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連假 28日國5北上恐塞到深夜

教師節連假第二天,車潮上國五頭城北上匝道出現車速緩慢,警方表示,恐會塞到深夜。(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教師節連假第二天,國道五號北上於二十八日下午三時起出現北返車潮,預計會塞到深夜;蘇花路廊至下午三時截止,花蓮往宜蘭北向為三千八百六十九輛,公路局表示,蘇花路廊廊整體運行順暢。 公路局指出,二十八日截至下午三時,蘇花路廊宜蘭往花蓮南向累積車流量為五千三百二十九輛,花蓮往宜蘭北向為三千八百六十九輛。 公路局表示,二十九日為教師節連假最後一日,預計蘇花路廊於中午逐漸湧現北返車潮,預估南下車流約五千六百輛,北上約一萬輛。 宜蘭警方表示,二十八日為教師節連假第二天,國五上午北上、南下車多順暢未有回堵情形。下午三時起出現北返車潮,幾乎都塞在雪隧北上隧口,車速緩慢,宜蘭各交流道雖出現大排長龍車陣尚算順暢。 警方說,二十八日為蘭陽媽祖文化節活動落幕日,晚上回鑾南方澳進安宮,請非參加活動的用路人提前改道,避免回堵情形。至於,國道五號及各交流道預計晚間因北返車流會有回堵情形,恐會塞到深夜,將由員警管制措施,路口淨空,嚴禁插隊,注意車前狀況並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避免事故發生。並於下午十三時至十八時時國道五號北上有高乘載管制措施。

Read More

南鐵地下化延伸永康 核定

台南市政府向中央提報「台南鐵路立體化延伸至永康地區可行性研究」案,經行政院核定。(台南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向中央提報「台南鐵路立體化延伸至永康地區可行性研究」案,經行政院核定,總預算預估三百五十七點二四億元,由中央分擔六成。行政院要求後續綜合規劃階段,應覈實確認各工項必要性,並依規定再覈實估算經費。市府強調,將持續爭取經費負擔最小方案。 為改善永康地區鐵路沿線交通瓶頸,市府提出南鐵立體化延伸至永康可行性研究,交通部函轉行政院核定,該案總預算預估三百五十七點二四億元,由中央分擔二百一十五點五三億元,約六成零三三;市府分擔一百四十一點七一億元,占三成九六六。 市府表示,行政院核定永康鐵路地下化可行性研究,象徵永康地區長期以來因鐵路廊帶阻隔所限縮的發展潛能將獲得釋放。永康段鐵路地下化全長六點七二公里,預計可消除三處平交道及三座橫交陸橋;並改建永康、大橋為地下站,另於兩站間增設康橋地下站,永康地區二十三點三萬民眾將不再受鐵路平交道阻隔之苦。 此外,永康地區沿線車站每年約五百萬人次的進出旅客,也會有更好鐵路服務;加上永康創意設計園區積極開發,將來永康地區將扮演串聯市區與南科重要角色,並有效擴大台南市蛋黃區範圍,成為重要的城市發展引擎。永康地區華麗轉身,指日可待。 目前永康鐵路地下化可行性研究經費分擔比例,依交通部頒訂的鐵路立體化建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試算,經行政院核定後,將續由交通部鐵道局辦理綜合規劃、環評、工程設計後進行工程施作。依據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案及近期桃園鐵路地下化案經驗,最後經費分擔比例均於綜合規劃階段協商後,由行政院最終核定負擔比例為準。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市府相關單位除持續協助後續規劃及工程設計與執行等工作,也將持續向中央爭取本案市府負擔最小化,減輕市府財政負擔。 目前施工中的南鐵地下化工程,北起大橋車站南端,南至大林路平交道以南約零點六公里,全長八點二三公里。

Read More

連假首日 國道車流飆1.6倍

教師節連假首日,國道出現出遊車潮。圖為國一內湖—圓山路段。 (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張正量、林坤瑋、毛莉∕綜合報導 二十七日教師節連假首日,國道出現出遊車潮。高公局表示,凌晨零至五時平均交通量為六點四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四百萬車公里的一點六倍,全天交通量約為一百一十六百萬車公里。 台一線屏東水底寮段湧現大批車流,警方調撥車道疏解交通。 (記者毛莉攝) 國道上午七時起南向車流逐步湧現,壅塞路段包括國一南向楊梅至新竹,北向東湖至五堵、新竹至湖口;國三南向汐止系統至南港系統、鶯歌系統至龍潭、竹林至寶山、烏日至霧峰,北向新店至南港系統,其餘路段行車大致正常。 公路局表示,截至上午十一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為三十八點九百萬車公里。根據即時路況顯示,截至下午一時十七分國一南向湖口服務區─竹北、國三南向竹林─寶山休息站呈現車速二十公里以下紫色,前者車速僅時四公里;而國一南向竹北─新竹、國五南向南港系統─石碇等路段車速均不到四十公里。 省道部分則有十一處路段易壅塞。往返台東縣及屏東縣墾丁的屏鵝公路車輛匯集;台一線枋寮段一早一小時就湧現近三千輛次車流,枋寮警分局立即採取調撥車道措施疏導車流。 蘇花路廊大致順暢,宜蘭警方啟動交通疏導勤務,在蘇花改東澳、南澳及蘇澳端等重點路段加派警力與義交人員。截至下午三時,宜蘭往花蓮南向累積車流量七千八百一十七輛,花蓮往宜蘭北向三千零十六輛。預估二十七日蘇花路廊南下仍有三千二百輛車流量,北上仍有二千五百輛車流量;二十八日車流量可望較二十七日緩和,南下約六千一百輛,北上約七千輛。 為協助花蓮光復鄉復原工作,高公局在災後起即開放救災車輛申請通行雪山隧道,讓民間企業或團體等能盡速前往當地,進行復原工作以及救援物資運送。大量志工湧入,花蓮縣政府及警方也規劃道路管制措施,一九三縣道限北往南單線通行,北上改走台十一甲光豐公路。

Read More

三神贊境頭一遭 南投迎白沙屯媽

  白沙屯拱天宮三媽、南投縣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松柏坑崇受宮九天玄女「三神贊境」二十七日起在南投市登場,吸引信眾一路跟隨。(南投縣政府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苗栗拱天宮白沙屯媽祖二十七日聯合南投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崇受宮九天玄女展開一連兩天的贊境南投市行程,三神齊聚遶境賜福,是南投頭一遭,吸引大批信眾跟隨參拜,沿途水洩不通。 「三神贊境藍田書院」清晨在南投市工業北路裕國冷凍旁舉行開香團拜,地方以吊車高高拉起歡迎布條,鞭炮聲不絕於耳,信眾雙手合十虔誠迎接媽祖蒞臨,並排隊「躦轎腳」,包括縣長許淑華、南投市長張嘉哲、立委游顥及眾多議員和村里長出席這場盛事,感謝神明護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張嘉哲與妻子更全程參與此次贊境行程。 許淑華表示,白沙屯媽祖、受天宮玄天上帝及崇受宮九天玄女三神贊境藍田書院非常難得。感謝張嘉哲誠心向媽祖祈求,讓媽祖來南投遶境,讓所有香燈腳認識南投外,也讓南投人更親近媽祖。 拱天宮主委洪文華表示,南投是平安、幸福的城市,白沙屯媽祖到南投贊境,第一天特別選擇南崗工業區遶境,希望公司、行號、宮廟及政府機關,一切圓滿順遂。 位於南崗工業區的慈善宮及媽祖陰德會,今年再度捐贈三輛巡邏車,二十七日舉行捐贈儀式。鑾轎於上午九時許抵達慈善宮,白沙屯媽祖也為新車加持。除了捐贈警車,面對花蓮災變,慈善宮宮主黃李濟也宣布捐出三百萬元,希望以最快速度送達災區,將媽祖的關懷與南投人的愛帶到最需要的地方。 贊境行程由南崗工業區起駕後,中午停駐南投縣農會,接著前往中興新村,晚間回到藍田書院駐駕。二十八日一早神轎將繞行南投市區各街道。

Read More

發揚書畫藝術 實踐中道文化

由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主辦的「中道文化與書畫藝術論壇」二十七日在台北登場。現場布置兩岸書畫名家作品與陶瓷藝術精品,如同一項精緻人文藝術的心靈饗宴。(記者王超群攝) 中道總會理事長陳樹盼走進校園與社區 林中森、區桂芝、慧吉祥大活佛、邱志淳、湯紹成、段心儀提建言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中道文化與書畫藝術論壇」二十七日在台北舉行,由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主辦。活動聚焦中道理念與書畫實踐之連結,安排文化、教育、宗教與學術界代表依序發言,說明推動方式與合作路徑。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指出,中道精神重在不偏不倚、持守平衡,書畫兼具技藝與修養,可作為公共溝通之橋梁。總會推動講座與工作坊,嘗試常態化進入校園與社區,逐步整合教材與場域。 會場在張榮發基金會六樓。現場布置兩岸書畫名家作品與陶瓷藝術精品,如同一項精緻人文藝術的心靈饗宴。書畫名家劉博文現場揮毫,將作品分享同好,成為文化愛好者在中華文化及書畫領域高成就者的最佳詮釋。 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表示,兩岸語言文化相通,書畫是共通語言;交流宜著眼長期與互利,可自展演互訪、教師研習與青年交流逐步擴大,累積夥伴關係與紀錄資料,提升實作可行性。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從藝術教育切入,強調臨摹與創作培養節奏與觀察力,對應中道之取捨與均衡;課程若結合地方館舍與展演平台,學習成果可轉化為社群服務與跨齡交流。 中華國際嘎噹巴佛教總會慧吉祥大活佛指出,佛教所述中道遠離偏執與對立;運筆過程之起行收,能訓練專注與節制,宗教與藝術可在公益與教育上合作,擴大社會參與。 世新大學教授邱志淳提出,以書畫實作連結研究與教學,可將抽象理念轉為文本與圖像資料;若建置主題資料庫與展研機制,並與地方文化中心與學校合作,有助長期追蹤與公共溝通。 亞太綜合研究院長湯紹成表示,亞太社會多元並存,文化交流可逐步累積互信;宜採試點後擴大並設審視機制,以降低不確定性並提升持續性。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說明,語文與書畫相互支援;教材可納經典閱讀與書寫實作,配合讀書會與社區展覽,並推動教師增能與教材共備,擴大參與。

Read More

行善、社會創新 展現利他精神

「中道文化與書畫藝術」論壇,匯聚兩岸文化領域專家學者、藝術家及社會各界領袖,共同探討中道文化如何在當代社會中發揮影響。(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道思想是東方智慧的核心價值。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中華日報二十七日主辦「中道文化與書畫藝術」論壇,匯聚兩岸文化領域專家學者、藝術家及社會各界領袖,共同探討中道文化如何在當代社會中發揮影響。 新加坡慈善企業家MyCK百貨集團總裁洪振群表示,自己人生經歷其實曾面臨多項考驗,從破產到重新創業,再到賺錢行善的過程。之所以行善越做越開心,原因很簡單,「即生命影響生命,生命感動生命」。 洪振群說,行善確實是自己一生的事業,這條路走了幾十年,也希望自己的書《笑看風雲行善路》能夠真正傳遞這種精神,樹立一個好榜樣,啟發讀者「利他」精神。 非營利組織總會總會長張連興說,中道文化、行善及書法、繪畫和陶瓷,這五項都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洪振群在遭遇三次火災後,仍然全力推行利他精神的推廣。也就是現在把這個世界從新加坡推廣到台灣,推廣到全世界各地。我們對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崇高的敬意。 前青輔會主委李永騰則分享,社會創新是藉由科技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改變社會各個群體間的互動關係,並從這樣的改變中,找到解決社會問題的新途徑,也就是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 為有效解決我國社會及環境相關問題,李永騰說,近一、二十年來,政府持續綜整跨部會能量,提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對外可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強化國際連結;對內則可促進國內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包容性成長,落實「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新經濟模式。

Read More

連假首日 花蓮災區湧鏟子超人

二十七日為教師節連假首日,來自各地的「鏟子超人」志工湧入光復災區協助復原。(記者林中行攝)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光復災區急需復原,光復車站湧入「鏟子超人」,縣府委由慈濟受理災區現場需求,中央則在光復車站設立志工指揮中心。 教師節連假首日晴空萬里,台鐵光復車站湧入大量「鏟子超人」,大家手持鏟子、腳穿雨鞋,都是要來支援災區復原工作。 有網友在社群媒體PO出光復車站前的現況,人山人海擠滿前來救災的志工。網友紛紛表示,「此時此刻光復鄉是全台灣正能量最強大的地方,大概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看到光復車站這麼多人,看到這個景象,我眼眶含淚。彷彿全台灣的人都到花蓮去協助了」。 台灣人民的真善美來自各行各業,為社會注入愛心,帶動善的能量。(慈濟基金會提供) 也有網友說,「台灣人正在光復台灣,終於看見台灣溫暖又團結的那一面,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台灣」。也有網友指出,「請問『中央前進協調所』是否已成立運作分配志工人力資源?偏遠的部落和社區一定不要忽略,拜託。我第一次看到光復人滿為患,大家辛苦了」。更有人說,「好扯,起雞皮疙瘩了,身為台灣人感到驕傲」。 「鏟子超人」有些是事先報名民間團體的志工任務,也有人是自發性前往。有民間團隊出動摩托車接送,將物資及志工人力送至清理地點。議員楊華美成立的志工團隊共有三百多戶待清理住家,有上千名志工登記。 縣府表示,來花蓮志工非常多,感謝慈濟等宗教民間團體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由於受災範圍大、移動上有困難,已委由慈濟受理各界的愛心以及災區現場需求。 另外,中央也在台鐵光復站設置志工導引工作分派協調點,由原民會在現場導引,搭配原本慈濟所設的工作站,希望有效率地導引。 慈濟基金會強調,台灣人民的真善美來自各行各業與許多宗教組織與團體,為社會注入愛心,帶動善的能量,出發點都來自「愛」。災後復出需要許多人的投入,感恩所有團體一起付出,期望這個愛的力量能讓災區盡速復原。

Read More

洪災增1死 小沂乾姑丈遺體尋獲

經濟部產發署緊急購置八百套高壓噴水槍已運抵光復現場,隨即發送國軍、慈濟及光復鄉公所使用,提升清理效能。(行政院東服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花蓮災害應變中心二十七日下午統計資料,死亡人數更新為十六人、失聯七人,受傷八十二人。 花蓮災情第五天,民眾通報在距離光復地區約三十公里處、米棧大橋下方發現一名男性遺體。檢警採指紋比對,確認為日前在佛祖街獲救六歲女童「小沂」的乾姑丈。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二十七日共動員十縣市搜救隊出動一百一十六部車輛三百五十一人持續救援,統計救出七百一十一人。 賴建信指出,有關堰塞湖最新監測,目前續存水量大約七百萬立方公尺,以每天四十到八十萬立方公尺自然流出,對下游影響相對有限;水利署也調派八十台機具,進行馬太鞍溪水流導引工作及缺口封堵,同時由水保署針對影響範圍周邊進行導引並做相關滯洪。 目前收容處人數持續降低,為了讓收容所民眾有更多選擇,行政院推出「安心住宿方案」,由行政院東部服務中心協調整合衛福部和交通部,提供三十家旅宿約七百個房間,每人每天二千元補助上限,以居住七天為原則,若有需要可再延長七天。有需求的民眾可至收容所登記,並安排專車接駁至住宿點,相關費用會由政府專案支應。 賴建信指出,透過國軍第二作戰區增派軍力,已持續光復鄉七村的主要街道清運,國防部也會針對家戶需求協助清運。此外,環境部環管署也在原有廢棄物的收運場外,比照《災害防救法》的相關規定,協調台糖土地暫置廢棄物。 消防署也調度十四台消防水車,搭配國軍跟慈濟志工進行清理;經濟部產發署緊急購置八百套高壓噴水槍二十七日已運抵,現場發送國軍、慈濟及光復鄉公所使用,提升清理效能。 考量清理家園需要大量用水,恐造成系統水壓不足,台水增加光復鄉設置接水站數量提升到十五處,對於收容所內的民眾也將透過水車加強運補。至於農業部負責農水路的功能恢復,這兩天也將持續開展進行。

Read More

馬太鞍溪堰塞湖水量剩700萬噸 陳駿季:不會貿然取消紅色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二十六日空勘,初判蓄水量約七百萬噸,為原水量百分之七點七。(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仍存,農業部長陳駿季二十七日指出,目前監控水位降低到一百一十三公尺,蓄水量大約七百萬噸左右。天氣許可後會重新安裝水位計,在確認狀況前不會貿然取消紅色警戒。 陳駿季表示,目前旁邊還有些土質崩塌,要派員安裝水位計並不安全,等到情況許可就會第一時間重新安裝水位計,盼監測到更精準水位,並提供中下游居民警示。 關於堰塞湖後續處置,陳駿季表示,會透過專家會議討論,目前只能空拍了解實際狀況,等天氣許可、人可以進去才能精準評估,「不會排除任何一個可能」,最重要是讓中下游的居民有安全的生活環境。在不確定堰塞湖實際狀況前,不會貿然取消針對堰塞湖的紅色警戒。 對於外界好奇潰壩、溢流差異?陳駿季表示,溢流是對於水的描述,潰壩是針對壩體結構的描述,兩個的描述對象不一樣。水保署是針對水位高度去判斷湖水會流出這個壩頂,因為一旦流出壩頂後就會對中下游產生一些影響。 陳駿季也說,外界也不需要糾結這兩個名詞,最重要的是農業部針對溢流的時間去推算,然後提早警示下游地區,「疏散絕對不是用感覺、用名詞去判斷」,疏散有一定的程序。

Read More

教師節連假第二天 國五北上車流量勢必紫爆

教師節連假首日,蘇花路廊、國五整體運行順暢,國五頭城交流道北上、南下路況順暢。(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教師節連假二十七日首日,蘇花路廊截至下午三時止,宜蘭往花蓮南向累積車流量為七千八百十七輛;國五雙向車流量也不大,公路局與宜蘭警方表示,蘇花路廊與國五整體運行順暢。 公路局表示,蘇花路廊截至下午三時,蘇花路廊「宜蘭往花蓮南向」累積車流量為七千八百十七輛,「花蓮往宜蘭北向」為三千零十六輛,預估二十七日蘇花路廊南下仍有三千二百輛車流量,北上仍有二千五百輛車流量。 公路局預估,二十八日蘇花路廊車流量相較二十七日緩和,南下車流量約六千一百輛,北上車流量約七千輛。 宜蘭警方表示,二十七日,蘇花路廊南下與國五「宜蘭段」南下、北上車流量不大,適逢蘭陽媽祖文化節遶境活動,二十七日清晨由礁溪經宜蘭至羅東市區陸續湧入車潮及信眾,經警方派遣快打警力於匯流路段指揮、引導,並透過即時路況訊息提醒用路人改道分流,車流穩定。 警方說,二十八日為蘭陽媽祖文化節遶境活動圓滿落幕,信眾趕返北、中、南的車流量恐會爆增,國五北上車流量一定會暴增,恐會塞到深夜或翌日凌晨。 警方表示,二十八日下午十三至十八時國道五號北上實施高承載管制,提醒用路人,配合管制依序前進,保持安全車距,小心駕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