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獲贈3D全自動眼底檢測議器

 嘉義縣獲嘉義市文財殿及銘竟電機技師事務所捐贈2部「免散瞳3D全自動眼底照相機」。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獲嘉義市文財殿及銘竟電機技師事務所捐贈2部「免散瞳3D全自動眼底照相機」,17日在新港鄉中庄村舉行捐贈儀式,將結合3+1行動醫療及社區複合式篩檢服務。  嘉義縣府今年第1場社區複合式篩檢,7月18日在布袋景山國小啟動,「3D全自動眼底」篩檢將首次加入服務。衛局今年將結合眼科醫師安排6場社區複合式篩檢,優先針對3高慢性病鄉親進行眼底檢查,預計有3000人受惠。  衛生局表示,嘉義縣老年人口比率排名本島第1高,老化及慢性病長輩對眼科需求相對增加,目前全縣只有5鄉鎮有包括11家眼科診所及設有眼科的3家醫院。  衛生局代理局長趙紋華指出,3+1行動醫療整合醫療專業團隊,透過機動式服務深入村里。

Read More

地政抵押權、拍賣登記 可跨所受理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地政登記服務再升級,市政府地政局表示,七月一日起將新增『抵押權、拍賣登記』等可跨所辦理,打造地政跨所任意門,且全國地所皆可受理。總計已有十項地政服務業務可全國跨所登記,減少民眾舟車勞頓。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這項讓地政服務再升級的登記跨所任意門,自七月一日起,再新增「抵押權設定、讓與或內容變更及塗銷登記」(限權利人為金融機構)及「拍賣登記」(不包括權利人為外國人或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或陸資公司者),民眾也可以就近至任一地所申請,並於該所就近申辦及領件,省時省力更便利。  陳淑美指出,黃偉哲下達推行地政跨域服務指示,該局也配合中央政策積極推動,自去年七月一日起試辦跨六個直轄市間,收辦簡易登記案件,並於去年十月一日起再擴增跨直轄市、縣(市)申請土地登記案件七項目,即經戶政機關更正有案之姓名、出生日期、身分證統一編號、住址或門牌錯誤的更正登記、住址變更、更名、門牌整編、書狀換給、預告登記及塗銷預告登記等七項,再加上今年新增項目已有十項可全國跨所登記,節省民眾時間和交通費用。  陳淑美強調,現在還有「跨縣市代收代寄」服務方式,由受理代收的地政事務所代為寄送至土地所在地之地政事務所辦理,省去交通往返及花費,至於受理全國代收項目更多元,包括土地登記、複丈、測量、謄本核發、信託專簿及實價登錄表單等十二項服務,民眾均可在就近的地政事務所申請代收案件,並於辦理登記完畢後直接郵寄到家。

Read More

硬皮病恐致肺纖維化

響應世界硬皮病日,北榮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台大風濕免疫科主任謝松洲偕硬皮病友林先生共同呼籲,病友應注意肺部併發症。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響應6月29日世界硬皮病日,醫師提醒,硬皮病也與武漢肺炎一樣會侵犯肺部,且肺部纖維化才是主要死因,呼籲病友注意肺部併發症,治療也要內外兼顧。  賴女士長期受筋骨痠痛且頻頻腹瀉困擾,原以為是小感冒,依賴中醫針灸調理氣血,49歲那年,中醫師驚覺她的皮膚僵硬緊繃,竟無法施針,轉介到風濕免疫科檢查,才確診為硬皮病,且疾病已侵犯到肺部,造成肺功能下降,甚至曾因血氧過低而陷入昏迷。  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硬皮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30~60歲壯年族群,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全台病患約有2000~3000人左右,目前致病原因不明,但可能和基因遺傳有關,因免疫失調誘發體內纖維組織不斷增生,皮膚會逐漸硬化萎縮、喪失正常功能,且還會隨著疾病進一步侵犯內臟器官,甚至容易因為肺部併發症死亡,威脅性不容小覷。  由於硬皮病併發間質性肺病變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且沒有特殊性,因此當患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時,較易忽略,通常等到狀況加劇而就醫時,肺部纖維化已相當嚴重。  過去硬皮病「無藥可醫」,台大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指出,今年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引進台灣,可用於減少與全身性硬化病有關之間質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延緩疾病進程,改善病情將可達5成左右。  謝松洲提醒,早期診斷及治療是降低硬皮病併發症的關鍵,呼籲患者,若出現乾咳、喘、疲累,且症狀持續超過兩個月仍未改善,應主動向主治醫師反映。現階段有核可用於治療因硬皮病引發之肺纖維化藥物,也期盼患者能留意自身肺部健康狀況,把握治療良機。

Read More

北區公所民政課洽公 統一在3樓

北區公所民政課調整至公所三樓辦公。(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空間大改造,將原本分散在一、三樓的民政課,統一調整至三樓,減少民眾上下樓層奔波;原本一樓壅擠的洽公空間騰空,增加社會課洽公民眾的等候空間,另推動性別工作平等增設哺(集)乳室,營造友善職場環境。  北區公所於七十九年興建完成迄今已逾三十年,現有辦公廳舍空間過於老舊狹小,洽公環境不佳,經民政局長顏振標現勘後,決定挹注一百五十多萬元經費,改善北區公所辦公空間及洽公動線,營造舒適便民的洽公環境。  北區公所民政課原本分散在一、三樓,洽公民眾往往上下樓層奔波,因此統一調整至三樓,並將原本一樓壅擠的洽公空間騰空,增加社會課洽公民眾的等候空間,辦公空間也更加明亮寬敞,深獲里長及洽公民眾肯定。  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此次辦公環境及動線改善,以嶄新面貌服務民眾,提升洽公便利性,讓公所的服務更加簡政便民。

Read More

美網公開賽 紐約放行

 中央社/紐約16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紐約州州長古莫今天宣布,美國網球公開賽將如期在8月31日~9月13日舉行,不過現場將不開放球迷觀戰。  古莫在推特推文表示,這項大滿貫賽將在紐約市皇后區的法拉盛草地公園舉行,美國網球協會(USTA)將採取「特別的防範措施」,以保護選手和工作人員,包括健全的檢測、額外的清潔措施和額外的更衣室空間。  由於美國武漢肺炎疫情未歇,而紐約是美國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城市,若干頂尖選手對於參賽表達疑慮,美國網球協會仍表示,只要州當局放行,希望比賽照常舉行。  疫情嚴重影響國際網球賽事日程,自3月以來職網賽停擺至今,法國網球公開賽延後到9月20日開打,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更遭取消。

Read More

社內台語文化班 重新開課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新市區社內社區開辦的台語文化班,今年初因武漢肺炎疫情而停課,學員只能用通訊軟體互相聊天學習,如今疫情趨緩,十七日重新開課,六十幾位學員齊聚一堂,聽著老師董峰政一口很溜的台語說著「鬥句」,大家認真聽課相當開心。  社內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辜文正說,台語文化班開辦至今已七年,每次開課都吸引不少民眾報名參加,除了新市區的民眾外,也有永康、麻豆、善化、新化,甚至台南市區的民眾來上課,反應相當熱烈。  辜文正說,台語文化班因受疫情影響而停課,學員這段時間只能在通訊軟體的群組聊天,互相研究台語文化,但總覺得缺少什麼,如今疫情趨緩,原本預計七月再開課,但在學員強烈要求下,於昨天再度開課,六十幾位學員上午準時到社區文康活動中心上課,久未見面,大家相當開心。  授課的董峰政老師,十七日一開始即針對「疫情」兩字的台語向大家解說正確的發音,隨後針對台語的言語個性-押韻鬥句,向學員傳授。他說,每一種語言都有其個性,這也就是為何出外人聽到母語或者故鄉腔,會覺得特別親切。

Read More

兩校15學生爆流感群聚感染

南市衛生局呼籲現梅雨季傳染病疑有升溫可能,呼籲民眾落實防疫、避免類流感、腸病毒等傳染病流行。(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全台武漢肺炎疫情趨緩之際,類流感通報病例卻增加。衛生局日前接獲兩所學校通報稱有十五名學生出現上呼吸道,疑似群聚感染,現無新增病例。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控資料顯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週提高一成餘,南市衛生局也特別提醒民眾務必勤洗手、加強消毒、戴口罩。  南市衛生局指出,南市流感疫情,自去年十二月廿四日流行至今年三月三日宣布脫離流行期,期間因配合肺炎防疫,就診人次也持續處於低水平。近期進入梅雨季、氣溫變化加劇,類流感門急診人次進入反轉升溫期,急診總人次近四週連續上升。  日前傳出高校園爆發上呼吸道群聚感染事件,衛生局也接獲兩所學校通報,稱有十五名學生疑似群聚感染,幸十六日後未再傳新增個案,但也呼籲學童、家長及民眾仍要注意落實呼吸道咳嗽禮節,有症狀在家休息或就醫及手部衛生勤洗手,避免傳染風險。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健保資料庫統計,因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民眾防疫意識的提升也連帶使多項傳染病疫情下降,急診就診統計人次也低於去年同期下降,上週(七日至十三日)腸病毒就診人次僅七十七人次,較去年同期(一0七0人次)下降百分之九十二點八;類流感二三七二人次,遂較前週二0五八人次上升百分之十三點八,但相較去年同期六八二六人次,下降百分之六十五點三,現累計三十八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一起死亡案例,流行趨勢均位於低點。  針對類流感門急診人次進入反轉升溫現象,衛生局提醒民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與類流感相似,民眾應落實手部及呼吸道衛生,如有發燒、咳嗽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近就醫,避免疫情傳播。

Read More

南市學甲三慶關據 在地長者的另一個家

三慶關懷據點課程豐富,教導長輩們手作泡菜貼近生活。 (記者盧萍珊攝) 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盧萍珊 成立十多年 長輩吃飯配話好所在  成立已有十多年的學甲區三慶關懷據點,不僅照顧在地老人家生活,還開辦C級巷弄長照站,關心長輩的健康。許多人最愛連假出遊,但三慶據點長輩最擔心是連假要去那裡吃飯配話?  學甲三慶關懷據點服務的轄區寬廣,包括新芳、紅茄等部落,由於地處學甲區的邊陲地帶,加上人口老化嚴重,早在民國九十二年原台南縣政府推動的關懷中心就已成立,在地方經營已有十七年。 三慶關懷據點午餐五菜一湯,全靠志工李月英(前)掌廚。 (記者盧萍珊攝)多年評鑑績優 郭博洋功不可沒  儘管已算是老字號關懷據點,但三慶的服務不打折,早期關懷據點還有每年評鑑時,三慶連續拿下十三年的優等,偏鄉地區能保有如此佳績實在不容易,除有堅強的志工隊,還有據點主任郭博洋功不可沒,從準備書面資料、照片及文字敘述全由他一手包辦。  三慶關懷據點還開辦C級巷弄長照站課程,每天到據點上課人數約有三十位長者,大家就像是一家人,除聚在一起上課學習健康促進等運動,還會依季節及時令,製作一些好吃的小吃,從西瓜綿、泡菜都是老人家的拿手絕活。 三慶關懷據點曾連續拿下十三年的優等,據點主任郭博洋功不可沒。 (記者盧萍珊攝)李月英掌廚 里民常送農產加菜  郭博洋表示,據點裡每週一到週五中午辦理共餐,菜色相當豐盛,維持五菜一湯,而且菜色不重複,主要是志工李月英掌廚,擁有丙級中餐證照的李月英不僅會先開出整個星期的菜單,還要趕到菜市場採買食材,因為三慶里民多數務農,所以只要是農產品產期,里民們也常送來是各種蔬果讓長輩們品嘗。 志工隊長邱鳳鳴 幫獨老送餐  除了伙食菜色佳,三慶據點也有令人足甘心的服務,郭博洋說,從三慶里要到學甲市區有點距離,多數長輩要拿慢性病的藥,不是自己騎機車或腳踏車出門,就是要等家中的兒孫回家才能拿處方箋取藥有所不便,據點志工隊長邱鳳鳴會幫忙長輩到衛生所拿藥,讓老人家不用舟車辛苦,冒著風險上路,贏得長輩的好評。不過隨著衛生所每週二的駐點服務後,邱鳳鳴不用再幫長輩取藥,現在是幫獨居行動不便的長者送餐。 三慶關懷據點副主任莊銀葉(右)與志工邱鳳鳴,贏得長輩的好評。 (記者盧萍珊攝)種籽教師莊銀葉 促進長者健康  據點的副主任莊銀葉從據點成立之初就參與志工行列,因為學習力強加上積極主動,只要有各項培訓課程都想試試,就成為據點的種子教師,擁有健康促進師資、照服員證照、延緩失智失能師資等,據點在一百零六年開辦C級巷弄長照站,莊銀葉也擔任照服員,繼續為三慶長者的健康努力。 連假不能來據點 長者都很失望  身兼學甲區調解委員會主席的郭博洋,平時除有調解案件要服務外,多數時間都在據點與長輩在一起,他表示,大家真的像是一家人,不少老人家的生活重心就是來據點上課、聊天,交換一些生活經驗,每次遇到連續假期,據點提前宣布提醒長輩不要前來時,大家都會很失望,直問連假是要去那裡吃飯、學習?

Read More

漁光島溺水 崑山高1學生獲救

 記者陳治交、施春瑛/台南報導  私立崑山高中一群學生十七日下午到漁光島月牙灣戲水,一名郭姓學生被大浪捲走,體力不支在海面上載浮載沈,消防局及海巡署出動船筏將郭男救上岸,送醫無大礙。  校方表示,十八日將舉行畢業典禮,十七日在進行彩排,這群學生可能是在彩排後相約去漁光島戲水。下午五點多學校獲報後,校長戴謙及導師都趕往醫院探視獲救的郭姓學生,院方表示因有一點肺浸潤所以還要再觀察,如果不用住院觀察,郭生應可參加今天的畢業典禮。  消防局勤務中心於十七日下午四點十四分接獲報案,有民眾目擊五名學生在漁光島月牙灣戲水,兩人漂出外海。消防局及海巡署據報後,出動九車、十七人及兩艘救生艇下水搶救,一名郭姓學生被救上岸,意識清楚,救生人員仍駕駛救生艇搜尋另一名溺水者,同時清點岸上是否有失蹤人員,查證只有郭男發生溺水意外。  夏日是戲水旺季,消防局呼籲民眾從事水域運動時務必注意自身安全,不逞強、不做危險動作,選擇安全有救生員的水域,結伴戲水,謹記「叫、叫、伸、拋、划」救溺口訣,降低溺水意外發生。台南市政府設置「台南市水域安全網」網站,宣導正確水域安全知識,可查詢適合從事水域活動之開放水域、游泳池,及市府主辦之各項水域遊憩體驗活動,讓市民朋友能夠安全無虞享受戲水的樂趣。

Read More

哆囉嘓社番管業碑 復原重現

文化局將「哆囉嘓社番管業碑」的復刻碑文及解說牌,立於白河岩前教會前的小花園,凸顯這段消逝的歷史。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重返歷史!「哆囉嘓社番管業碑」復原再現。為讓後代了解在地歷史始末,見證哆囉嘓社族人移墾及保護平埔族管業傳統領域史實,文化局除完整保存珍貴的石碑文件,並特地將其仿製並設立解說牌,立於白河岩前教會前的小花園,凸顯這段消逝的歷史。  哆囉嘓社(又稱哆喀嘓社、倒咯嘓社),荷蘭時期文獻紀錄為Dorcko,由平埔族洪雅族人組成,原居於諸羅地區(今雲嘉南一帶)。部分原居住於目前東山地區的哆囉嘓社人,則於清乾隆年間,遷徙至白河仙草埔一帶,建立新家園。  後漢人至仙草埔地放牧,侵占哆囉嘓社人生活土地,經勘定土地範圍四方至界址範圍,即今日白河區東部、岩前及白水溪一帶,並繪圖造冊記錄,當作憑證。後由時任諸羅縣知縣曹永植,立碑聲明,也就是今日所留下來的哆囉嘓社番管業碑。  民國四十九年時,時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吳新榮等一行人,訪問大仙巖岩前部落,發現「哆囉嘓社番管業碑」,登錄於《臺南縣志》中,原閒置在白河朱宅的碑,捐贈市府典藏。  文化局表示,原石碑因年久表面積塵、污染物覆蓋嚴重,碑面並出現風化剝離,導致銘文逸失、模糊,經文資處委託專業團隊,完成原碑飭加固作業,妥存於文化局柳科典藏庫。考量其代表的歷史意義,將原碑完整復刻,在議員張世賢、大仙寺、岩前基督長老教會及朱家代表見證下,仿製碑體與解說碑立於教會前小花園,讓民眾能更了解番管業碑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與故事。  文化局表示,該碑的歷史文化價值,見證哆囉嘓社族人移墾及保護平埔族管業傳統領域史實,為後世族群融合文化典範,石碑重立再現,不僅將珍貴石碑原件完整保存,亦可突顯這段消逝的歷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