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結同心逾半世紀 中市北屯區表揚金婚、鑽石婚198對佳偶

台中市松安里鑽石婚代表,高齡九十七歲的鄧爺爺與鄧陳奶奶,相差十九歲,個性互補的二人一路走來相扶相持。(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屯區公所二十一日舉辦「一一二年度金婚、鑽石婚暨白金婚表揚活動」,共一百九十八對伉儷報名參與,包括結婚六十年的鑽石婚三十八對,及五十年的金婚一百六十對,上百對恩愛佳偶在親友陪同下出席受獎合影,現場洋溢幸福氛圍。 台中市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此次接受表揚的一百九十八對的金婚、鑽石婚代表,都是結縭牽手超半世紀以上的夫妻,婚姻走得長,也代表家庭幸福美滿,是年輕世代的榜樣,期盼大家珍視婚姻及家庭的價值,同時祝福長輩們白頭偕老、健康長壽、「牽手」長長久久。 北屯區公所指出,此次表揚的鑽石婚伉儷中,婚齡最久的是結婚長達六十六年,來自舊社里的薛永秋、彭秀娘伉儷,夫妻婚後育有一子二女,子孫滿堂,兩人感情融洽,言語間可以感受到薛永秋對妻子與家庭滿滿的愛與付出,令人稱羡。另一對鑽石婚伉儷,高齡九十七歲來自松安里的鄧承忠,與妻子鄧陳富美結婚六十年,二人年紀相差十九歲,一路走來相扶相持,愛的情意盡在不言中,令人感動。 北屯區公所並提到,婚齡五十九年,來自三和里的鄭天童、鄭林春美伉儷,為今年金婚代表,鄭天童與鄭鄭林春美婚後兩人勤儉持家拉拔三名子女長大,二人熱心服務信眾,感情和睦融洽,是里內的模範夫妻。 來自三和里的紀漢堂跟紀張碧雲,兩人情意相合自由戀愛結婚已相伴六十年,育有四名子女,紀爺爺從年輕時興趣就很廣泛,十七歲開始涉獵攝影,並常參加攝影比賽,另對於品茶、咖啡也很有著墨,本身更是閩南語老師,現在在東光國小擔任志工服務,傳承「閩南語」文化。

Read More

清景麟基金會與成大建築系產學合作 再造開放綠帶空間設計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進行產學合作,再造臺南機場附近開放綠帶空間設計,圖為第一名作品是「舞動的甘蔗公園」。(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進行產學合作,再造臺南機場附近開放綠帶空間設計,邀請年輕學子設計未來世代的公園新樣貌,學生們融合設計、文化、生態和都市防洪措施,提出創意競圖與實體模型,展現六種不同於傳統的公園新想像。 此外,清景麟教育基金會也力邀成大建築系師生一同參與十二月一日舉行的年度盛事「森麟人」植樹造林活動,預計今年將種下四千棵樹,一起為地球的永續環境努力。 未來公園新想像:與生態共存的休憩方案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呼應隈研吾建築師「負建築」的設計理念,以「活化綠地」、「生態永續」及「社區參與」為目標,與成功大學建築系進行「永續都市設計」課程,並透由王逸璇助理教授計畫主持,成功的跨系所合作,包含水利及工業設計等業界專家學者,共同設計課程引導學生們提出全面性的永續計畫,因應台灣的氣候,融合設計、文化、生態和都市防洪策略,同時清景麟教育基金會也提供獎金鼓勵。 這次競圖共兩組作品並列第一,概念一「舞動的甘蔗公園」,從早期糖廠的甘蔗為靈感,打造遠看如同甘蔗園的光電路燈裝置,並在基地架構設置儲水設計,在乾旱時期能提供都市菜園澆灌,天熱時則提供灑水降溫機能,提升居民與環境的使用黏著度;當豪大雨時,滯洪池水位上升,居民還可以享受行走於水上浮橋的樂趣;概念二「公園即是島嶼」,則是提出有機生長的都市生態島,透過時間,讓大自然的生態自然演繹,自由有機的改變空間樣貌。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林聰麟董事長表示,學生們提出的概念都跳脫傳統一般大眾對公園的想像,擁有更多與環境、與生態共融的訴求,也可看出年輕世代對於公園的樣貌是追求更有機、永續的期待,基金會也將提供相關設計概念給台南市政府相關局處參考,期望有機會可以實際落實。 林聰麟指出,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時代,更重視的是環境的永續,因此由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從推廣環境教育開始,到每年逐漸擴大規模的種樹集體行動,透過具體實踐,藉此潛移默化的將永續思維植入參與者的心中,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集結眾人之力就可能發揮到最大的影響力。

Read More

萬聖加年華 馬場町紀念公園變裝同樂

「二0二三萬聖加年華」活動,於馬場町紀念公園變裝登場。(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協助推廣商圈在地特色,台北市商業處輔導加蚋商圈協會自主辦理「二0二三萬聖加年華」活動,二十一、二十二日於馬場町紀念公園變裝登場。 活動以萬聖節為主題,現場除了在地美食與生活風格市集、期間限定樂隊演出之外,還有市立圖書館行動書車帶來的「尋找茉茉鹿」英語繪本劇場,及親子萬聖節遊行。 商業處長高振源表示,加蚋商圈為一0九年成立的年輕商圈,但商圈所在的萬華老城區卻擁有悠久的歷史,古名「加蚋仔」,是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近年許多年輕人返鄉回到加蚋創業,透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加蚋注入新氣象。 加蚋商圈協會理事長周孟儒表示,「萬聖加年華」頭尾二字取自萬華,並且融入加蚋仔的加字,象徵融合了加蚋在地特色的獨特萬聖節。 除了親子活動,加蚋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甜品、佳肴,以及在地限定的各式生活風格特色攤位齊聚馬場町紀念公園,現場拍照打卡,就可以獲得加蚋商圈精選小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Read More

北市幼園公安稽查、輔導評鑑併行

藝起玩情緒集體作品。(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提供) 記者王誌成、蔡琇惠∕雙北報導 為深化幼兒園管理,打造友善教保服務環境,台北市教育局持續透過幼兒園公安稽查、輔導及評鑑併行,全力捍衛幼兒學習環境。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辦理三場次「情緒教育研習」,建立親師生正向合作的互動關係。 北市教育局表示,有關近期報導全市不當管教裁罰案件激增四件,主要係因修訂施行《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及《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將近年廣為國人重視的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一一二年教育局裁罰態樣新增「對幼兒不當對待」態樣,近三年幼兒園發生疑似違法對待事件並無明顯增長。 教育局指出,北市將加強無預警稽查,強化幼兒安全防護機制,導入專家輔導機制;另為增進教保服務人員輔導知能,亦會將正向管教、幼兒輔導管教等課程列入重點規劃課程,協助幼兒園園務管理及增進教保服務人員專業能力成長,建構優質、安全的學前教育環境。 另外,新北家庭教育中心和新北市保母協會合作,於協會及江翠國小辦理共三場次「情緒教育研習」,針對學前教育現場的幼教教師、教保員及居家托育人員,引導覺察自我情緒,探索內在狀態,以提升自身調節情緒的能力,也能進一步關懷孩子情緒,以利建立親師生正向合作的互動關係。

Read More

大直案 東側參與公辦都更意願逾85%

大直傾斜民宅東側參與公辦都更意願逾百分之八十五,台北市府將啟動都更程序。(都市更新處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日前分別針對大直傾斜民宅東、南側鄰地召開公辦都更評估說明會並辦理意願調查,調查結果東側鄰地有意願參與公辦都更的住戶已逾百分之八十五,已達公辦都更受理門檻,市府將立即啟動公辦都更程序。另外,南側鄰地住戶意願調查至二十三日。 都發局及更新處,於十二日針對大直傾斜的民宅東側鄰地,召開「公辦都更評估說明會」,提出三種評估方案,最高可爭取百分之百容積獎勵,並啟動意願調查。截至二十日晚間六時,東側鄰地有意願參與公辦都更意願比已達受理門檻百分之七十五。 更新處表示,市府將立即啟動公辦都更程序協助東側鄰地更新重建,並指定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儘快辦理建築需求調查,蒐集住戶對於未來新家的願景。後續也將協助公開徵求出資者、擬訂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市府也會加速辦理審議程序,提高更新效率。 另市府於十三日也辦理一場南側鄰地公辦都更評估說明會。更新處提醒,南側鄰地公辦都更意願調查至二十三日,住戶可於意願調查期間表達意願,意願書可以郵寄、電子郵件、傳真、親自送達更新處等方式繳交。

Read More

中壢一號社宅「ONE HOW SPACE地方創生基地」開幕

中壢一號社宅「ONE HOW SPACE地方創生基地」開幕。(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一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ONE HOW SPACE地方創生基地開幕記者會」。張善政市長表示,市府於中壢一號社會住宅設置「ONE HOW SPACE地方創生基地」,提供地方青年團隊展售及策展空間、發揮創意,尤其市府鼓勵青年團隊結合中壢特色,發展多元小生意以獲得收益。在地方創生基地啟用後,期待進駐的年輕朋友能夠發揮創意,彰顯中壢的特色,未來市府也將持續運用社會住宅開闢地方創生環境,讓年輕族群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張善政市長指出,市府青年局從事許多扶植青年政策,相較於長時間孕育的創新創業團隊,市府也鼓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讓年輕朋友短時間內結合地方特色及創意,實現理想。目前ONE HOW SPACE地方創生基地內,有咖啡廳進駐團隊「日日誌IN BAR」展現高品質的咖啡拉花、寄售商店策展團隊「金山所在」、「慢飛超人布藝young」,分別以桌布呈現日本時代中壢地理環境,或是回收二手牛仔褲再製為實用背袋或飾件,展現年輕人的創意。 青年局長侯佳齡表示,「ONE HOW SPACE一號空間地方創生基地」規劃咖啡吧一間及展售商店二間,提供地方創生等青年團隊展售及策展空間,並提供驗證產品市場接受度的場域;同時,未來基地內將定期舉辦各式策展、手作體驗、推廣講座及交流工作坊等,透過匯聚在地青年的創意及力量,與在地居民一起投入永續行動,深化地方創生的行動與能量。  

Read More

水培所黑水虻養殖暨應用推廣講習會 學員反應熱烈

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帶領參與學員參觀園區建置的黑水虻養殖溫室。(花蓮水培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水產培育所二十一日舉辦黑水虻養殖暨應用推廣講習會,分享黑水虻繁養殖的基礎知識,並帶領參與學員參觀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園區所建置的黑水虻養殖溫室,讓學員更深入了解相關技術與實際飼養操作。 水培所提供黑水虻及除臭益菌等資材給參加學員。(花蓮水培所提供) 與會學員六十人包括花蓮縣紅葉福利雞蛋生產合作社的社員、農民及對黑水虻感興趣的民眾,透過水培所專業解說,學員了解到如何在家庭或農場建立黑水虻養殖系統,有效處理廚餘和有機廢棄物,同時生物餌料及有機肥料,會後水培所也提供黑水虻及除臭益菌等資材給參加學員,參與學員皆反應受益良多,回去後就可以開始飼養。 花蓮縣水產培育所代理所長郭仕強說明,黑水虻飼養容易,廚餘、農業廢棄物等都能分解成肥料供植物種植所需,而黑水虻的幼蟲對家禽及水產動物而言更是可口的餌料生物,黑水虻的成蟲不像蒼蠅般擾人,牠喝水存活十天交配繁殖後就死亡,養殖黑水虻能解決環境廢棄物問題,農場透過黑水虻養殖可達成農業循環利用的永續目標。 黑水虻養殖這幾年經過產官學各界推廣,全台各地從社區、學校、農場、清潔隊甚至是生技公司,都極積推廣利用黑水虻作為環境永續的工具,花蓮縣水培所利用黑水虻作為餌料生物去化水產養殖所生廢棄物,同時藉由教學及導覽的方式作為推廣的平台,歡迎對黑水虻應用有興趣的民眾、農場、機關、學校、團體,平日及假日都歡迎到水培所參觀或預約專人導覽學習。

Read More

昇貿科技歡慶成立五十週年 張善政市長肯定深耕循環經濟

昇貿科技歡慶成立五十週年,張善政市長肯定深耕循環經濟。(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一日中午前往大園區,出席「昇貿科技公司五十週年慶活動」。張善政市長表示,昇貿科技公司成立滿五十週年,從事PCB相關產業,致力於回收廢棄的印刷電路板(PCB),提取焊錫再利用,達到循環經濟的目標,現為台灣最大PCB回收錫供應商,以及全球第三大錫材供應商。當前新科技對於印刷電路板需求日益漸增,昇貿科技公司的角色愈發重要,相信未來昇貿科技會持續成長,並祝福昇貿科技五十週年生日快樂,未來五十年更蓬勃發展。 張善政市長提到,昇貿科技公司創業之初篳路藍縷,獲得企業界及金融界等諸多貴人提供幫助。在電子通訊時代,印刷電路板無所不在,舉凡筆記型電腦、手機、車用電子組件、冷氣遙控器、滑鼠等均有印刷電路板,而印刷電路板取用地球珍貴的銲錫資源,因此昇貿科技從事萃取廢棄印刷電路板的焊錫。此外,早年銲錫加入有毒重金屬鉛,而昇貿科技也成功研發無鉛銲錫產品,在銲錫領域首屈一指,不僅對於地球環境有莫大的幫助,也對於全球資通訊工業發展相當重要。 經發局長張誠表示,昇貿科技總部設立於觀音桃科園區,為台灣最大PCB回收錫供應商,不僅致力於建立完整的全球供貨系統,更積極開發無鉛銲錫製品,並陸續獲得政府專案計畫支持,順利開發出無鉛焊接製程用的錫膏、錫棒、BGA錫球、錫絲及助銲劑產品,更可提供全系列無鹵產品以因應環保需求。今年昇貿科技更與中央大學共同宣布設立聯合研究中心,聚焦於電動車元件組裝、AI晶片先進封裝及低碳低能耗製程的材料技術,並預計明年導入市場,產品成長潛力可期。

Read More

響應「國際維修日」 北市動質處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

響應「國際維修日」,台北市動質處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走入社區。(動質處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動產質借處首次與民間社群團體「小家電維修所」合作,於二十一日響應「國際維修日」舉辦「維修與二手物」講座,邀請台北市及新北市對於環保、社區營造有興趣的里長或里民前來共同參與,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公私合力方式,讓鄰里民眾可以將資源循環再利用實踐於日常生活,由下而上落實北市府二0五0淨零排放的目標。 為落實台北市蔣萬安市長有感服務型政府,財政局胡曉嵐局長希望台北惜物網除了拍賣政府報廢公產,還可以進一步協助民眾透過維修實作,讓「維修代替購買」的理念,能夠實際走入社區中。 動質處張雅惠處長表示,惜物網目前是全國最大的政府報廢公產網路拍賣平台,目前已有十七個縣市政府、四千四百十六個機關響應加入。考量有許多認同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民眾,卻苦無找不到維修店家,今年特別結合小家電維修所合作舉辦活動。鼓勵民眾上惜物網競標報廢公產後,再透過社區維修活動,重新創造二手物新價值。 以萬華社群共享空間「一碼村」為基地的小家電維修所,團隊由認同資源循環再生的年青人所組成,利用工作之餘每月舉辦一場家電健檢或維修活動,2016年成立至今已經超過7年,舉辦80場活動,維修上千件小家電。創辦成員之一蔡亞軒表示,希望藉由維修活動打造互助共好的社區,進一步盼能將累積的維修經驗回饋給製造商,從源頭改善設計,逐步拓展永續生活的藍圖。 「國際維修日」已在國際間逐漸受到重視,希望藉由本次活動的舉辦,由北市動質處帶頭,結合小家電維修所串聯全台維修團體的響應運動,共同為珍愛地球,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竹市「2023聯合藝文季」絢爛登場 精采表演民眾大飽眼福

竹市「2023聯合藝文季」21日在巨城購物中心廣場登場,共有五百多名學童熱情參與,市長高虹安蒞臨現場觀賞學生的才藝演出。(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讓新竹市的學生能盡情展現自我,新竹市學生專屬的展演藝能舞台「二O二三聯合藝文季」,二十一日在巨城購物中心廣場盛大登場,藉由活動發揚竹市藝文教育、適性發展的多元樣貌,市長高虹安蒞臨現場觀賞學生的才藝演出,一開場就由活力充沛的南華國中啦啦隊,帶來熱舞炒熱現場歡樂氣氛。 高虹安表示,市府非常注重學童教育與多元學習資源運用與發展,積極投入專業教育規劃及適性教學領域,並鼓勵學子以不同形式投入或參與課外才藝學習,來提升適才、適性發展的多元學習成就,希望透過聯合藝文季的活動展演,孩子們用精采的演出,讓民眾發現不一樣的新竹,共同感受風城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素養。 竹市「2023聯合藝文季」21日在巨城購物中心廣場登場,共有五百多名學童熱情參與,市長高虹安蒞臨現場觀賞學生的才藝演出。(記者曾芳蘭攝) 新竹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葉國文表示,聯合藝文季活動今年已邁入第八年,協會辦理活動初衷是希望帶給才華洋溢的孩子們一個表演舞台與機會,竹市各學校在藝術領域發展的頂尖才藝團隊實力都很堅強,在公佈活動訊息後不到一個禮拜,報名就已額滿,共有二十所學校熱烈響應,五百多名學童熱情參與,表演節目包含管弦國樂、太鼓表演、合唱、舞蹈等。 竹市「2023聯合藝文季」21日在巨城購物中心廣場登場,共有五百多名學童熱情參與,市長高虹安蒞臨現場觀賞學生的才藝演出。(記者曾芳蘭攝) 教育處長陳木金表示,市府長期在推動學童多元才藝及適性發展上不餘遺力,非常感謝學校團隊、指導老師、家長會長協會及所有師生家長的攜手合作,使竹市成為孕育藝文教育的搖籃,讓孩子們能在課後沉浸藝術美感之中,有家長的用心深耕與孩子的堅持練習,才能在今天閃耀的鎂光燈下,綻放撼動人心的豐碩成果。 閉幕儀式在曙光女中儀隊的精采演出中,劃下完美句點,儀隊整齊劃一的動作,完美演繹學生才藝的淬鍊精神,伴隨音樂節奏的流暢拋接,令現場民眾大飽眼福,掌聲歡呼聲絡繹不絕,民眾也都期待明年能再次觀看孩子們的專屬舞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