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工業區惡火 獨居婦成焦屍

亞太工業區凌晨傳出火警,警消得知獨居婦人在延燒鄰宅,立即出動機具破門。(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位於永康的亞太工業區廿二日凌晨發生惡火,一棟透天厝二樓起火後向兩側延燒,臨近共十間公司遭波及,消防人員持續灌水防護控制火勢,然而因鐵皮屋材質高溫迅速傳導,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清晨六時許火勢才順利撲滅,現場一名七十六歲的獨居老婦人不幸罹難。 廿二日清晨二時許,永康中正路二七九巷二弄內某透天厝住戶通報火災,南消五大獲報到場查處時,民宅二樓竄起火舌,相鄰住宅也正冒煙,報案人向救災人員表示,鄰棟鐵皮加蓋中有一名獨居的婦人,救災人員趕忙部署救災人員搶救,然而隔壁棟大門深鎖,救災人員緊急破門進入搶救,無奈婦人已經罹難,成焦屍明顯死亡。 運出死者後,救災人員也部署防護水線降溫,然而鐵皮傳導迅速,加之廠房內物品助燃,兩側鄰棟建築先後因高溫起火燃燒,五大陸續出動支援,共計動員卅四車七十五人、義消四十員到場灌救,直到凌晨六點火勢才順利撲滅,南市消防局初步清查,現場燃燒面積約兩千平方公尺,亞太工業區內十家公司建築物受損,救災人員現場也針對業者實施防火宣導。 消防局第五大隊統計,受損公司包括瑞龍塑膠、日進生技、豪駒實業、曄昌實業、開證塑膠工業、安永企業社、鑫福工業、材和實業、富士康生物科技、統芳生物科技等,起火原因及財物損失情形待進一步釐清。

Read More

台江文化季譜新曲 唱出對在地的愛

社大台江分校作曲班同學演唱第十六屆台江文化季開幕曲《台江是彩色的》。(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第十六屆台江文化季開幕曲《台江是彩色的》由社大台江分校作曲班同學策劃演唱,這場演唱會發表多首台江新曲,有的以山海圳紫楝花開為景創作《秋意上心頭》,也有關心台灣公民社會運動創作《世間情》,曲曲動聽感人,為台江本土文化再增添新色彩。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台江文化季以培育藝術社群及人才為願景,十六年來,策畫台江有夢音樂會、台江藝文社團博覽會、台江大道公生遊學、台江社區博物館日等文化節慶行動。第十六屆台江文化季首場音樂會發表十八首新曲,除了敘說重要生命經驗,更有多首以台江為主題的新曲,包含黑面琵鷺、山海圳紫楝樹、台江農村風情等創作。 台江限定作曲班老師楊淑瑤表示,《秋意上心頭》描寫春天騎著單車到山海圳看盛開的紫楝花,夏天陪伴台江國中小同學走文化路徑,秋天到曾文溪堤岸看蘆葦花,冬天則是到台江田野撿果實,描述台江四季風光,很高興能夠寫成歌,這一場「台江是彩色的」音樂會。 創作《世間情》的鄭新讚說,很感謝老師熱心指導,自己才能譜出對台江土地的愛,唱出生命的故事,也感謝鄉親共同聆聽這一首在地音樂會,期待明年再相會。

Read More

清明掃墓奉茶 林美燕連24年送水

清明掃墓時節將屆,議員林美燕服務團隊舉辦奉茶服務,今年預計送出兩千箱以上的杯水。(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清明節將屆,許多人會安排時間掃墓,議員林美燕連續二十四年為民眾安排奉茶服務,從以往每年百箱贈水,如今結合服務團隊志工、康黃金慈善愛心協會合作,目前每年送水規模達到兩千多箱;貼心的服務,讓民眾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按讚。 「連續二十四年了!美燕請您喝水!」林美燕說,清明節掃墓祭祖高峰期即將接近,因應南山公墓眾多掃墓人潮的飲水區需求,配合掃墓時程,在三處設置服務站,二十二、二十三日及四月三、四日在富貴南山紀念中心;國寶台南福座為四月三、四日和崇孝塔四月四日。每站發放時間都是從上午八時起至下午一時。 林美燕說,時序開始天熱,尤其戶外掃墓,要記得適時補充水分,才能做好慎終追遠活動。這項親切的奉茶服務,從她擔任議員開始,即使疫情來襲也不間斷,從一開始的百箱服務,如今結合多個單位和志工,當面將優質且冰涼的礦泉水分送給民眾即時解渴,今年送水規模也將達到約兩千多箱。

Read More

情侶弄丟行李 南警10分鐘找回

在警二分局民權所協助下,順利聯繫到司機,將兩人行李箱取回。(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戴姓男子與女友準備在週末南下台南遊玩,廿一日晚間十時許兩人從高鐵站搭乘計程車至中西區公園路旅宿下榻,不料下車才發現行李箱忘在車上,兩人急忙報案請求警方協助,警二分局民權所獲報立即調閱監視器調查,循線找到顏姓運將,果然在後車廂發現兩人遺落行李,短短十分鐘順利尋回。 轄區警二分局民權所警員陳俊安、許如瑜接獲通報,隨即根據小倆口上下車位置、路線等調閱監視器清查,循線聯繫上顏姓司機,一查發現顏男就在西門路與健康路口,員警也即刻驅車前往,確認行李箱仍遺留於車內後車廂內,順利尋回兩人行李。 短短十分鐘,行李就被帶回派出所,戴男與女友見狀也激動地頻向警方道謝,感謝熱心的台南警察,大讚員警效率。兩人也終於能順利返回旅宿休息,民權所警方也貼心介紹在地民勝與美食資訊,兩人一掃行李丟失的陰霾,對於台南旅遊行程充滿期待。

Read More

南市榮服處帶領榮民眷賞蘭展

台南市榮民服務處帶領榮民眷共賞台灣國際蘭展。(台南市榮服處提供)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二0二五亞太蘭展即將結束,台南市榮民服務處處長王國能在閉展前夕帶領榮民及眷屬一行人前往參觀,透過導覽解說與互動體驗,感受台灣蘭花產業的創新魅力。 台南市榮民服務處及榮民、眷屬由台南市政府安排前往參觀,由市長秘書濮寶龍備役少將熱情接待。參訪過程中,工作人員詳細解說蘭花育種知識,並安排親手組盆體驗,讓榮民眷在互動中感受交流樂趣。

Read More

〈司法走廊〉虐童致死所涉判刑罪名和依據

新巿區王先生問:近期引起社會共憤的保姆虐童案,甚至有人直接於公民提案條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亦經多數人連署逾兩萬人。然而,新聞報導中常看到虐童致死可能會涉及「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於死罪」、「對未成年人凌虐妨害身心健全發育致死罪」,請問此三者間如何區分,判刑依據又有何不同。 答:王先生提及虐童致死案,可能涉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於死罪、對未成年人凌虐妨害身心健全發育致死罪等,在現行法規中,此三項罪名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均有所不同。一、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之「殺人罪」;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二項之「故意傷人之身體或健康致人於死罪」(傷害致人於死罪);三、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一項及第三項之「對未滿十八歲之人,施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或發育致人於死罪」(對未成年人凌虐妨害身心健全發育致死罪)。上揭三項罪刑之差異點,在於殺人罪的法定刑度最重有死刑;而故意傷害致人於死罪、對未成年人凌虐妨害身心健全發育致死罪,這兩條罪,最重是判處無期徒刑。 換言之,若法院於刑事裁判程序中,認為在嚴格證明法則上無法有足夠證據認定被告主觀上具有殺人故意時,法院就無法判定涉犯殺人罪,而只能採取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所以在過去實務判決中,大部分的案例均係認定成立「故意傷害致死罪」,而最多也僅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之規定加重處理。 綜上所述,法院應依照現行法律規定中之構成要件綜合一切證據資料做出最合適的判斷。而避免虐童案一再發生的方法,除了加強親職與照護意識外,亦有賴於相關主管機關持續加強宣導兒少保護之全民意識,並建立更完善的聯繫與通報機制,方能有效防範憾事發生。 (作者∕梁家瑜律師)

Read More

生母聯手同居人虐兒 判9月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蔡姓女子與同居女友自去年四月起至同年七月,在住處以徒手、不求人等方式毆打五歲男童,另還涉以電蚊拍電生殖器等方式施虐,男童多次被膠帶封嘴、綑綁或以手銬銬在陽台過夜等。直到鄰居報案全案才曝光,蔡等兩人經台南地院審理,認兩人共同犯故意對兒童犯傷害罪,各處有期徒刑九月。 蔡女與同性伴侶共同經營手搖飲店,帶著小孩同住一起,然而去年四月至七月間,蔡姓生母與同居女友在住處、店內後場等處,以拳頭、鐵製衣架、不求人等虐打五歲的男童,有時還以電蚊拍電擊手、腳及生殖器等,不時還以膠帶、手銬等限制男童行動,將之關在住處陽台過夜。在兩人長期虐打下,小男童全身多處瘀青及擦挫傷。 幼稚園老師發現男童身上有瘀青,察覺可能有兒童受虐情形,報警求助。警方介入調查並查扣蔡女兩人手機,經還原資料發現其中存有虐待兒童影像,兩人還談論如何施虐等,其中還發現男童哀求想吃飯、晚間被關在陽台睡覺等。 男童經社會局緊急安置,經醫護檢查,發現男童臉部、左眼眶有新舊瘀傷、右手拇指鈍傷;左手無名指指甲、左下眼瞼、左前額、左右臉頰、腹背多處瘀青,研判遭受虐待可能。心理師評估則發現男童有注意力不足、類亞斯伯格症,在人際部分有退縮、警戒及不能合作情形,因此也無法清楚陳述受虐的脈絡。 南市府家暴及性侵防治中心經綜合評估,認生母與同居人長期以打罵及凌辱虐待,對於管教兒童欠缺有效的教導或帶領方式,不適合繼續擔任保護教養男童。案經台南地院審理,認蔡兩人共同照顧男童,卻未克制情緒,對稚子毆打、凌虐,妨害男童身心健全發展,造成身心難以逆轉傷害,審酌兩人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判處生母蔡女及伴侶各九月,並需在三月間匯入廿萬元至男童帳戶賠償,全案可上訴。

Read More

台南濱海軸帶文化走廊揭牌

七股溪南休閒農業區二十二日舉行「台南濱海軸帶文化走廊」揭牌,為七股沿海地區增添觀光文化新亮點。(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七股溪南休閒農業區二十二日舉行「台南濱海軸帶文化走廊」揭牌,為七股沿海地區增添觀光文化新亮點。 七股溪南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仲常表示,十多年前在溪南里也設有文化走廊,當時是由在地藝術家周龍安提供畫作展出,但隨著年久失修,當年的畫作已損壞殆盡,去年邀請周龍安團隊返鄉開畫展,以水墨畫彩繪七股的美景,帶來熱烈回響。 台南濱海軸帶文化走廊內畫作,由周龍安及團隊精心繪製,結合當地居民的文字創作,充分展現社區共創精神。(記者盧萍珊攝) 吳仲常說,台南濱海軸帶文化走廊內畫作,由周龍安及團隊精心繪製,並結合當地居民的文字創作,充分展現社區共創精神。文化走廊展示作品有「七股潟湖夕照」、「紅樹林萬鳥歸巢」、「網仔寮汕沙洲」、「七股溪南吳家古厝」、「黑面琵鷺」等畫作,反映地方特色與人文風情,為遊客提供全新的視覺體驗。 包括七股區長李佳隆、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南分署、七股溪南休區、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樹德科大校休閒與觀光管理學系及藝術家周龍安團隊等共同策劃並出席揭牌,串聯南部沿海軸線,促進地方文化與藝術的融合。 樹德科大休閒與觀光管理系主任施君翰說,民國九十七年成立的七股溪南休區,致力於傳統農漁村的轉型,積極推廣休閒農業,吸引國內外遊客體驗漁村文化,提升休區的吸引力及漁村藝文氣息。

Read More

北區鎮北坊歷史街道獲台灣景觀獎

三老爺宮前是當年鄭成功登陸首晚駐紮之地,公所配合歷史街道改造工程設計古色古香的解說牌。(記者陳俊文攝) 從都市計畫街道拓寬計畫死裡逃生的自強街歷史街區,整修後的街景。(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二O二五第十二屆台灣景觀大獎」廿二日在台北花博公園流行館舉行頒獎典禮,台南市北區區公所以「鎮北坊歷史街道整合計畫」獲獎,是全國唯一公所等級獲獎的單位;景觀大獎同時還有文化局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入口環境意象整合計畫」以及觀旅局「虎埤泛月景觀生態遊憩設施優化工程」。 鎮北坊歷史街道係以現名自強街的舊府城小北門「大銃街」為主要軸線,是府城目前仍保留清代街道樣式的歷史老街,也見證台灣南北貿易繁榮的重要商業街道。 但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一度面臨拆除與道路拓寬等威脅,後來市府決定不拓寬予以保留,將大銃街花崗岩地磚重新再利用,住宅大門鋪面更新,總長度約一0五0公尺,完工後街區煥然一新,讓文化與歷史自然延續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除修復歷史街道,還結合導覽解說系統,將歷史場景故事化,讓訪客深入了解歷史背景並感受豐富的文化氛圍,也辦過國小師生「入城過生活」文化體驗及「大銃老街散步寫生」、「鎮北月老好姻緣」等民眾參與活動,增強居民社區凝聚力,提升街區的文化價值與旅遊吸引力。 巴克禮紀念公園入口環境意象該計畫著重於視覺景觀提升,更考量市民使用需求,同步更新眺望木平台、公車候車亭,並新設公車停靠彎及YouBike站點,完善公園周邊的都市空間機能與人行環境。整體設計以微型改造、減量設計為原則,力求在降低對自然環境干擾前提下,突顯巴克禮紀念公園的自然風貌與人文價值。

Read More

一府建城iF300推2行動 思考城市未來

今年逢台灣府城興建三百週年,民間發起「一府建城 iF300」倡議系列活動,將推動府城紀念日和五九圍城活動。圖為南門城甕城。(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今年適逢台灣府城興建三百週年,民間也發起「一府建城 iF300」倡議系列活動,將以推動「府城紀念日」與「五九圍城」兩大核心行動,與公私部門攜手協力,號召市民透過公民參與、文化活動與歷史走讀,深化對府城歷史的認識,並共同思考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iF300目前已有八十餘個社群團體支持,包括學者、非營利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各級學校、歷史文化團體、商圈與獨立店家、宗教團體、文化組織、藝術創作者和個人等共同參與,希望連接各社群,共同推動這場跨界對話,找回府城歷史記憶,共創歷史與未來。主辦單位表示,「府城紀念日」的倡議核心在於喚起市民對台南歷史關注,並促進公民社會對城市未來的想像與討論,iF300計畫透過論壇、紀念活動與社群串聯,推動這一天成為台南市民共同的歷史記憶點。 另外,「五九圍城」則透過走讀城牆遺跡,重塑都市歷史空間,將於五月九日舉辦「五九圍城」活動,以台南市舊城門為核心,串連歷史據點,規劃城牆走讀、文化展覽、主題活動等,帶領市民親身探索府城城牆的歷史與現況。活動也將推動「台灣舊城願景論壇」,邀請全台關心歷史文化環境團體分享經驗,共識台灣的多元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