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深耕南台灣 19日最後一場歡迎報名

AWS深耕南台灣,培訓及認證雲端從業人員,十九日最後一場歡迎報名。(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雲端運算是許多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關鍵,據IT產業專家iThome調查,在台灣有超過百分之四十三企業將「上雲」作為主要的數位轉型策略,但目前全台雲端數位人才高度集中在北部。 亞馬遜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為強化南台灣企業雲端數位能量,十二日在亞灣新創園舉辦「AWS雲端從業人員認證培訓」,將原價一萬元的培訓課程免費搬到高雄,助攻從業者考取雲端從業人員認證考試,吸引超過五十家企業、破百人報名參與,十九日將舉辦最後一場,在高軟鴻海大樓三樓亞灣新創園舉辦,歡迎有興趣的企業夥伴把握機會參與,線上報名網址:https://ppt.cc/fvvo6x。 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環,AWS因此特別規劃在十二日、十九日舉辦兩場「AWS雲端從業人員認證培訓」,盼透過本次培育課程幫助從業人員拓展技能,提升雲端服務技術應用,為南台灣產業注入更多數位雲端能量,為整合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大幅提升產業數位轉型效率。

Read More

苗栗國際家庭日 在照南國小溫馨登場

苗栗縣政府與家庭教育中心主辦的「國際家庭日暨幸福配方」系列活動,十四日在竹南鎮照南國小溫馨登場。(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與家庭教育中心主辦的「國際家庭日暨幸福配方」系列活動,十四日在竹南鎮照南國小溫馨登場,邀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潘榮吉主講「陪伴孩子成長的快樂配方」專題講座,分享幸福配方,另由親子成長營團長羅純惠指導親子手作「仿真多肉—毛脆滴玉」,親情洋溢。 接受縣府委託承辦活動的苗栗縣家長協會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五月十五日為國際家庭日,活動因疫情延至昨日舉辦,「家是每人的堡壘,也是溫暖的港灣」,增長親子知能的效益不因延期而改變,不過為配合防疫規範,僅受理二百多組親子參加。 縣長徐耀昌到場,表達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徐耀昌表示,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過程最好的禮物,希望家長能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灌輸為人處事的道理,期待大手牽小手一起營造優質的家庭環境,讓心肝寶貝快樂健康成長,進而打造和諧社會、幸福苗栗。 輔仁大學教授潘榮吉主講「陪伴孩子成長的快樂配方」專題,希望藉講座啟發家長認知陪伴的重要,尤其在孩子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榜樣」與「愛」兩項元素。 而由羅純惠指導的「仿真多肉—毛脆滴玉」親子DIY,則利用一些與多肉植物幾可亂真的素材,讓家長引導小朋友做出仿真多肉小盆栽,大人小孩都興緻勃勃,也拉近了親子距離,會場洋溢無限溫馨的親情。

Read More

癒後鳳頭蒼鷹、褐鷹鴞野放 動保處籲重視野生動物救傷

台北市動保處處長宋念潔擔任猛禽野放貴賓,呼籲市民共同為猛禽救傷工作盡一份心力。(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北市二0二一秋季猛禽野放活動於昨(十四)日,在芝山岩探坑展示館後方草坪野放鳳頭蒼鷹、褐鷹鴞各一隻;今年是第五屆「猛禽野放」活動,是由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與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合辦,希望讓更多人瞭解猛禽保育與救傷工作。 北市動保處表示,昨天野放的主角共有兩隻,分別是北投區石牌路救傷的鳳頭蒼鷹及士林區菁山路傷癒的褐鷹鴞,牠們是經民眾通報動保處救援後,再由動保處交給北市專門負責猛禽救傷的台灣猛禽研究會照顧。 鳳頭蒼鷹在救獲時還是幼鳥,為了讓牠學習野外求生技能,傷癒後還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野放訓練,以學習飛行與獵捕活餌的能力;而褐鷹鴞則疑似於陽明山遭遇車禍,有眼部和頭部創傷,經由治療休養約一個月後恢復健康,基於「就地保育」原則,這次選定鄰近原棲地、台北芝山岩探坑展示館外草坪進行野放。 活動也邀請台北市野鳥學會、桃園市野鳥學會與博威鳥控設置闖關活動,除此之外,現場還有解剖食繭與野生動物救傷解說,讓民眾更深入認識生活在都會區的猛禽,瞭解猛禽在都市中所面臨的威脅及救援單位如何進行野生動物救援與復健野放工作,讓大眾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育的重要性,一起為協助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盡一份心力。 北市動保處表示,若民眾發現傷病野生動物,可通報一九九九市民專線轉四0二0或撥打廿四小時動物救援專線:02-8791-3064或8791-3065,動保處會立即前往救援並為野生動物提供適合的救傷或照顧資源。

Read More

台北酷課雲勇奪2021全球ICT傑出數位教育學習獎首獎

台北酷課雲與僑委會合作推廣「酷僑專案」,被海外1,054所僑校採用,持續輸出優質的數位教育資源,促進海內外僑校師生線上交流。(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為實踐網路教育平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建置「台北酷課雲」數位學習資源平台,繼連續兩年榮獲亞太區智慧城市教育類大獎後,再度受到國際肯定榮獲二0二一全球ICT卓越獎(WITSA Global ICT Excellence-E-Education & Learning Award)。本次獎項共十七國角逐超過一百項專案申請,在國際評審嚴格標準下,與各國強勁對手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傑出數位教育學習獎『首獎』」殊榮! 北市府教育局表示,自二0一六年建置的「台北酷課雲」學習平台,是以實踐「教育機會平等」理念所打造「資源共享」雲端學習環境,提供親師生適性化優質雲端學習服務。此外,更陸續與全台灣十五個縣市簽訂合作備忘錄,提供跨縣市、跨校共享師資及教學資源服務,解決學校開課不足及偏鄉學校師資不足的瓶頸;更與僑委會合作推廣「酷僑專案」,被海外一0五四所僑校採用,持續輸出優質的數位教育資源,促進海內外僑校師生線上交流。 在台灣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時,「台北酷課雲」充分發揮了支持師生「停課不停學,學習不中斷!」功能,在今年五月十九日至七月二日全國停課期間,「台北酷課雲」平台瀏覽人次增長超過二五0二萬人次,總瀏覽人次突破七千萬次。在疫情肆虐期間,除線上課程外,更逐步發展出開設同步課程、上傳數位教材、進行線上評量及線上即時繳交作業等功能,達成教師可充分掌控學生學習進度,學生的學習歷程紀錄可完整保存,學校行政人員能掌握教師授課品質及學生學習狀況等目標。 教育局強調,未來,「台北酷課雲」將精益求精,持續透過縣市間教師專業交流,實現跨縣市跨校跨領域共同備課目標,提供學生充分課後自主學習線上資源,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權益,帶動「適性」、「多元」、「自主」以學生為中心的數位學習趨勢。

Read More

士林官邸菊展 26日療癒登場

大立菊是每年菊展的觀賞重點。(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秋季最大花展「士林官邸菊展」即將於廿六日隆重登場,展期到十二月十二日,今年主題「菊來運轉」,透過菊花的洗禮,讓大家忘掉疫情帶來的煩憂;這次菊展將展出大立菊、造型菊及各式菊花並以「療癒風」來呈現公園處的種植技術及佈展功力,邀請民眾來賞菊,士林官邸菊展絕對是後疫情時代賞花的最佳選擇。 公園處表示,今年在公園處將以大立菊、造型菊、大菊、小菊及菊科草花來療癒民眾的身心,其中大立菊及造型菊更是耗時將近兩年的時間培育而成,今年特別配合主題,讓大家可看到轉動的「大立菊」及「造型菊」,無死角及近距離的欣賞單株百朵千朵大立菊的風采。 園藝管理所指出,今年菊展除了實體花展以外,也因應疫情推出線上花展,民眾們不但可以使用「雲端虛擬實境」進行線上賞花,更有國際線上音樂會、歡樂親子劇、IG實境解謎活動等多場精彩線上活動,此外,活動期間更邀請周邊商家提供優惠一同參與,讓參觀菊展的民眾一次出遊就可以擁有美景美食的雙重享受。

Read More

宜蘭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力計畫結業授證

今年邁入第七屆的「宜蘭社區影像紀錄培力計畫」,已有109位學員完成58部影像紀錄,14日舉行成果展暨授證儀式。(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關心及參與宜蘭這片土地的成長,並透過影像紀錄的形式繫緊民眾與在地的連結,活化社區整體動能,將這些故事傳播到更多地方,宜蘭縣文化局舉辦「宜蘭社區影像紀錄培力計畫」,今年邁入第七屆,共招募八十二位影像種子學員,完成廿一部培力影像及二部監製影像共計廿三部作品,十四在文化局舉行成果展暨授證儀式。 「宜蘭社區影像紀錄培力計畫」主要在於培育學員們成為在地文化保存的人才,增進宜蘭地區的影像記錄量能,迄今已陪伴一0九位學員完成五十八部影像紀錄,今年度吸引了許多對記錄在地文化有興趣及有志投入影像創作的民眾。此外,也推動了馬賽城南小屋的影像實驗行動,鼓勵高關懷孩童透過影像認識家鄉,並產出三部屬於他們的影像故事。 今年成果作品巡迴試映已結束,獲得反應熱烈,十四日上午辦理學員結業授證儀式,下午並分別於文化局二樓演講廳及一樓大廳舉行年度成果展及紀錄片映後座談,與民眾分享拍攝過程及成果,期盼民眾在觀影過程中得到鼓勵與動力,進而投入參與在地影像紀錄的行列,吸引更多人關心及挖掘宜蘭在地文化及故事。

Read More

高市議員指運發局副局長上班輔選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邱于軒表示,她接獲靠北新潮流粉專檢舉,指市府運發局是業務量太少,還是吃飽太閒,謝姓副局長在上班時還有空閒時間幫忙助選!市長要不要調查並處理一下。 邱于軒質疑,市長的愛將謝副局長有沒有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呢?還是他的行為都經過市長的默許? 邱于軒提及,謝汀嵩副局長《認真上班》的過往歷史,一○八年三月十九日,時任高雄市環保局副局長謝汀嵩在參加市政會議時,翹二郎腿、東張西望儀態欠佳,市長韓國瑜看見氣得大罵「什麼態度」! 邱于軒再質疑,誰是謝副局長口中的垃圾?她指出,大家都知道,民進黨議員初選黨內互打刀刀見血!而最近質詢過謝副局長疑似為運發局「地下局長」的議員正是鳳山區的林智鴻議員,林智鴻剛好是謝副局長支持的議員參選人的對手,又公開痛批謝副局長!垃圾是誰,呼之欲出! 邱于軒強調,開會翹二郎腿,上班幫忙助選,請市府調查清楚,嚴厲整飭官箴,維護市府團隊形象。

Read More

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

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有自信後,學子們的課業也跟著進步,更配合老師的要求訂正作業。(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0九學年度下學期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活動成果觀摩」十四日在中正國小舉行,十五名特教學童透過獨輪車的訓練,培養耐心、信心、專注力,乃至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 竹縣教育處長楊郡慈對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尹玉娟與竹縣議員吳旭智對特教師的關懷予以感謝,尤其將如此有意義的活動在新竹縣從無到有的推動,為新竹縣教育累積更多改變與提升的能量。 中正國小校長林仁煥表示,今日鍥而不捨的耕耘,嘉惠許多特教生,幫助他們更有自信開創自己的未來。今年一月份起至今的訓練,中間一度因疫情惡化歷經三級警戒的中斷,每週一次共累計十八週,五十四小時的刻苦練習,終於今日訓練期滿,在舞台上充分展現平日練習的成果。每名學生以專注的神情、全神貫注站在獨輪車上聽著教練的指令穩健前行,而每個看似的簡單動作,背後其實都是無數次的練習、挫敗與「再試一次」的勇氣所堆砌出來的精湛騎術。 指導教練高焜燦表示,獨輪車具有特殊的魅力,只要能克服恐懼和秉持堅持的精神,一定可以學會,並從中建立自信與永不放棄的精神。 尹玉娟理事長表示,騎獨輪車是培養『受挫力』的運動,特別是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次次跌倒,卻又一次次再爬起來繼續挑戰,無形中養成孩子勇於挑戰困難的耐心與自信。 吳旭智議員表示,騎獨輪車的訓練過程使學生變化性格、增加耐心、信心與態度,「態度改變,孩子的人生也跟著改變!」 出席參與成果展的老師與家長表示,最令人感動的不僅是孩子在舞台熠熠發光的眼神,而是他們英姿颯爽的身影背後,所代表的改變與成長。老師們說,孩子們在接受獨輪車培訓後,由原先學業表現普通、理解力差、缺乏耐心,到現在個性與態度上有顯著的進步與改變,例如訂正作業時配合高、且比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上課的態度也轉為積極、學習認真、反應更是變快了,整體上都更有自信的展現出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 家長們說,孩子受訓後的變化,不只在於專注力的提升,同時也提升孩子們對於自己的自信心,遇到困難時不會一直逃避,反而比以前更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想去努力嘗試新的事務,情緒管理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Read More

主持人蔡尚樺25日名人講座 分享職涯經驗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11/25金鐘獎主持人蔡尚樺與青年朋友分享職涯經驗,勞動力發展署「名人職涯講座」即日起免費報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11月25日(四)下午2:00將在「中影八德大樓」(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60號3樓演講廳)舉辦名人職涯講座,邀請知名節目主持人蔡尚樺,與青年朋友分享她的職涯經驗,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擁有政大法律、經濟雙學位與台大商學碩士學歷的蔡尚樺,以聰慧機敏、口齒伶俐的特質深受歡迎,從主播入行後轉戰主持與演藝圈,職涯、轉職看似一路順遂,但其實她也有過挫折,擔任助理主持人2年的時間裡,在節目中幾乎沒表現的機會,不敢任意發言怕說錯話,只能當陪襯角色,但同時她也在當中積極學習修正自己,之後轉戰到發展空間更大的演藝圈,接獲邀約的節目愈來愈多元,終於以實力證明自己,獲得2020年「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金鐘獎的肯定,今年更獲邀擔任金鐘獎星光大道主持人!她以自身的職涯經驗鼓勵青年朋友:「面對職場困境,不要退怯或逃避,用正向思考戰勝人生中的每一道難關,勇敢接受挑戰!」 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林仁昭分署長表示,為了協助青年朋友釐清個人職涯目標與方向,規劃「青年就業達人班」邀請各領域名人分享職場經驗,讓青年 朋友在成功經驗的引領下,逐步實現夢想。本講座採實體與線上兩種方式同步進行,當日參與講座並填寫求職登記表還有機會抽中 Switch、2代AirPods、拍立得(instax mini25)等多項好禮,歡迎青年朋友踴躍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詳情請洽 02-2256-0859或逕上活動網頁 (https://reurl.cc/pxp9GQ) 報名。

Read More

花蓮榮家自強活動 住家長輩幸福花東微旅行

花蓮榮家舉辦自強活動,帶領住家長者進行幸福花東微旅行。(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昨日辦理住民自強活動,讓被疫情所困的長者們紓展身心、豐富精神生活。 因應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緩解,花蓮榮家為紓解安養住民們壓抑已久的管制生活,由副主任蘇文玄帶隊進行自強活動,引領長輩外出旅遊踏青,除了讓安養堂的住民,得以踏出榮家走向戶外,提升心情愉悅感,並進而增強心靈免疫力。 本次活動安排至瑞穗鄉富興社區參觀,搭乘遊園列車參訪在地果園及社區導覽,感受農村滿滿的生命力;接著再前往台十一線上的東管處遊客中心吹海風及聽浪濤,大自然的美景讓住民滿載幸福而歸。 花蓮榮家家主任方矩期許未來將持續透過連結外界資源,為花蓮榮家帶來更多的活力熱情,藉以使在家住民能快樂、健康、幸福的生活,並在安全有尊嚴的環境中頤養天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