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市香山濕地蟹居棲地清除原始棲地外來樹種,恢復棲地,設置既有設施(排水溝、舊碉堡)共構觀察步道,達到對棲地最小干擾。(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香山濕地及客雅溪棲息地、是新竹市重要的野生物種保育區,為改善區域內的生物棲地與生態廊道,提供更優質的棲息環境,新竹市政府參與「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並提出「香山濕地蟹居棲地水環境改善計畫」與「客雅溪頂南圳及客雅山段棲地改善計畫」,雙雙獲得「第十二屆台灣景觀大獎─環境規劃類優質獎」,二十二日上午受頒這項殊榮。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市的生態瑰寶「香山濕地」、是國家級重要保育場域,每年吸引約五十萬人次遊客參訪。市府團隊積極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經費補助,成功推動獲得台灣景觀大獎的兩項水環境改善計畫,專注於濕地及聚落水域的生態景觀營造與規劃,其中,包含濕地保育目標物種的保育計畫,以及恢復城市河川生命力的生態復育工程。
新竹市香山濕地蟹居棲地清除原始棲地外來樹種,恢復棲地,設置既有設施(排水溝、舊碉堡)共構觀察步道,達到對棲地最小干擾。(新竹市政府提供)
產發處說明,「香山濕地蟹居棲地水環境改善計畫」的用地是台灣旱招潮蟹的重要棲息地,同時也是香山濕地極具價值的自然環境教育場域。該計畫已獲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現階段正進行施工,預計今年十二月完工啟用。未來,這片復育區將與賞蟹步道前的香山濕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相結合,為遊客帶來嶄新的生態觀察體驗。
「客雅溪頂南圳及客雅溪山段棲地改善計畫」,透過打開護岸、串聯綠帶、柔化水陸邊界,使河川與公園生態系統相互連結,營造多樣棲地。工程運用自然材料與生態工法,強化抗沖蝕河岸、提升自然淨化功能,同時優化沿岸綠帶,打造兼具治水、淨水與親水功能的優質水岸空間,依循與水共生、共存、共榮願景,規劃改善橫跨新竹市核心區域的客雅溪流域及周邊聚落環境,達到人與生物親水共享的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