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府表揚模範父親鐘俊賢 中西區長代為贈匾額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父親節前夕,中西區長蔡佳甫代表市長黃偉哲、民政局長姜淋煌,七日至今年接受市政府表揚的晶鑽爸爸中西區南門里鐘俊賢住處致贈紀念匾額,表達祝賀之意。 鐘俊賢與賢內助為同校老師,夫妻兩人鶼鰈情深,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平時除了在學校教書以外,下班以後便陪同孩子,溫習功課,在為人處事方面,更以身作則,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兩位子女醫學系畢業後,相繼投入杏林,繼續為民眾服務。 鐘俊賢退休後,投入志工行列,他說,趁身體還硬朗時,可以回饋社會就盡量回饋社會,除了加入安南區獨居老人送餐服務,也曾加入古蹟導覽以及藝術導覽志工行列,甚至是中央氣象署南區氣象中心導覽志工,以及台南地方法院志工,除了當任志工以外,鐘俊賢目前為街頭藝人身分,不定時到日照中心做公益表演,帶給長者歡樂。 蔡佳甫表示,父親在家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同大樹般是全家人的靠山,他們為了家庭努力工作,只希望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無怨無悔地付出、他們的辛苦往往不輕易說出口。藉由致贈紀念匾額,感謝鐘俊賢對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與貢獻,也希望激起孩子對父親的愛與感恩之情。

Read More

南市新市區公所送賀匾至區內6對鑽石婚夫妻 祝福他們牽手一甲子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台南市新市區公所七日送賀匾至區內六對鑽石婚夫妻的家中,祝福他們牽手一甲子。其中大社里王熊信與王洪金網牽手六十四年,子孫滿堂,兒孫都有成就。區長張榮哲表示,看到區內六對鑽石婚夫妻都如此健康和樂,真的是現代夫妻的典範。 七日區公所特別為「甜蜜六十載」的夫妻送上祝福,計有三舍里曾碌、曾蔡照子,大營里陳德茂、陳林月英,大社里王熊信、王洪金網,港墘里許有進、許吳金蓮,永就里鄭憲宗、鄭王綉琴,新市里呂建德、林娟娟。其中,王熊信與王洪金網夫妻和鄭憲宗與鄭王綉琴夫妻均家庭和樂、兒孫滿堂,獲推薦代表新市區接受市府鑽石婚。 結婚六十四年的王熊信從事肥料買賣,王洪金網則開超市,兩人一起照顧孩子,更熱心公益,遇到有困難的人,會伸出緩手或轉介至公益團體尋求協助,王熊信曾當選好人模範,王太太曾當選模範母親,兩人感情很好一起參加長壽會,王洪金網擅長園藝及盆栽雕塑,將家園整理的宛如一座美麗的城堡,目前王熊信行動較不方便,王洪金網會推著輪椅,陪著先生到處走走。

Read More

回應議員質疑 市府:各局處積極復原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針對議員關切丹娜絲颱風天然災害市府因應對策及處理情形,市府強調災後各局處積極復原,交通局搶修九百六十五件號誌標誌,環保局清運逾兩萬四千萬公噸垃圾,並處理廢石綿瓦六百四十三公噸。財務方面,災害應變經費已動支十六一三千一百萬元,復建案件一百九十件估計經費九億三千七百萬元,均已報請中央全額補助,另再提報六億元協助補足各項賠償與修繕支出。 市府指出,針對議員關切泡水車部分,市府提供汽車最高一萬元補助、機車兩千元,考量部分災損車輛修復成本較高,市長黃偉哲表示將審酌財政量能,研議適度提高補助額度,並強調市府會盡力與大樓管委會合作,期望能在本次臨時會結束前提出具體的防水防災方案,以減少未來類似災情發生。 有關議員建請市府提報六億元補助費墊付款轉入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以充實丹娜絲颱風及七月廿八日至八月二日水災部分,黃偉哲表示災損經費陸陸續續在撥款中,會盡速研究適法性。 針對這次風災造成台南慘痛的經驗,議員建議應趁機向中央爭取電纜地下化,同時建立SOP,以因應未來萬一發生災情時,能有即時處理流程。黃偉哲表示,這次風災的處理有尚未做到的部分,特別是發生天然災害時,造成資訊流通不夠透明的狀況,這些都會列入檢討改善。

Read More

災區丈量 首批專業青年志工投入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受颱風丹娜絲侵襲,多處地區民宅屋頂掀落、結構受損,為加速復原腳步,市政府啟動「災區建築損害丈量行動」,由研考會公開第一階段召募十七名大專院校學生與青年志工,協助受災區進行建物丈量與重建所需資料蒐集。 目前已有來自台南藝術大學、成功大學、逢甲大學、陽明交大、高雄大學等校共十七名志工報名,其中包括具建築、測量、土木、都市計畫等專業背景的學生與畢業青年,另有具備測量儀器操作、GIS圖資處理、3D建模等技能的志工主動投入。市府將由工務局統籌派遣志工至學甲、北門、將軍等重災區展開丈量工作。 市長黃偉哲表示,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利用暑假自發投入行動,實在令人感動。他們的專業將成為災區復原的重要助力,也是台南韌性城市的最佳展現。 來自成功大學建築系的馮姓學生表示,她的畢業設計基地正位於此次災區下營區大埤村,爺爺家也受到損害,非常希望運用所學幫助村民與家人,把家園重新建立起來。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畢業生吳先生也分享說,現在正等待當兵的空檔,希望透過自己的GIS與影像判釋專長,盡一份社會責任。 本次丈量志工行動已於即日起展開,實地工作依地點排班彈性調整。凡就讀建築、土木、地政、都市計畫、測量、航測、GIS等相關科系學生,具備基本測量知識皆可報名。市府歡迎更多青年用知識與熱血陪台南走過災後復原的關鍵時刻。

Read More

中國廣東爆發屈公病疫情逾7千例 台灣力求阻隔疫情於境外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際屈公病病例遽增,中國廣東爆發屈公病疫情逾七千例,我國今年截至八月五日,已有十六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近六年同期最高。衛生局說,全力做好防疫,把疫情阻隔於境外。 衛生局指出,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我國十六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十三例、菲律賓兩例及斯里蘭卡一例。「屈公病」與「登革熱」之傳播病媒蚊,同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而屈公病的潛伏期為二至十二天,發病前兩天至發病後五天為病毒血症期,感染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頭痛、惡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三至七天。與登革熱不同的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患者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至數月,甚至數年。

Read More

官民認養 逾千弱勢災戶待修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市府盤點列管約有一千零九十七戶弱勢戶須協助修繕,其中慈濟基金會認養一百二十九戶,餘下九百六十八戶將由市府認養。 慈濟基金會已完成修繕二戶,由市府認養部分目前「做工行善團」已完成修繕一戶,企業認養十五戶,台灣營造同業公會認養三十五戶,剩下戶數將由市府開會討論協助處理。 另,工務局指出,市府已設置「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協調台水、農業部、內政部等中央機關與市府單位分工,統籌修繕作業。統計至三日已與一百十四家廠商洽定、並有四百八十戶登記申請,目前已媒合安排二百九十七戶,後續將持續安排施工。 工務局說明,目前每戶修繕流程約需兩週,包含丈量、下訂、進場施工,已有十至十五組工班到位。市府也同步完成工廠訪查並確認原物料來源穩定,廠商均能即時供應鋼料與板材,請民眾放心。 此外,工務局提醒,市府官網的一站式整合服務專區,也提供意願調查表,民眾如果有需要市府媒合修繕廠商,也可以上網登記。而受災屋頂或外牆損壞超過二十平方公尺者,至十七日前於線上或紙本申請並完成修繕簽約者,可申請中央補助二萬元尾款(未達則依實支實付補助)。 而此次不少受災戶住家屬老舊建築,針對屋頂石綿瓦破損情況,市府啟動清運專案,民眾只需拍照、領取太空包將石綿裝袋後完成登記,三日內即派車清運,無須額外申請書件。清運資格需由農業局認定災損戶後造冊通報,該專案將待中央補助核定後正式啟動。

Read More

水閘門沒開遭疑救災不力 市府:避免海水倒灌專業判斷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日前豪雨成災,北門區文山里里長直播痛罵市府水閘門沒開,造成庄內淹水。對此,市府四日重申,當日未強行開啟閘門,是為避免海水倒灌擴大災情,此為專業判斷。 丹娜絲颱風加上近日豪雨,造成台南災情不斷擴大,社群平台也流傳市府救災不力的影片。對此,水利局主任秘書黃信銓指出,北門區該閘門全程由專業人員即時監控與操作,並依據雨量、潮汐與下游水位決定開啟時機。當日未強行開啟閘門,是為避免海水倒灌擴大災情。 另,研考會指出,十一區公所聯合服務中心住屋毀損慰助申請諮詢達二萬二千三百七十一件、實際受理一萬七千七百六十三件。另三十七區公所受理住屋毀損二萬七千五百六十八件、車輛泡水與外力毀損四千二百三十八件、安遷救助九百六十一件。截至目前慰助金核發金額已突破七千萬元。 秘書長尤天厚表示,黃偉哲市長指示災後復原作業須秉持「迅速、主動、有效」原則,協助市民儘速重建家園。特別是在廢棄石綿瓦清運與屋損修繕方面,要求各局處簡化流程、提供便民措施,讓受災戶獲得實質幫助。

Read More

豪雨開設十九處避難所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自七月廿八日豪雨以來,各區公所即刻啟動緊急收容安置機制,共開設十九處避難收容處所,累計收容一五七人。隨著雨勢趨緩,多數民眾已安全返家,目前仍收容二十人。 市長黃偉哲指出,豪雨後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勘查,指示社會局啟動災後關懷機制,各區公所刻啟動緊急收容安置機制,截至八月三日為止,新營區、鹽水區、後壁區、白河區、安定區、七股區、南化區、西港區、麻豆區、官田區、善化區、楠西區、北門區、東區、學甲區、柳營區、關廟區及龍崎區,共開設十九處避難收容處所,累計收容一五七人,目前仍收容二十人 社會局長郭乃文表示,為保障街友及社福機構住民安全,社工展開街友關懷工作,目前安置三十二人,訪視一0五人次,並發放餐食一0二份、物資四十五份,針對全市一一二家老人福利機構、二十四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三家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已逐一聯繫確認,確保各機構照護運作正常、無需預防性撤離。

Read More

優良公寓大廈評選 20日截止報名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工務局一一四年度「家住好宅‧幸福攏總來」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正式開跑,受理報名日期至八月二十日截止,不但分組評選,並設有主題獎。 工務局表示,參選組別依使用執照年度及戶數規模分五組評選,另設八項主題特色獎,嘉勉經營品質良好的社區,凡獲獎者皆可獲獎金及獎狀、獎牌、獎座等。 工務局強調,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中,也設置「暖心管理服務獎」,鼓勵優良的社區主任委員、管理服務人及管理維護公司,藉以期勉台南市的優質管理維護公司以人為本,與社區關係緊密融洽,並透過良性競爭,共同提升服務品質。 工務局指出,評選項目包括公寓大廈的管理維護、社區營造、友善設施、節能減碳、組織運作等五大面向,針對建築物外牆管理、共用空間管理維護、環境清潔維護、無障礙設施、社區活動的舉辦、植栽、地景的設置、社區關懷設施與機制、社區防墜措施、社區資源共享等內容進行評選。欲參加評選的公寓大廈及社區,請至工務局官網「工務資訊|公寓大廈管理平台」下載。

Read More

歷史街區及老屋振興補助申請開跑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台南市歷史街區及歷史老屋振興補助計畫,即日起開放申請,受理至十月三日截止。文化局並舉辦三場實體說明會,協助民眾了解補助類別與申請流程。 文化局說,本補助計畫區分為三類:建物整修類每案最高補助八十萬元,規劃設計類上限三十萬元,教育推廣類則為二十萬元,針對歷史街區內的活動或小型綠美化空間也可申請。 文化局指出,自二0二三年起新增的「規劃設計類」補助,已協助多件提案完成設計,其中更有兩案於二0二四年續獲整修經費,顯見逐步補助機制對歷史空間活化之助益。 計畫主持人、成   系曾憲嫻教授表示,歷史建築再利用不僅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更具備低碳、減廢的環境效益。計畫除保留歷史建物風貌外,也強調改善室內使用環境,透過引入舊材、專業設計手法,提升通風、採光與管線整佈配置,讓歷史老屋更具現代舒適性。 此外,凡保留原始街屋立面的新建建築,也可申請規劃設計費用補助,期望引導新舊共融,維持都市沿街景觀一致性。 文化局指出,今年適逢鹽水歷史街區公告滿十週年,特別選定當地為其中一場說明會地點,號召更多市民共同參與老屋再生行動。每場說明會亦邀請歷年案例設計師親自分享實務經驗,協助申請者掌握提案脈絡與評估重點。 其中,八月一日已於中西區圖書館舉行說明會,另二場分別是八月六日(麻豆區倒風雅客聚落)、八月十五日(鹽水區赤兔製造所),可線上報名(https://reurl.cc/3M5jW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