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藏民間 陳璧君踩點發掘「雲林厚工職人」弘久愛玉園

高手藏民間,文觀處長陳璧君踩點發掘「雲林厚工職人」弘久愛玉園。(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以農為本是蘊藏豐富自然資源的縣市,文觀處長陳璧君透過「一週一鄉鎮」踩點細膩探訪發掘出「厚工」的弘久愛玉園–劉孟諭職人,所種植愛玉獲雲縣府「雲林良品」認證及慈心有機農業的綠色保育標章,愛玉果富含豐富果膠ㄉㄨㄞ·ㄉㄨㄞ相當療癒又消暑,歡迎民眾來一趟慢遊雲林食農教育體驗。 高手藏民間,文觀處長陳璧君踩點發掘「雲林厚工職人」弘久愛玉園。(記者陳正芬攝)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天候環境適宜,造就各項農產品豐收,並在農民用心管理出高品質農產予消費者選用。酷熱難耐天候裡,當消費者消暑品嘗一碗「愛玉」的同時,可知其背後「厚工」的繁瑣程度;經踩點發掘位處斗六市郊的「弘久愛玉園」,園主劉孟諭接手父親劉哲政全心投入一百多個品種的愛玉研究,最終選擇富含豐富果膠的「紅九」愛玉,種植二百多棵迄今三十年,堅持以友善大地草生栽培管理,並以「弘久」諧音為園區命名,且從採收、削皮、翻果、曝曬、刮籽、洗愛玉加工到成品一條龍式的每個製程,都是自己和家人親自品管,相當費工與辛苦。 陳璧君表示,雲林是宗教也是農業大縣份,縣產一級產業之如此豐厚,皆來自於用心「厚工」,意指費工、多工序的認真細心地做每一件事的生活態度,因此,製作或種植出來的產品品質是「最好」的,期許同步經由「一週一鄉鎮」踩點縣境角落的特色店家、青農、文創、工藝等,探訪發掘默默在地雲林深耕的「厚工職人」,提供民眾了解雲林工藝、人文風情之豐富底蘊,吸引更多遊客來到雲林探索私房秘境、深度踩點。 弘久愛玉園園主劉孟諭說,鮭魚返鄉承接父業栽進農業至今樂在其中。雲林縣環境生態相當好,加上友善環境管理,吸引陸蟹、鳥類、松鼠等造訪,彷如動物園般,讓前來的客人百般驚喜;每年五月下旬至八月為愛玉採收期,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來體驗洗愛玉、品嘗消暑沒負擔的Q彈愛玉,預約洽詢弘久愛玉園劉孟諭0九一0三二0一六六。

Read More

「回甘」變教材 坪林茶博館走進偏鄉學校上課趣

新北市立坪林茶業博物館「津甘馧」特展,台中市大甲區文昌國小郭雅惠老師觀展後用心將博物館知識引入偏鄉課堂。 (郭雅惠老師/茶博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坪林茶業博物館「津甘馧」特展廣受好評,且啟發教師將特展內容轉化為教案,把展覽帶出博物館引進第一線教育現場,讓偏鄉學童也能認識茶文化,以美好的具體行動落實文化平權。「津甘馧」特展將展至九月三日止,歡迎社會大眾前往參觀,詳細資訊可至坪林茶業博物館臉書查詢。 「津甘馧」特展是全國首創省思疫情的「快速回應社會議題」展覽,茶博館從茶文化的感恩哲思裡,啟發大眾面對疫情創傷的勇氣,被譽為「疫情時代裡最溫暖人心的展覽」,甚至有不少民眾在展場感動落淚。 茶博館指出,台中市大甲區文昌國小郭雅惠老師觀展後深受觸動與啟發,特別將展覽中探討創傷修復的「金繕哲學」編寫成美術課教案,帶領學生透過觀察思辨與圖文創作,欣賞不完美之美的侘寂美學,並從中學習面對挫折與自我接納的勇氣,感受藝術療癒的力量。 郭雅惠老師表示,文昌國小位處偏區孩子較少有機會走訪北部博物館,為讓小朋友接觸到多元知識及看到優質展覽,她特別花心思將「津甘馧」特展內容轉化成小學生也能懂的課程,讓學生因此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紛紛說一定要去參觀。 郭雅惠表示,小朋友充滿童心的作品令人動容,如亭妤寫道「我雖然沒有雙眼皮,但也能看見世界的美好」;珮禎寫「我頭上雖然有疤,但它可以讓我的人生比別人多一個故事」;品綸寫「雖然先天心臟有問題,但我不會被打敗,會變得更好」。妤珊說「在創作中思考自己的不如意,學習接受和轉化,未來如果再遇到挫折,都可以用侘寂美學來面對」。 台中市大甲區文昌國小郭雅惠老師到茶博館觀展後將館內知識引入課堂,使學生圖文創作出充滿童心的作品。 (郭雅惠老師/茶博館提供) 新北市府文化局表示,茶博館致力於以當代創意詮釋古老茶文化,期讓茶文化深入大眾生活,這次「津甘馧」特展因郭雅惠老師的用心,跨縣市延伸至中部的教育現場,不但是文化與教育結合的最佳實例,展現博物館對社會層層的正面影響力,成功實踐文化平權的精神。

Read More

國立東華大學與緯創軟體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與緯創軟體公司董事長蕭清志簽署產學專業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與緯創軟體公司代表蕭清志董事長二日簽署產學專業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希望共同培育國內外高科技業急需的企業資源規劃ABAP程式設計專業人才。 趙涵捷校長指出,東華大學在電腦資訊領域穩定排名在全國前十名,可以在AI、大數據和物聯網等領域提供豐沛的人才。尤其資訊管理學系是國內少數培育SAP ERP及ABAP程式專業人才的學系,每年培育大量企業資源規劃專業人才。 蕭清志董事長表示,緯創軟體作為創新專業資訊技術服務供應商,以資訊技術服務為核心,提供國內外高科技業包含研發、開發、運維等流程委外和產品全球化等服務,深入AI、大數據、IoT物聯網、FinTech金融科技和五G等先進資訊技術應用領域,希望能增進與學術界的交流,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 緯創軟體希望與東華大學共同合作,培育專業資訊技術人才,本次率先就國內外科技業急需的ABAP程式設計人才培育展開深度合作,進行深度產學交流,提升學生專業人力銜接國內外高科技業職場需求,順利實現無縫接軌。未來將擴及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相關領域的合作。 東華資訊管理學系主任侯佳利表示,東華資管除了在課堂提供企業資源規劃專業學程課程之外,更由學生自主建立ERP學生團隊及ERP研習社團,利用課餘時間以教學相長的同儕互助模式,強化學生的ERP專業實作能力,由於能夠具備業界急需的專業能力,因此能達成畢業即就業,系友遍佈各大產業與顧問業。 這次合作在緯創軟體協助下,雙方將展開一系列產學專業論壇、企業參訪、技術工作坊、專業訓練營、企業合作產業專題及國內外產學實習等合作,共同培育專業人才縮短產學落差。

Read More

新竹市風城藝術節 8/5香山天后宮盛大開演

2023風城藝術節第三場演出,將於8月5五日(六)晚間七時在香山天后宮盛大開演,邀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演出浪漫民間傳奇《白蛇傳》。(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二0二三風城藝術節第三場演出,將於八月五日(六)晚間七時在香山天后宮盛大開演,邀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演出浪漫民間傳奇《白蛇傳》,由「國家文藝獎得主」唐美雲、「人間國寶」小咪等知名演員,帶領中青代演員一同演出,從既有的人物故事出發,在保留經典橋段前提下,重新改編後開啟一段全新的探索,透過「老戲新唱」重新詮釋經典戲曲,節目開演前還有捐發票換好禮、超夯公仔扭蛋兌換活動,市府邀大小朋友共度美好週末夜晚。 唐美雲歌仔戲團表示,《白蛇傳》是民間發展出來的傳說故事,在久遠的歲月裡,情節逐漸生枝發葉,融入各個時空裡庶民的情感思想,時至今日依舊散發無窮魅力,成為各劇種必演的經典劇目。《白蛇傳》演繹「白蛇」的白素貞與許仙堅定不移卻又經歷磨難的愛情故事,其中最有看頭的經典橋段包含「遊湖借傘」、「端午現形」、「盜仙草」、「水漫金山」,細膩唯美的生旦文戲、精彩火熾的武打場面,邀請鄉親一同感受唯美傳說的永恆。 新竹市稅務局表示,欣賞《白蛇傳》之前,現場還有捐發票換好禮、超夯公仔扭蛋等兌換活動,民眾至會場捐七至八月份雲端或紙本發票三至五十張,即可兌換好禮,有帆布袋、運動水瓶、洗衣袋、洗衣精及電影票等;捐贈雲端發票五張,則可參加超夯公仔扭蛋一次,每張發票金額十元以上且不得連號,每人限換兩份,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交通處表示,為維持活動周邊交通順暢,活動當日西濱快速公路(台61線)北上79.5公里至80.5公里路段外側開放民眾停放汽車,中華路五段648巷內宗明家具前方廣場開放民眾停放機車,開放停車時間為十七時至二十二時。交通處呼籲前往參加活動的民眾,請依現場指揮人員指示及相關導引前往會場,並遵守交通安全規則,以維安全。    

Read More

台電與門諾「希望種子計畫」 體驗一日台電人

台電公司特別安排同學至花蓮區營業處實際參與爬電桿等工作體驗。(台電花蓮區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電公司與門諾機構於二00五年開始共同攜手舉辦希望種子計畫,今年正式邁入第十八屆,共有三百多位學生參加過本計畫,今年自七月六日至八月十一日實施,共計六週,由台電公司贊助總經費,門諾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提供低、中收入戶及原住民的在地學子們的暑期工讀機會。 延續台電與門諾「希望種子計畫」,今年錄取二十名設籍花蓮縣之國內各大學(專)院校不同領域的學生。門諾醫院與基金會將根據同學們的所長,安排於門諾醫院的總院以及門諾基金會的各部門工讀,讓同學們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及了解社會弱勢者的需求。 今年台電公司特別安排同學體驗「一日台電人」,結合公司鳳林超高壓變電所、清流電廠之電力設施導覽並參訪,另安排至花蓮區營業處實際參與爬電桿、昇空作業車及設備操作等工作體驗活動,讓同學體會每一度電力都有台電人辛苦付出維護得來不易,要好好的珍惜;也希望同學們透過一天體驗,畢業後也可以加入台電的行列,在家鄉服務。 台電花蓮區處長李淑芬表示,希望種子計畫是鼓勵學子藉由實質上的工作體驗、學習找到自己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未來能夠發揮種子精神,將所學回饋家鄉、貢獻於社會。深耕公益是台電一直以來持續推動關懷社會活動的信念,讓愛心可以像電力一樣傳播,未來台電與門諾醫院將繼續攜手,持續深耕「台電─門諾希望種子計畫」,延續關懷社會照顧各角落需要被關懷的人。

Read More

花蓮縣榮服處與軍人服務站齊心照顧退除役官兵眷

花蓮榮服處長蕭振嘉拜會花蓮縣軍人服務站長包德義,感謝捐助二十床單人床墊,照顧單身獨居弱勢榮民。(花蓮榮服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甫上任的花蓮縣榮民服務處處長蕭振嘉帶領副處長蘇凌霄與同仁,前往國軍英雄館拜會花蓮縣軍人服務站站長包德義,除敦親睦鄰外,亦感謝軍人服務站發揮袍澤慈愛精神,捐助二十床單人床墊,攜手榮服處照顧單身獨居弱勢退除役官兵眷。同時,軍人服務站於九、十月軍人節及榮民節前夕,推出「敬軍英雄月」及「禮讚榮民月」專案活動,擴大照顧現役與退除役官兵。 包德義站長表示,本身即是榮民,深能體會現役官兵保家衛國犧牲奉獻的忠誠與辛勞,因此軍人服務站一直以來均致力於敬軍、訪慰關懷官兵眷等工作,進而對於官兵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感重視,將持續與榮服處連結合作推展服務照顧。 蕭振嘉處長則表示,與包站長同為花蓮子弟,非常珍惜返鄉服務及照顧花蓮現役與退除役官兵眷的機會,感謝軍人服務站行有餘力,不忘照顧退除役官兵,承諾持續連結企業、團體與個人的善心資源,關懷照顧現役與退役軍人同袍。  

Read More

新能源技術商談媒合會將於8/24線上舉行

工研院主辦的新能源技術商談媒合會,將於八月廿四日線上舉行,歡迎業界踴躍報名。(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將於廿四日舉辦線上新能源技術商談媒合會,邀請機械、材料、綠能及電光等領域之工研院專家,從能源管理、散熱材料、儲能科技等面向,介紹最新淨零排放關鍵技術與專利,以及臺灣綠能產業先鋒「氫豐綠能」分享氫能發電之相關技術、「昇頻」說明整合相關能源作業的綠能聯網開放式管理平台以及「皮托科技」介紹CAE結合AI之新能源車鋰電池設計應用,讓與會企業能快速了解能源市場的最新應用與致勝商機。 工研院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表示,若世界各國全面履行其宣布的能源和氣候承諾,二0三0年全球潔淨能源關鍵技術(包括太陽能發電系統、風力渦輪機、電動車電池、熱泵和氫電解槽等)年產值將有機會達六千五百億美元左右,是目前規模的三倍以上。 工研院長期開發減碳技術,積極協助產業提升淨零排放競爭力,並在二0二一年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以跨領域合作的方式,推動七大關鍵項目,包括減碳智財專利、資金和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創新減碳技術、人才培育、企業碳盤查以及一站式淨零排放平臺,加速臺灣產業淨零轉型。 本場媒合會中,在硬體及材料元件方面,工研院專家將分享微波加熱及微波電漿專利、風力發電機的效能評估方法及裝置、熱管理材料與元件技術、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以及為因應生成式AI風潮帶來大量的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運算需求,所研發之高效能運算節能散熱技術。 在軟體系統方面,則聚焦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智慧電網、軟體定義電能等技術進行說明,和與會者們一同邁向淨零永續新未來。活動最後也將安排線上一對一媒合洽商專屬時間,為各種創新技術與應用的商業化創造最佳可能性。  

Read More

竹縣長楊文科特調廉政的防腐劑 心築獻好聲廉連Podcast節目首播

新竹縣長楊文科(左)與政風處長章宗耀(中)特調廉政的防腐劑,於Podcast節目播出,共推廉能政治。(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因應明年總統大選,推動廉能政治,新竹縣府政風處特製Podcast系列節目「心築獻、好聲廉連」,首集播結合人稱「安西教練」 的縣長楊文科及「廉政才子」政風處長章宗耀,與節目主持人阿官共同搭檔,推出一起讓社會風氣保青春、抗衰敗的「廉政特調防腐劑」。 楊文科回覆主持人的提問時指出,縣府各部門應排除「淤泥效應」並讓「公開」、「透明」與「廉能」的精神能更具體地落實。而政風處的角色,是協助新竹縣政府公務員在圖利與便民上畫紅線,並辦理教育訓練加強宣導。 楊文科說,縣府全球資訊網中,建置施政重點的「竹縣五箭」、「十大交通建設」及「重大議題」專區,公開新竹縣推動中的重大建設之最新進度及聯絡資訊,讓民眾可即時瞭解及掌握建設最新發展,呼應透明廉能精神。 章宗耀表示,政風處這些年來,持續參加法務部「透明晶質獎」,一一一年創下非六都縣市先鋒,首次舉辦「廉能透明獎」,鼓勵各單位增加透明系統、減少弊端風險,今年將辦理第二屆比賽,希望各單位能踴躍參加。 章宗耀說,搭配縣長的文教施政主軸,選定學校興建成立採購廉政平台,今年四月召開首次平台會議,邀請地檢署及專家學者共同把關縣府的重大公共工程;此外,為了讓反貪走出公部門與社會接軌,邀集產官學界代表,深化廉能治理的內涵,將廉政力量擴及到企業誠信,用公私協力的角度,持續努力推動各項廉政政策。

Read More

竹縣「新竹原聲.跨樂國界」 原民音樂交流南島文化

竹縣辦「新竹原聲.跨樂國界」, 用原民音樂交流南島文化,歡迎民眾前來聆聽。(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展現南島文化的多元性及豐富性,以音樂故事串聯台灣原住民族與南島民族,新竹縣政府將在十八、十九日兩天舉辦原民音樂饗宴活動《二0二三新竹原聲、跨樂國界》,邀請國內外知名原住民族表演團體、藝人及音樂家,到尖石鄉及竹東鎮演出,音樂晚會及演唱會活動皆是免費入場,歡迎民眾到場共襄盛舉,一同跨樂國界。 縣長楊文科表示,藉由一系列的音樂盛宴,將世界原住民族音樂帶到新竹縣,與在地的原民音樂團體合作,展現南島語族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及音樂魅力,希望帶領觀眾乘著音樂跨越國界,欣賞原住民族令人驚艷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並藉此促進原鄉觀光旅遊及文化體驗。 縣府原民處表示,十八日晚間在尖石國小舉辦的音樂交流晚會,將與小島大歌團隊合作,並邀請馬達加斯加音樂家Sammy,與尖石國小、泰雅學堂、新竹縣樂舞計畫培訓學員及導師共同帶來精彩的表演。 《二0二三 新竹原聲.跨樂國界》演唱會十九日傍晚於Wah! 幾散竹東的戶外廣場登場,由馬達加斯加音樂家Sammy 、傳源文化藝術團、姚宇謙、桑布伊、泰雅之聲合唱團等多名原民藝人與團體接力演出,帶給所有觀眾難忘的音樂饗宴。 另外,原訂四日在五峰國中舉辦的音樂交流晚會,考量卡努颱風來襲,五峰山區將受到影響,因此決定取消辦理。  

Read More

《續修新竹縣志》獲獎全壘打 再創佳績

《續修新竹縣志》獲獎全壘打,竹縣文史研究出版品再創佳績。(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文史研究叢書出版今年再創佳績,《續修新竹縣志》獲今年年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地方志書類優等殊榮;另泰雅族耆老、資深文化工作者黑帶.巴彥老師畢生的田野調查研究及手繪圖稿作品《泰雅文化新編》,也獲得學術性文獻書刊佳作。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續修新竹縣志》由張勝彥教授擔任總編纂、多位學者教授及在地文史學者協助,今年再度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地方志書類優等,《續修新竹縣志》全數獲優等獎對地方知識學而言,是最大的肯定與鼓勵。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泰雅文化新編》作者黑帶‧巴彥老師自年輕起就展露出對族群文化、語言,熱情真摯的追求與行動。多年累積下,出身基層的老師不僅曾擔任政大原民中心族語維基百科計畫泰雅語召集人,也是新竹縣泰雅族無形文化資產lmuhuw的保存者,更手繪六百多幅圖畫傳達泰雅傳統生活樣貌,將巨量豐富的知識經過系統化整理,成為教科書等級的泰雅族文化知識體系巨作。 對於著作能得到臺灣文獻館學術性文獻書刊佳作,黑帶.巴彥感到非常高興與驕傲,因為建構泰雅文化紀錄一直是他的心願,他也衷心期盼《泰雅文化新編》能讓泰雅文化全面、清晰地進入讀者的視野,這份長年的志業成果也能流傳給後代族人。 黑帶.巴彥以泰雅族的「Gaga(規範、習俗、禁忌)」一詞為量尺,在五年的時間梳理其數十年來從祖父母、父親、叔伯及族人長輩所習得的族群倫理、歷史、語言文化,再透過畫筆,手繪紀錄族人過往搭建住屋、穀倉的方法與步驟,製作山林狩獵陷阱、獵徑上的動植物;其中語言文化裡的泰雅族語辭典及詞彙表的建立更是全書中最重要的章節之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