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年金+勞退 月領約2.3萬

勞動部長許銘春指出,我國六十五歲以上的勞工,目前請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的中位數是二萬三千零七十五元。(中央社)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我國人平均年齡增高,會出現「下流老人」的危機嗎?退休族群是否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勞動部長許銘春二十一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我國六十五歲以上的勞工,目前請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的中位數是二萬三千零七十五元。 立院二十一日專題報告,邀許銘春、衛福部長薛瑞元備詢。許銘春報告,截至今年九月底止,台灣各項年金請領數達二點一兆元,其中老年年金核付金額逾二兆元,失能年金給付四十九億餘元,遺屬年金核付金額三百四十八億餘元。 立委吳玉琴指出,年金永續的目標就是要預防老人貧窮,我國勞工退休後,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加上勞退金,足夠保障老人的經濟生活嗎?許銘春表示,目前領勞保老年年金有一百五十八萬人,六十五歲以上有三十四萬人,約占二成一六;在勞退方面,目前一次請領有二十三點七萬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有十一點四萬人,占四成八三七。 吳追問,六十五歲以上請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的中位數多少?許銘春回答,目前請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的中位數是二萬三千零七十五元。許銘春說,目前所得替代率為百分之五十八,相較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平均為百分之五十一點八要來得高。

Read More

虎航開航越南峴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看好越南的疫後旅遊商機,台灣虎航二十一日宣布插旗越南,自十二月二十四日開航桃園─峴港新航線,並自二十二日上午十時起至二十三日晚間十一時五十九分推出單程未稅一千二百九十九元起的開賣優惠價。 近年在觀光及商務旅客市場都快速成長的越南,已成為東南亞新興的熱門旅遊地點,台灣虎航挑中飛航位於越南中部的峴港,無論是前往順化皇城、會安古城、美山聖地、風雅洞或是巴拿山等知名旅遊景點,皆非常便利,讓當地的觀光發展相當蓬勃。 台灣虎航表示,桃園─峴港航線開航初期,每週營運兩班,每週三、六的下午四時四十分自桃園國際機場起飛;每週三、六的晚上七時四分自峴港國際機場起飛。 為慶祝新航線銷售,台灣虎航將於二十二日上午十時起至二十三日晚間十一時五十九分推出單程未稅一千二百九十九元起的開賣優惠價,搭乘日期為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至明年三月二十五日止。

Read More

海外台商精品 僑委會表揚

僑委會二0二二年海外台商精品獎頒獎,獲獎代表及出席貴賓合影。(僑委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輔導海外台商事業發展、鏈結台灣優勢、協助海外台商產品品牌推廣,自一一0年起辦理「海外台商精品」選拔暨輔導活動,僑委會為公開表揚今年獲獎之海外台商精品,二十一日舉辦頒獎典禮。 典禮中由委員長童振源頒發獎座鼓勵獲獎企業,並播放得獎感言影片,分享榮耀時刻;海外台商精品選拔暨輔導活動今年擴大至全球舉辦,共有來自全球六大洲的海外台商產品報名參賽,歷經海外初選及台灣決選,總計選拔出八件金質獎及九件銀質獎。 獲獎精品所屬企業除獲得獎座和獎狀鼓勵之外,同時享有專案信用貸款保證、國際會計事務所諮詢及外貿協會品牌輔導課程資源外,另將有數位策展、新媒體行銷及電商轉型課程等各式多樣的輔導推介服務,期盼以共同通路整體行銷概念,擴大產品行銷通路,帶動海外台商產業品牌發展,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讓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

Read More

國泰產險賠181億 籲疫情降級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泰產險十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已經降至六十五點三萬件,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呼籲,台灣各項防疫管制均已放寬,指揮中心應考慮降級降類,讓民眾回歸自我健康管理,以便經濟及生活秩序恢復常軌。 國泰金控二十一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受防疫險風暴影響,前三季稅後淨損一百一十一點二三億元。 國泰產險資深副總經理許嘉元指出,若不考慮再保因素,今年前十月國泰產險已賠付直接賠款加上賠款準備合計二百一十五點九億元;考慮再保因素後,國泰產險自留已賠付賠款加上自留賠款準備合計一百八十點九億元。 另針對已發生尚未報案或尚未賠付的賠款,國泰產險截至十月底提存自留賠款準備餘額達三十點七億元。 李長庚強調,疫情仍在演進,國泰相當謹慎監測疫情發展,不過台灣各項管制都已在放寬,「指揮中心真的應該考慮將新冠病毒降級降類,讓老百姓回歸自我健康管理,才是讓民眾生活恢復正常、經濟發展恢復正常最好的方法」。

Read More

〈中華副刊〉巡境

 文/賴琬蓉 插圖/國泰 我從盒中取出項鍊端詳,玉石雕刻的佛像慈祥莊嚴,以此為中心,扣織出一圈圈細密光環。有些環圈耀眼,部分則看似黯淡,然而只要將之迎光翻轉,每一節都同樣閃耀。 這是九旬阿嬤最終回巡境時,送給我的禮物。凝視項鍊,忽然讀懂,原來那是一句銀閃閃的告別。 而銀亮的還有阿嬤的菜籃車。   住居南方的她,每年會巡迴至兒孫家探訪。與其隨身的是白鐵製菜籃車,烏魚子、乾燕窩等珍饈,一樣樣被放置報紙中央,摺妥捆紮,再以塑膠繩綁緊,乍看下如數帖放大版中藥。最上頭則覆蓋一個小布袋,包裹著幾件輕便衣物。阿嬤推拉這台超載車,逐站北上。 我家位於她旅途第二站,放學時望見門口一雙繡花鞋,便知阿嬤到訪。朝內急奔,果見她穿碎花布,著寬棉褲,正在風扇前吹涼,見著我,揮手微笑。 她大多停留三日,我和手足把握時間簇擁她外出,其實是計畫引領她走逛商家,填補我們對物質的渴望。她清楚這計謀,卻仍願意套上短絲襪,將口金包塞進褲腰,對鏡梳攏髮絲後,走入雙臂圈圍出的圈套。 「你們要勉強讀冊。」每當結束購物行程,阿嬤總反覆叮嚀,這也是她最常掛在嘴邊的話。 日文的「」有「勉強努力」之意。若將人生喻為四季,出生於民國十年的阿嬤,生命春天大抵坐落日治時期。她崇仰日式的嚴謹齊整,學習日文,接受皇民化,一如順服自己身為養女的命運。 原以為出手闊綽的阿嬤是大戶閨秀,後來才知本家位於新竹的她,幼年即被送養到永康,讀完小學就到仁德糖廠擔任女工。曾祖父見她手腳俐索,為人溫馴,遂牽起她與阿公一段姻緣。而「」這句話,也許就是她對自己恆常的勸勉。 婚後,綿長孕期持續九年,每天張眼就是數張嘴巴嗷嗷待哺。 彼時阿公追隨曾祖腳步,於糖廠爬升至小幹部,雖然收入頗豐,然而所得幾乎用來購置土地。是以孩子菜錢、學費,大都仰賴阿嬤替大學生洗衣的微薄收入貼補。 她月子尚未做完,眼睛盯看搖籃嬰兒,身揹周晬小兒,雙手必須不停歇的搓洗如山高的穢衣。長時勞動,使腰肢變得僵硬,此時嬰孩啼哭,竟一時間站不起身。她呼喚佇立前方的阿公,卻換得丈夫漠然從胸前口袋掏出菸,兀自引火點燃,天下本無事般閒抽起來。 。 阿嬤口中不停默唸,無數句交纏成一根拐杖,她憑此撐持起身。結束一番忙碌後,才發現胯下已流淌出一攤血。關於如何咬緊牙關,埋首苦讀人生大書這些事,阿嬤從不曾提及,是我長大後,好奇阿嬤過去才得以知曉。然而她也僅是淺提,語氣平穩,面容未起波濤。   阿嬤最大嗜好是推銀白小車遊逛市場。起初是為迅速購取魚菜蔬果,不過擺設珠玉的小攤逐漸攫住其目光。慈悲隨喜的觀音、大肚能容的彌勒佛,她謹慎放置掌中,凝神諦視,彷彿從中尋得一絲清淨,悲喜人生因而頓生新境。時月積累,佛逐漸從胸前墜飾位置,住進她心中。 與佛飾,伴阿嬤度過凝滯悠緩的育兒歲月。 菜籃車從承載食材,流轉為日常雜貨,再到旅遊行囊,逐步隨阿嬤壯遊,探索邊境。 阿嬤巡迴晚輩居處時,會順遊當地景點,而地圖,建置於路人口中。她先到站牌研究一番,遇疑難,便詢問行人,然後推拉菜籃車,坐上巴士,到任何她想去的地方。 輕巧,透氣,讓阿嬤讚不絕口的菜籃車是她的行李箱,陪她玩天下。 她巡境路線從花甲之年為始,直到九十四歲才因膝關節退化而暫緩。但探索腳步未停,改由每日讓大伯搭載至公園,坐看繁花似錦或秋葉結霜。她探詢哪裡有好人家,尋思替晚輩牽紅線。她親手勾織毛衣致贈孫兒,無論收邊或版型,均細膩專業,只是衣長不足。在阿嬤估量中,或許我們還沒長得那麼大。 而她珍愛的親族,一有機會就回湧身邊,像是我。我關心阿嬤吃食內容。阿嬤說,妳大嬸煮什麼,我就吃什麼。   「妳阿嬤真那麼隨和嗎?」阿嬤因跌倒住院,與大嬸於醫院聊天時,她忽然這麼說。 「人跟人相處本來就易有摩擦,可是也會因而滋生感情。」當我追問細節,大嬸如此回答。 返家後,阿嬤一向健朗身體急遽惡化,這兩年陸續進出急診。住進加護病房後,大嬸思來想去,仍通知了我。隔日奔赴病房,曾親暱勾牽的手臂此際布滿管線,像無數張嘴,正透過這些吸管,快速汲取漸趨耗竭的生命。於是我意會,來到最後了。 阿嬤讓我學會,別害怕去愛。即便過往不被愛,或愛了卻遭遇叛離,仍可以擁有愛人的能力。她一次次裝滿菜籃車,再一站站掏空所有。她推拉菜籃車,載回許多新發現,教會我探索邊境的勇氣。 菜籃空了能再被裝滿,裝滿的籃子便應要有給出去的豪氣。   再度接到來電。 結束儀式後,我與見過,或不曾謀面的親族齊聚,聆聽阿嬤故事其他章節。 她在與親人相處時光中撒下糖屑,於我們記憶裡醞釀甜蜜,一條條血脈因她而相繫連。 我一度認為阿嬤偏愛後輩中,耀眼的幾位。不過當我摩娑阿嬤最終回巡境時,慎重其事贈送的項鍊,明白無論愚騃聰慧,每位親人同樣受她溫暖拂照而發光,而慈祥的她更是龐大家族的中心。 我於鍵盤輸入她名姓,渴望尋覓出更多阿嬤的事情,網頁只跳出一筆資料。 是她摔倒後,大嬸用阿嬤及自己名義捐獻,廟方彙寫的感謝文。

Read More

〈中華副刊〉南國獅子吼─叫我林峟彤

詩/圖 林益彰 金眸玉爪目懸星 穩騎駕馭下天京─明,夏言   隨風而起,沉默 唯有沉默方能聆聽 聆聽彼方傳來的曲音 毋須留下覆答的名姓   雲入眸眼差可擬 巍峨與柳絮的隱喻 或許因風而落,也因風而起 因風而起因風而落 未竟是沉默想像的相遇   讓喧騰的黑夜走進來 沉默,躁起來,躁起來吧 隨著那一絲絲的晶瑩 晶瑩成山峟的歸宿 彤霞張力凜凜的詩句   淺辭懵懂著朗朗詩句 毫無清晰的言語 獅子座的天空早已預言 金眸,玉爪,目懸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舊厝

■徐夢陽 舊厝不舊,在我心中歷久彌新。那個有著鄉下風味的門牌,被鰲鼓溼地的風吹的鹹鹹的,有股味道叫思念。思念什麼?思念外公、外婆還健在的時刻,思念自己從小在這邊的經歷。而如今,滿地白色蚵殼鋪滿整個後院,舊厝也已沒有人居住。 舊厝不老,只是人漸漸老去,無法在與之陪伴,當牆垣傾倒,也沒有人來修復。但無論它是否保持完整性,它終究是在原地等候主人,等候主人的回歸。無奈,主人年事已高,後代也已經出外開花結果,只好放著,等待逢年過節才有人氣。 舊厝不說話,只是隨著主人成長,用不同的階段呈現,彷彿主人的奮鬥史。以往主人辛苦打造的透天厝,取代三合院,與親人共同打造,當鄰居。當親人也走了,他的子孫早已在北部定居,現在那間透天厝租給外地人做生意,已經失去了過往的味道。 外公去世,外婆被接到北部奉養,原本的透天厝顯得荒涼,沒有人住,再好看的房子也是徒然,反正就是形式上的舊厝,有機會才會回去看看。 我喜歡鄉下,尤其喜歡鄉下的氣味,單純而美好,沒有太多人工的因素。到了附近的廟宇,焚香祭拜媽祖婆,願其照顧身旁的人能幸福,祝禱過後,回到舊厝,展開一連串的思念,但現在雙親總說不用回去,因為回去是沒有人的。但我仍然想去走走,有時候重點不在人,而是情感,如果能夠與情感聯繫,可以跨越時空。 那些回憶有如火車一樣撞來,有如跑馬燈一樣跑過,因為人有感情,就會對所有的人事物產生情愫,那些感情就會引領我們與之連結,無論東西是否新舊,只要有經歷過,那就會產生連結。而舊厝也在其中被留下,畢竟鄉下沒有開發,也沒有人想要買一塊遠在鄉下的地。所以,這些年來它的模樣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很多情感當然是想像出來的,但也要有回憶當成依據,我就這樣站在舊厝回憶一遍又一遍,好像回到兒時的場景。那個大家還小的時候,外公顧魚塭,外婆養著雞,整個舊厝生氣蓬勃。那時候不分輩分,不分先來後到,反正大家都是後世子孫,都有為家裡努力的一份責任。 舊厝的那些場景,仍然歷歷在目,彷彿沒有散去,那些時光,不會因為外在環境改變而改變,因為那是藏在心中不曾忘卻的。固然,很多人事物確實改變了,但是對於那個地方的情感,我仍保有,我還是想回去走走,無論它變得如何,那都是舊厝,那都曾是我們的家,曾經孕育我們,曾經有著我們共同的美好回憶。

Read More

〈中華副刊〉在這城市

文/攝影 橋靜夫 在這城市,我沒看到樹和山。但我看到了河,橋上有男人和海鷗。語言顯得多餘。他們無法對話。我想,這樣也好。河面倒映著消散的雲朵。臨近傳來零落的車聲。風不久便把海鷗帶走。男人還有半杯的咖啡和一些的零食陪伴著。

Read More

〈中華副刊〉當時間衝著你溜走

■陳青 當時間衝著你溜走,溜走就算了,但是那個衝我而來的態勢,像是把我的生活撞成千片拼圖,噴射四處。 後來的後來,回憶起那時刻,總是少了一兩片,像是哥哥恩恩堅持少了的那一片是弟弟典典曾經赤腳進過他房間,肯定是赤腳的腳底板把某一塊帶出房…… 兒時,赤腳,在院子,曾把九重葛花瓣帶進客廳,發現時,隨花開的笑容是種意外之喜。但是被無意帶走的記憶,除了意外,沒有之喜。 時間在某個時候,用衝的姿態從你身邊消失。來不及看清楚,就不見了一個季度。四季少了秋天,好像很普通。天氣熱著熱著,還是熱著,然後有點涼了,年底的聖誕燈開始盯上我們,提醒了下,一年要過了。 而立之後,不惑之後,時間衝著誰真不是能預料的。   該過上的日子,要帶上靈魂與雨晴兩用傘。不要行屍走肉了被時間衝了,也不要突然淋上一場大雨。 想起了遠在澳洲的你,在七月的時刻,被時間衝走的你,想起你的畢業典禮,我的緊身禮服,還有漸行漸遠的碩士課程。

Read More

疑合歡山砍樹生火 9人送辦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九名台籍及外國籍登山客十九日晚間在合歡山紮營,被檢舉疑似在合歡東峰三角點砍高山杜鵑生火;他們稱僅撿拾杜鵑樹枝生火,沒有砍杜鵑。警方到場未發現刀具,但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生火或焚毀草木已違反規定,全數帶回依違反森林法函送法辦。 警方指出,十九日晚間接獲民眾報案,稱有外國遊客於合歡東峰紮營生火,且營地旁的高山杜鵑樹枝有被砍的跡象。 員警獲報趕抵現場,九人初步供稱是到合歡東峰看日出,由於天氣冷才撿樹枝生火,否認砍高山杜鵑。但在合歡東峰生火行為已違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