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斑鬥魚選美 15日銅鑼登場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社區將於十四、十五日舉辦九湖鬥魚節暨文化產業推廣活動,主辦單位一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活動當天除蓋斑鬥魚比賽選美,更有社區特有農產品推廣活動等,歡迎大家前來共同參與。 有感於生態保育日趨重要,銅鑼鄉九湖社區近年來極力復育台灣原生種蓋斑鬥魚,社區內設有台灣原生種蓋斑鬥魚復育場復育,並每年舉辦蓋斑鬥魚比賽選美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參與並了解進而共同努力復育。 今年社區訂於九月十四、十五日舉辦九湖鬥魚節暨文化產業推廣活動,十四日活動地點位於九湖社區活動中心及九湖蓋斑鬥魚復育場,舉行蓋斑鬥魚生長及特性的課程及實地解說和研討的課程,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與課程。 十五日活動地點位於銅鑼鄉九湖村九湖莊餐廳前廣場,活動時間早上九點開始到下午四點結束,活動當天除了蓋斑鬥魚比賽分成選美、選大(長)、選今年生幼魚活力三組進行,並加入客家農村節慶文化打紅粄,社區特別製作鬥魚魚型紅粄模型,讓前來參與民眾對鬥魚有多一點了解也了解到農村的文化,更有社區特有農產品推廣活動等,還有不可錯過的社區風味餐品嘗活動,菊花養生雞湯、客家鹹湯圓、客家蘿蔔糕等歡迎大家前來品嘗社區風味。

Read More

城市之森揭幕 竹市藝文盛宴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一日在新竹公園舉辦「城市之森」生活藝術節,有活字排版工作坊、YK奇幻古樂雙人樂團、戴曉君、舒米恩等精彩演出,市長林智堅與小朋友在現場一同彩繪油畫,揮灑森林的色彩、以及嘗試柿染畫出美麗石虎,為兩天精采的活動揭開序幕,林智堅表示,希望透過不同的藝術文化,帶給市民不同的涵養。 林智堅感謝風潮音樂總經理楊錦聰為新竹市帶來高水準的優質藝文活動,將不同的藝術活動帶給市民不同的感受。 竹市「城市之森」生活藝術節以音樂為主軸,一日邀請舒米恩、黃湘怡╳遊唱寶貝、YK樂團、戴曉君、异境樂團,樂團輪番上場,跨界多元融合的曲風,相當熱鬧。 「城市之森」標榜「親切零距離的生活藝術」,特別邀請了擅長自然生態幼兒美學教育的「地衣森林」團隊,讓孩子在新竹公園森林中塗鴉創作,市長林智堅也忍不住跳下去一起彩繪,重拾自由隨性塗鴉的生活樂趣。在「風LiveHouse」也有適合大小朋友參加的工作坊,張爸爸故事屋、親子歌唱、親子瑜伽、還有文青最愛的活字版印刷體驗。

Read More

車禍警救命 騎士康復謝恩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對來自新竹市的邱姓夫妻,卅一日晚間帶著因車禍受重傷住院一個多月的兒子,至竹縣橫山分局秀湖派出所,向救命恩人警員許子佑、葉炳昌致意,並由受傷剛康復的兒子遞上自己親筆寫的感謝卡,答謝救命之恩,父母在旁亦感動落淚。 邱男將感謝卡親自交給雙警,顫抖的向警方說「謝謝警察先生救了我,讓我能活下來繼續上學,真的很謝謝您們!」其母親更直落淚感謝警方當下救其子所做的一切。兩員警關心他的康復情形,並提醒騎車一定要小心慢行。

Read More

三星安農淨溪 志工企業作伙來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結合蘭揚汽車公司一日在三星鄉安農溪舉辦「安農豐田作伙來淨溪」活動,邀請水環境巡守隊志工及企業員工走出戶外,以健行淨溪的方式探訪安農溪水岸周邊特色景點,轉換心情享受綠生活方式的小旅行。 安農溪上中下游分別為安農溪、柯林巡守隊認養,且訂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為河川清潔日。縣長林姿妙表示,安農溪是三星鄉的「生命之河」,充沛水源提供排洪、發電、灌溉的功能,乾淨的河水滋潤灌溉萬頃良田,種植出全國品質最佳,口感最好的三星蔥、蒜、銀柳、上將梨等作物。

Read More

亞洲機器人競賽 竹市小將爭光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二0一九亞洲智慧型機器人大賽日前在澳門盛大展開,吸引來自台灣、加拿大、新加坡等一百五十支隊伍,七百餘位選手參加,來自新竹的優秀選手們在台灣徵選中脫穎而出代表參賽,更一舉代表台灣獲得一面冠軍、一面亞軍及二面季軍等優異成績。 亞洲智慧型機器人大賽二0一九年賽事著重於機器人運動競技水平的對抗,共有飛車衝鋒大賽、機器人聲東擊西、機器人愚公移山、自走車飆創意軌道、自走車障礙挑戰、自走車極限競速等六大項進行競賽。 就讀新竹市竹光國中的陳湘昀回憶比賽時表示,機器人意外的在最後一個加分點無法偵測,反覆修正測試後,雖然找到「放電」的解決方法,卻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場,最後機器人上場時也終於順利完成任務,心情十分激動,最終獲得自走車極限競速初中C組冠軍。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比賽」就讀曙光小學的楊宸侑很興奮表示,知道可以代表台灣比賽很高興,也希望能為台灣獲得獎牌,比賽時機器人穩穩的完成任務,卻在第二次繞瓶時碰到瓶子,最終以些微差距獲得自走車極限競速小學C組亞軍。 指導教練陳炳富老師表示,學生練習過程十分辛苦,又要能從不斷的錯誤中修正,我們用實力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很高興有機會台灣站上國際舞台。 本屆比賽新竹市共有五組學生獲獎,分別為竹光國中張凱翔、張維哲、陳湘昀及林廷修獲自走車極限競速初中C組冠軍,曙光國小楊宸侑獲自走車極限競速小學C組亞軍,建華國中劉翰恩、林煒紘獲創意軌道國中組銅牌獎,竹光國中張凱翔、張維哲、陳湘昀、林廷修獲得自走車極限競速初中晉級賽(不分組)季軍及竹光國中陳湘昀、培英國中黃郁宸、磐石中學溫浩偉獲得自走車極限競速初中C組季軍。

Read More

中油廢站汙土壤? 北市要罰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灣中油所屬北市建國北路加油站停止營業後,經評估調查及檢測顯示,加油站所在土地土壤已受「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汙染,北市環保局已依法執行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查證,如確有超標情形,將依「土汙法」公告為汙染控制場址,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及責令中油整治改善。 環保局指出,該加油站係因土地租約到期終止營業,依「土汙法」第九條規定,加油站業者應於終止營業前檢具土測資料至該局審查,然而中油未遵行該項規定,該局已於八月二十一日裁罰十五萬元並限期補正;又據中油所提補正土測資料內容顯示,該加油站土地土壤中汙染物「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為一三四0㎎/㎏,已達土壤汙染管制標準一000㎎/㎏之一點三四倍,顯示土地已遭受汙染。 環保局表示,該土地後續原規劃將由社福團體陽光基金會接續使用,然因已受汙染,為維護土地關係人及後續使用者權益,環保局已依法於八月二十二日進場進行土壤及地下水汙染補充調查查證作業,現場除於多處土壤及地下水篩測出具油氣成分反應外,更於土壤中查獲純質油品物質存在之狀況,相關樣品均已送至環保署之許可檢驗機構依標準方法進一步分析化驗,同時並已向相關土地關係人及後續使用者陽光基金會說明該局依法處理查證情形。 環保局強調,各級業者均應善盡企業責任,做好自主管理並履行法令與契約所定之責任義務。該局將據分析化驗結果,如確有超標,除依法公告為汙染控制場址管制使用外,並將處中油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責令負起汙染改善整治責任。

Read More

萬里首條跳蛙公車 今開往內科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跳蛙公車再增一線,萬里區首條跳蛙公車「萬里─內科」線今天(二日)上路,從萬里橋頭出發,途經停靠基隆麥金路、基隆長庚醫院,直上高速公路後到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站,車程約一小時,較現有市區公車路線節省約四十分鐘。 市府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表示,「萬里─內科」跳蛙公車二日上路,平假日去程、返程共十班次,於萬里橋頭發車,沿途行經情人湖路口、麥金路樂利三街口、婦幼福利服務中心、長庚醫院、國防醫學中心、捷運文德站(碧湖公園)、西湖圖書館(湖光教會)、瑞光港墘路口及基湖路口等站位,方便民眾可利用搭乘抵達醫院、捷運站及內湖科技園區等站。 交通局表示,新北跳蛙公車已累計達四十二線,跳蛙公車享有與雙北公車及捷運轉乘優惠,民眾除可使用一二八0定期票或電子票證刷卡搭乘外,也能預先利用「跳蛙公車APP」購票選位,若購買月票可直接再享六七折優惠,歡迎多加利用。

Read More

北市環檢實驗室 取得新版認證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環檢中心實驗室今年五月接受TAF(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延展評鑑,並於八月二十二日取得符合最新版ISO/IEC 17025標準認證證書;新版認證更重視保密及資訊安全,可提供值得市民信賴、安心的付費飲用水檢測服務。 北市環保局環境檢驗中心為該局環境檢驗單位,今年為第七度通過延展評鑑,認證項目包括水中總菌落數、大腸桿菌群及氨氮等合計五十一個項目。新版認證更著重保密性及資訊安全,確保檢測結果不外洩及保障顧客的個資安全。 環保局指出,大部分市民習慣使用水塔儲水及裝設濾水器、飲水機等裝置,一旦有水塔久未清洗、管線老舊或未定期更換濾水器材及濾心等情形,則原本乾淨的水質有可能因此而汙染。目前提供的付費檢測服務對象包括台北市的市民、機關團體、公司行號及公寓大廈管委會等,如對所使用的飲用水質有疑慮,可向該局環檢中心提出申請。

Read More

掃瞄一下 北市公車資訊在手中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今年八月底率全國之先,在全市公車站位建置虛擬智慧型站牌(QR Code),民眾只要透過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設備,連網後掃描QR Code,該行動設備即化身為智慧型站牌,顯示當站雙北市各行經公車路線之預估到站時間。 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目前全市共三千三百餘站公車站位,其中一千七百一十二站已建置智慧型站牌,考量建置智慧型站牌因受限場地空間、地下管線影響及土地權屬等因素,且目前係逐年編列預算擴建,致部分公車站位仍未設置智慧型站牌,另經調查智慧型站牌是民眾最常使用查詢公車到站資訊的管道,為提供民眾更優質公車服務。 公共運輸處於全市公車站位張貼QR Code,民眾只要掃瞄QR Code即可取得該站雙北市各行經公車路線的預估到站時間;另目前除旗桿式站牌因桿體限制,於同一高度張貼二張QR Code外,其餘每一站牌及候車亭以張貼二張不同高度的QR Code為原則,其中一張可供使用輪椅的身障者使用,另一張供一般乘客使用。 公共運輸處呼籲,民眾請勿破壞QR Code,若本處巡查或收到通報QR Code損毀,將派員更換;後續亦將進行民意調查,就民眾建議事項納入改善評估,並持續擴建實體智慧型站牌,以提升公車服務品質。

Read More

打造多元棲地的諾亞方舟 永春陂濕地公園人工生態浮島實作課程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於都市人口密集處營造多元化的生態,讓市民有個能夠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環境,而永春陂濕地公園正位於繁華的信義區四獸山下,由豹山溪及無名溪兩條溪流提供最純淨水源及最豐富的生態資源,興建面積約三.九公頃,預計今年十二月完工,營造多樣化生物友善的棲息地。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完成後是台北市市區內少數擁有大面積水域的公園,由於鄰近物種豐富的四獸山,自然能夠營造許多動植物的棲息之地,而為了增加園區內水域中的棲息環境,施工期間結合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實作課程,打造兩座人工生態浮島。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徐科長瑞億表示,浮島是水域中獨立的生態系,在生態演替的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干擾,鳥類、魚類及植物生育可以自由發展,天然浮島的形成是經年累月時間加上空間的精華,是大自然難得的寶物;而仿自然的人工浮島雖然是藉由外力短時間營造的棲地,但是經過幾次的颱風或天候變化,生命會找到出路,演替產生出最合適永春陂濕地公園的生態,透過學習及研究,是未來濕地維護及生態營造的基石。 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表示,台灣最著名的天然浮島就屬於位於宜蘭的雙連埤,借鏡台灣許多人工生態浮島的案例分享,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舉辦永春陂人工生態浮島製作,讓參與的民眾能夠更了解永續與復育的重要性,人工生態浮島主要有生態棲息、淨化水質、生產農作物、美化景觀及達到護岸的功能,由於浮島與陸地的隔絕,陸域型的掠食動物不易侵入,因此自然營造了許多水鳥、蛙類、爬蟲類和昆蟲等水棲動物的棲息地或庇護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