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鳳山民眾養鸚鵡叫聲尖銳 鄰居「凍未條」 崩潰報警

  高雄市鳳山區有民眾飼養金刪鸚鵡,其叫聲令鄰居崩潰。(記者吳門鍵翻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鳳山區有住家在門外飼養金剛鸚鵡,鸚鵡發出的尖叫聲讓鄰居「凍未條」 崩潰報警,環保局認為鸚鵡製造的譟音不具持續性,宜由警方處理,警方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移請裁處。 鳳山警分局呼籲民眾飼養寵物,應妥為安置,勿讓其影響他人安寧,以免觸法。 鳳山區凱旋路有住戶在家門外飼養四隻金剛鸚鵡,拴著鍊子站在鐵桿上,樣貌很漂亮可愛,但鸚鵡經常發出尖銳叫,似乎就像在交談,卻造成附近住戶困擾。 據附近住戶表示,飼主的快樂是建築在鄰居的痛苦上,金剛鸚鵡的叫聲很尖銳大聲,有時放假在家要好好休息卻不得安寧,情況長達半年,只能戴上耳機,真的很無奈。 鄰居曾向環保單位檢舉,環保局也曾派人稽查,認為鸚武製造不具持續性或不利量測,而足以妨礙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者,宜由警察機關依有關法規處理。 環保局人員也曾勸飼主不要妨礙到鄰居安寧,當下飼主有將鸚鵡移進室內,但環保局人員離開後,又將鸚鵡帶到戶外,情況依舊,鄰居幾乎崩潰。 鳳山警分局新甲派出所表示,有關民眾飼養鸚鵡,鳥叫聲涉妨害安寧案,員警十一日曾前往勸導,如有民眾至派出所報案,警方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七十二條第三款「製造噪音妨害公眾安寧者,處新臺幣六 千元以下罰鍰。」移請裁處。      

Read More

不是落在冬至 台灣各地今年最晚日出 在這幾天

台灣最晚日出不在冬至,一月中旬才是最晚曙光,影響民眾的生活作息。(台北天文館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近日,早起的民眾或許察覺到,天亮時間較往常更晚。據台北天文館精算,一月十三日至十六日為台灣各地今年日出最晚的時段。因地理位置差異,各地日出時間在六時三十七分至四十二分之間波動。 以台北天文館為例,今年最晚日出時間定格在一月十三日的六時四十一分。台灣最東端的三貂角,于六時三十九分迎來最晚日出;花蓮七星潭最晚日出則在一月十四日的六時三十八分。而台灣最西端的台南七股,在一月十五日的六時四十二分才破曉;最南端的墾丁,最晚日出時刻為一月十六日的六時三十七分 。 人們通常認為「冬至」是最晚日出、最早日落的節點,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台北天文館指出,冬至僅是白晝最短的一天,最晚日出的日期受到地球自轉軸、繞日公轉軌道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在台灣地區,最晚日出大約集中在一月中旬。與之相對,最早日出並非在夏至,而是在六月上旬的五時整左右,相較於一月中旬的日出時間,足足提前一個半小時以上,這一變化對民眾日常作息產生顯著影響。

Read More

高市旗津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順利完工 寒假過後師生即可進駐使用

  高雄市旗津國中校舍新建工程已順利完工。(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旗津國中校舍新建工程已順利完工,校舍面向美麗海景,外觀設計獨特,如一艘船隻象徵著學校「大船出航、遠眺柴山」精神,寒假過後就能提供師生進駐使用。 工務局表示,旗津國中新建校舍工程約兩億多元,新校舍緊臨旗津二路,一一一 年十一月開工,包括多間教室、圖書館及多功能會議室,為學生提供更舒適和先進的學習環境,更提供圖書空間及資源,擴展成為旗津居民閱讀及資料查詢的場所。目前已順利完成,提供校方搬遷,待校方搬遷完成後新工處將協助拆除舊有忠孝、仁愛大樓。 新工處指出,新建校舍周圍綠化良好,為能消除疲倦後的調適,景觀規劃上,利用校內高低差形成自然的瀑群景觀,休憩中的小橋流水綠意,解放倦怠的心靈,讓學生在課餘時間能夠放鬆身心,重拾續航精力,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此外,新校舍同時獲得國家卓越建設「設計規劃類」金質獎,及「二0二四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的肯定。此次工程的順利完工,不僅提升旗津國中的硬體設施,也為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Read More

AI羽球教練 獲美最具影響力技術

  工研院「AI羽球教練」一舉摘下主辦單位CTA官方媒體TWICE精選大獎,獲選今年度最具影響力技術之一,右二為美國華裔羽球選手舒之顥。(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參展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十項創新技術聚焦「健康科技」、「智慧照護」兩大領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其中「AI羽球教練」更一舉摘下主辦單位CTA官方媒體TWICE精選大獎,獲選今年度最具影響力技術之一。 工研院運用先進3D封裝技術開發「AI羽球教練」,將多功能晶片垂直堆疊,使連線間距變短,訊號傳輸速度更快,系統使用高速相機感測器捕捉體驗者的姿態與移動,將揮拍姿勢、球擊位置等數據傳至雲端平台,結合生成式AI,快速評估能力並客製化訓練計畫,讓人人都能成揮拍高手。 工研院表示,主辦單位統計此次吸引全球超過十四萬名與會、四千五百多家廠商參與,工研院十項創新技術在四天展期內也吸引許多大廠洽詢,如韓國家電大廠、日本大型車廠及工業電子大廠、德國醫材大廠、泰國排名前二大的醫療集團等。 「醫咖go+iMAS 智慧醫療資訊平台」將血壓計、五官鏡、眼底鏡、手持超音波、傷口機、心電圖檢測儀等16項手持醫材,整合於一個小行李箱中,方便易攜的特色獲得許多廠商肯定。(工研院提供) 此外,「醫咖go+iMAS智慧醫療資訊平台」,打破傳統以「隨身醫療」的概念備受矚目,吸引如日本電子大廠、美國休士頓大型醫療設備商等業者洽詢;「高隱私AI照護員」的黃金救援六十秒,亦吸引美國失智中心及大型醫療設備供應商洽談,期待導入技術能緩解醫療產業人力不足。 工研院指出,「醫咖go+iMAS智慧醫療資訊平台」將血壓計、五官鏡、眼底鏡、手持超音波、傷口機、十二導程心電圖檢測儀等手持醫材,整合於一個小行李箱中,醫生只要提一卡小皮箱,就能全世界走透透為病患診療,或到不便出門的病患家中做定期診斷。 「高隱私AI照護員」特別針對養護與遠距照顧中心設計,可將跌倒通報時間從1小時縮短至1分鐘內。(工研院提供) 而因應台灣二0二五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為解決醫事人員短缺的挑戰,工研院與澄風科技合作開發「高隱私AI照護員」,特別針對養護與遠距照顧中心設計,將跌倒通報時間從一小時縮短至一分鐘內,把握黃金救援時間。高隱私AI照護員採用熱影像與毫米波技術,達到廿四小時非接觸式健康偵測,為長期照護場景的提供創新解方,在展場吸引不少醫療機構業者關注。

Read More

哈哈蛇-蛇萬個為蛇麼 025新春特展新北動保處推懂牠再養牠

今年生肖蛇年,新北市府動保處在板橋毛寶貝生命教育園區舉辦「哈哈蛇─蛇萬個為蛇麼」新春特展昨日揭幕。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今年生肖蛇年,恐帶動許多寵愛動物民眾呼應養蛇;新北市府動保處在板橋毛寶貝生命教育園區舉辦「哈哈蛇─蛇萬個為蛇麼 二0二五新春特展」十三日揭幕,現場邀請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理事長謝東穎、專業獸醫師及養蛇達人帶來寵物蛇,分享照護經驗,呼籲懂牠再養牠。 這項蛇萬個為蛇麼特展將展至四月三十日, 新北市府動保處舉辦「哈哈蛇─蛇萬個為蛇麼」新春特展,現場專科獸醫師邱建竹為民眾的寵物蛇義診。 (記者吳瀛洲攝) 市農業局長諶錫輝十三日在揭幕中與寵物玉米蛇及球蟒首次互動接觸,現場也設置二座蛇類飼養生態缸,讓參觀民眾更深入了解台灣蛇類狀況及飼養寵物蛇照護相關知識。 諶錫輝表示,民眾在飼養寵物前做好充分了解與準備,善盡飼主之責,照顧牠一生、不離不棄,飼養特殊寵物應先熟讀「非犬貓寵物基礎飼養指南」,詳細資訊可參考動保處官網。 動保處指出,去年新北市民眾尋求協助蛇類案件達三千多件,其中寵物蛇佔一五0多件,顯示蛇已漸成為民眾飼養寵物的選項,今年蛇年恐吸引更多民眾養蛇,為讓民眾了解、關心台灣蛇類現況舉辦這次蛇特展,展覽內容包括「認識蛇種」、「台灣六大毒蛇與相似蛇的分辨」、「被咬處理方式」、「寵物蛇飼養示範」、「常見疾病」、「養寵物蛇注意事項」等。 展覽現場飼養特寵達人姜禹安、姚嘉怡,帶著玉米蛇、豬鼻蛇等蛇類動物現場解說飼養上需要注意的事項;並由獸醫師現場幫民眾寵物蛇義診,說明飼養蛇注意事項。 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理事長謝東穎表示,蛇類飼養上較不同於一般寵物跟兩棲爬蟲類,蛇屬於肉食性動物,飲食都以蛋白質為主。野生環境中,蛇通常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動物和昆蟲為食;家庭飼養寵物蛇,除需評估食物來源,長大後的體型也需慎重考量,如球蟒長大後體型可達二公尺長,民眾飼養前應想清楚,千萬不要因流行或一時興起就買來飼養。

Read More

微藻、農廢變身環保減碳塑膠 中山大學獲國際發明金獎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張耿崚團隊,將微藻、農廢變身環保減碳塑膠,成果獲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獎(左起環工所越南籍博士生黃光譚、吳羿葶、教授張耿崚、碩士生張惠君)。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張耿崚,帶領團隊以海洋微藻與農業廢棄物研發環保減碳生物塑膠,優化製程後能在八分鐘內萃取微藻蛋白質,並利用廢棄香蕉假莖增加生物塑膠薄膜的延展強度與伸長率,表現優異的應用性能;此項創新技術可促進永續循環經濟,也為農業創造新的附加價值,成果獲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獎。張耿崚也因長期致力於研發環保減塑、農廢再利用及轉化二氧化碳,榮獲第二十屆國際傑出發明家獎。 張耿崚表示,研究團隊研發的環保減碳生物塑膠與傳統塑膠相比具有多種優勢,「它們的碳足跡較低,採用可再生資源製造,且可自行分解。」以香蕉假莖製造生物塑膠能減少農業廢棄物,也能活化農村經濟;而海洋中的微藻應用層面廣,涵蓋藥品、生物塑膠、化妝品、食品及動物飼料的生產等不同領域,對生態和工業應用均發揮關鍵作用。結合二者生產的環保減碳生物塑膠材料創新,未來應用於替代傳統塑膠與永續發展上皆具備極大潛力。 張耿崚指出,此項研究提取微藻蛋白為原料基底,製成可生物分解的環保減碳塑膠。團隊提出一種有效且可擴展的微藻蛋白萃取方法,即在氫氧化鉀、氯化鉀及甘油的緩衝溶液中使用超音波均質器。透過反應曲面法優化後,最佳條件為十四毫升溶液、8分鐘處理時間及酸鹼值十點五pH,萃取效率達七十三點三八%,蛋白質純度為八十六點四五%。 為了增強機械性能,研究團隊也使用各種填料測試生物塑膠薄膜的配方,發現使用農業廢棄物香蕉假莖粉作為填料的薄膜,表現出七點0八MPa的拉伸強度和十五點六%的伸長率,顯示農業廢棄物增值的潛力;由於微藻易於培養且生長速度快,農廢環保且成本低廉,產出的生物塑膠作為傳統塑膠替代品的可行性高,因此引起業界廣泛的關注與重視。

Read More

保險業王育楹預見高齡化需求 率同仁捐贈復康巴士

從事保險業務的王育楹(左二)捐贈一輛復康巴士給新北市府,由市府秘書長邱敬斌(右二)代表受贈。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住新北市蘆洲區從事保險業務目前擔任富邦人壽業務經理的王育楹,十三日帶著團隊一起到新北市府捐贈一輛復康巴士;王育楹表示,她因工作關係理解高齡化將來臨,會有很多人需要復康巴士,因此特別捐贈復巴,這次帶著團隊來見習,希望同仁努力工作,將來賺了錢也能回饋社會。 新北市府秘書長邱敬斌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牌和復康巴士模型車;邱敬斌表示,王女士事業有成之餘,以實際行動傳遞愛心,並將善念影響傳播給同仁,令人敬佩。新北市目前實際投入營運的復康巴士有五七0輛,服務範圍包括基北北桃,就是希望社會共好,讓更多有需求者更方便叫到車。 王育楹從事保險業廿四年,與先生盧文銅在各自工作領域努力,夫妻倆希望行有餘力、回饋社會;於一0九年曾與先生捐贈一輛復康巴士給母縣雲林縣政府,提供家鄉更完善的接送服務。 從事保險業務的王育楹(右四)帶著同仁捐贈一輛復康巴士給新北市府,希望同仁未來也能回饋社會。 (記者吳瀛洲攝) 王育楹表示,有感於高齡化將來臨,而新北市幅員廣大,身心障礙人口眾多,復康巴士一直是身心障礙者與失能者就醫就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她帶著公司同仁一起來捐贈,希望將來同仁有能力時也可回饋社會,幫助更多行動不便的長者與身心障礙者。

Read More

連3年春節送暖!台灣好樣協會捐500組年菜助新北弱勢

台灣好樣社會關懷協會13日捐贈500組年菜給新北14處社福中心服務家戶。(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親自挑選年菜,希望弱勢溫暖過新年,台灣好樣社會關懷協會連續3年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捐贈500組年菜給新北14處社福中心的弱勢家戶。協會理事長張方寧說,年節將近,她特別走訪年菜供應市場,精挑出櫻花蝦蒲燒米糕、佛跳牆、黃金鯧、干貝雞湯及筍絲元蹄等5道佳餚,希望讓家戶能有個豐盛溫馨的年夜飯。 台灣好樣協會捐500份年菜,每份包含櫻花蝦蒲燒米糕、佛跳牆、黃金鯧、干貝雞湯及筍絲元蹄等5道佳餚。(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捐贈儀式今(13)日下午在三重社福中心進行,有許多家戶到場領取年菜及物資,其中一位前來領取年菜的張先生,他因好友入監服刑且失聯,便一肩扛起了朋友孩子的保母費和生活照顧事宜,獨自照顧13年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退休後他面臨到沉重的經濟壓力,後來在三重社福中心社工的幫助下,協助張先生申請法律扶助取得孩子的監護權,並媒合民間單位的資源提供經濟及物資協助,得以減輕生活經濟壓力。 今年領取到年菜和生活物資,張先生感動地說,有著社工和善心人士的幫助陪伴,讓他覺得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撐著,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 張方寧說,希望協會的一點心意,能夠讓弱勢家庭也能感受除夕圍爐的氣氛和社會關懷的溫暖,這份好事,協會定會持續做下去。 張方寧表示,協會以關懷社會弱勢、協助偏鄉教育、推廣文化藝術為宗旨,關懷對象包含偏鄉學校、在地小農及弱勢家庭等,提供書籍、學童營養午餐補助,並結合網路平台,替農民銷售農產品,以幫助在地小農和偏鄉弱勢學童。 台灣好樣協會理事長張方寧(中)和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左1)將年菜送給家戶。(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代表受贈時表示,台灣好樣關懷協會自111年成立以來,便與新北市密切合作,曾募集捐贈2輛社福專車,捐贈春節年菜則是邁入第3年,且張方寧理事長和協會理監事除了親自到年貨市場挑選菜色,還特別製作保冷袋,讓家戶方便領取年菜帶回家,有愛心又細心。

Read More

每月一日健康蔬食日 童醫減碳環保愛地球

童綜合醫院同仁響應「每月一日健康蔬食日愛地球」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每月一日健康蔬食日愛地球」宣誓活動,訂定每個月第2週的星期一為童綜合醫院<健康蔬食日>。童綜合醫院總院長童敏哲、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副院長許弘毅、副院長李博仁、副院長吳肇鑫、副院長蔡青劭與副院長顏振榮進行宣誓並簽署,鼓勵院內同仁都能共同響應,並提供獎勵機制,只要每個月都有參與同仁就有機會可以參加抽獎,每3個月將抽出50名同仁獲得100超商商品卡。 宣誓活動邀請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林仁翔營養師進行衛教,說明蔬食非素食,蔬食是指以環保愛地球、健康養生、少吃動物性來源食物為主要概念,是可以食用奶蛋與五辛(蔥、蒜、韭、蕎及興渠) 童綜合醫院童敏哲總院(中間)、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左3)、許弘毅副院長(右3)、李博仁副院長(左2)、吳肇鑫副院長(右2)、蔡青劭副院長(左1)與顏振榮副院長(右1)進行宣誓並簽署,鼓勵院內同仁都能共同響應蔬食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另外,長期吃蔬食的人,可以獲得較豐富的膳食纖維、葉酸、抗氧化劑,以及鎂、鉀等營養,也較不會攝取到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因此吃蔬食有助於降低罹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症等)風險,也可以改善便秘發生和維持腸道健康。也有調查文獻提到,不含動物性食物的飲食(蔬食)有助減少癌症與子宮肌瘤的發生率。   童綜合醫院推行「每月一日健康蔬食日愛地球」活動,醫院同仁一起進行宣誓。(記者陳金龍攝) 童敏哲表示,童醫院不僅守護民眾健康不遺餘力,也關心地球的健康,2025年開始童醫院減碳護健康、愛地球,每月一日進行健康蔬食,將以健康的蔬食為主,選擇新鮮、天然在地的食材;選擇植物性飲食,減少肉類和動物性產品的碳排放;用餐時也將自備環保餐具,在每月的第2週星期一都會吃健康蔬食,一起為自己健康與地球的未來努力。

Read More

串燒王一鷺攜手台灣土雞王 雙王合作創新「雞」

串燒王一鷺攜手台灣土雞王強強聯手創新「雞」。(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串燒名家「一鷺炭火燒鳥工房」攜手「台灣土雞王」,雙王強強聯手,以全台首用的「蘆皇雞」打造頂級串燒饗宴。 經七代專業選育的蘆皇雞肉質細密富彈性,對於食材嚴格講究的一鷺領先全台使用蘆皇雞,推出一腿五吃的豪華串燒料理,專業分切刀工搭配職人燒烤技術,吸引許多饕客一嚐新「雞」風味。立法委員廖偉翔委派秘書代表、雲林縣農業處處長魏勝德、市議員江肇國、市議員陳廷秀、市議員黃守達、市議員蔡耀頡、台中市工策會副總幹事林家興、市政顧問莊子富及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莊競程皆到場同慶本次新「雞」啟用。 一鷺炭火燒鳥工房屬少數台灣創立具備專業日式燒鳥分切與燒烤技術者,創立十年以來秉持選用放牧地雞製作串燒,不斷追求燒鳥料理的突破與創新,一鷺社長劉士綱表示,我們相信好的食材是串燒美味關鍵的第一步,本次非常開心與台灣土雞王合作全新雞種蘆皇雞,蘆皇雞油脂分布均勻,經炭烤後香氣濃郁,透過專業分切刀工,將一隻雞腿細分切為五種不同串燒料理,包含雞腿肉、腰內肉、腿內肉、花枝肉及阿基里斯肉,根據各部位的風味特性進行串烤,讓饕客們細品口感、旨味、肉汁激盪的獨特魅力。 全新雞種「蘆皇雞」由台灣土雞王從育種、孵化、養殖、飼料、電宰、加工一條龍專業經營,同時也是全台第一隻本土土雞桂丁雞的主要推手,台灣土雞王總經理鄧學極分享,經過七代專業選育,成功保留蘆皇雞的優勢,蘆皇雞採放牧飼養,平均每隻雞擁有一坪的活動空間,低密度飼養環境滿足雞隻跑跳探索天性,打造富彈性的肉質與口感,台灣土雞王透過社區回饋、維護動物福利等方式,創造永續的經營,本次蘆皇雞的飼養與雲林在地社區合作,透過導入飼養技術,增加在地就業機會,並將收益回饋給社區長青食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