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市街頭槍擊案 3名槍手帶槍投案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29101416/764905212.323043.mp4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市日前發生的5人中彈街頭槍擊案,警方宣布破案,3名嫌犯於28日晚間自行帶槍投案,全案依法偵辦。 屏東警方表示,該起街頭追逐槍案,於3月17日凌晨發生在屏東市瑞光南路上,造成五人受傷案;案發後立即由屏東分局與刑警大隊、刑事警察局偵八大隊共組專案小組,並報請屏東地檢署蔡榮龍檢察官指揮偵辦。 屏市發生的街頭槍擊案,3名槍手帶槍投案。(記者毛莉攝) 警方鑑識採證,初步研判有三名槍手涉案,經專案小組調查鎖定涉案槍手,連日追緝至雲林、台中等地區查緝,李姓等三名犯嫌自知無法逃逸,於昨28日19時至屏東分局投案,並交付涉案槍枝3枝、子彈5發,包括XPA12霰彈槍1枝、MK18步槍1枝、QC10衝鋒槍1枝。 警方初步了解,雙方疑與先前網路流傳,因傳播女子坐檯糾紛有關,引發兩派人馬尋仇槍擊,警方偵訊後依殺人未遂、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嫌,將李男等三人移送屏東地檢署偵辦,並擴大追查槍彈來源及當日涉案人員。

Read More

桃機檢疫人員被廢針扎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驚傳檢疫人員在篩檢站遭廢棄針頭扎傷。疾管署28日表示,已進行預防性投藥,公傷假正在簽辦中,並將檢討廢棄針頭處理流程。感染科醫師說明,受到不確定性高的暴露風險,針對HIV、梅毒可透過預防性投藥防感染,若不幸染C肝,也有抗病毒藥物可治。 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在社群發文指出,收到該名檢疫人員陳情,因同事把有症狀旅客的廢棄針具亂丟在垃圾袋,導致她遭針頭刺傷,有感染愛滋病、梅毒、B型肝炎和C型肝炎等傳染病的疑慮;且因須服用多項藥物,產生副作用,請公傷假卻遭主管刁難,因而身心受創。 對此,疾管署表示,受傷人員第一時間以大量清水沖洗傷口及消毒,隨即由區管中心派車載往部立桃園醫院急診就醫,經醫師診療評估後予抽血檢驗、開立愛滋病毒及梅毒預防性投藥。 對於這名人員因內心焦慮及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身心不適,疾管署表示,已主動聯繫2名防疫醫師說明預防用藥目的,並安撫其不安情緒。另責由單位直屬主管、幹部密切聯繫,給予關懷、慰問並針對其疑慮進行諮詢與釋疑。 疾管署表示,該員提出就診證明時,即啟動公傷假申請簽辦程序,不過,公傷假申請須經過行政流程,於程序核准前暫以病假處理,待完成後會再將病假更改假別,並未有不願給予公傷假情事。 對於廢棄針頭的處理流程,疾管署說明,針具會放在針具廢棄盒,約8成滿密封交由廠商處置,不會當垃圾直接丟棄,以免增加感染風險;疾管署也將瞭解事發原因,並檢討相關作業流程,及教育訓練是否有不足的問題。 此外,對於受到不確定性高的暴露風險,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表示,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PEP)需要在72小時內服用,使用28天,防護效果非常好。梅毒部分,只要接受1劑針劑,或是服用1次藥物,就可以預防遭到感染。透過預防性投藥防感染,若不幸染C肝,也有抗病毒藥物可治。

Read More

〈中華副刊〉惡紫奪朱

■冷語妍 《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後來惡紫奪朱一語,被用來形容憎惡異端代替正統,邪惡超越正義。邪與正,靡靡之音與雅樂,對立顯而易見,然,紫與朱卻不太易理解,顏色何來是非對錯? 原來上古時期人們看待顏色,受陰陽五行影響,《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五行對應方位、季節、音階……顏色方面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白、青、黑、紅、黃,這五色亦為正色,相形之下,紫不黑、不紅,色澤不純,被劃分為間色,即是雜色。因此,間色奪取了正色的光彩,便意味邪勝正! 顏色有正間之分,如今也許陌生,但說起象徵尊貴,或者說帝王的顏色,應該不難聯想到黃色。畢竟傳統印象中,皇帝龍袍乃是黃色,皇宮大殿器皿用具,看上去也是一片金黃燦燦。 黃在五行五色中本屬正色,土又位居四方中央,蘊含至高之意,而且黃亦被視作中和之色,調和天下四方,所以《周易‧坤》卦詞:「黃裳,元吉。」以身著黃裳,美在其中,寓意吉祥。 自古以來黃色衣飾就有尊貴美好的吉兆,尤其隋唐開始,黃色逐漸成為帝王服色,地位越發超然。最初時候,隋代帝王貴臣雖多服黃文綾袍,習慣成俗,但服規尚不嚴謹,待到唐代,沿襲隋舊制,並進一步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律令有無嚴格執行姑且另說,至少可見皇室將黃色當作象徵的企圖。後來,五代末期爆發陳橋兵變,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被擁戴為帝,直把黃袍作皇袍,黃色從此打下深刻的皇帝烙印。 除了黃色非比尋常外,紅在古代亦被認定為尊貴之色,包含惡紫奪朱的朱在內,紅色系由深至淺大抵有朱、赤、韎(讀音媚)、璊等名。俗話說「朱門酒肉臭」由此可證大門刷紅漆,可是富貴人家的表現。天下顏色之多,為何高門偏選朱漆?緣故同樣關乎皇帝,《漢舊儀》:「丞相聽事閣曰黃閣,不敢洞開朱門,以別於人主,故以黃塗之。」因為朱漆係天子宮門的專屬,意義非凡,即便丞相也得避諱,將官署門改漆他色,以示為人臣的恭謹。 與此同時,朱門也位列九錫之一,錫有賜之意,九錫乃天子賞賜給王公大臣的九種禮器,一錫車馬,再錫衣服,三錫虎賁,四錫樂器,五錫納陛,六錫朱戶,七錫弓矢,八錫斧鉞,九錫秬鬯,代表最高規格的優禮,臣子得之乃無上尊榮。隨朝代變遷,王公貴族府邸也多用朱門,漸漸的紅漆大門就形成富貴人家的標誌。 紅色的尊貴不僅應用在門上,還與黃一樣展現在衣裳上,約莫唐代起,官員公服依照品級分服色,《舊唐書‧輿服志》:「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紅綠對比,色彩鮮明,如此一來,從朝堂放眼望去,百官品級一目瞭然。雖然後世服制用色略有調整,直到明代為止,大抵遵循高階官員穿紫紅,低階官員著青綠的原則。 這時顏色的五行觀已經淡化,之所以形成這般等級分類,實有現實因素在裡頭。一來,古時藍、綠色系的染料找尋容易,可從山野常見的草葉提取,成本低;二者,紫色因為是紅藍合成色,印染工藝繁瑣,耗時費力,自然要價較高。現代習慣用大紅大紫形容聲名顯赫,祝賀人家功成名就,為何是紅與紫,即典出五品以上朝廷要員的官袍。反之,青衣一詞用來借喻芝麻綠豆的小官,又或身分低微者,〈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詩中白居易即是以青衫借指自己,感嘆貶謫的抑鬱。 論起服色,每個朝代盛行的婚服樣式各有不同,其一特色就在顏色,拜戲劇之賜,不少人應當對唐宋時期紅男綠女的喜服印象深刻。古代喜服開始穿紅,同樣起源於官服,唐代有記載士假絳公服親迎,平常公服顏色當然不得隨意僭越,小登科這日卻是特例,新郎特許穿上絳紅的官服迎親拜堂。 另一方面,男服緋紅、女服青綠的婚俗,多少也反映出男尊女卑的性別差異,是以宋代女子若是委身低嫁,婚服也有紅女綠男,顏色反過來的情形。之前古裝劇《長月燼明》播映時,剛好瞧見一則有趣的相關報導。該劇為了打造故事神魔神話的意象,視覺設計特意參照敦煌壁畫,服飾造型備受矚目,適逢劇中關鍵一幕,陛下迎娶敵國降將將軍府的二小姐為后,然而堂堂一國之君,大婚儀式的禮服竟是綠男紅女,挑起觀眾熱議,不尋常的安排,背後究竟有何隱喻或者暗示。 時過境遷,現在用色打破藩籬,不再有等級限制,饒是如此,千百年來顏色沉澱在歷史的傳統,早已融入文化,部分仍延續至今,誠如婚嫁喜慶、逢年過節人們依舊偏好紅色,大紅囍字,張燈結綵,彷彿大紅明艷方顯熱鬧張揚。

Read More

童染黴漿菌增 驚見大白肺

  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說,最近多名學童染黴漿菌肺炎,導致肺有一片白,籲孩子要把口罩戴好、戴緊,才能避免被病毒感染。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李綜合醫院最近兩週,小兒科門診中孩童罹患黴漿菌肺炎的人數增加,至少有6人住院,患童皆出現咳嗽不停、發燒、食慾不振等病症,進一步檢查,肺部X光出現大片白,由於下週大甲媽祖即將起駕遶境,預計會湧入大批信眾,醫師提醒還是要做好防護措施,把口罩戴好、戴緊,才能避免被病毒感染。 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表示,近日門診中不少前來就診的孩童,咳嗽至少都逾1個禮拜,不少家長先把孩子帶到診所看診,但是就醫、吃藥皆沒有辦法治癒,甚至還愈來愈嚴重,轉而到醫院就診,經過詳細檢查、篩檢,確認感染黴漿菌肺炎,X光還呈現大片反白,證實罹患「會走路的肺炎」。 余秋霖指出,門診中罹患黴漿菌肺炎的孩童皆就讀國小以上,也有就讀國中的少年,其中,一名8歲的孩童,家中也沒人患病,進一步追問得知,「班上的同學也咳嗽不停」,研判是遭到班上同學的感染。由於黴漿菌肺炎主要由飛沫、接觸傳染,傳染力極強,在學校、家庭中如果有人罹患黴漿菌肺炎,沒有緊戴口罩,便很容易遭受傳染。 黴漿菌肺炎的潛伏期約1至4週,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染病後初期會有疲倦無力、咽喉痛、輕微發燒、乾咳等病狀,最常見的則為支氣管炎。余秋霖說,如果孩童食慾不振、精神又不好、咳到幾乎無法睡覺或發燒不退,一定要趕緊就醫。尤其大甲媽祖即將展開遶境,如果家長要帶孩子參與,在人潮擁擠的地方,一定要做防護措施,「口罩要戴緊、戴好」,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消毒,才能避免病毒感染。

Read More

陳建宏:有骨氣 銀髮族更勇健

  醫師陳建宏在台北市青年局演藝廳分享銀髮族骨質健康及保養資訊,吸引大批民眾到場,座無虛席。 (陳建宏醫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當超高齡社會成為進行式,骨科的慢性病也日漸增加…。」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前骨科主任陳建宏日前在全台巡迴演講第499場,宣導銀髮族醫療保健及骨質保養,並提醒大家認真地自己的骨關節和肌肉照顧好,透過肌力訓練,達到活躍老化、逆齡人生,藉此分享期能讓更多銀髮族「健康是久久」。 陳建宏離開高榮後,自己開骨科診所並利用時間到各處演講,強調高齡長者的醫療保健及骨質保養重要性,日前他在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演藝廳受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之邀演講,以「堅固每一步 : 骨質健康的秘密」為題,提醒中高年齡族群要適時運動鍛鍊身體,找到活得更好的「動機」。 陳建宏說,中老年人退化性關節、退化性脊椎病變,及骨質疏鬆所帶來髖部、脊椎壓迫性骨折等併發症,屢見不鮮。會來看骨科的患者,不外乎「痛」和「無力」兩種情形,前者可吃藥、打止痛針、復健及手術改善;後者,則會讓醫師覺得無力感,畢竟治療肌少症不能只靠醫師單方面的努力,仍需患者充分配合適當運動及補充足量蛋白質。 他說,臨床上疼痛的成因,除了物理性病因像是壓迫與關節組織受傷等,還涵蓋了心因性原因如情緒低落與焦慮等,例如,台中榮總身心科名醫陳韋伶常針對某些對止痛藥反應不佳的慢性疼痛患者,量身定做止痛處方,於治療時會加入抗憂鬱與抗焦慮的情緒治療藥物,往往可收最佳止痛功效。不但可避免因長期且過度服用止痛藥而產生肝腎功能傷害的問題,並能提升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品質,讓情緒與睡眠都能達到穩定的情況,真正解決疼痛問題。

Read More

晚期肺腺癌藥 病友盼速納健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如果無藥可用,只好認命,但明明有藥卻用不到,當然就是悲哀啊!」罹患晚期肺腺癌的陳大哥,一語道破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的無奈。台灣癌症基金會28日指出,癌友都對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給付救命藥寄予厚望,呼籲健保署跨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首選建議的第一步,就從肺癌開始。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癌症病人因健保給付癌藥速度慢、限縮給付癌藥,多數癌友和陳大哥一樣,面臨有藥用不到的困境,根據2023年調查顯示,癌症家庭逾6成有自費經驗,其中約4成5的自費用於健保未給付的藥品,財務負擔沉重。 倡議多年的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政策,今年順利落地,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呼籲,健保署在使用癌藥基金收載符合條件的藥品時,應落實賴清德總統「好藥」要先用的治癌主張,以加速收載讓癌友盡快有好藥用為優先,不應再陷入總額內財務衝擊的思維,才是癌藥基金的政策目的和癌友之福。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國內每5個死於癌症的病人當中,就有1人是遭肺癌奪命,肺癌可怕在於早期幾乎無症狀,逾半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蔡麗娟強調,肺癌病人以肺腺癌居多,特別是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目前多數仍停留在傳統化療,目前最大治療缺口就是免疫治療組合,健保署已公開表示要接軌國際指引的首選建議,癌友迫切需要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來救命,以降低肺癌死亡率。

Read More

持續至12月 抽血詐騙? 國健署:委外健康調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網路近來有民眾反映「遇到中研院的研究員拿公文到鄉下,挨家挨戶找人抽血」,懷疑是不是遇上詐騙?國健署28日說明,確是委託中研院正在進行中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計畫,只在民眾同意後才會進行,民眾如果有疑慮都可以查證。 國健署澄清,民眾遇到的情形確實是國健署委託中研院進行中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計畫,以4年為1週期,預計從今年2月進行到12月。 對於民眾質疑研究員直衝家裡、還指名要小孩抽血一事。國健署表示,為使調查資料具全國代表性,採年齡別分層抽樣,受訪調查名冊係依據戶籍檔進行抽樣,再由中研院調查團隊進行家訪。 調查團隊所有訪員皆受過專業訓練,至家戶詢問皆會配帶識別證及攜帶公文,會先到民眾家中詢問意願,若同意才會再預約時間進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外,如果民眾願意,還會安排於指定時間、指定定點由醫療人員進行專業的尿液、血液檢查,以了解國人營養狀態並供制定國人營養建議標準參考。 國健署強調,民眾若有疑慮,可以拒絕,或撥打國健署專線02-25220830;或撥打警政署165專線查詢。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大肚山組詩

禁嶺山相思林 詩/林秀蓉 攝影/黃豐隆 再見.槺榔 最後一次看你 天飄起霧雨 蛙鳴錯錯落落 不老的容顏 掛戀大肚山稜 青苗花序已出頭 誰來把老葉紮成帚 掃落,心中埃塵 驚醒萬畝卷卷紙墨 紅土咫尺,容我孓遺墾荒 註:槺榔又名臺灣海棗,與臺灣油杉、臺灣穗花杉及臺東蘇鐵並稱為臺灣四大奇木,均歷經冰河期後孓遺在臺灣土地。因開發計畫頻繁,近年分布在臺中大肚臺地的原生植物棲地嚴重被破壞,槺榔也日漸減少。早期年代,家中掃把材料多取自植物,其中臺灣海棗的老葉所綁成的掃把稱作槺榔帚。 禁嶺山相思林 金黃花浪正搖曳 初夏,婉約的相思海 喚醒心尖一抹虹彩 胯下山風,蟬聲穿透 昨日鹿群揚起前蹄 把夢中的禁嶺山 啣來低藏胸懷 註:大肚山天然林主要植被為相思樹林以及冰河期後孓遺槺榔。特以賦詩二首描述在地人文風土。

Read More

正前開置換髖關節 港女慕名來台手術

  七賢脊椎外科醫師楊華偉累積7年臨床實績,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突破500例。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隨著退化性關節炎與髖關節病變日益常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需求逐年上升。七賢脊椎外科醫院骨科副院長楊華偉,自2017年起率先引進「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DAA)」技術,至今累積已超過500例成功手術案例,寫下南台灣微創髖關節重建的重要里程碑。 醫師楊華偉指出,相較傳統後外側或側開入路,正前開技術利用自然肌肉間隙進行手術,無需切斷肌肉,術後疼痛減輕、恢復期縮短,對於年長者與需雙側置換的病患特別有利。 楊華偉強調「正前開術式的核心優勢是『微創、安全、快速恢復』,我們不只追求關節功能的重建,更希望幫助患者盡早回歸日常生活。」 例如,一名來自香港的國際患者也特地跨海來台求診,這名62歲的港籍女士,因多年雙髖退化導致行動困難,前來求診,經評估後接受雙側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迅速,兩週內即能自行行走返國。 七賢脊椎外科醫院表示,截至目前,楊華偉已完成超過500例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手術成功率與病患滿意度極高,並積極參與醫師教育與手術技術分享,持續推動正前開技術在國內臨床的發展;未來該院將持續強化微創關節手術中心功能,致力提供高品質、低風險的重建方案,幫助更多患者擁有無痛與有尊嚴的行動力。

Read More

糖胖症增死亡風險 減重5%就可改善

門諾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俊麟強調,「糖胖症」患者務必積極減重,減重5%即可改善疾病,減重視同救命,刻不容緩。(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門諾醫院28日表示,糖尿病盛行趨勢勢不可擋,據國健署統計,全國約有2百多萬名糖尿病友,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且BMI>27的「糖胖症」患者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7倍。 門諾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俊麟強調,「糖胖症」患者務必積極減重,減重5%即可改善疾病,減重視同救命,刻不容緩。 葉俊麟表示,肥胖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性更高,使血糖更難控制。第2型糖尿病患者,近8成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與一般體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胖症」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的風險比值要高出1.3倍,死亡風險更是增加2.6倍。 葉俊麟提到,內臟脂肪與慢性發炎、動脈硬化以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密切相關,過多的內臟脂肪會進一步惡化糖尿病病情。透過減重,能改善身體代謝狀態,降低內臟脂肪,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使胰島素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進而降低血糖水平。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理想BMI應維持在18.5至24之間,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 葉俊麟表示,除少吃多動規律降低體重外,部分藥物還可調節血糖、降低食慾,透過藥物機轉增加飽腹感、延緩胃排空,減少餐後脂肪顆粒的釋放、降低血液脂肪水平,更可直接作用於脂肪組織,減少脂肪合成和內臟脂肪厚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