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澳漁港百週年,三國攜手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蘭陽博物館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南方澳漁港建港一百週年,對宜蘭以及全台灣的海洋文化發展是極重要的一年。為了回顧與前瞻,宜蘭縣蘭陽博物館於十一、十二日辦理「南方澳漁港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台灣、日本、斯洛伐克三國十六位學者專家進行國際研討、論述與交流,為百年的南方澳漁港留下紀錄,並作為探討新方向的基礎資料。
文化局長呂信芳表示,南方澳漁港不只是東台灣最重要的漁業港口,也是宜蘭海洋文化重鎮,這裡有產量豐富的新鮮漁產,香火鼎盛的南天宮、進安宮、昭安宮,成為結合漁業文化的觀光勝地。由文化局所規劃的南方澳討海文化館及教育處規劃的新建風帆訓練中心,明年七月於豆腐岬登場,提升南方澳漁港周邊的海洋休閒體驗。
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博塔文應邀為開幕式貴賓,他多次來宜蘭為致贈紀念貝紐夫斯基登台二百五十週年雕塑藝術品奔走,在他的引薦下,邀請到斯洛伐克學者Miroslav Musil博士發表《貝紐夫斯基伯爵為歐洲所帶來的重要貢獻|從福爾摩沙的正面觀點論》。
南方澳漁業深受日本移民的影響,即使到今日南方澳與日本的交流依然深厚,這次研討會有三篇由日本學者專家發表的論文。
兩天的國際研討會議題包括南方澳的珊瑚研究史與生態現況、宜蘭縣沿近岸重要漁法漁業資源結構現況、清朝到日據時代南方澳海陸運輸交通研究、古地圖與舊影像中的南方澳、日據時期南方澳漁港興建、文化抵抗在漁村、南方澳鯖魚祭的地方意義及探討漁業移民的經歷等十六場論文發表,並有綜合評論及南方澳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