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檢疫人員被廢針扎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驚傳檢疫人員在篩檢站遭廢棄針頭扎傷。疾管署28日表示,已進行預防性投藥,公傷假正在簽辦中,並將檢討廢棄針頭處理流程。感染科醫師說明,受到不確定性高的暴露風險,針對HIV、梅毒可透過預防性投藥防感染,若不幸染C肝,也有抗病毒藥物可治。

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在社群發文指出,收到該名檢疫人員陳情,因同事把有症狀旅客的廢棄針具亂丟在垃圾袋,導致她遭針頭刺傷,有感染愛滋病、梅毒、B型肝炎和C型肝炎等傳染病的疑慮;且因須服用多項藥物,產生副作用,請公傷假卻遭主管刁難,因而身心受創。

對此,疾管署表示,受傷人員第一時間以大量清水沖洗傷口及消毒,隨即由區管中心派車載往部立桃園醫院急診就醫,經醫師診療評估後予抽血檢驗、開立愛滋病毒及梅毒預防性投藥。

對於這名人員因內心焦慮及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身心不適,疾管署表示,已主動聯繫2名防疫醫師說明預防用藥目的,並安撫其不安情緒。另責由單位直屬主管、幹部密切聯繫,給予關懷、慰問並針對其疑慮進行諮詢與釋疑。

疾管署表示,該員提出就診證明時,即啟動公傷假申請簽辦程序,不過,公傷假申請須經過行政流程,於程序核准前暫以病假處理,待完成後會再將病假更改假別,並未有不願給予公傷假情事。

對於廢棄針頭的處理流程,疾管署說明,針具會放在針具廢棄盒,約8成滿密封交由廠商處置,不會當垃圾直接丟棄,以免增加感染風險;疾管署也將瞭解事發原因,並檢討相關作業流程,及教育訓練是否有不足的問題。

此外,對於受到不確定性高的暴露風險,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表示,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PEP)需要在72小時內服用,使用28天,防護效果非常好。梅毒部分,只要接受1劑針劑,或是服用1次藥物,就可以預防遭到感染。透過預防性投藥防感染,若不幸染C肝,也有抗病毒藥物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