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會報移師大埤 張麗善提地方創生

雲縣府行動主管會報推動大埤地方創生永續經營。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縣府行動主管會報昨日移師至大埤酸菜文化館舉行,縣長張麗善向鄉親說明大埤鄉地方創生辦理情形、未來規劃與發展,以及防洪治水經費共五億五千多萬元,藉以打造大埤成為永續經營科技、鄉村生活體驗的友善綠能鄉鎮。  張麗善說,大埤酸菜聞名全台,近十年來人口負成長,為完善長輩長照服務,吸引青年返鄉就業,透過地方創生連結在地企業,整合鄉村特色提供地方各項輔導,與鄉公所、在地企業、社群共同討論,包括良作工場、台野畜產及新陽綠能。並以新陽綠能企業投資帶頭,讓在地綠能產業能有多元的發展,進而搭配其它企業與地方共同合作,營造大埤成為無汙染、永續經營「科技、鄉村生活體驗」友善綠能鄉鎮,帶動地方生機與希望。  張麗善說,防洪治水工程方面,近年因極端氣候強降雨常發生,大埤有延潭、舊庄、後溝子等排水系統,其中延潭大排是主要排水,但集水區內地勢低漥,附近有三疊溪、石龜溪、北港溪、延潭大排、興安大排等五條溪流交會,使得當地容易淹水。  為此,縣府爭取中央辦理經費,延潭治理新台幣三億七七五六萬元,舊庄治理新台幣一億一五二二萬元,後溝子新台幣五七六五萬元,總計約五億五0四三萬元,現階段大埤鄉抽水站、北鎮後庄抽水站、北鎮滯洪池等已完工啟用,滯洪結合防災教育、休閒景觀及環境生態等功能,再結合大埤酸菜館、三級古蹟三山國王廟等,活絡農村觀光。

Read More

錦屏母熊頸圈脫落 廣原小熊續追蹤

錦屏母熊頸圈脫落,林管處已在發現頸圈地點附近,再增設多支紅外線相機進行監測。 (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八月七日野放回中央山脈森林的錦屏母熊,衛星發報器頸圈已脫落,推測錦屏母熊已經安全離開該區;台東林管處二十日指出,已在野放及發現頸圈地點附近,再增設多支紅外線相機進行監測,期望能再次記錄到錦屏母熊的影像。  台東處表示,錦屏母熊監控系統在野放隔天即收到回傳訊號,顯示母熊已移動至野放點西南方約一點二公里處,後因米克拉颱風天候影響,及覓地躲避等因素,訊息無法順利接收。  但在天候穩定後,衛星回傳的定位點仍與前次接收點位相同,且活動軌跡呈靜止狀態。林管處人員在海拔約一千八百公尺、坡度近乎七十度的原始森林內一處樹洞旁,尋獲完整無缺的無線電發報器頸圈。研判可能配戴時為擔心太緊而預留較多的彈性空間,導致可能被母熊拉扯而脫落。  台東處指出,野放以及尋獲頸圈的地點都是原始森林,人跡罕至,原本即為台灣黑熊的良好棲地,先前經專業團隊評估該地的食物資源相當豐富,並曾拍攝到其牠野生黑熊活動。  另野放迄今已滿三個月的廣原小熊Mulas,截至目前其頸圈發報器仍正常回傳定位資訊,在海拔一千至一千八百公尺間的森林裡相當活躍,翻過上稜線下切溪谷,持續擴大活動範圍。除了解其活動模式,也能作為台灣黑熊保育策略參考。

Read More

拳擊6連霸 楊育庭獲最佳男選手

高雄市體育有功人員最佳男選手,由全國運動會拳擊項目冠軍六連霸的楊育庭獲得。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體壇年度盛典「體育有功人員表揚」訂九月四日舉行,表揚一0九年度傑出運動選手、優秀教練、裁判及體育團體、熱心體育、卓越貢獻及終身成就之體育團體及個人;運動發展局說,今年獲選體育有功人員者共有六十一名,九月四日將在國賓大飯店接受市府表揚。  運發局指出,一0九年度高雄市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將頒出二十一名「傑出選手獎」、二十名「績優教練獎」、六名「優秀裁判獎」、五名「績優體育團體獎」、四名「熱心體育獎」、四名「卓越貢獻獎」及一名「終身成就獎」。  今年最佳男選手由全運會拳擊項目冠軍六連霸的楊育庭獲得;最佳女選手徐安戰績輝煌,在一0八年全國運動會游泳項目橫掃七金,並在女子一百公尺仰式破大會以及全國紀錄。  二十名績優教練獎,包括指導鐵人三項選手首次進入二0二0東京奧運測試賽的田偉璋教練;帶領選手參加世界青年、青少年健力錦標賽共獲青少年男子組五面金牌的周怡汝教練;還有在今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帶領仁武高中田徑隊橫掃五金一銀的簡招旺教練等,成就卓越。  優秀裁判獎由孫耀郎、莊乃穎、許志強、郭家郡、曾淑卿及蔡杏雀六人獲得;績優體育團體獎得主分別為高雄市立鼓山高中舉重隊、高雄高商保齡球隊、高雄陽信銀行女子足球隊、高雄市體育總會龍舟委員會及莒光國小田徑隊;卓越貢獻獎由林雅萍、高維祥、陳燕談及謝文明榮獲。  另外,高雄市體育總會排球委員會前總幹事黃煥民先生在世時戮力辦理和家盃排球賽及推展排球運動不遺餘力,頒發終身成就獎緬懷其貢獻。

Read More

95歲工藝師魏幼謙 年年做普度平安燈

九十五歲工藝師魏幼謙,年年動手製作普度平安燈。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昔日鬼月,民間流傳點「普度平安燈」,相傳是為陰間「好兄弟」、「好姊妹」引路;高齡九十五的雲林北港工藝師魏幼謙,擅長板金手工技術,每年農曆鬼門開前,仍持續動手做燈,並在農曆七月一日完成後,高掛在家門旁一個月,農曆八月一日才會將燈取下。  「普度平安燈已有百年歷史」談到這項點燈習俗,魏幼謙回憶,早年逢鬼月時,家家戶戶都會掛上平安燈,使北港街巷燈火通明,別有一番溫馨氣氛,但隨時代變遷,生活習慣改變,這項習俗也漸漸流失。  魏幼謙將擅長的板金技術運用在製燈上,雖已數不清曾做過多少平安燈,但對燈的配件及意涵仍印象深刻,如燈上的斗笠是要為好兄弟遮風擋雨;燈旁掛的四串篙錢,一串代表一個方位,四串即為東、南、西、北,篙錢則是給好兄弟帶在身上用的旅費。  農曆七月一日鬼門開,街上整排住家僅有魏幼謙家門掛燈,他說,一盞燈得花上近三天時間完成,雖然耗體力,但對他而言,這是不能忘記的重要儀式,至今仍堅持動手做、年年掛燈。魏幼謙說,近年有些人會專程打聽,來北港向他買燈回去掛,雖然是少數,但為了維持傳統,他說依然會「堅持做下去」。

Read More

9旬嬤開畫展 義賣籌建失智家園

蔡淑嬌﹙右二﹚與蕭曾蘭﹙左二﹚提供五十幅色彩繽紛、風格獨特,充滿地方風采的畫作義賣。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圖書館二十日舉辦「雖然九十,但是沒關係」漁村裡的時光畫家蔡淑嬌與蕭曾蘭公益聯合畫展開幕,現場掛滿超過五十幅色彩繽紛、風格獨特,充滿地方風采的畫作,增添了圖書館的藝文氣息,義賣收入將作為長青活力站服務及基金會籌建聖仁失智家園使用。  本次展出作品出自兩位素人阿嬤,分別為九十歲的蔡淑嬌與八十八歲的蕭曾蘭,他們是布袋長青活力站中元老級的「同學」,參與活力站至今已十六年,兩位長輩在老伴過世後,參與活力站的繪畫課程,意外開啟新世界,將生活中的景色、田野風光,最具布袋鎮代表性的鹽田、魚塭一一畫進圖畫中,天生的美感均在畫作上展現。  蕭曾蘭過去曾是村莊裡有名的裁縫師,能獨立設計、剪裁製作衣服,超過一甲子的裁縫生涯。蕭曾蘭說,自己年幼時很喜歡念書,畫作曾被小學老師貼在教室後方的公布欄,無奈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經濟條件不允許,身為長姊的她必須分擔照顧家庭責任,開始跟著母親學習裁縫,畫畫是為了排解對於丈夫的思念。蔡淑嬌也感性分享,「好希望阮老ㄟ可以看到,如果可以,我想將我的畫送給我先生。」

Read More

麟洛住警器安裝率百分百

麟洛鄉長鍾慶平、縣議員何春美、陳明達等人,共同宣佈該鄉住警器安裝率百分百。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三十三個鄉鎮市中,麟洛鄉成為第一個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安裝率百分百的鄉。  麟洛鄉公所二十日舉辦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補助安裝說明會,由鄉長鍾慶平、代表會主席鍾禮治及縣議員何春美、陳明達,共同宣布這項防災福音。  鍾慶平表示,麟洛鄉於去年十月及今年六月間發生住宅火警,由於受災戶均裝設住警器,成功發揮功效,未造成重大傷亡及財物損失,激出他為全鄉每戶安裝住警器的盼望。

Read More

老夫婦領鉅款疑遭詐 警前往阻詐結局神逆轉

一對老夫婦到郵局提領兩百萬鉅款疑遭詐,警方好心前往阻詐,結局神逆轉。 (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網路或電話詐騙案件層出不窮,為防止類似案件再發生,警方做到滴水不漏,但有時候也會神逆轉!高雄市三民第二警分局民族派出所,最近接獲一起郵局報案,指一對老夫婦前來提領兩百萬元鉅款,疑似遭詐騙於是通報警方,警方到場詢問了解,並找到家人前來確認後才知是烏龍案一場,但警方仍負起職責到底,護送這對老夫婦與兩百萬鉅款順利返家。  這對年邁的夫婦向警方指稱 因為夫妻倆年邁身體不好,故打算早點家產給子女,因此才會至郵局提領存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員警了解後立即聯絡黃姓長媳求證並請其趕至現場,長媳到場後向警方表示自己及小姑知道此事,但不知道長輩會這麼心急如焚、突如其來前往郵局提領現鈔。  經警方釐清後,確認本件非詐騙案件,郵局行員也安心地讓張姓老夫妻提領新台幣兩百萬元。然而,警方擔心老夫妻身懷鉅款返家造成風險,於是驅車載送老夫妻並護鈔安全返回住處。

Read More

屏市鐵路高架下綠帶 周春米力促做好管理

立委周春米(中)召開協調會,力促做好屏市鐵路高架下方的綠帶管理工作。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市鐵路高架化下方的兩公里綠帶管理維護問題,二十日在立委周春米協調下,鐵道局同意八至十月持續負責管理維護;十一及十二月再由周春米協調鐵路局接手。  台鐵高架下方綠帶從自由路到六塊厝段,因為權責劃分不明,導致雜草叢生、環境髒亂,週遭居民怨聲載道。周春米日前於現地會勘並做成結論,短期應急解決由鐵道局及鐵路局依序進場清理雜草,維護環境清潔。  昨日周春米與服務團隊,再邀集交通部鐵道局副處長周志達、屏東縣府工務處長楊慶哲,並請綠帶沿線的里長鄭元興、莊美香、楊義光及謝金川等多人參加協調會。  周春米建議,鐵路高架下方綠帶規劃管理可從綠化、美化、好管理著手,確定權責,從中央到地方一起分工合作。會中做成結論,鐵道局同意在今年八月、九月及十月,持續就屏東市自由路到六塊厝段間鐵路高架化綠帶進行管理維護;十一月及十二月由周春米服務處協調鐵路局接管維護。  而鐵道局應在八月底前,召集屏東縣府、鐵路局及綠帶沿線里長到現場會勘,研商改善及接管計畫,以利十二月底完成接管認養事宜。

Read More

屏東伴手禮網路票選開跑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伴手禮暨好店徵選」網路人氣票選活動開跑!即日起至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五時止,完成投票還可參加十萬元的好禮抽獎活動。  地方伴手禮扮演著重要的城市意象推廣角色,也是城市魅力的重要一環。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屏東的溫度總是多一度,充滿溫度的屏東伴手禮近年更是不斷升級,就是為了讓大家能收錄更多屏東的美好、感受屏東的熱情以及延長對屏東的記憶。  縣府表示,本次徵選希望讓店家商品與民眾有更多有趣互動,因此今年將有「有厚禮數」化身為雜誌封面,設計透明限定款海報,讓海報多了玩味也更具備收藏價值,讓每樣「屏東好物」都是最佳主角。  縣府表示,今年店家報名相當踴躍,食品組有六十三家、非食品組二十四家、好店組四十六家,總計一百三十三間店家參賽,目前已完成評審,人氣的網路票選,邀請大家一起用行動支持心中最愛的店家。

Read More

內埔農友潘永吉種植紅毛丹解馬來西亞籍妻思鄉愁緒

內埔農友潘永吉(右一)種植紅毛丹解馬來西亞籍妻子楊玉鳳(中)思鄉愁緒,成為寵妻達人。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內埔農友潘永吉娶了馬來西亞籍的太太楊玉鳳,老婆很喜歡吃紅毛丹,他十五年前就在自己田裡種了一百多棵,這幾年陸續收成,今年結果量最多,不僅自己吃,還能擺攤銷售及宅配服務。  四十五歲的潘永吉原在工程業服務,因宗教信仰十七年前與馬來西亞籍楊玉鳳結婚,父親留下來的六分多地農田原本種檳榔,潘永吉陸續在檳榔樹下種各種果樹,其中以紅毛丹最多;他因老婆愛吃紅毛丹,所以十幾年前就買苗木來種,剛開始沒種成功,陸續補種,所以田裡最老的紅毛丹樹已有十五年,最小的也有七至八年,以前都有少量結果,今年一批一批開花結果,產量大增。  楊玉鳳表示,在馬來西亞紅毛丹是很平常的水果,但剛來台灣卻很少看到,想吃就只能回馬來西亞娘家才吃得到,直到最近幾年才真正吃到家鄉味,每吃一回就有一次感動。  潘永吉本身還有工作,所以只能利用閒暇管理果園,果園除紅毛丹外,還有山竹等,在友善管理下像是一片小森林,而在不噴藥下,非常安全衛生而且生態豐富,今年量產,首次能擺攤販售,楊玉鳳還利用臉書或社交軟體銷售,同樣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的姊妹伴也會來訂購。來台灣將近十七年的楊玉鳳,已完全適應本地生活方式,除參加社團活動,也幫忙農田工作,吃到自己家鄉水果充滿感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