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材料系陳嘉勻教授(右)與團隊成員魏大程博士出席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領取銀質獎。(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隨著遠距醫療市場快速成長,穿戴式醫療設備需求日益增加,但傳統的穿戴式醫療設備電池容量有限,充電問題成為困擾。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陳嘉勻教授團隊歷經多年努力,開發出突破性的熱電自供電技術並應用於穿戴裝置與遠距醫療,日前參加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榮獲銀質獎肯定。
遠距醫療常需搭配穿戴式醫療設備,陳嘉勻教授團隊開發的技術,為可穿戴式醫療設備的能源需求提供顛覆性的解決方案。陳嘉勻教授率領其團隊成員魏大程博士以及郭冠毅、陳仕修同學參賽獲獎,展現成大在綠能技術與智慧醫療領域的研發實力,更為遠距醫療產業注入嶄新動能。
陳嘉勻教授表示,該創新技術利用聚3,4-二氧乙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與碳奈米管複合材料,可在室溫下高效將人體熱能轉換為穩定電力,解決傳統可穿戴設備頻繁充電與電池容量受限的問題,使設備更可靠且更具便利性。陳嘉勻強調,這一技術不僅提升設備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更降低成本,為遠距醫療市場提供永續且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陳嘉勻教授團隊現正積極推動技術商品化及與產業進行整合,以進一步開拓智慧醫療市場。而且這項技術,在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的輔導下已獲得專利,該技術自實驗室研發過程即進行前案檢索與產業需求探勘,於專利申請前到獲證後維護階段,皆有產學創新總中心旗下企業關係與技轉中心專屬技術經理藉由一條龍模式進行輔導,使技術可獲得最佳保護範圍,於專利後續推廣授權增加議價空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