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罹類血友病 初經血流不止

血友病聯盟在每年世界血友病日都會訂出宣導主題。「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中著西裝者)19日在衛教活動中指出,2025年全球主題是「婦女和女孩也會出血」,提醒社會大眾和衛生主管機關了解和認識,關心並幫助解決女性出血的問題。(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年近50歲李姓女子從嬰兒時期打疫苗傷口久久不癒、持續流血,直到小學2年級確診「類血友病」。李女表示,「初經來的那一年,我永遠記得」,當時她住院1個月,且為了控制出血必須持續施打凝血因子或血漿。由於藥物尚未納入健保,必須自費。她成年後才驚覺國中時的治療費用高昂,動輒數十萬元。血友病相關團體提出「建立婦產科與血液科共同指引」等3大建議,盼提升女性出血性疾病識別能力。 每年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血友病聯盟在每年世界血友病日都會訂出一個宣導主題。台灣血友病之父、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暨彰化基督教醫院血友病中心沈銘鏡教授19日在衛教活動中指出,今年全球主題是「婦女和女孩也會出血」,提醒社會大眾和衛生主管機關了解和認識,關心幫助解決女生出血的問題。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邱世欣表示,血友病是遺傳的疾病,超過95%病友都是男性,因此許多人常認為這是男性的疾病。類血友病是跟性別沒有關係的特定疾病,患者男女比例相近;然而,女性成長過程會有月經和懷孕生產,都會導致出血,卻常常被忽視或誤診。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等相關團體指出,先天性與後天性出血性疾病皆可能影響女性健康,提出「提升女性出血性疾病識別能力,建立婦產科與血液科共同指引」、「推動基因檢測及早期診斷資源,不讓症狀被延遲、被忽略」、「擴大社會支持與家庭照護方案,讓病人及其照顧者有喘息與陪伴的空間」等3大建議。 邱世欣說,類血友病是顯性遺傳,女性患者如帶有因子又希望能生育下一代,站在優生學角度可考慮透過人工生殖方式篩檢出健康卵子。

Read More

男肝癌復發 射頻消融術治療效果佳

醫師李少武說,肝癌接受消融術,對於老年或肝功能較差的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選擇。(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7歲許姓職業駕駛有慢性B型肝炎及肝癌病史,8年前曾接受手術治療。追蹤檢查發現肝臟腫瘤指數逐漸上升,一度飆升至正常值40倍,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0.5公分復發肝癌。進行射頻消融術治療後,至今未發現復發。 根據衛福部112年統計,肝癌在10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2。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李少武指出,不同時期肝癌的預後差異明顯,早期肝癌經過適當治療後,平均餘命可達6至9年;若進展至中晚期,平均餘命僅剩6個月~2年。對於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如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過去病史或家族史者),應進行密切追蹤檢查。 李少武表示,早期肝癌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及微創治療;微創治療的射頻消融術及微波消融術都是透過超音波引導,將探針穿刺至肝腫瘤部位,並加熱至60度以上破壞腫瘤細胞。微波治療時間約4~5分鐘,比射頻的12~15分鐘短,適用於肝臟腫瘤數目不超過3顆、或單顆腫瘤不超過5公分患者。術後需加壓穿刺傷口以防出血,並臥床休息,通常住院1~2天即可出院。 中榮調查,91~108年間有493人接受手術治療、422人接受射頻消融術治療的早期肝癌患者,後續追蹤分別有34.9%與36.3%的比率復發,兩者間無顯著差異存在。統計也發現,接受消融術患者年齡較大,且肝硬化比率較高,顯示對於老年或肝功能較差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選擇。

Read More

〈中華學園〉用愛灌溉出家的幸福

嘉義縣大同國小四年四班 ◎郭恩丞 「香腸,香腸,快起床,我們要來吃掉你了喔!」這是每天早晨媽媽喚醒我的起床號,我的名字台語諧音剛好是烤肉食材,更是家人們親暱叫我的小名。 我是獨生子加上年幼,可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因此有不少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記得有一次,奶奶口頭指正我的過錯,我因面子掛不住,竟脫口而出:「奶奶,您很煩!不要管我!」傷心的奶奶默默回到房裡流眼淚,此時,爸媽語重心長告訴我:「家人相處首重『尊重與包容』,說出去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因此凡事需三思而後行,用『同理心』來看待任何事物及尊重他人」。懊悔不已的我立即去道歉,奶奶也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和解擁抱。 爸爸的工作是金融業,而媽媽是食品業,一年四季都很忙碌,但他們從未忘記陪伴我,豐富我的童年記憶,盡可能抽空帶我到國內各地遊玩,逛老街、吃美食、安排寓教於樂的博物館,到處都有我們幸福的足跡,可我並不滿足,經常開口抱怨,其他同學都有出國去玩,只有我沒有搭乘過飛機。奶奶告訴我:「寶貝啊!食果子拜樹頭,爸爸在你現在這年紀,就學會燒柴煮飯還要幫忙分擔家務,你已經非常幸福了!」這席話點醒了我,我應該懂得感恩惜福,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奶奶會依據節氣種植不同蔬果,「順應自然」是她的原則,她總說「吃當季、吃在地」才是最好的食材,沒有噴灑農藥的無毒蔬果,就是她給家人最好的禮物。而我就是奶奶的小跟班,喜歡在農場裡探險,我倆一起摘青脆鮮甜的健康蔬果,加上媽媽廚藝化身為桌上佳餚,全家人一起分享這甜蜜幸福的好滋味! 家庭就像是一棵大樹,家人們用堅強的雙臂為我撐起一片天,讓我安心的生活在幸福的樹蔭下,快樂無憂的成長茁壯。每個人為這個家付出的愛與關懷,都是點點滴滴的養分,不停的灌溉家的地基,讓愛包圍的我是如此幸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喜歡

台南市永華國小三年四班 ◎王昕禾 我喜歡在下課的時候,在教室裡和同學聊天。我們會一起分享快樂的、難過的或生氣的事情,聊一聊,心情就會變好。 我喜歡幫老師的忙。老師改作業的時候,我會主動幫老師翻開作業簿,讓老師改,老師改完,我也會幫忙發作業。每次老師都會讚美我,使我非常開心。 我喜歡讀課外讀物。書中有許多知識,例如:自然科學、世界文化、歷史……等等。我喜歡看古代流傳下來的書,可以學到古代的文化。 我喜歡騎腳踏車。放假和放學的時候,我會去公園練習腳踏車。當初學了三個星期才學會怎麼騎。學的過程一直跌倒,但是我不放棄,在媽媽的指導下,不斷的練習,終於學會了!現在我能夠騎得很穩,享受騎腳踏車自由自在的感覺。 最後,我喜歡露營。因為露營可以認識很多昆蟲和生物。也可以熬夜到十二點多才睡覺,有時候還會吃消夜呢!早上起床的時候,可以一邊想今天的行程,一邊做自己的事。每次露營都讓我意猶未盡,期待下次的到來!

Read More

園藝治療 提供全齡身心照護

園藝輔療者展示綠色植栽作品。(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緊張,身心容易出現狀況,「綠色療癒」日益受到重視。第18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19日在亞東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以「通往不同年齡層的園藝治療」為核心,聚焦園藝治療在全齡族群中的應用與挑戰。 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理事長張博然表示,繼去年以「綠色處方箋」為主題研討;今年邀請來自美國、韓國與台灣多位講師,分享園藝治療如何透過創新與實證,深入不同年齡層的生活場域,以全齡照護的療癒力量,逐步走出屬於台灣的「綠色療癒之路」,讓園藝治療成為更多人身心照護的重要支持。 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指出,許多臨床疾病不是剛性醫療可以完全解決。像是疫情期間亞東醫院淪為重災區,負責市民COVID-19篩檢、疫苗注射、疾病治療等,產生許多創傷症候群,這時候就需要社會處方箋和綠色處方箋等柔性醫療來輔助。 林子玉表示,亞東醫院是全國第一個將園藝治療模式引進精神科日間病房。去年精神科升格於精神暨心身醫學部,並將心理健康中心升格為「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透過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和園藝治療師,以醫療專業評估,一起提升病人的自我價值和人際互動。 八里愛心教養院院生翁彥如(中)以受服務對象再度與玻璃娃娃小雪(左二)合作發表海報論文。(記者吳瀛洲攝)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八里愛心教養院於民國97年引進園藝輔助治療,成立園藝社團,由協會創會理事長黃盛璘帶領,透過園藝激勵院生對生命的熱忱;去年教養院生翁彥如以受服務對象投稿海報論文,今年再度與玻璃娃娃小雪合作發表「不同年齡層身障者參與園藝輔療的經驗探討」,可見園藝輔療對院生的身心發展已帶來具體正面的影響。 第18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19日起在亞東醫院國際會議廳登場,聚焦園藝治療在全齡族群中的應用與挑戰。(記者吳瀛洲攝) 這次「綠色療癒」國際研討會19、20日在亞東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現場並有主辦單位之一荒野保護協會、樂山療養院和亞東醫院築馨園等攤位,展示各式參與園藝輔療者的綠色植栽作品,還有各方研究成果論文、海報等。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愛洗澡

台南市愛迪生幼兒園太陽  ◎張立珵

Read More

中醫美顏針 低侵入性治療

中醫師邱芸蕥說,美顏針具有低侵入性治療、風險低、恢復期短等優點,成為自然抗老新趨勢。(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於健康和外貌的保養也越來越重視。中醫美顏針是一種自然、低侵入性的美容方式;相較於傳統的醫學美容,屬於低侵入性治療,風險極低、恢復期極短,針灸後可立即照常生活,最大的副作用是偶發的瘀青。 邱芸蕥指出,「韓式美顏針」源自韓國教授宋貞和,最初用於治療顏面神經麻痺,改善臉部肌肉不協調,後來發現應用在醫學美容有顯著效果。美顏針透過在頭面部下針,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膠原蛋白生成,並強化肌肉力量,進而拉提臉部線條,達到臉部立體效果。對於臉部表情不對稱者,美顏針也能平衡左右臉部肌肉。 她說,美顏針有4大功效: 1.促進循環,改善膚質:美顏針通過刺激臉部穴位及皮膚基底細胞層,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和細胞再生,改善皮膚彈性和光澤。 2.調整筋膜,緊緻輪廓:針灸可以調整頭面及頸部肌肉筋膜的張力,使皮膚變得更緊實潤澤,改善臉部輪廓,使線條更立體、柔和、對稱。 3.多重問題,一併改善:美顏針對於除斑、除皺、消除黯沉、黑眼圈、眼袋及痘疤等問題,皆有改善效果。 4.內外兼顧,調理根本:頭面部有許多經絡、穴位經過,對應到五臟六腑,許多患者也反饋美顏針改善頭痛、睡眠等問題。 美顏針療程會根據患者臉部問題進行客製化調整,包括肌肉、筋膜和經絡穴位的選擇等。透過針灸的深淺度、施針方向和手法等,可以調整欲改善的層次,放鬆肌肉使其恢復彈性,改善下垂、皮膚紋路、調整臉部線條。

Read More

〈彩繪人生〉阿姑許黃彩好 行善不手軟

88歲許黃彩好人美心善,是有名的慈善家。 (記者楊淑芬攝) 88歲許黃彩好行善人間,她出身良好,更是默默行善的慈善家,從年輕起就捐錢助人。最近楠西大地震,她第一時間捐出200頂帳篷,在寒冬中給受災戶立即帶來溫暖。 眾人都稱她「阿姑」,這個稱謂是台南市長黃偉哲對她親暱的稱呼,因為她行善良久,是台南市政府最重要的捐贈者,又同是黃姓家族人,所以叫得很親,許多人也跟著這麼稱呼,許黃彩好聽了也非常開心,親人一下子增加好多。 許黃彩好(右三)捐贈多個偏鄉圖書館多彩的兒童椅,希望小讀者愛上圖書館。 (記者楊淑芬攝) 許黃彩好出生於西港,是南寶樹脂家族的三小姐,南寶樹脂第一代創辦人黃圖生了4男3女,許黃彩好是最小的女兒,也是目前兄弟姊妹中唯一在世,在南寶集團眾人都尊稱她「三小姐」。 許黃彩好對於繪畫自幼展露天份,一枝筆在手,能寫能畫,還是工筆畫,看過的景像就能畫出來,出現在傳說中的神佛,小說中的歷史人物,她都能詡詡如生再現,去年以87高齡考上台南應用大學美術系碩士在職專班榜首,至今畫筆不輟,日有進境。 阿姑許黃彩好說捐錢行善是家族傳統,父親黃圖是西港鄉長,興學行善,創立港明中學,並且舖橋造路,不遺餘力的做好事,她在耳濡目染下,從30多歲也跟著捐錢鋪橋造路,82年起送消防車、救護車、沐浴車,她都以父親「黃圖紀念號」為名,每年還對台南地區的低收入戶慰問,發放白米、致贈紅包,做了許多年好事;106年當選台南市好人好事代表;109年獲百業領導人大會頒發「全球傑出華人《善行天下》公益貢獻獎。 0201大地震爆發,過年期間沒有激起太多關注,許黃彩好得知後立即捐出200頂帳篷,希望讓受災戶不要流離失所,還陸續對災區發心捐贈;最近則是對於多個偏鄉的圖書館捐了許多兒童椅,多彩可愛又舒適的兒童椅,讓許多小小讀者更愛上圖書館。 做了這麼多好事,各界回流的感謝狀滿坑滿谷,許黃彩好都仔細收藏,常常翻閱,父母給她財富,更傳給她愛心和善心,她認為這就是她人生的勳章,無愧家族美好的精神。 (記者楊淑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