租給力高顧問有限公司;這座大樓是壹傳媒向科技園公司租借的,法律上用途有規限。 至於勾結外國勢力罪,據報導,當局指黎智英涉嫌觸犯「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九條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罪的第四款,指他在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一日期間,在港請求外國或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對香港或中國進行制裁、封鎖或採取其他敵對行動。

Read More

星飯店疑爆群聚感染 11員工採陽

中央社∕新加坡21日專電 新加坡文華大酒店疑似群聚感染,繼13名在飯店隔離者相繼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後,新加坡衛生部今天表示,已有11名飯店員工的血清檢測呈陽性,相關疫調進行中。 新加坡衛生部19日表示,13名於10月22日至11月11日期間在新加坡文華大酒店履行「居家通知」的民眾先後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 衛生部表示,雖然這13人分別由巴林、加拿大、印尼、緬甸、荷蘭、菲律賓、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及美國等不同國家入境,但他們體內的病毒全基因體定序卻高度相似,代表這些病例可能來自同一個感染源。 根據初步調查,衛生部表示,「我們不能排除病毒是在新加坡文華大酒店傳播的可能性」。為了安全起見,這家飯店即日起暫停接收新房客。 衛生部今天表示,飯店所有房客都已退房,原本在這裡進行隔離的人也轉到其他指定隔離設施。 另外,衛生部已針對所有在此飯店隔離的人及飯店員工進行檢測。共有394名隔離者接受病毒檢測,其中391人檢測結果呈陰性,3人呈陽性反應。 衛生部指出,考量這3人的近期旅遊史,研判他們可能是在海外感染,已列入境外移入確診病例。不過,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仍會進行病毒全基因體定序等檢驗,確定他們是否與先前13個確診病例有關。 至於文華大酒店員工檢測結果,衛生部表示,其中570人的PCR核酸檢測呈陰性,另有一人尚未接受PCR檢測。 衛生部進一步說明,又有8名飯店員工血清檢測呈陽性反應,代表很可能曾感染過;加上先前3名,目前共有11名員工血清檢測呈陽性,相關疫調正在進行中。為了安全起見,衛生部也會安排這些員工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相關檢測。 衛生部今天通報,境內新增10起確診病例,包括1起社區病例,以及9起境外移入病例。全國累計5萬8432人確診,病故人數29人。

Read More

新冠病毒變種 倫敦警報升級

中央社∕倫敦19日專電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出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變種病毒株,英相強生今天宣布倫敦疫情警報等級明天起升級至第4級,先前宣布的5天鬆綁耶誕過節計畫也將取消。 強生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由於新變種病毒株出現,英格蘭東南部地區過去幾天確診案例飆升,「(新變種病毒株)可能比舊病毒株增加70%感染率」;但他也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新變種病毒株更加致命,或是會讓疫苗失效。 然而,為了儘快遏止疫情蔓延,強生宣布,從明天起,倫敦、英格蘭東部與東南部包括肯特郡、艾塞克斯郡、貝德福德郡等地區將進入新的疫情警報等級,也是先前所沒有的第4級。 所謂第4級幾乎等同英格蘭在11月實施的封城。強生表示,第4級疫情警報地區居民不可到其他地區旅遊,其他地區居民也不可進入第4級地區。民眾僅可與非同住的人在室外見面,人數僅限1人。這些限制將實施2週,於30日重新評估。 強生也表示:「我們的耶誕節計畫將無法繼續實施。」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與北愛爾蘭政府於11月底達成共識,決定放5天防疫耶誕假,讓民眾在12月23日至27日內互訪,最多可達3個家庭,必須成員固定。但在昨天緊急會議後,他今天宣布計畫必須取消。 根據最新數據,英國今天新增2萬7052人確診,534人病故。總計病故人數6萬7075人,累計確診200萬4219例,突破200萬大關。

Read More

與台簽科學協定 美國務院:確認台灣為可信賴夥伴

中央社∕華盛頓十八日專電 美台雙方近日簽署科學協定,為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首項具體成果。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協定再次確認台灣為可信賴夥伴,提升雙邊科學技術合作將有助強化美台友誼。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十一月二十日於美國華府召開,美方主談人、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次卿柯拉克當時在會中宣布,要與台灣展開科技合作協定諮商。 不到一個月時間,駐美代表蕭美琴與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本月十四日在雙方官員以視訊方式共同見證下,於華府簽署「台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定」;此協定為台美經濟對話第一項具體成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辦公室今天發聲明表示,這項科學協定將強化雙邊合作,促進雙方對廣泛科學與技術議題的共同了解,協定也是建立在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成功下的一項重大成果。 國務院指出,美國了解科學與技術合作的重要性,對於美台近幾年透過AIT與駐美代表處成功發展的科學研究合作,美方感到滿意;這項研究合作在雙方對公開、透明、互惠與擇優制競爭等原則的共同承諾下,持續發展茁壯。 國務院強調:「這項協定再次確認台灣是個可信賴夥伴。台灣與(美方)共享這些重要原則,致力提升研究界代表性不足少數族群的地位,並信守對民主自由價值的承諾。」 國務院表示,透過AIT與駐美代表處提升美台在科學研究、技術與創新等領域的合作,將能強化雙邊友誼與理解、深化美台經濟關係、對全球科學與技術知識做出貢獻,並解決全球挑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