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一片生態綠網 林業署宜蘭分署植樹月活動登場

林業署宜蘭分署今年度規劃的植樹月贈苗活動目前計有廿二場次,提供桃金孃、烏來杜鵑、山黃梔、田代氏石斑木等原生樹種近一萬五千株苗木,讓都市一起綠美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業署為響應環境保護與綠化家園的理念,訂定三月份為植樹月,宜蘭分署今年度規劃的植樹月贈苗活動目前計有廿二場次,提供桃金孃、烏來杜鵑、山黃梔、田代氏石斑木等原生樹種近一萬五千株苗木,讓都市一起綠美化。歡迎有興趣兌領苗木的鄉親朋友,憑一一四年度三張發票(可使用雲端發票)換取一株樹苗,並請自備環保袋,所募集的愛心發票將捐贈給宜蘭縣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基金會,歡迎鄉親共襄盛舉,植樹減碳愛地球,同時發揮愛心做公益,為地球增添更多綠意。 植樹月期間,宜蘭分署結合轄內縣市政府、鄉鎮公所、各級學校、社區、社福機構、NGO組織等,辦理區域植樹及社區植樹活動,以植樹場域特性,提供適地適木之植栽種類,並推動原生樹種,推廣永續生活方式。 植樹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有助於減少空氣污染、提升生物多樣性,並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透過此次活動,主辦單位希望能夠號召更多企業、學校與社區共同參與,一起為未來打造更健康、更宜居的環境。 植樹月活動詳細贈苗資訊歡迎查詢「植樹月贈苗活動一覽表」:https://url.forest.gov.tw/114tree

Read More

花蓮縣長徐榛蔚積極推動MIT REAP計畫理念 開闢花蓮嶄新願景

花蓮縣府於一一三年入選第十一屆麻省理工學院區域創業加速計畫(MIT REAP),成為國際創新生態系的一環,積極推動地方創新與產業發展。(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二十七日表示,縣府於一一三年入選第十一屆麻省理工學院區域創業加速計畫(MIT REAP),成為國際創新生態系的一環,積極推動地方創新與產業發展。花蓮縣政府舉辦第三次MIT REAP工作夥伴會議,現場與線上與會貴賓透過視訊交流,共同探討花蓮創新創業環境。縣長徐榛蔚於會中強調,MIT REAP計畫將為花蓮帶來更多機遇,開闢地方產業發展的新願景。 徐榛蔚表示,花蓮正站在世界創新的浪潮上,在MIT REAP的引領下,縣府將持續推動跨界合作,打造符合花蓮特色的創新生態系。我們不僅要向世界學習,更要找到花蓮自己的定位,建立韌性產業,讓花蓮成為人才匯聚的創新基地。徐縣長指出,MIT REAP計畫提供花蓮一個嶄新的國際視野,透過科技、創新與合作,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花蓮縣政府表示,本次會議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分享各領域的創新發展。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秘書長黃玉華博士首先報告Team Hualien Champion及指導委員每月例會進度,期盼透過國際新創與在地人才的合作,共同推動花蓮成為韌性智慧城市。 工研院副總監曹景翔提出東部智慧醫療園區規劃芻議,強調透過科技應用帶動經濟效益,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擴大企業共榮共好,促進青年返鄉創業。同時,工研院中分院鄭人豪博士分享革新永續與精準農業的理念,透過智慧科技提供農民更環保且高效的解決方案,推動轉型農業,恢復土地並確保永續發展。 慈濟醫院執行長林俊龍表示,亦分享與花蓮縣衛生局合作推動驗證的智慧醫療計畫,包含智慧戶口名簿、IDMAT等技術,期望透過科技創新,提升醫療品質,實現智慧健康城市的願景。並表示透過這些技術,將能更精準地服務民眾,促進醫療數位轉型。 花蓮縣政府表示,縣府未來將持續推動MIT REAP計畫核心理念,深化與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在地企業的合作,打造創新創業、永續發展、韌性繁榮的花蓮新未來,讓花蓮在全球創新版圖上發光發熱。  

Read More

金寶山基金會捐助山陀兒颱風救助金 金山區受災居民揪甘心

(金山區公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金寶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熱心公益,特慷慨捐贈山陀兒颱風淹水救助金,協助金山區受災民眾,新北市金山區公所今(27)日於區公所4樓舉行捐贈儀式,新北市民政局專門委員莊茂坤在捐贈儀式上表示,感謝金寶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善行義舉,充分展現了企業對社會的關懷與責任感。對於受災戶民眾而言,這一筆捐贈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莊茂坤提到,113年10月4日山陀兒颱風帶來的強降雨重創金山區,市府團隊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金山區市容,並迅速展開執行各地搶災復建的工作。同時也隨即調查受災戶狀況及完成發放慰助金。而除了市府的積極執行各項復原工作及災害慰助以外,更有許多熱心的民間團體、慈善機構陸續對金山區提供許多的幫助及服務。尤其在地的金寶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更是不落人後。 (金山區公所提供)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金寶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致贈代表、振記營造董事長林鬆泉致詞時表示,基金會長期以來一直都不遺餘力關懷、協助金山區的長輩及弱勢群體,這一次發生這麼嚴重的災情,身為金山區的一份子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定當盡一份微薄的心力,希望能夠協助大家。 金山區公所區長劉昌松表示,山陀兒颱風對金山區造成的災害,由衷感謝來自市府及社會各界的幫助,尤其是金寶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雪中送炭的善行捐贈。 (金山區公所提供) 捐贈儀式現場有代表受災居民的各里里長、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總幹事,還有金山區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會長及新北市金山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也在現場表達感謝之意。 金山區公所表示,本次救助金每戶3,000元,將依先前已申請淹水救助之居民及商家名冊進行發放,預計於本周陸續匯款至民眾帳戶,民眾無須另行申請。

Read More

花蓮高爾夫球車愛心駛動 提供更完善照顧服務

花蓮榮家與花蓮高爾夫球場簽屬合作意向書,花蓮高爾夫球場無償提供高爾夫球車兩部供榮家住民使用,以實際行動展現對榮民長輩的關懷,並促進社區友善共好。(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花蓮榮譽國民之家與花蓮高爾夫球場二十七日上午在花蓮榮家舉行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花蓮高爾夫球場無償提供高爾夫球車兩部供榮家住民使用,以實際行動展現對榮民長輩的關懷,並促進社區友善共好。 花蓮榮家表示,簽約儀式上花蓮港區扶輪社長黃明健、花蓮縣藍天退伍協會理事長林兆岳、傅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王怡方、立法委員林憶君特助江耀辰醫師、花蓮縣政府北區服務中心副主任林潘忠誠等貴賓蒞臨觀禮,共同見證這項合作。 花蓮榮家表示,花蓮榮家占地九公頃,目前提供三百九十位榮民及ㄧ般民眾在榮家居住,為花蓮地區重要的長期照顧服務據點之一。然而家區幅員遼闊,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輩而言,移動成為一大挑戰。花蓮高爾夫球場得知此情況後,主動提供兩部高爾夫球車給榮家住民使用,以解決長輩們的移動問題。 花蓮高爾夫球場副總經理林高鋒表示,很榮幸能與花蓮榮家合作,為長輩們盡一份心力。希望透過這項合作,能讓長輩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此次合作展現社區友善共好的積極實踐,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希望激發更多社會人士的愛心,共同關懷弱勢群體,創造一個充滿溫暖的社會。 花蓮榮家主任游文勇表示,非常感謝花蓮高爾夫球場的愛心捐贈,這份溫暖將傳遞給每一位榮家住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支持。未來將持續結合社會資源,為住長輩提供更完善貼心的照顧服務。

Read More

促進健康「醫」起來 醫療系統聯盟羽球邀請賽圓滿落幕

醫療系統聯盟羽球邀請賽圓滿落幕。(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促進健康「醫」起,來自醫療界的上百位選手參與「2025醫療系統聯盟羽球邀請賽」,不僅提升參賽者的運動技能,更促進了醫療界內的交流與友誼。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繼續舉辦更多類似活動,讓羽球成為大家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也期望透過運動讓參與者身心更健康。。 此次賽事由醫療系統聯盟主辦,結合台中市醫師公會、牙醫師公會、中醫師公會、獸醫師公會等四大醫療公會共同協辦,旨在感謝過去熱衷羽球的醫師前輩,並進一步提升比賽的廣度與影響力,促進各界間的交流合作,並藉由運動提升健康與體能。比賽吸引了來自15支隊伍的一百多位選手參賽,隊伍包括光田綜合醫院、裕利醫藥、全國動物醫院、海昌生化科技、玉山銀行、台中榮總、各醫師公會等單位的代表隊。台中市衛生陳麗娟副局長擔任比賽開球嘉賓,閉幕時則由羽球界的「老頑童」林友茂擔任頒獎人,高齡104歲的他曾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年長羽球選手,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羽球不分年齡、健康與活力的精神。 比賽過程中,各隊的選手們不僅展現了優秀的羽球技術,也透過激烈的競爭和友好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達成了「以球會友」的宗旨。精神總錦標賽由台中市獸醫師公會A隊榮獲公會組冠軍,裕利醫藥則在公司單位組中脫穎而出奪冠。菁英組由台中市獸醫師公會A隊獲得冠軍,亞軍由全國動物醫院摘得,季軍則由台中市獸醫師公會B隊與裕利醫藥隊並列。在優勝決賽組的激烈對決中,由台中市牙醫師公會摘下冠軍,光田綜合醫院隊榮獲 亞軍,季軍則由彰化縣醫師公會與台中榮總共同分享。

Read More

台東縣第三個無形文化資產出爐 忠合宮「什家將」登錄

  忠合宮家將為民眾消災解厄,也是台東縣首件以「家將」名義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市成立至今近七十年的忠合宮,以「什家將」聞名,不論臉譜、步伐都有歷史考究和記載,台東縣政府文化處通過忠合宮「什家將」登錄為台東無形文化資產;也是繼天后宮神明遶境、玄武堂炸寒單後,台東縣第三個文化資產保存單位。 台東縣府文化處通過忠合宮「什家將」,登錄為台東無形文化資產。(記者鄭錦晴攝) 忠合宮委員李宗益表示,忠合宮主祀邢府千歲,一九四九年由東港籍先賢洪萬藏自東港共心堂分靈到台東,別稱「東港王爺廟」,一九五一年動土施作,一九五八年落成安座,宮廟呈現閩南廟宇建築風格。 忠合宮最大特色就是什家將文化,也是台東最早發展家將藝陣文化的宮廟,與其他宮廟的家將不同,忠合宮什家將除一般家將成員外,還多了文判及武判,一組神將團有十三人,並堅持傳統步伐。 什家將隨邢府千歲出巡,為地方伏妖降魔、消災解厄,出陣前全體團員必須齋戒沐浴三天,過程中紀律嚴格,不能嘻笑、飲酒,心思純淨不生邪念。民俗文化底蘊深厚,廟方與文史工作者爭取登錄為台東縣無形文化資產。 縣府文化處表示,忠合宮「什家將」審議委員認為無論在歷史記載的完整性,或臉譜及步伐都堅持傳統、薪傳文化的決心,都令人感動與尊敬,因此獲一致通過,成為台東縣首件以「家將」名義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

Read More

帶頭推動職場托育 台東縣府職場保母托育空間啟用

台東縣府社會處更帶頭推動職場托育,處長陳淑蘭啟用職場保母托育空間。(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府推動育兒友善政策,三年來新生兒逆勢成長,社會處更帶頭推動職場托育,二十七日啟用職場保母托育空間,提供社會處及附屬單位社工及相關工作人員,0至六歲孩童托育使用,以減輕員工育兒負擔;同時鼓勵企業跟進,勞動部每年最高補助六十萬元。 社會處職場保母托育空間,有完善的托育設備,可收托四名0至六歲嬰幼兒。(記者鄭錦晴攝) 社會處長陳淑蘭指出,去年推動定點臨拖服務新措施,今年縣府率先示範,在社會處內設置「職場保母」托育空間,設置完善的托育設備,可收托四名0至六歲嬰幼兒。 現代社會雙薪家庭及托育需求日增,但企業或事業單位設置附設托嬰中心並不容易,除樓層限制外,空間面積至少需要四十五坪可收托二十名嬰幼兒。 現在除托嬰中心外,也可選擇運用十坪空間設置「職場保母」,透過保母媒合後,便可在職場托育設施空間收托照顧四名員工小孩,社會處帶頭實施,內部設施包括冰箱、電鍋、消毒鍋、嬰兒床、定溫調乳器等,期望能鼓勵企業與公部門單位跟進。 企業設置相關育兒設施,可依據勞動部相關辦法申請相關補助,包括設置員工哺(集)乳室,每案最高補助二萬元;新建托兒設施每案最高補助五百萬元,對於已設置設施,每年最高可補助五十萬元,用於改善或更新設施;雇主辦理居家式托育服務或提供托兒津貼,每年最高補助六十萬元。

Read More

賴清德指派立委莊瑞雄輔選台東縣長選舉 期望讓藍天變綠地

  民進黨立委陳瑩有意轉戰下屆台東縣長選舉,近期常出現在各種活動場合,積極展開佈局。(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民進黨立委陳瑩有意轉戰二0二六台東縣長選舉,近期已展開佈局;總統賴清德在中常會中,特別指派立委莊瑞雄輔選台東縣長選舉,同時也希望將立委席次嬴回來;台東縣黨部主委張鈺晨二十七日表示,地方黨部也會全力支援莊瑞雄,一起輔選陳瑩,期望能翻轉台東,讓藍天變綠地。 賴清德主席在民進黨中央黨部二十六日召開的中常會中表示,本屆立委選舉民進黨在台東失利,去年起莊瑞雄除繼續服務屏東,特別指派他認養台東,也是不分區立委認養選區服務中幅員最廣的,非常辛苦,這八個月來的努力,受到地方高度肯定。 在接下來二0二六年九合一選舉,台東能不能藍天變綠地是非常指標性的一戰,同時也希望能將立委席次嬴回來。因此,賴清德請莊瑞雄集中資源,全力經營台東,輔選縣長選舉。 張鈺晨表示,地方黨部會全力支援莊瑞雄委員,在二0二六的縣長選舉,將一起輔選陳瑩競選,期望能夠翻轉台東。 她說,陳瑩除有五屆立委的豐富經驗,加上有原住民身分,更符合台東多元族群的特性,其父陳建年更是台東人讚揚的前縣長;未來將推出造福台東的各項政見,爭取台東人認同;同時助莊瑞雄整合二0二四立委選舉造成分裂的情況,如果能成功罷免立委黃建賓,也希望能把立委席次爭取回來。

Read More

扶輪有大愛 物資贈新北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台北市華欣扶輪社為感謝大豹溪防溺救難志工辛勞,每年發起送愛到大豹溪夏日防溺宣導暨慰問消防及救難志工捐贈活動,今(27)日上午11時特捐贈水域安全警戒駐站器材與物資1批給予新北市消防局,捐贈儀式於新北市消防局大禮堂舉行,由新北市政府消防局陳崇岳局長代表市府接受捐贈並回贈感謝狀,以表彰其善行義舉。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本次捐贈物資將供消防及救難志工使用,包括手提式探照燈、無線電防水袋、頭燈、摺疊拖車、礦泉水、水域安全警戒駐站用大陽傘及CPR安妮等,供執行水域安全警戒駐點及訓練使用。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陳崇岳表示,113年設置39處水域安全警戒站,救難志工協勤人數超過1萬3,000人次,非常感謝台北市華欣扶輪社等19個團體共同捐贈這批駐點器材的精神,讓消防人員及救生志工在炎熱夏季執行駐點勤務時有更充裕的後勤補給,提振士氣進而有效執行水域警戒工作,保障民眾生命安全。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強調,維護水域安全是市府的重要政策,非常感謝台北市華欣扶輪社的善行義舉,這一批器材將強化消防及救難志工協勤能量,消防人員及救生志工將共同守護新北市民的安全,打造一個讓市民更安心、安全、安居的城市。

Read More

復興國中黃宣穎、陳俞禎製作「稻殼鋁電池」 獲永續能源創意競賽金牌

復興國中黃宣穎(左)、陳俞禎以「稻殼鋁電池」作品榮獲「台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金牌。(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廢棄稻殼也能變電池!復興國中黃宣穎、陳俞禎將稻殼炭化,製作成低汙染、低成本、可充電的「稻殼鋁電池」,在「台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國中組金牌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共同主辦的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不僅考驗學生對永續能源的理解,更需要將科學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並透過創新設計解決現實能源問題,此次復興國中獲獎作品透過創新的表現手法,使能源永續議題變得生活化且易於理解,充分體現學生的創意思維與環保意識。 獲獎學生黃宣穎、陳俞禎說,她們是受到探討多孔性炭材的文獻啟發,決定從農業廢棄物「炭化稻殼」出發,也面臨到如何提升其導電性、如何與鋁電池結合等多項挑戰,不斷在失敗中嘗試,最後終於讓風扇轉動起來,後續還將稻殼鋁電池安裝在牆面結構中,設計出「太陽儲能屋」,利用太陽能板將電能儲存至稻殼鋁電池中,提供屋內用電。相較一般鋁空氣電池,「稻殼鋁電池」具低汙染、可充電、可彎曲等多項優勢,期可運用在各項產業中。 復興國中校長陳文財表示,學校與科技中心攜手合作,積極引導學生探索能源議題,並將能源教育融入校本課程,透過實作「逆風前行車」等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也積極辦理「磁生電夜燈製作」、「太陽能車」等教師研習活動,並鼓勵學生參與各項競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