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北側規劃共融式公園預計明年開放

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北側規劃共融式公園,預計明年開放。(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推動「五支箭」重大建設,包括台灣知識經濟園區、竹科三期、焚化爐、生命紀念園區、國際AI智慧園區,其中國際AI智慧園區如火如荼進行中,園內北側的公園也預計年底完工,並在驗收完成後明年就可對外開放使用。  縣長楊文科表示,他上任後收到需多家長團體倡議,盼縣府建置特色公園,考慮原來國際AI智慧園區的北側公園多屬草皮空間及簡易步道,鋪面已老舊破損、既有動線切割公園腹地,再加上喬木綠化不足、缺乏整體性設施。  楊文科說,對此縣府在不影響原有公園滯洪池功能及應有綠覆面積下,將原有綠能公園之重新設計規劃為共融式公園,打造為具有滯洪、生態調節、景觀、休憩與自然保存等功能的親子休閒空間公園。  產發處長陳偉志說明,園區總基地範圍為十二點六一公頃,公園約占地面積約二公頃,公園規劃入口意象廣場、體健設施,含重訓、靜態類型、滑梯遊戲區、大碗公滑梯、旋轉陀螺區、土丘踏石區、鞦韆遊戲區、砌石座椅區、攀爬遊戲區、沙坑區(含洗腳池)、景觀滯洪池,乾季時可做為地景劇場空間使用、林蔭散步道、滑步車遊戲場等設施,並於重點設施及入口處結合AI智能、智慧化的景觀燈照明及監視設備,以維護民眾使用安全性。

Read More

包場看鬼滅之刃 竹市議員李妍慧邀社福學童看電影做公益

竹市議員李妍慧邀社福團體及家扶孩子15日進電影院看鬼滅之刃劇場版,一起看鬼滅,挺社福。(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在台灣上映後票房成績亮眼,新竹市議員李妍慧與社福團體和電影院合作,將於本周日下午包場邀弱勢學童進電影院看鬼滅之刃電影。李妍慧說、鬼滅動畫電影很具教育意義,加上社福募款遇寒冬,發起「看鬼滅、挺社福」活動,除邀請多個社福團體青少年包場看電影,也呼籲社會大眾關心社福團體,一起挺社福及關心孩子。 李妍慧指出、青少年成長階段,除學業成績重要,更應鼓勵孩子朝興趣發展,而鬼滅之刃的漫畫作者吾?呼世晴是在動漫文化世代長大的女作家,年僅三十一歲,就以獨到的故事線、引人共鳴的角色刻劃,在漫畫、動畫與電影都創下亮眼成績。 李妍慧也說,這次選定此劇進行公益電影包場的影片,是希望讓資源較少的孩子有機會走入影院看劇,讓孩子在同學討論熱門話題時也能參與其中,已邀請聯電文教基金會、新竹家扶中心、聖方濟兒少中心等單位的學童來看電影,期許讓孩子看了電影後,也能理解劇中主角的故事,進而讓孩子展現生命力與意志力。 日前在萬聖節遊行裝扮禰豆子的李妍慧也提到,禰豆子即使變成鬼,寧可咬著竹子也都不願傷害人類,危難時用盡全力保護炭治郎和人類,堅忍的耐力令人敬佩,每個角色都有獨特鮮明的個性,讓觀眾在看劇時都能找到與自己共鳴的角色。

Read More

花蓮市公所與慈科大、慧治教育協會簽署產官學合作備忘錄

花蓮市公所與慈濟科技大學、慧治教育協會,共同簽署「產官學合作備忘錄」。(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拓展學生的實務經驗,發揮學生創意,花蓮市公所推動產、官、學合作,花蓮市公所昨天與慈濟科技大學、慧治教育協會,共同簽署「產官學合作備忘錄」。市長魏嘉賢表示,市公所未來將提供學生建構實務學習環境及展演舞台,同時期許透過產官學合作,為青年、市公所、企業、學校創造多贏局面。  「培力青年,點亮花蓮」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由花蓮市長魏嘉賢、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慧治教育協會理事長卓依蒨等三方共同簽署。市民代表會主席蘇美珠、副主席李振瑋等都出席見證。  魏嘉賢表示,培育人才刻不容緩,相信公部門跟青年學生建立對話平台後,將更瞭解客家青年的需求,同時也吸引青少年投入客家事務,期透過創新、培力,開發專屬於花蓮市在地的文創產品。未來也希望花蓮的高中職學校、大專院校等都能一起加入,與市公所的各課室都能有更緊密的合作。  羅文瑞校長表示,青年在傳承、推廣客家文化上,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學校方面,將結合專題製作、美學與行銷、並規劃教師進行跨階段的特色課程共備與設計,擴展學生學習觸角,提升學生自信與競爭力。  未來將由慈科大協助整合學生資源,慧治教育協會與市公所共同執行,並透過花蓮市公所辦理的客家活動,將學生與在地產業連結,讓學生的創意能與實務接軌,學生藉由深入在地,發掘出更多屬於花蓮特色的客家元素,進而散佈到各地遍地開花;同時也期許藉由產官學的合作,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讓客家文化在兼顧傳承與創新中,能擦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

Read More

東華大學舉辦高中巡迴急救研習

東華大學辦理「花蓮縣高中巡迴急救教育研習會」,參與同學用心學習。(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為加強校園急救安全教育,由學生事務處及深耕起飛團隊共同合作自十月起至十一月中旬,利用假日巡迴在地高中辦理「花蓮縣高中巡迴急救教育研習會」進行CPR 及 AED 移地實作訓練教學,參與的高中計有花蓮女中、花蓮高中與慈濟高中等,近百位高中生參加。  本次活動由學生事務處副學生事務長張國義教授整合推動。他表示,意外事故發生總是無法預期,若當意外發生時,可以即時善用正確急救知能與技能,救人又能救己。而為讓急救教育訓練向下扎根,特別由東華護理師及深耕起飛團隊共同合作巡迴高中辦理急救研習,讓花蓮縣高中生除認識東華大學科系的機會外,更有機會學習到急救教育知能與技能,並藉此活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提升高教公共性。  活動授課講師吳星穎護理師全程協助急救研習,而為維護教學品質,特別規劃以每梯三十人小班制教學,並為了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擺脫傳統教學,特別將急救相關知能結合資訊科技使用 KAHOOT 作答,以達寓教於樂之效。而 CPR 技能實作更結合 QCPR 安妮,在執行技術過程中藉由 QCPR 安妮回饋,可以瞭解按壓深度與頻率是否合適。  本次研習深受好評,學員都踴躍提問,積極練習實作,課程結束後測驗,學員知能與技能增加九成以上,對於整體活動「非常滿意」者達九成以上。東華大學也將持續秉持友善校園的理念,將急救研習課程推廣至花蓮各高中校園及社區。

Read More

員榮醫療體系慶祝醫師節贈送住宿券慰勞醫師

 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慶祝醫師節贈送住宿券慰勞醫師。(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十日舉行醫師節慶祝大會,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第一線救治病患的醫師們既辛苦又危險,總院長張克士特別致贈每位醫師日月潭日月行館住宿券,慰勞員榮及員生二院醫師的辛勞,也以實際行動力挺受疫情衝擊的觀光旅遊業。  張克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台灣相對控制得宜,但還是讓全台醫療體系繃緊神經,醫師們的工作量和精神壓力都超載,又無法出國放鬆身心,為了慰勞醫師們,也希望能為活絡國內觀光旅遊業盡一份心力,特別選了日月潭日月行館招待全院醫師出遊。  每年醫師節,員榮醫療體系都會舉辦全院優良醫師線上票選,今年前五名醫師分別為:胸腔內科林鴻慶、泌尿科曾冠富、心臟內科郭勛南、腎臟科王奕中、復建科蘇俊郎。由張克士頒發「明日之星琉璃」和獎金,以資鼓勵和肯定。  張克士說,醫院的核心價值是「專業愛心、視病猶親」,全院醫師在每日的看診及巡房都時刻不忘,精進專業醫術之餘,更要為病患帶來溫暖與感動。  五位醫師也分別發表了得獎感言,也都表示視病猶親天天實踐,每天看診都有感動;希望持續發揮專業,提供具溫度的服務,讓病人得到更好的診治和照顧。

Read More

明新科大TDK競賽包辦「自動組」冠亞軍及創意特優

明新科大TDK競賽包辦「自動組」冠亞軍及創意特優,這些都是累積學子未來進入業界的硬實力。(明新科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設計競賽─第廿四屆「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四日起一連四天在台中舉辦,競賽常勝軍明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神奇寶貝」隊、電子工程系「MUST-ME」隊,分別獲得「自動組」冠、亞軍,而「神奇寶貝」隊更拿下創意獎特優。  明新科大十日表示,今年設計的機器人要考驗將金屬瓶、塑膠罐、紙箱等回收物搬移完成指定動作,學生從程式設計、感測元件到機構製作,其中因應不同回收物材質的感測與動作,花了許多時間在感測器及程式校對。  獲得「自動組」冠軍的電機系「神奇寶貝」隊參賽同學表示,組隊概念來自知名動畫裡,有代表像是電、水、火、光等能源的各種神奇寶貝,並把參賽的機器人取名為「胡說樹」,概念創意獲評審讚賞。  參賽同學提到,比賽實際進行時,機器人撞牆、不能動作,甚至偵測不到的各種狀況,嚇出一身冷汗,隊員們趕快針對感測器調整及修改程式、校正,最終順利完賽並奪冠。  帶隊參賽的明新科大工學院院長呂明峰表示,參賽者需以環保回收為題材,製作智慧互動型機器人於時限內完成指定挑戰關卡,大家拚技術也拚速度。從機器人機構材料選擇、感測元件選取及程式寫作等,同學們能經由實作,驗證理論及培養專業。尤其參加這類全國指標性機器人大賽,獲獎對同學是種肯定,而更寶貴的是累積參賽經驗,未來都是踏入業界的硬實力。

Read More

基警召開校園安全三級聯繫會議

市警三分局召開校園安全三級聯繫會議,強化各級學校與警方聯繫工作,以達到校園治安零死角之目標。(記者羅忠偉攝) 記者羅忠偉/基隆報導   基隆市警三分局重視校園治安,於前日下午召開校園安全三級聯繫會議,廣邀轄內各級學校師長、家長與會,宣導校園安全環境維護等重點,強化各級學校與警方聯繫工作,以達到校園治安零死角之目標。  市警三分局表示,三分局所轄各級學校共計廿一所、廿處,警方辦理重點除全方位統計照明及監視攝影設備良率,以利相關單位修復外,同時加強校園周邊安全巡邏、與校方共同檢視校舍周邊暗處、學生行經路線及學生易聚集處所、邀請校方加入警勤區LINE群組,使管轄派出所與校方保全人員建立聯防機制,即時掌握狀況與通報聯繫,定期辦理校安環境檢測評估及三級聯繫會議、於上下學及夜間時段,會同社區守望相助隊、民防義警等民力增加巡邏密度,以建構更安心、安全的校園環境。  市警三分局表示,所有員警對於校園治安維護均全力以赴,相關策進作為已立即要求員警落實辦理,會議中各校代表發言踴躍,並與各所轄派出所所長聯繫密切,針對學校反映治安、交通問題與建議,本分局立即回應,以守護校園安全。

Read More

北市保護傘餐廳潑糞案四人五萬交保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港籍人士經營的「保護傘」餐廳上月遭潑雞糞,台北地檢署日前依強制等罪嫌將男子莫凡等四人聲押獲准,並於九日起訴。全案十日移審,台北地院審理後裁定四人均以五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  北院昨日下午開庭,被告李昭慶、李昭信兄弟與江啟榮、莫凡等四人出庭時,均承認全部犯罪事實及罪名,且願意與「保護傘」的負責人和解及賠償,請求交保。  公訴檢察官認為,全案仍有被告未到案,為了區區六萬元潑穢物顯與常情不符,且是否具政治動機有待釐清,加上案發後所有通聯均遭刪除,顯有串、滅證之虞,應繼續羈押禁見。  法官審理後,考量四人認罪並願意賠償,裁定均以五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且不得騷擾「保護傘」負責人。  檢警查出疑為潛逃中國大陸的陳姓男子受到中方幕後金主的唆使,再指使男子莫凡等四人犯案,北地九日依強制等罪嫌將四人起訴,另對陳男發布通緝。  今年十月十六日中午十二時許,江啟榮、李昭慶喬裝客人到「保護傘」餐廳用餐,李昭信在門外把風。莫凡抵達餐廳後,隨即朝餐廳的廚房及員工身上潑雞糞,李昭慶則用手機錄影,犯案後四人隨即逃離。

Read More

臺灣港務公司藉運動賽事行銷高雄港都特色

高雄港大港橋是亞洲最長跨港旋轉橋。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雄獅慢跑協會為推廣反毒、防毒,十一月十五日將舉辦「山海戀歌 再現柴山」第二屆防毒馬拉松活動,馬拉松路線特別規劃,把高雄港蓬萊商港區及大港橋等周邊區域列入,以推升高雄觀光熱門景點,並藉運動賽事行銷高雄港都的特色。  除近期的馬拉松活動,高雄市政府亦將於明年一月卅一日,舉辦「二0二一高雄富邦馬拉松」活動,參加活動人數將達上萬人以上,路線更包含高雄山、海、河、港,其中全馬組將由高雄國家體育場出發,至高雄港繞行蓬萊商港區後折返,選手將沿高雄港邊路跑同時欣賞高雄港岸景觀。 高雄港大港橋是亞洲最長跨港旋轉橋。 (記者許正雄攝) 臺灣港務公司表示,高雄港大港橋今年七月六日啟用開放後,立即成為高雄觀光、打卡熱門景點,大港橋位在第三船渠,橋長一百一十公尺,橋寬五到十一公尺不等,連結駁二特區與高雄港蓬萊商港區,是亞洲最長跨港旋轉橋,也是臺灣首座水平旋轉橋。  港務公司結合民間公益團體與政府機關,將高雄港納入路跑活動路線景點,帶動區域觀光人潮,同時也配合馬拉松活動舉辦時間,活動當天十一月十五日及一月卅一日,都提前早上六點(原八點)開放大港橋通行,並至晚上十點,讓遊客、選手在參與路跑活動之餘,也能一覽大港橋白天與夜晚的美麗風光。  港務公司指出,遊客可以用步行或自行車,由輕軌站跨過大港橋,把蓬萊商港區棧庫群、駁二特區串接在一起,形成更為完整的觀光廊道,開放以來已逾八十萬人次造訪,月平均造訪人次約廿萬人,每逢假日約一萬六千人次參觀。

Read More

高市青年局舉辦動感城市─創新推動力論壇

高雄市表年局舉辦動感城市─創新推動力論壇。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邀集青年創新腦力激盪,凝聚城市共好推動力,邀集「威摩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與「蜂電綠能」共同創辦人陳奎翔,與二百名高雄在地的新創青年夥伴們,舉辦第三場大師論壇「動感城市─創新推動力」,培養青年面對創新創業的選題能力。  青年局表示,「大師論壇」九日晚上在高雄蓮潭國際會館舉行,「威摩科技」是全亞洲最大規模共享機車「WeMo Scooter威摩科技」,而「蜂電綠能」則是二0二0創業新星優勝團隊,這場精彩絕倫的大師論壇,希望為高雄帶來充滿創新思辨的推動力。 高雄市表年局舉辦動感城市─創新推動力論壇。 (記者許正雄攝) 為幫助在地青年培養更多的創新能力,以「價值創新精神」為題,邀請吳昕霈分享如何掌握創新創業的核心動能,他曾獲五十一屆金炬獎十大潛力經理人,以及二0一九全球創業家大會台灣代表;他強調創業過程就是在實現品牌的價值觀,面對地球資源越發緊縮的未來,「共享」勢必成為未來產業趨勢的重點。  為讓高雄青年了解更多不同產業內容與創新發展的機會,將持續辦理下一場大師論壇,邀請大師級講師,並以專業職人的職涯探索的心路歷程為引子,激發在地青年的創新鬥志,能更積極地探尋屬於自己的職涯道路,歡迎一起來參與,更多青年局創新創業相關活動資訊,可上「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網站查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