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邊農友林孟俞災後重生 種出優質蓮霧

林邊農友林孟俞八八風災後重生,以傳統管理方式種出優質蓮霧,受到消費者歡迎。(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林邊農友林孟俞種蓮霧超過三十年,父親年代留下樹齡四十年以上的老蓮霧樹,不靠蓋網不用淹水,以傳統修剪及施肥草生栽培方式管理,申請產銷履歷驗證,果實甜美,安全健康有保障。  曾在中船及飼料工廠工作的五十八歲林孟俞,也會利用空暇時間幫忙農事,他父親以前是上班族,半兼職種蓮霧,他也會幫忙些較粗重工作,但父親年紀大了,他辭職回家專心種蓮霧,他說,前後算起來也有三十年了。  林孟俞表示,林邊一帶很多農友種蓮霧,當地的土壤及氣候條件種出的蓮霧品質特別好,但八八風災過後,這裏景觀變化很大,有些地種不出農作物,而這塊蓮霧田,當初水淹半顆樹高,水退後留下一片汙泥,被太陽一曬變成硬塊,阻礙蓮霧的生長。  他回憶當初徒手挖出排水溝的景象,在蓮霧樹兩旁挖出兩條細溝,讓水能順利流出,不會影響根系的舒展,再加以適當肥培管理,樹勢才逐漸回復。  林孟俞指出,利用修剪技術,讓蓮霧自然開花,經過適當疏花,留下最精實的果粒,套上果套後,果肉紮實較脆,咬下有實在感,比一般外頭的蓮霧軟綿有差別,就像土雞與肉雞的比較,難怪他的蓮霧特別好賣。  林孟俞的蓮霧分三批摧花,第一批在元月份採收到農曆年後,目前是第二批採收,產期可以到六月份,他也特別重視環境生態,以草生栽培方式,平均一個月割草一次,申請產銷履歷驗證,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安心。

Read More

高毒防局舉辦「毒品防制做伙來」臉書按讚抽獎活動

高雄毒防局舉辦「毒品防制做伙來」臉書按讚抽獎活動。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為加強建立市區各營業場所毒品防制保護罩,今年起全面啟動至非納管的住宿及娛樂場所宣導,鼓勵業者配合執行毒防措施,呼籲民眾也一起響應支持,即日起毒防局臉書粉絲專頁,舉辦「毒品防制做伙來」臉書按讚分享樂樂抽的抽獎活動,在粉絲專頁相關貼文留言並「按讚」「分享」就可以參加抽獎。  毒防局局長阮清陽表示,有鑑於近年來新興毒品,趨向利用住宿及娛樂場所之包廂群聚、狂歡使用,為促使業者善盡場所管理之責,除落實「特定營業場所執行毒品防制措施辦法」訪查,以及聯合稽查納管營業場所外,今年起更擴大至非納管營業場所訪查宣導,籲請業者配合執行「場所張貼毒防標示」等四項法定毒品防制措施,共同建構健康安全的住宿及休閒娛樂場所。 高雄毒防局舉辦「毒品防制做伙來」臉書按讚抽獎活動。 (記者許正雄攝) 為呼籲民眾參與反毒宣導,舉辦抽獎活動,獎項豐富有筆記型電腦、商品券等,歡迎大家揪親朋好友踴躍參加,也會不定期張貼毒品防制相關文章或資訊,並規劃在今年十二月「特定營業場所執行毒品防制措施辦法」施行屆滿兩週年時,舉辦特定營業場所響應執行毒防措施表揚活動,邀請配合支持的業者出席接受表揚及經驗分享。

Read More

東縣國中小科學展覽得獎名單出爐 六作品進軍全國競賽

台東縣一0八學年度第六十屆國中小科學展覽,評選出六作品進軍全國競賽。(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一0八學年度第六十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二階段複審三十二件作品,經科學教育專家學者評審結果,十七日公布得獎名單,遴選出六件作品代表台東縣參加全國競賽。縣長饒慶鈴希望台東的孩子能透過實驗「從做中學」,提升科學素養,在全國科展中大放異彩。  縣府教育處表示,一0八學年度由各中小學所推選出各科的參賽作品共五十二件,經第一階段初審結果共有優選作品共三十二件進入第二階段的複審,競爭激烈。賽程中邀請教育專家學者經過二階段嚴謹的評審,共計有第一名六件、探究精神獎六隊、團隊合作獎五隊、鄉土教材獎五隊、佳作十二隊等。  國小組部分,東海國小以「溫」「食」效應,溫度和食物對紅姬緣椿象生長情形的影響探究及汙水處理從我做起,拿下生物科及生活與應用科學(二)(環保與民生)科第一名。豐榮國小也以「泡泡有型-立體泡膜之探究」,獲得數學科第一名。  國中組部分,寶桑國中「蒸發吧!液滴」及「蠅虎適合進行撲食的光環境探討」,分別獲得物理及生物科第一名。新生國中「外送平台在台東發展現況探究」,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二)(環保與民生)科第一名。

Read More

立委何欣純邀中央部會協助民眾會診紓困

台中市遊覽車公會邀請相關單位說明遊覽車從業人員相關紓困、融資項目。(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大里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台灣產業與民眾更身受其害,立法委員何欣純十七日與台中市遊覽車公會共同邀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交通部公路總局、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及金融機構代表,針對大台中遊覽車等從業人員相關紓困、融資項目與程序進行說明並舉行座談。  何欣純指出,武漢疫情嚴重衝擊世界各國,台灣也在二月初通過防疫紓困特別條例,並在三月中通過六百億元特別預算,希望讓受創的產業,能夠受到政府的協助,日後才有振興的機會。行政院也已經提出特別條例修正案,希望能再增加一千五百億的預算經費,將紓困與照顧擴及更大的層面。  針對遊覽車從業人員部份,經立法院多次協商,協助遊覽車產業將融資貸款利息補貼、及延展還款協商部分,成功爭取納入政府紓困項目,同時更成功爭取從業人員適用人才培育課程、以及生活現金補助等措施,就是希望政府對於遊覽車從業人員能夠在此波疫情艱困中渡過難關。  何欣純表示,在各項紓困項目與程序中,相關從業人員想要申請,卻無從諮詢,所以特別邀請中央各單位來到地方協助民眾了解各項紓困項目,並說明相關申辦的程序及必備文件,在疫情最艱困的時刻,與民眾一起共度難關。  何欣純表示,針對不同行業類別,她將依照實際需求陸續舉辦類似的說明座談會,邀請各個相關業務單位,讓政府與需要紓困的民眾直接接觸,協助解決各項疑問。

Read More

大甲替代役男服務精神佳獲績優替代役男

大甲區公所替代役役男陳璽涼,以至佳的服務績效,獲得一0九年內政部績優替代役役男,十七日再獲區長顏金源表揚殊榮。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學歷高、服務長輩勤快、做事有條不紊又盡責。大甲區公所替代役役男陳璽涼,以至佳的服務績效,獲得一0九年內政部績優替代役役男殊榮。區長顏金源十七日特再表揚陳璽涼,表示,榮獲全國性的表揚,是個人及區公所的榮耀,希望出社會仍能一本初衷造福各界,繼績發揮服務精神。  住大甲區的陳璽涼,是台大森林系高材生畢業,去年底到區公所服替代役,被安置於第一線服務民眾的窗口,遇到民眾來洽公時,秉持著新訓時的口號「愛心、服務、責任、紀律」,耐心地了解其需求,遇有難題也嘗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因此在服務窗口處,經常傳出民眾的道謝聲和微笑,成為公同仁務至上的最大動力。  陳璽涼除在服務窗口協助行政之外,也加入不少公益活動,他說,服役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使他更成熟、必須周全完成服務工作之負責任務、更要了解為人處事的重點,最後學得克服萬難,完成任務。  陳璽涼的陳述,服務間最深刻的印象是,歲末年終時,公所長官帶領他們替代役男去關懷一位獨居老人,看見老人家住在一間沒有窗戶、床鋪,甚至沒有自來水的鐵皮屋中,空氣中滿是灰塵,空間也堆滿雜物,讓我們深深感觸社會弱勢長輩確實有需要他們協助,因此役男們,甚至顏金源、人文課長洪孟棻、課員陳銀于等一起動手,將老人家的家園環境整理一番、貼上春聯與陪伴老先生聊天並贈送慰問品,讓獨居長者能過個乾淨舒適的好年。

Read More

警協助九旬失智老翁回家

市警三分局七堵所員警以人臉辨識系統查出失智的劉姓九旬老翁住在東勢街,立即載送他平安回家。 (記者羅忠偉攝) 記者羅忠偉/基隆報導   失智的劉姓九旬老翁無助坐在七堵區七賢橋旁,市警三分局員警據報趕往協助,以人臉辨識系統查出老翁住在東勢街,立即載送他平安回家,老翁兒子也大讚警察是人民保母。  基隆市警三分局七堵派出所於前天下午二時許獲報,有一名老人無助坐於本市七堵區七賢橋旁,疑需要協助。警員張毓驊、蕭任凱獲報後趕赴現場,發現老翁獨坐路旁,經關懷詢問後,發現老翁患有重聽,且短期記憶減退,疑患有失智,僅慌張持續詢問員警自己在哪,經安撫老翁不安情緒並以M-Police人臉辨識系統查詢得知,九十五歲劉翁住在暖暖區東勢街,便連繫家屬並載劉翁返回住處,劉翁兒子見父親安全返家,大讚警察是人民保母,協助失智父找到回家的路。  市警三分局呼籲,如果家中有失智或走失之虞的家屬,可在隨身的衣物繡上姓名、聯繫電話等資料,也可至戶籍所在地區公所社政課申請防走失手環,以防走失後,還能提供警方或相關單位的辨識,從而可儘速聯絡家屬,也要多加陪伴並留意,以防範走失情形發生。

Read More

員警早上護童 同時也保護精障男子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員警護童勤務尋獲精障男,好心護送回家。警二分局和一路派出所警員龔恩宗,早上執行護童勤務時,看見楊姓精神障礙男子,讓楊母到派出所看到兒子平安無事時,頻頻向警方道謝。  警員龔恩宗於早上在基市中正區和一路執行護童勤務,維護兒童上學安全,發現一名男子神情恍惚來回徘徊,於是主動上前詢問。男子表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家裡地址卻又無法明確回答,員警於是先陪同他回到派出所,經耐心詢問下,發現楊男是通報協尋的失蹤人口,因本身患有精神障礙,故表達能力不足,立即通知楊男家人到派出所確認。  楊母趕到派出所看到楊男平安無事,終於放下內裡的大石頭,據楊母表示,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平時都由楊母負責照顧,經常趁不注意就會自己跑出門,讓家人都非常擔心,而警方深怕母子返家途中,楊男又會跑走不見,故將母子平安載回住處,楊母對於警方熱心的行為,相當感謝。  警二分局呼籲,家中如有經常走失者應多加注意及關懷,可向市政府社會處或區公所申請「防走失手鍊」,透過手鍊編號,便於警方快速查詢走失者身分及通知聯絡人,可以順利找到回家的路。

Read More

市警局表揚本月初成功攔阻詐騙行員

市警局表揚成功攔阻詐騙匯款行員,感謝他們保障市民財產。 (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市警局表揚阻詐有功的金融機構行員,四月初基市臺灣銀行行員機警通知警方,疑有一女性民眾遭外籍男子愛情詐騙,行員主動關懷民眾舉措,成功阻卻一樁詐騙,順利攔阻新臺幣九萬八千元。  市警局積極推動金融機構關懷客戶,提醒行員臨櫃作業時,針對警局提供參考詐騙型態的受害者,主動關懷提問與通報警方到場查證,以攔阻詐騙案件發生,經統計去年在全市金融機構,成功攔阻詐騙案件計有三十一件。  市警局去年購置「德國BRITA濾水壺」贈與攔阻有功的金融機構行員後,今年購置「冰沙果汁機」並請市政府製作感謝狀,親自送達且感謝攔阻詐騙有功行員。  市警局感謝全市金融機構行員,他們為阻詐工作第一線人員,遇有民眾疑似遭詐騙或可疑詐欺車手,前往臨櫃提領款時,可以立即通報警方到場處理,成功遏阻詐騙發生,確實保障民眾身家財產的安全。

Read More

太管處新書《合歡山史話》出版

太管處出版的新書《合歡山史話》。(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合歡山」對國內民眾而言,幾乎是耳熟能詳的一座山,但她的名字的由來卻少有人知。要想了解三百餘年來「合歡」一詞的想像與故事,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的新書《合歡山史話》中,都有詳細的描述。  自康熙二十四年 (一六八五年 )起,首任臺灣府知府蔣蘊英主修的《臺灣府志》,這本描述了臺灣島初入大清版圖之海上疆域的方志上,一座名為「合歡山」的山峰,首次出現於歷史文獻中,但卻將「合歡山」描述在雪山山脈一帶,「合歡山」空有其名,是對未知事物的想像。  此後再經過了將近二百二十五年,明治四十三年 (一九一0年 ),臺灣總督府番務本署技師野呂寧,終於正式首登並以三角測量與經緯儀,為日後並延續今日的「合歡山」下了科學的正式定論。自清代以來的謎樣地理空間,轉換為現實山頭,定位在地圖的表面。 《合歡山史話》作者金尚德。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但「合歡山」的涵義,卻遠比地圖上的三個文字還深廣。一九一四年太魯閣戰爭時期所開闢的道路旁,「合歡山」具有軍事上的樞紐地位;在治理時期的攬勝及登山、健行、滑雪風潮中,具有遊憩的意義;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後,兼具有物種保存及地景保育的功用;在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文史遺跡中,又隱含文化資產的重要意義。數百年來山上空間與山下社會的互相交織,讓合歡山成為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文化資產。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邀請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踏查三十餘年的文史工作者金尚德,透過實地田野調查及史料爬梳,將數百年來合歡山文明化的互動過程,輔以流暢文字及古今照片,述說合歡山的歷史與文化脈絡。  太管處處長游登良昨日表示,讀著《合歡山史話》這本書,儼然就將合歡山的歷史,一一清晰投影呈現在眼前,俯拾即是。書後作者還放上合歡山的古今對照圖片,歡迎讀者持本書,並再次踏上合歡山,相信會有不同的感受。本書目前已於國家網路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及三民書局上架,有興趣之讀者可以前往瞭解。

Read More

小萌貓夾縫中哀號 北市動保處救援人員「穿牆」神救援

動物救援人員匍匐穿牆過,救援小萌貓。 (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動物保護處十七日表示,動物很容易躲藏在狹小的空間而受困,像是天花板、高架橋,甚至掉入山溝等不可思議的地方;動保處在本月初就在一處狹小的牆縫深處救援出一隻小貓,不過被救出的小貓也十分順利的找到一個認養牠的家庭。  動物保護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動物救援案件,在台北市萬華區巷弄的倉庫持續傳出貓叫求救聲,倉庫人員發現貓叫聲來自於緊靠牆面的冷凍庫方向,可能貓咪受困,立即通報動保處動物救援專線,救援人員陳大哥到場後哭笑不得,小貓竟在僅有手掌寬約十餘公分的牆縫深處,救援難度之高,經仔細研究後,決定匍匐爬進牆縫撈出小貓,黑白小萌貓被救出後閃著大大的眼睛,所幸牠已經在台北市動物之家找到幸福的認養家庭。 黑白小萌貓獲救後閃著萌萌大眼。 (北市動保處提供) 北市動保處表示,動物救援人員接獲動物救援案件非常多樣,動物可能受困天花板、高架橋,甚至掉入山溝等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有限的通報資訊只能隨機應變,就地利用各樣工具及巧思,或是繩索救援技術等,設法完成救援任務,為了讓救援人員事先有更妥善的準備,非常需要麻煩熱心的民眾提供勤務中心人員有關案情的細節,能幫助備妥適合的工具,縮短救援時間。經動保處統計救援案件,到今年三月為止,已成功救援四五九隻犬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