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校園摑掌事件 虎媽認錯道歉

曾要女兒打回去,張姓悍媽十八日po文道歉。(翻攝臉書)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兩年前帶人直衝女兒班級的張姓悍媽,要女兒當著全班同學面前,對曾掌摑自己的W姓女同學回甩巴掌引起轟動。十八日晚間張女在臉書發文道歉,認了說謊、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企圖煽動網友霸凌女兒同學一家。 張姓悍媽因女兒反映,曾因表演選角問題遭同學當眾甩巴掌,氣不過帶著姐妹淘直奔學校衝進教室,要女兒以牙還牙,在全班師生面前「打回去」,遭全程錄影上傳臉書,引發熱議。經媒體報導,張女坦承失控、做了壞榜樣,但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孩子。 時隔兩年多,十八日晚間張女在臉書發文「我知道錯了」,並上傳含淚逐字唸出道歉文的影片。稱自己當時帶兩位友人闖入校園,教唆女兒打W姓同學兩個耳光。事後更將W姓同學被打的影片清楚在臉書上公開,造成W姓同學一家人被網民公審謾罵,她感到非常抱歉。 為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張女坦言「撒了幾個謊」,包括謊稱W姓同學有暴力傾向、長期霸凌全班同學、老師拿她沒辦法、學校完全沒處理等。去年三月澄清和解條件開出後,張女再次於臉書貼文,抹黑對方家長也霸凌自己。張女在道歉文中表示,這些都是情急之下編造的謊言。 時隔兩年多,她慢慢了解當初不厚道,因此向各界澄清。對於深受網路霸凌的W姓同學一家人,深感抱歉。希望在道歉影片上傳後,事件討論告一段落,讓兩個女孩回復正常的求學生涯。

Read More

永康警辦繪圖賽 宣導青春反毒防詐

永康警方十九日下午至永康郵局及永康國中路口進行青春專案宣導,也特別送出文具鼓勵學童參與警方繪畫比賽。(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全國團結防疫期間,詐騙集團竟將歪腦筋動到防疫議題上,與疫情相關之假消息、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為保護青少年健康安全,避免暑假期間遭受詐騙集團利用,永康警方十九日於永康郵局及永康國中前路口利用警車廣播進行反毒、反詐、反賭博等防疫宣導。 永康國中老師黃昭富表示,今年暑假碰上疫情,許多學童改採在家網路視訊學習,接觸網路時間相較以往顯著增加,受到網路詐騙及誘惑的危險性也因此大幅提升,校方對此也十分關心。 得知永康警方於暑假青春專案期間,舉辦以「預防宣導」為主軸之創意繪畫比賽訊息,校方大力支持也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期望學生均能在發揮創作過程中,培養正確法治觀念,避免因對犯罪型態認知不足而誤觸法網或遭受危害。 永康警方十九日下午於永康分局與永康國中進行青春專案宣導,也大力宣專創意繪圖比賽訊息,讓參賽者從反毒、預防詐欺車手、防疫防詐騙、不參與網路賭博等主題進行繪畫創作,永康警方也祭出繪畫文具組、超商商品卡及文創手提袋等獎品,廣邀永康區所有國中、小學童共襄盛舉,徵稿時間至本月卅日為止。

Read More

暑假學習不間斷 口埤實小推生態課程

新化區口埤實小在防疫停課、暑假期間仍安排生態課程,讓學生學習不中斷。(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防疫三級警戒實施逾兩個月,學校停課後又逢暑假,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為了照顧弱勢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符合防疫規範下,仍安排教師到校為幾名學生上課,也減輕家長的照顧負擔。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學校從五月十九日停課至學期末,緊接著放暑假,為了讓學生在暑假中仍可延續學習熱情與興趣,同時給予家庭無法照顧的孩子學習機會,該校特別聘請西拉雅生態達人萬俊明老師規劃課程,介紹新化淺山丘陵地區優美的地形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 「你見過朱鸝嗎?牠是什麼叫聲?在什麼季節出現?」萬俊明老師一邊播放檔案,一邊模仿動物的叫聲,還穿插幾句在地的民間俗語,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容易引起學生共鳴並增加記憶。由於模仿惟妙惟肖,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讓孩子大開眼界,教學過程歡笑不斷。 除了現場教學之外,學校也採線上教學模式,與在家的學生一起分享;同時也全程錄影,將提供給家長及學生下載共學。

Read More

〈中華副刊〉拾火

 文/攝影 陳玉姑 拾火Kalimantan‘prop,Kalo’orip是阿美族語,意指生活的依靠以「火」為主題,創作出火之意象的木頭雕刻,呼應生命的起源。 藝術創作者是阿美族青年拉飛郡馬,為「2020年臺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推出以木為媒材以火為傳承象徵的作品。「拾火」的裝置地點在臺東池上「魏家莊」往上走的梯田梗旁的空地,池上「魏家莊」大家長魏建鼎原是新竹客籍人氏,於民國21年攜家帶眷十名兒子,遷居臺東池上拓墾謀生落戶。民國42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地主田地釋出,魏家十兄弟由承租土地的佃農,搖身一變而為擁有土地的自耕農。 「拾火」以實木雕鑿其底座顱首,削長如筆的髮絲,根根緊靠如林插立頭皮,矗立如觀音千手直指蔚藍穹空,呈現亙古的張力;臉面中線是稜角挺立的鼻翼;與緊抿的雙唇上下對映的是一雙矍鑠的睜眼,俯視坡下的燈火萬戶,厚實安穩的守護家園。 支立一旁的矩形壓克力面板,題著泰戈爾的《漂鳥集》第145首短詩以示作品簡介:「燃燒的火焰,以她的炙熱警告我別靠近她。但是,燃燒我吧!使我不再只作那炭灰裡的餘燼。」

Read More

結石不敢就醫 釀腎水腫

2顆約2公分大的結石(紅圈處)堵住左腎臟出口,躲疫情延誤治療導致嚴重腎水腫。(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新冠疫情嚇到腎結石病人。1名52歲男子強忍腰痠好幾星期,實在無法忍受才救醫,發現2顆約2公分大的結石堵住左腎臟出口,已形成嚴重的腎水腫,經軟式輸尿管腎臟鏡以鈥雷射轟碎結石,僅住院2天就回家躲疫情,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泌尿外科主任江冠忠表示,雖然疫情當頭,腎結石病人千萬不能強忍,錯失治療期有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甚至恐因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 這位住在北部的男性患者,4月間檢查出有腎結石問題,又逢5月間正值北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他根本不敢到醫院就醫,能忍就忍,因中部疫情較不嚴重又得知澄清醫院有軟式輸尿管腎臟鏡搭配鈥雷射碎石療法,於是前往就醫。 江冠忠表示,該患者的2顆約2公分大的結石剛好卡在腎臟出口的狹窄處,由於結石不小,用體外震波碎石恐效果不佳,如果用經皮腎碎石術因需在腰部開1個傷口穿到腎臟碎石,要較長時間住院又引起患者的恐慌,最後接受了軟式輸尿管腎臟鏡加上鈥雷射的碎石術,以可彎曲軟式輸尿管腎臟鏡由尿道進入腎臟結石的地方,啟動鈥雷射像機關槍似的轟碎結石,碎成僅0.1公分的粉末狀,再隨尿液自然排出。 經住院2天,該患者就可以火速出院,回北部躲疫情,一切的腰痠消失不見,最近再回診照X光檢查,原來2顆大結石已不見縱影。 另1名63歲的女性早先已做過體外震波碎石術,但仍感到腰酸和反覆泌尿道感染,經檢查還有1顆約1公分的結石躲在下腎盞內,成為體外震波碎石術的漏網之石,因為下腎盞出口狹小,無法排出,以軟式輸尿管腎臟鏡及鈥雷射轟成粉末狀才能順利排出。 江冠忠說,腎結石好發年齡約在30至50歲之間,除了會使患者腰痠、絞痛及血尿外,最重要的是造成尿路阻塞後,直接影響到腎臟的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近而造成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腎結石與飲食有關,不少患者都有家族病史,即使將結石粉碎排出仍有一半的患者仍有復發的可能。因此,呼籲腎結石患者要多喝水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門診追蹤檢查,以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Read More

濃情密憶 五休閒農場健康遊

吉園休閒農場一景。(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七月廿六日後三級警戒可望降級。台南市農業局將舉辦「濃情密憶」農業旅遊競賽,民眾來台南除了享受充滿知性與健康的旅遊外,也有機會獲得豐厚獎金與獎品。 市長黃偉哲表示,隨著防疫逐漸解封,民眾可能出現報復性出遊浪潮,為確保民眾健康安全,市府已公告台南市休閒農場適度鬆綁指引,作為業者及民眾共同遵守的依據。為吸引各地民眾到台南遊賞優質田園風光,市府將擇期舉辦「濃情密憶」農業旅遊競賽。 農業局長謝耀清指出,為幫助在地業者增加曝光機會,農業局將擇期辦理「濃情密憶」農業旅遊競賽行銷活動,第一名可獲得獎金五萬元,其他參賽者依排名另有許多豐富獎項。 他說,農業局與台南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盤點台南具備特色的農場和資源,推出五條「五G健康遊」,規劃旅遊點包含台南七股溪南、楠西梅嶺及左鎮光榮三個休閒農業區,大坑、走馬瀨、仙湖、台南鴨莊及吉園五座休閒農場,還有多家田媽媽及經過認證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旅遊活動內容有DIY體驗、品嘗節令水果、水產等,絕對讓遊客不虛此行。

Read More

氣喘藥舒肺樂預防性回收

食藥署公告,葛蘭素史克(GSK)藥廠生產的「舒肺樂注射劑100毫克/毫升」與國外瑕疵品使用同批半成品製造,基於病人用藥安全,因此啟動預防性回收。(食藥署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公告,嚴重氣喘用藥「舒肺樂注射劑」,因國外瑕疵品內含纖維異物,與國內進口的產品使用同批半成品製造。這款注射劑僅售出1支,將於8月8日前預防性回收。 衛福部食藥署藥表示,葛蘭素史克(GSK)藥廠生產的「舒肺樂注射劑100毫克∕毫升」是去年底才上市的新藥,用於嗜伊紅性白血球的嚴重氣喘,且控制不良的12歲以上病人的附加維持治療。 食藥署說,因國外發現「舒肺樂注射劑」有纖維異物夾在注射器壁上的情形,且國內進口的藥品批號FA9M ,是與國外瑕疵品使用相同的半成品批次製造,基於病人用藥安全,因此啟動預防性回收。「舒肺樂注射劑」批號FA9M共有545盒,每盒含1支注射劑。 食藥署表示,因「舒肺樂注射劑」去年底才上市,迄今僅售出1支,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於8月8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

Read More

第3輪疫苗登記截止 暫不重啟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3輪意願登記已結單,指揮官陳時中宣布,48歲以上且符合第6、8、9、10類對象20日起可預約。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3輪意願登記19日中午截止,約有887萬人登記,將自20日上午10時起,針對第6、8、9、10類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陸續發出簡訊並預約接種AZ疫苗。惟平台也將暫停登記,將視疫苗到貨再重開登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3輪的意願登記已於19日中午12時截止,全國約有887萬人登記,其中約495萬人有意願接種AZ疫苗。 預約平台自7月20日上午10時起,將針對第6、8、9、10類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會陸續收到簡訊,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可接種疫苗為AZ疫苗,施打期間為7月23日至7月29日,籲請民眾準時前往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將視疫苗到貨量,每週二發送簡訊,提醒民眾預約接種。如接獲簡訊,但沒有完成預約者,將自動加入下一次簡訊通知名單。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該系統平台自19日中午12時以後將先暫停意願登記,後續視疫苗新到貨量後重開意願登記。此外,重新開啟後,增勾或改勾AZ疫苗者,將於第3輪意願登記接種AZ疫苗之495萬人優先處理後,再接續處理。 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須先於「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完成意願登記,才能在接到簡訊通知後進行預約。 系統平台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登記之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才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指揮中心強調,「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是為了建立讓大量疫苗接種能依序且穩定有效推行的機制,中央與地方腳步一致,加強推動疫苗接種,提升群體保護力,守護國人健康。

Read More

英防疫解瘋 陳時中:很大膽

等候解封已久的英國民眾,在19日(當地時間)大肆慶祝「00:01」活動,擁擠的人群將午夜12點過後的倫敦夜店氣氛炒到最嗨。(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英國昨天凌晨解除大部分的防疫限制,倫敦夜店客擠進率先解封的現場音樂會,整晚狂歡跳舞。科學家和英國在野各黨痛批,這一步等於是危險跳進未知境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英國實在是很大膽,相信風險很高。 英國從19日起凌晨聚會和活動沒有人數限制,夜店可以重新營業,其他室內場合也可全容量經營,口罩佩戴令和居家上班的法律命令廢除。外電報導,流行病學家普遍對解封抱持懷疑態度,但許多年輕的英國人受夠了超過1年半的封鎖措施,紛紛表示好想開趴,許多人甚至稱之為「自由日」。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在記者會中表示,看到國外一口氣解封後,馬上又爆發疫情再次封城的經驗,「我們看在眼裡會擔憂。」陳時中點名英國現在又有新一波疫情來襲,首相強生在此時解除英格蘭地區大部分防疫限制。陳時中直言,「英國實在是很大膽」,一解封後夜店、街上全是群聚的人潮,相信風險很高。 陳時中提到,雖然英國下此判斷確實還是有其本錢,那就是英國疫苗接種人數非常高,但是現在英國每日染疫人數也非常多。他認為,台灣確實可以英國為借鏡,好好觀察怎麼做比較適當,現階段台灣疫情只是緩坡往下走,若不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距離真正解封日子恐怕愈來愈遠。 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到是否可能一口氣降回1級,陳時中認為,觀察到部分國家在警戒放鬆後,境內確診個案快速增長,認為台灣的降級應該往2級趨勢走動,一定是循序漸進,規劃妥當,一步步往下走。至於專家建議的2.5級,他強調,如果決定要降級一定降到2級,後續會滾動式檢討。

Read More

防疫期間別鐵齒…男脫口罩抽菸遭檢舉 還嗆人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陳姓男子在連鎖大賣場的汽車服務中心換輪胎時,遭人投訴在中心營業廳內公然脫口罩抽菸,經警方到場查處後,陳承認有違法行為,警方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菸害防制法開出二張告發單。陳在簽收告發單時,同行女友疑還嗆檢舉人「不要這麼缺德」,讓檢舉人氣得投訴媒體,預計陳將為違規行為,至少付出五千元罰款。 台中市第四警分局大墩派出所十八日上午十一時許接獲檢舉,有民眾不戴口罩抽菸,違反防疫規定,經警員到場查處,涉案的五十歲陳姓男子承認有違法行為。 警方依法開出傳染病防治法、菸害防制法的二張告發單,根據法規,外出未配戴口罩,可開罰三千元至一萬五千元,在禁菸場所抽菸,則可罰二千元至一萬元,全案將函送經發局、衛生局認定後裁罰,陳最少得吃上五千元的罰款。 由於檢舉人疑不滿警員在告發陳時,陳的同行女友還嗆聲「做人不要這麼缺德」,雖然警員告發陳時,是在該服務中心的營業廳內,檢舉人認定是在罵他,他雖沒有向警方提告公然侮辱,但仍氣得將蒐證畫面,爆料給媒體,公開該男子違反防疫規定的行徑,另外也對於賣場人員沒有規勸消費者,要遵守相關法令,而感到不滿,提醒業者要加強管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