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補助款 黃偉哲政院請命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長黃偉哲與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長周春米及澎湖縣長陳光復等五位南台灣縣市首長,北上行政院請命爭取一般性補助款,籲行政院儘速以追加預算方式送立法院審議。強調「解鈴還須繫鈴人」,盼立法院支持通過追加預算,這對藍綠執政縣市其實都是好的。 黃偉哲表示,十一日北上拜會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反映南部縣市遭受重創的困境,不僅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最少,一般性補助款也被刪減最多,對原本就財務有限的中南部是雪上加霜,嚴重衝擊地方重大建設進程。相較北部多數縣市早已完成地鐵、鐵路地下化等建設,中南部許多基礎建設仍在起步階段,如今中央補助比例反而降低,造成起跑點不公平,南部民眾感受尤深。 黃偉哲指出,與行政院溝通後獲正面回應,卓院長表示將正視南北失衡與財政分配不均問題。但黃偉哲仍呼籲,應以中央追加預算方式補回刪減的一般性補助款。他認為,唯有真正補足地方所需,才能讓各縣市無論藍綠、無分南北,在建設推動上有公平機會,也有助於整體國家均衡發展。 市政府指出,因立法院刪減中央總預算二千零七十六億元,行政院在窮盡救濟程序之後,只能被迫調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六百三十六億元,台南市受傷甚深,遭刪減五十一點六八億元,再加上今年一至四月,台南的統籌分配稅款比原先預估少了二十三點七五億,加總起來就減少七十五點四三億元,對台南造成相當大的財政衝擊。衷心期盼立法院放下成見,通過行政院追加預算。

Read More

展覽設計優化 楊逵文學紀念館獲111萬補助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新化的楊逵文學紀念館成立近二十年,然軟硬體設施未隨時代演進進行更新,陳設老舊,無法吸引民眾入內參觀認識,經議員余柷青協助,透過文化局向文化部成功爭取上百萬元經費,將用於紀念館展覽設計優化,七月將啟動升級作業,預計年底完成規劃後,再向中央爭取預算,讓「壓不扁的玫瑰」再現瑰麗光采。 余柷青表示,楊逵文學紀念館自九十四年十一月底落成,近二十年來,館內軟硬體未隨時代演進進行更新,造成珍貴的本土文學資源無法充分展現,令人惋惜。她上任後,即積極奔走,爭取預算進行改善工程,在立委和文化局協助下,成功向文化部爭取到楊逵文學紀念館展覽設計優化經費,連同市配合款共一一一萬元,預計七月份啟動優化升級作業,希望年底前再向中央爭取預算,為紀念館注入嶄新面貌,讓民眾能以更豐富形式,認識楊逵的文學精神與歷史貢獻。 楊逵為台南新化人,是融合文學、社會實踐與人生於一體的「三合一」作家,早年赴日留學,受社會主義思潮影響,返台後投入農民運動與文學創作,其代表作〈送報伕〉登上日本文壇,晚年隱居種花,自許為不屈的「台灣魂」,其堅韌精神至今仍啟發無數人,楊逵文學紀念館目前由新化區公所管理。

Read More

防AI衝擊 勞局助勞工轉型

記者吳孟 ∕台南報導 AI發展對勞工權益構成潛在威脅,市府勞工局十二日在南門勞工育樂中心舉辦第一場次「一一四年度勞動法令宣導提升勞工福祉活動」,協助勞工應對未來職場挑戰。 勞工局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企業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對傳統勞動型態產生重大變革,活動特別邀請高雄科技大學李怡慧老師進行主題式講座,內容涵蓋人工智慧對勞動權益的影響、勞動派遣、勞務承攬認定及重要權益。 李怡慧於講座中指出,AI導入可能造成部分職位消失、工作性質改變或勞動力需求下降,對勞工權益構成潛在威脅。專家強調,面對AI衝擊,應透過強化職能培訓、促進職涯轉型、建立數位勞動保障機制等方式,協助勞工應對未來職場挑戰。 另,亦針對「勞動派遣」與「勞務承攬」的法律認定進行深入說明。「勞動派遣」與「勞務承攬」兩者在實務上常被混淆,然而其法律效果及勞工權益保障卻大不相同。派遣勞工雇主仍為派遣公司,應由其負擔勞動責任;承攬則屬獨立作業關係,若有實質僱傭事實存在,雇主即應依法負起應有義務。 勞工局王鑫基局長表示,AI技術雖為產業帶來創新動能,但同時也帶來職場不確定性,政府有責任提前布局、提供必要協助。勞工局將持續辦理相關活動,協助勞工面對數位轉型挑戰。

Read More

成醫37週年慶 邁向永續智慧發展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十二日舉辦卅七週年院慶,強調「深耕綠色醫療,邁向智慧與永續發展」,展現醫學中心持續實踐智慧管理與永續經營並行的決心。成醫安寧緩和共同照護中心下午也辦理「走過廿七年安寧療護之路」活動,感謝社會大眾無私的愛心與奉獻,共同見證生命意義的延續與傳承。 成醫院長李經維說,成醫肩負醫學教育、臨床研究與社會服務之重任,持續推動環境、社會、治理三大面向的永續策略,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健康台灣政策,致力於建構病人友善、員工支持、社會信賴的醫療照護體系。也將持續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深化數位轉型,善用智慧科技提升醫療效率與服務品質,實踐病人、員工與環境三贏的永續願景。 昨天下午,成醫安寧緩和共同照護中心舉辦「緣恩廿七週年新枝添綠葉暨新書推廣會」,新書《同行在暮色》以十位病人的真實故事,希望喚起更多人對生命尊嚴及緩和療護的關注。包括成大校長沈孟儒、成醫院長李經維都出席,感謝各界長期關注安寧療護的善心人士,對成醫緣恩病房的信任與支持,打造更具尊嚴與同理的醫療環境,陪伴每一段生命旅程走得從容而圓滿,也透過「緣恩樹」添葉儀式,共同見證生命意義的延續與傳承。

Read More

世展會受助生考取國立研究所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關懷弱勢孩童,不因資源困頓而放棄學習,小凡(化名)不僅在學校表現優異,今年更傳來佳音,同時考取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研究所,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小凡說,「我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反而更有動力去證明自己。」 小凡自小成長於資源有限的家庭,由身障的姑姑撫養長大,因行動不便長期仰賴輪椅,卻始終支持孩子們接受教育、勇敢追夢,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在台灣世界展望會與資助人的陪伴下,小凡獲得教育補助與生活協助,也參與展望會的青少年方案及志工活動,培養出不輕言放棄、樂於挑戰的堅強態度。小凡表示,成長路上曾面臨迷惘與挫折,但每次跌倒都成為轉機,在一次次的嘗試與失敗中,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與困難,找到堅定的方向,「真正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內心那個害怕的自己。」 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以兒童資助計畫服務經濟弱勢兒童及其家庭,透過教育、生活與心理支持,陪伴孩子們翻轉生命、找回希望。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區處長林惠君指出,每一份資助,不只是資源上的幫助,更是一段促成生命改變的旅程,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加入資助行列,成為孩子們背後的溫暖推手。

Read More

社局開辦財務知能課程 助弱勢脫貧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推展弱勢家戶脫貧自立,台南市社會局六月起辦理「青年財務知能課程」、「兒童財務知能夏令營」及「財務知能暨親職教育課程」,課程中運用財務桌遊、繪本、牌卡等媒材,透過互動式學習,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與儲蓄習慣。 此次「兒童財務知能夏令營」及「財務知能暨親職教育課程」以參加兒少發展帳戶的兒少及其主要照顧者為對象。「兒少發展帳戶」為衛生福利部推動的重要政策之一,著重累積家庭資產,作為未來接受教育、就業或創業之用,以減少弱勢兒少立足點的不平等,讓弱勢家庭儲蓄積累的同時,也能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 弱勢家庭的學童可能因家庭背景限制,較少接觸財務教育相關知識,社會局辦理「財務知能課程」,讓學員在遊戲中模擬財務選擇,從中教導管理金錢觀念,提供更貼近弱勢家庭需求的理財與技能。

Read More

永康中心今年最大徵才 週六登場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面對畢業季與轉職潮,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永康就業中心將於十四日上午舉辦年度規模最大的現場徵才活動「蛇年運轉 職場薪機」,地點在台南大學附中活動中心,邀集三十四家企業、釋出近二千個工作機會,力拚讓青年與婦女順利接軌職場。 這次參與徵才企業橫跨科技、製造、餐飲、服務與零售等多元產業,包括統一實業、志鋼金屬、緯穎智造、王品餐飲等指標品牌。釋出的職缺中有七成以上薪資達三萬二以上,三成達四萬以上,更有研發工程師職缺提供月薪十萬的高薪條件,吸引對象涵蓋社會新鮮人、轉職者與二度就業婦女。 近二千個職缺中,有約四成不需工作經驗,非常適合初次尋職的青年或轉換跑道的民眾。職缺類型包括產品製程工程師、設備技術員、財務助理、行政人員、門市銷售與作業員等。 為因應大專畢業生就業需求,活動現場首度設置「青年尋職冒險館」主題專區。永康就業中心主任李奇玫指出,台南市各大專院校每年有超過二萬五千名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青年專區將提供履歷健檢、模擬面試、職涯諮詢等多元服務,協助青年釐清方向,建立自信。青年專區現場亦設置「青年服務台」,由專人說明政府各項就業補助與資源,協助青年充分掌握職涯資訊。  

Read More

資料不全 未取得環評許可 工務局:申設案年初已退回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針對東山民眾反對嶺南設立土資場,市府工務局表示,聚全公司一一三年十月申請於東山區土石方資源堆置場,因申請資料不全及未取得環境影響評估許可,據此,工務局已於今年一月即退回申請案。 工務局表示,聚全公司一一三年十月申請於東山區土石方資源堆置場,為山坡地且開發範圍面積約十公頃左右,因申請資料不符臺南市營建工程賸餘土石方處理及資源堆置處理場設置管理自治條例規定,且開發場域及規模,依據環評法規─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則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八條規定,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然並未取得環境影響評估許可。是則,工務局已於今年初退回申請案。 工務局強調,對於土資場的申請設置,一切應依法行政,審查過程都會嚴格把關,不容破壞環境。

Read More

鼓勵青年從農 陳亭妃籲增誘因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政府鼓勵青年返鄉從事農業,立法委員陳亭妃反映青農目前有些因勞保而未能適用農民退休儲金,造成退休保障缺口,籲農業部除增加農退儲金覆蓋率,也要增加青年從農誘因。 陳亭妃說,根據農業部的調查,從事農業的青年、青壯年人口中,約有半數原有投入勞工保險,從事農業後不願放棄勞保年資,因此現階段無法加入農退儲金。她直言近期許多青農多次反應該議題,並質詢農業部長陳駿季,要求在農退儲金的部分是否讓青農有所選擇? 對此,陳駿季允諾將設計方案讓青農同時保留勞保領取資格,同時可參加農退儲金,至於原有的法律競合問題「都可以排除」。陳駿季進一步承諾,農業部將會併同陳亭妃的建議,並在立法院下一會期提出修正草案。

Read More

5青年團隊 獲10萬公共參與行動金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研考會推動「一一四年台南青年公共參與行動計畫」,十日公布複審結果,共有五組團隊脫穎而出,各獲十萬元行動獎勵金。透過該計畫,市府期望青年能在公共政策脈絡中發聲與參與,並在實作中展現城市治理的多元創新與社會關懷。 研考會表示,本計畫共計十八隊報名,初審遴選十隊進入複審,複審評選小組除市府二位委員外,特別延攬四位在都市設計、地方創生、數位科技及文化創意等領域具專業背景的外聘專家學者。 獲選五組團隊提案主題涵蓋高齡照護、數位應用、文化保存與地方創生等面向,展現青年對城市需求的敏銳洞察與具體行動力。例如,「藝饗旅人」於後壁、大內、新營以故事小聚促進社區交流、「歸途拔馬青年小組」運用Podcast記錄左鎮拔馬在地女性生活記憶;「臺南老友遊記」開發語言退化偵測APP,支援外籍看護協助失智長者。行動方案不只是解決社會需求,也讓大家看到青年對公共議題的投入和創意。 研考會主委蒙志成表示,在接下來的執行階段,市府會透過「局處交流」以及「業師輔導」的方式,幫助團隊調整行動計畫、釐清策略,並和市府、各界資源更緊密合作。接著,團隊預計九月完成成果報告,並在十月或十一月舉辦成果展,向大家分享這段行動的經驗與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