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聯邀曲建仲博士内壢高中及康橋國際學校開講 剖析升學策略跨領域科技學習

曲建仲博士内壢高中開講 剖析升學策略跨領域科技學習半導體技術成為全球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台灣學聯」在3月26日邀請半導體領域權威專家曲建仲博士至內壢高中開講。     照片台灣學聯提供 記者黃秋儒/桃園報導 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半導體技術成為全球創新的核心驅動力。為協助學子們掌握最新趨勢、制定清晰學習與職業發展策略,「台灣學聯」在26日及28日攜手桃園市立內壢高中與康橋國際學校,邀請半導體領域權威專家曲建仲博士專題講座,深入探討「大學與科系選擇」、「跨領域學習規劃」、「碩博士雙主修策略」及「半導體科技核心與應用」四大主題,為學生提供具前瞻性與實戰價值的指引。 「科技浪潮下的升學與職涯規劃 」26日內壢高中登場,現場吸引逾百位學生參加。曲建仲憑藉深厚的學術背景與產業經驗,為學生剖析如何根據個人興趣與行業趨勢選擇適合的大學科系,透過實際案例說明跨領域學習在現今科技時代的重要性。 曲建仲強調,「未來高精尖產業需要具備多元技能的人才,雙主修模式將成為核心競爭力。」以「半導體+AI」為例,他深入解釋雙主修如何驅動創新、形成技術閉環,並分享實用的學習工具,如「半導體技術樹形圖」,幫助學生建立更有系統的學習規劃。 28日,曲建仲到了康橋國際學校進行兩場演講,總計逾400多位學生參加,曲建仲從基礎到前沿來談 「半導體科技的奧秘解析」,他以「如何依據興趣與科技趨勢選擇科系」為切入點,透過真實案例,剖析跨領域學習的價值與未來人才發展方向。 曲建仲康橋國際學校 談半導體科技奧秘「台灣學聯」28日邀請半導體領域權威專家曲建仲博士(二排左5)到康橋國際學校,從基礎到前沿來談「半導體科技的奧秘解析」。現場進行學術與產業對話,點燃學子科技夢想。   照片台灣學聯提供 曲建仲指出,「未來人才需具備跨界整合能力,例如材料工程與電子電機的雙主修模式,將成為半導體等高精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此外,他還透過實物模型展示,生動解說半導體技術從高純度矽砂提煉、單晶矽錠生長,到光刻機「印刷」數十億電晶體的製程細節,讓學生能直觀理解晶圓製造流程及芯片設計邏輯。 學術與產業對話,點燃學子科技夢想。在兩場講座的互動環節,學生們踴躍提問,涵蓋升學選擇、科技趨勢、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等熱門議題,現場氣氛熱烈。活動不僅深化學生對科技產業的認識,更幫助他們建立長遠的學習與職涯發展策略。 邀請單位「台灣學聯」表示,「我們希望透過產學結合的方式,搭建學生與產業專家對話的橋樑,讓學子在學業規劃與科技創新間找到最佳發展路徑。」內壢高中與康橋國際學校也積極參與規畫確保內容貼近學生需求。 未來展望將深化產學合作,培育科技人才,這次講座的成功舉辦,標誌著教育界與產業界在人才培養上的深度協同。未來,「台灣學聯」將持續推動類似的合作計畫,透過系列工作坊、企業參訪等多元活動,助力學生成長為兼具專業深度與跨界視野的複合型科技人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及全球科技創新注入新生力量。

Read More

賴促外交部掌握緬泰國人安危

總統賴清德(前左二)二十九日在台北忠烈祠主持「中華民國一一四年向先祖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典禮」,副總統蕭美琴(前左三)等人陪祭。(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緬甸二十九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七淺層強震,鄰近的泰國亦感受強烈搖晃。總統賴清德已指示外交部透過駐緬甸及駐泰國代表處,掌握國人受災情況,並提醒當地國人提高警覺。內政部消防署已通知輪值單位整備待命,台灣願提供必要協助。 賴清德總統晚間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台灣將與國際社會一同關注救災進展,並隨時準備提供協助。他強調,政府已要求駐外單位積極聯繫國人,確保安全,並持續掌握當地情勢,以確保台灣公民在外的安全。總統提醒,身處當地的國人應隨時關注官方發布的最新資訊,並防範可能發生的餘震。 此外,賴清德總統二十九日上午前往台北忠烈祠,主持「中華民國一一四年向先祖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典禮」,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立法院長韓國瑜、考試院長周弘憲、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及司法代理院長謝銘洋陪祭。典禮中,總統向各民族先祖及國民革命烈士靈位獻花致意,並恭讀祭文。 典禮結束後,總統與陪祭官員向烈士遺族代表握手致意,慰問家屬,表達政府對殉職人員的敬意。賴清德表示,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密不可分,將持續強化國防、維護國家安定,以告慰先烈英靈。

Read More

受困夫妻 先生輕傷脫困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緬甸二十八日發生規模七點七地震,當地災情持續傳出。我國外交部二十九日表示,先前在曼德勒因建築物倒塌而失聯的一名女性國人,已確定平安,另有一對夫妻受困於倒塌旅館,先生輕傷已脫困,太太仍待援。 外交部指出,駐緬甸代表處回報,該名女性國人已確認安全,與外界取得聯繫。此外,一對夫妻於地震發生時身處旅館,建築倒塌導致受困,先生已經脫困並僅受輕傷,太太則與旅館員工仍在倒塌建築內,但仍可與外界聯繫,當地人員正嘗試救援,駐處也持續保持聯繫,以確保安全撤離。外交部並強調,駐處正持續調查是否有其他國人受災。 外交部表示,緬甸政府已表達願意接受外界援助,我國駐泰國及駐緬甸代表處已於第一時間向兩國政府表示台灣願派遣搜救隊協助賑災,相關人員及裝備均已整備完成,隨時可出發。然而,由於當地機場受損,目前僅仰光機場可使用,且曼德勒距仰光約六百公里,交通受阻,泰、緬兩國政府仍須考量當地條件與後勤支援能力,因此尚未回覆我方派遣搜救隊的請求。 外交部提醒,緬甸奈比都及曼德勒基礎建設受創嚴重,部分地區建築倒塌、道路崩裂、電力及網路中斷,並發生多次餘震,影響對外通訊與交通安全,建議國人避免前往。外交部已將緬甸旅遊警示列橙色,建議避免非必要旅行,泰國則列為黃色警示,提醒旅客提高警覺。

Read More

青年海外圓夢 800人想去瑞典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在全台辦理四場青年政策白皮書「公民對話」,廣納青年意見,做為國家青年政策指引方針,首場廿九日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行。教育部長鄭英耀出席一場「公民對話」活動時說,年輕人應勇敢做夢,他提到今年推出的青年海外圓夢計畫,有八百多人想去瑞典看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該如何做。 鄭英耀表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第一階段申請日前截止,共有四千四百多名十五歲至三十歲的青年報名,另外還有中央各部會搭橋的海外遨翔計畫,總共可協助約一千名青年出國圓夢,在青年海外夢計畫中,有八百多人報名想去瑞典,看看這北歐國家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及如何做到永續發展。 鄭英耀預告制定「青年基本法」草案,希望透過「公民對話」充分表示意見。

Read More

警察人事條例修法 政院擬提覆議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行政院二十九日表示,已收到警察人員人事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並研議相關救濟措施。據悉,此修法涉及違反預算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及財政紀律法,且將進一步擴大警消退休所得與一般公務人員的差距,可能影響國家財政穩定,行政院考慮提出覆議,最遲須於四月二日完成相關程序。 立法院於今年一月三讀通過該修正案,明定警察、消防、海巡、移民及空勤總隊人員的月退休所得替代率,依年資滿十五年者為四十三點二五%,最高可達八十%。行政院強調,將尋求合法合憲方式處理,以維持財政平衡。 黨政人士指出,該修法不僅提高警消退休所得,且溯及適用已退休人員,若按現職同級標準計算退休金,未來五十年內將減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約一千零八十二億元。依修法規定,政府每年仍須從公務預算補足退撫基金所需經費,恐造成財政負擔。

Read More

蕭旭岑批賴政府限縮兩岸交流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二十九日率三十名「大九學堂」學員訪問中國大陸山東省,與當地大學生交流,並參加孔子文化春會祭孔活動及參訪歷史文化景點。他批評賴清德總統透過行政手段限縮兩岸交流,認為唯有透過交流才能拉近兩岸民心距離,降低對立情緒,避免衝突與戰爭的可能性。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回應,蕭旭岑的論調已多次重複,無須回應。 蕭旭岑指出,自賴政府提出「賴十七條」後,行政手段更加緊縮兩岸交流,影響人民的自由與權利,並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使兩岸關係更趨緊張。他批評民進黨政府以意識形態干涉交流活動,甚至打壓推動和平的民間人士,但馬英九基金會不會因此退縮,將持續透過交流化解誤解。 蕭旭岑表示,今年適逢對日抗戰勝利八十週年,此行特別安排學員前往「台兒莊大捷」紀念館,緬懷先烈英勇事蹟,讓學員認識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可貴。 針對蕭旭岑的批評,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相關論調已多次重複,無須再做回應。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表示,健康的交流應該多多益善。但她強調,若交流涉及矮化台灣、統戰或製造社會對立,則應審慎考量。

Read More

解醫師荒 賴拋健保結構性調整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恐將出現醫師荒問題。對此,醫師出身的總統賴清德廿九日指出,醫師招才攬才困境太嚴重,應拿出行動力解決,建議從薪資結構性調整。可考慮健保結構性調整,採「不同工不同酬」。 賴清德二十九日出席健保三十週年健走活動致詞時提到,健保帶給台灣巨大貢獻,但施行三十年確實出現了問題,醫療人員攬才越來越困難。醫師仍是第一志願時,已出現內外婦兒科招不到人的困境,今年大學牙醫系錄取分數甚至還高於醫學系,未來恐怕會更找不到醫師。 醫師招才攬才困境太嚴重,一定要拿出行動力解決,賴清德指出,建議可從薪資結構性調整。現在做不同事情、領一樣給付,現行制度是有問題的,導致越來越少人願意走比較辛苦的科別,可考慮不同工不同酬,再加上引進健康促進的健保制度,才可能達成健康台灣。 健保署長石崇良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補充,不同工不同酬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看,第一點是地域差異,目前離島地區給付醫療人員有加成三十%,偏鄉地區健保點值也有保障與加成;第二點是科別之間,如最近健保將急重症調整支付標準,下一步預計調整門診診察費。 石崇良表示,正在研議將門診分為一般診察費與複雜診察費,給予不同支付。此外,考量各科之間不同手術所花的時間有所差異,耗力程度更是不一樣,過去已經透過資源耗用為基礎的相對值表(RBRVS)給予不同的支付,可能有部分科別尚未調整,近期將循序檢討。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北高行的裁定書 是引據動員戡亂時期的法令嗎?

桂宏誠 陸配亞亞遭移民署廢止在台居留資格,北高行的裁定理由顯示出「先射箭再畫靶」的荒誕。圖為聲援亞亞的民眾。(中央社) 被網紅八炯檢舉的陸配亞亞遭移民署廢止在台居留資格,雖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以下簡稱北高行)聲請停止執行這項行政處分,但最終的裁定並未獲准。然而,北高行的裁定理由顯示出「先射箭再畫靶」的荒誕,連適用的法律竟也是斷章取義。例如,大家已談論到引用「內國化」之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條文時,竟刻意對「任何鼓吹戰爭之宣傳」事項,不寫出原條文規定「應以法律禁止之」。 法官刻意不寫出原條文的原因,是因我國並未制定禁止鼓吹戰爭之宣傳的法律。但反過來想,若已有制定禁止此行為的法律,就可直接引用而無須援引上述內國化的國際公約。但法官為何會扯上內國化的國際公約呢?因為這是某綠營御用律師曾公開過的主張。由此也可看出,法官的裁定猶如配合政府意志射出箭,理由就抄政府及其御用律師的說法,算是再補畫上個靶心而已。 如果親自看過亞亞被指控鼓吹戰爭和武統的抖音,應知那是針對去年賴清德上任總統後的第三天,中共實施「聯合利劍二0二四A」圍台軍演的演繹。在這則抖音的內容中,亞亞並沒有鼓吹中共要攻下台灣以完成祖國統一,而是基於中共反台獨及反分裂國家所可能產生的後果。被民進黨政府聽來最刺耳的,就是最後提到因軍演可能「隔天起來發現寶島插滿五星旗,想想就很高興」之類的話。 但這樣的話在法官的裁定書中,卻寫著亞亞「散布支持中國大陸武力統一中華民國」,故認定有鼓吹戰爭宣傳之事實。然而,「中國大陸」是中華民國憲法仍主張屬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這是個地理區域的概念,本身並不具有行為能力,何況武力統一的結果卻還是中華民國。 正因為法官缺乏對兩岸關係法理的認識,才出現上述不知所云的推斷和論述。事實上,兩岸關係在我國法制上的敘述,應為目前由中共統治的中國大陸地區是個政治實體,兩岸在同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上,台灣地區也是個政治實體。因此,兩岸間只有這兩個政治實體完成中國統一的問題,而這個「中國」也是指有五千年歷史的「祖國」。 法官在裁定書中表示,亞亞的成長背景與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同,也是不同意停止執行離境的理由,強烈意味了亞亞對台灣的忠誠度值得懷疑。然而,中共軍演是針對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亞亞附和或讚賞中共圍台軍演,也只能認定她是反台獨,故法官無法區辨反台獨不等於對台灣不忠誠。 如果政府已宣告當前正面臨中共武力犯台之虞,且現在已積極備戰而隨時可能應戰,亞亞樂見「隔天起來發現寶島插滿五星旗」的說法,確實可認定有「危害國家安全之虞」。但現在仍是民進黨執政後所誇言的深化自由民主時期,卻怎麼讓人覺得他們把法令的「適用」,搞得像是仍存在「動員戡亂時期」的法令呢? (作者為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

緬甸強震死亡數恐破萬

  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搜救人員在倒塌建築進行救援。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緬甸中部二十八日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二強震,毗鄰的泰國也受到地震波及。緬甸軍政府二十九日表示,強震初估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一千人,另有兩千多人受傷;泰國方面統計已有八人死亡,受困人數九十六人。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宣布「緬甸進入緊急狀態並請求國際援助」。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評估這次地震死亡人數可能超過萬人。 緬甸強震發生在二十八日當地時間下午一時二十分(台北時間下午二時二十分),人口眾多的緬甸第二大城瓦城,距震央實皆市相當近,災情嚴重,連距離震央一千一百公里外的泰國首都曼谷也傳出大樓倒榻等災情。   緬甸瓦城長城飯店倒塌,目前包括5名員工及客人等約8人都還困在低樓層無法出來。 (緬甸台商總會理事趙德仁提供/中央社) 地震翌日,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地質調查所評估模型,顯示罹難人數在一萬到十萬的機率為三十五%,突破十萬的機率為三十六%,代表超過七成機率死難人數會上萬。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二十八日在電視談話中說:「我已親自視察一些災區評估情況。我要呼籲大家攜手合作,支持正在進行的救援行動。」同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請求國際援助。敏昂萊表示會持續公開邀請任何願意前來協助災民的組織和國家,還說印度將提供援助。 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受困工人親友含淚望著倒塌建築物,期望親人早點脫困。 (中央社) 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資訊小組二十九日統計,截至二十九中午十二時,震災已造成至少一千六百四十四人死亡、三千四百零八人受傷,另有六十人失蹤。 泰國方面經過持續搜救,已知死亡人數有八人,受困人數則新增至九十六人,目前大型機具已經進入現場持續進行搜救任務。   緬甸強震災情嚴重,當地志工回報,許多受傷民眾只能就地進行緊急治療,災區急需飲用水、藥品、食物跟毯子。 (李金蘭提供/中央社) 緬甸強震,擴大到泰國曼谷跟中國雲南,氣象署指出釋放能量是九二一地震的二十二點四倍。氣象專家示警,緬甸地震,主因是印度板塊推擠到歐亞大陸板塊所造成,可能會造成板塊再往東,推擠揚子地塊,台灣雪山山脈、西部陸山帶、西部平原也屬於揚子地塊邊緣,不排除受到影響,未來兩週內要留意規模六以上地震。

Read More

我126搜救員6犬、賑災物資待命

泰緬強震災情嚴重,台灣126名搜救人員、6搜救犬整完成待命出發馳援。 (翻攝自消防署特搜大隊臉書)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二十八日下午緬甸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二強震,深度僅十公里,災情嚴重。消防署指出,該署國際救援輪值縣市屏東、桃園在強震發生後迅速動員,截至二十九日中午,已整備一百二十六名搜救人員(含醫護、技師)、六隻搜救犬及十五公噸裝備,隨時可出發支援。外交部也表示,雖泰國、緬甸尚未正式請求援助,但台灣已透過駐處主動表達意願,並與國際救援組織同步待命。 此次地震發生於緬甸時間二十八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台灣時間十四時二十分),震央位於淺層,聯合國已將災害等級列為最高紅色警示。消防署接獲通報後,立即通知本月輪值縣市屏東縣與桃園市,並協調特搜隊停休待命。南投竹山訓練基地現已集結屏東消防局四十名隊員,與消防署特搜隊共同完成人員、犬隻及醫療器材的整備,其中包括六名醫師、二名獸醫師及二名結構技師,確保救援能力涵蓋醫療、建築安全等需求。 消防署表示,全球目前有二十四國搜救隊待命,其中五隊(含俄羅斯、新加坡等)已動員。台灣除與外交部、賑災基金會保持聯繫外,慈濟基金會也備妥香積飯、毛毯等物資。外交部透露,駐泰、緬代表處第一時間向兩國表達援助意願,但兩國因後勤調度與災區現況,尚未開放國際隊伍進入。外交部強調將持續協調,並追蹤災情需求。 慈濟基金會已啟動國際賑災物資整備,若國際救援專機啟動,可一同前往當地協助。 (慈濟基金會提供/中央社) 消防署呼籲,民眾以官方管道獲取最新訊息,避免傳播未經證實的災情。若未來需民間支援,將透過賑災基金會公布捐款或物資募集方式。此次行動展現台灣國際人道精神,也考驗跨單位協作效率,後續動向值得關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