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暑期消防營 熱血開跑

台中市消防局「暑期消防營–蛇福台中Safe Taichung」正式開跑,讓學童實地操作心肺復甦術。(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消防局年度人氣活動「暑期消防營-蛇福台中Safe Taichung」正式開跑,三十日舉行啟動儀式,今年規劃二十四場免費營隊,開放超過二千個名額,提供六至十二歲學童報名參加,明日中午十二時開放線上報名,額滿為止。消防局表示,營隊內容結合理論與實作,讓孩子在暑假期間學習實用的防火與防災知識,從小培養正確應變能力,全面提升防災意識。 消防局副局長戴峻焜指出,預防重於治療,平日應養成良好用火、用電與瓦斯安全習慣,方能有效降低災害風險;若不幸遇到火災或地震,冷靜應對、正確逃生才能提升存活機會,因此防災觀念必須從小紮根。今年活動特別選在市區、山線、海線與屯區等各地設置場次,讓家長可依據地點與時段就近報名參加,實踐「防災教育無死角」的理念。 台中市消防局「暑期消防營–蛇福台中Safe Taichung」正式開跑,昨舉行啟動儀式,今年規劃二十四場免費營隊,開放超過二千個名額,提供六至十二歲學童報名參加。(記者陳金龍攝) 啟動儀式現場播放歷年「小小消防員」活動精采畫面,充滿孩子們的笑聲與成就感;並設置互動關卡,讓學童實地操作心肺復甦術、滅火器體驗,最後還可換上迷你消防制服,化身英勇小小消防員,體驗滿滿成就與歡樂,留下珍貴暑假回憶。 消防局表示,營隊內容豐富多元,小朋友將親身體驗射水滅火、模擬濃煙穿越、地震避難等實作演練,結合遊戲與操作學習防災知識,更設有有獎徵答活動,讓孩子在玩樂中獲得實用觀念。同時政風室也結合活動設置「廉能綠能,幸福台中」宣導區,透過趣味闖關遊戲,傳遞誠信、廉潔與環保意識,寓教於樂。

Read More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表示 黃紹庭一審判刑 市黨部將交由考紀會研議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表示,黃紹庭議員遭高雄地院一審判刑,市黨部尊重判決,將交由考紀會研議。(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卅日表示,黃紹庭議員遭高雄地院一審判刑,市黨部尊重判決,將交由考紀會研議。 針對黃紹庭議員遭一審判刑,國民黨高雄市黨部表示,尊重司法判決,黨紀相關問題,依黨內相關規定辦理,交由考紀會研議。 黃紹庭涉浮報助理費案,高雄地檢署偵結,將黃紹庭夫妻及十二名助理起訴,高雄地方法院卅日下午宣判,依貪污治罪條例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判處黃紹庭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五年,褫奪公權三年。 另,葉姓人頭助理因拒不認罪,依法判刑三年,為全案量刑最重被告,也是唯一須入監者。 黃紹庭身兼國民黨中常委,被檢方指控長期詐領助理費,檢調去年九月廿六日收網前,黃紹庭搭機跑到中國,三天後才回國投案,檢方聲押獲准,他繳回一千四百餘萬元犯罪所得,檢察官偵結認為他已坦然認錯、配合偵辦,建請法院從輕量刑。

Read More

蘭陽星空賞螢季 星光滿天.銀河夜旅觀星活動登場

  宜蘭縣政府推出的「二0二五蘭陽星空賞螢季系列活動」-「星光滿天.銀河夜旅」觀星活動,將於七月七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暑假期間,與大家一起走進星空,感受不一樣的夜晚風景。(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推出的「二0二五蘭陽星空賞螢季系列活動」-「星光滿天.銀河夜旅」觀星活動,縣府三十日晚間於頭城鎮烏石港遊艇碼頭召開記者會,宣布活動即將展開,邀請大家一起走進星空,感受不一樣的夜晚風景。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蘭陽平原無光害的純淨自然環境,是全台難得的觀星勝地,也讓整個宜蘭展現出獨特的夜間魅力。近年來,縣府積極推動夜間旅遊活動,希望透過多元行銷,吸引更多旅客晚上留下來住宿,帶動地方觀光和經濟成長。 蘭陽星空賞螢季系列活動─螢河點點系列活動開跑後,接續完成了「觀星培訓」溪南、溪北兩個場次的課程辦理,為推動宜蘭夜間觀光與環境教育,縣府辦理觀星導覽人才培訓課程,針對縣內觀光產業重點培訓,規劃二十八小時以上專業星象課程,今年有四十八名學員完成取得結業證書,完成培訓的學員將成為宜蘭推廣天文教育的種子導覽老師,未來可運用所學的觀星知識,引導遊客探索蘭陽夜空之美,進一步將蘭陽平原璀璨的星空風景推向全國,提升宜蘭在地觀光形象。 今年縣府更與縣內取得觀星課程證照之合法休閒農業區及旅宿業十三家業者,於七月七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暑假期間,共同推出觀星夜間定點導覽活動,由業者規劃觀星體驗行程並帶領遊客導覽,內容結合天文知識、生態環境介紹及在地人文特色,透過專業解說與現場觀察,進一步提升對天文與自然環境的興趣與認識。  另外為推廣宜蘭縣境內海上星空,「蘭陽星空賞螢季」活動特別搭配「台灣觀光100亮點」之「頭城五漁鐵與龜山島」相關景點,一同推出「蘭陽銀河夜旅」海上觀星遊程,縣府期盼藉由導覽體驗,帶動蘭陽夜間觀光發展,讓民眾認識自然生態之美,打造宜蘭永續旅遊新亮點。

Read More

基捷營運 配合路網逐步成長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捷運未蓋先被看衰「通勤人數有限」,初期運量「絕對是大問題」;基隆市政府交通處回應,有關基隆捷運未來營運負擔,市府朝發展多元財源,強化基隆捷運路線,沿基隆河谷廊帶及周邊區域產業開發,未來配合路網成長與大眾運輸相關政策輔助逐步成長。 民眾黨基隆市黨部前主委林毓峰公開指出,連北捷部分路線到現在都還在虧錢,憂心基捷一旦通車,恐怕取代文湖線成為「最廢捷運線」,市府無力負擔後續經營。他說,基隆捷運總工程經費高達六百九十七億元,爭議聲浪不斷,如基隆捷運沿基隆河谷廊帶設計,部分路段與台鐵平行,與興建中的捷運汐東線重疊,外界質疑效益重複、投資報酬率偏低。 林毓峰指出,基隆捷運初期運量「絕對是大問題」,保守估計日均不到三萬人次,捷運站周邊商場也尚未成形;更何況基捷第一階段只通到八堵,根本沒進入基隆市區,無法帶動地方經濟,基市府一旦接手經營維護,恐怕會成為市政財務的沉重負擔。 基隆市府交通處說明,為了滿足基隆通勤捷運化需求、紓緩台鐵樹林-南港間瓶頸路段負荷,未來配合站區開發,帶動基隆河谷廊帶產業發展,提供舒適、便利、低碳優質的公共運具,基隆捷運興建並非以營利為目標。 且興建捷運屬高成本的公共運輸系統,僅靠票箱收入無法支應營運成本,仍須仰賴場站廣告、商業租金、聯合開發與其他多元營收支撐。國內各地捷運系統亦多透過政府補助、附屬事業收入與聯合開發收益支撐營運成本。 交通處指出,參考國內捷運系統運量多於通車後逐步成長,以台中捷運綠線為例,自二0二一年正式通車,透過公車轉乘優惠、無縫接軌交通系統與車站周邊都市計畫,日均運量由初期不及二萬人次穩定成長,去年超過四萬人次。高雄捷運也是初期低運量,透過整合紅橘主線與輕軌、推動觀光票種與大型活動輸運,去年整體日運量突破二十萬人次,顯示捷運運量可配合路網成長與大眾運輸相關政策的輔助逐步成長。 市府交通處表示,基隆市未來將比照其他縣市經驗,培養基隆捷運運量並配合站區都市再生開發,帶動通勤與觀光人流,提升運量;發展多元財源,強化基隆捷運沿基隆河谷廊帶及周邊區域產業開發,讓軌道建設發揮最大效益。

Read More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公開表態 高雄市長初選支持立委許智傑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公開表態,在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支持立委許智傑,盼望未來攜手推動教育改革。(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卅日公開表態,在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支持立委許智傑,盼望未來攜手推動教育改革。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擁有逾二萬名會員,是高雄市目前規模最大的教育團體,公開表態支持許智傑,強調「老師挺老師」的理念,盼望未來攜手推動教育改革,既為許智傑注入強心針,也為選情投下變數。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李賢能指出,許智傑委員有教師背景,長期致力於推動教育政策,是教育界有目共睹的實踐者。 李賢能表示,許智傑委員當選後,毫不猶豫選擇投入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為高雄的整體教育環境打拚,包括積極推動零至六歲國家養政策、改善國中小學校軟硬體設施、設立國家產學大師獎以強化產學鏈結,更曾促成體育部設立,許智傑一直是其中的關鍵推手。 李賢能提到,此外,許智傑在教育議題上一直秉持開放、積極的態度。不論是召開記者會、回應基層意見,或提供政策建議,許智傑均親力親為、積極回應。 李賢能也指出,許智傑率先倡議「AI 教育化、教育 AI 化」論點,期盼教育環境有了生成式 AI 的投入,能更順應智慧科技發展趨勢、為教育界開拓教學視野,「相信他會是目前所有候選人當中,最重視教育環境以及照顧我們的市長!」

Read More

四接環評爭議 環團要市府硬起來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環境部日前公告四接環評定稿本並函文同意台電動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三十日指四接案正式轉折進入「地方政治」的抗爭階段,同時呼籲基隆市政府硬起來面對考驗,讓基隆市民看到基隆市政府捍衛環境與家園的決心。 王醒之指出,台電協和電廠內的土壤汙染嚴重超標,多年來在環評程序中台電不但隱匿不報,受汙染的土方量更是巨大到已經難以在廠內處理,但環評會「完全沒有討論」就強行通過,環境部更趕在基隆市政府土壤檢測結果出爐前搶先公告環評定稿本,為的就是告知台電「你們可以動工了」。 王醒之表示,四接案從過去幾年「環評程序」的抗爭、全國「能源轉型不正義」的抗爭、地方性公投「行政打壓」的抗爭,到現在算是正式轉折進入「地方政治」的抗爭階段,接下來就要看市長謝國樑與基隆市政府能否依法行政,並在地方自治的權限中停下這個錯誤的開發案,逼著中央政府必須要提出對基隆港市、對海洋環境、對能源轉型更友善與永續的替代方案。 王醒之說,市長謝國樑與市府要面對有四項考驗,一、杜絕一切政治外力干擾土壤檢驗結果,二、七月初土壤檢測結果出爐後,如果超標,隨即依照土汙法規定先公告列管為「土壤汙染控制場址」,三、不論最後屬「汙染控制場址」或「汙染整治場址」,應依法禁止「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之開發行為」,四、要求台電提出其土壤整治計畫,並公諸於民眾檢驗,唯有通過這四個考驗,才能讓讓基隆市民看到市政府捍衛環境與家園的決心。

Read More

今年房屋稅減徵2千多萬元

鼓勵空屋做社宅及公益住宅使用,今年首次實施房屋差別稅率,基隆市屋稅減徵二千餘萬元。(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房屋稅條例改按差別稅率課徵,基隆市政府預告修正「基隆市社會住宅及公益出租人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自治條例」草案,公告至六月三十日期滿,一一四年原預定查定數為八億六千餘萬元,今年放寬到六月二日,經統計減徵二千二百多萬元,主要係因提供公益住宅及包租代管社宅出租、出租達標等近六千件。 基隆市從六月二十日起預告修正「基隆市社會住宅及公益出租人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自治條例」草案,至六月三十日止十天。主要為一一二年底公布住宅法第十六條規定,「基隆市社會住宅及公益出租人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自治條例」依據變更,一一三年接著修正公布房屋稅條例,改按差別稅率課徵,為配合中央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減輕基隆市興建社會住宅財務負擔,促進民間參與興辦社會住宅及鼓勵房屋持有者釋出空屋到租賃市場,修正該自治條例房屋稅減免為單一稅率百分之一點二。 稅務局說明,另外房屋稅由以前按月計徵改為按年計徵,以每年二月的末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五月一日起到五月三十一日止一次徵收當期房屋稅,今年第一年實施許多民眾不太了解,因此,延到六月二日止。 基隆市稅務局今年房屋稅查定數,原為八億六千餘萬元,經統計至六月底止,公益出租約二千九百三十多件,社會住宅三千件,共計約減徵二千二百多萬元,不過,也讓基隆房市更透明化,降低房屋市場「黑戶」未稅所得。

Read More

七堵長安公園遊戲島 歡樂一夏

歡樂遊戲島活動歡樂的氛圍也感染了整個長安社區,大小孩童大膽奔跑、暢快尖叫,開啟一段充滿歡樂的暑假旅程。(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週日於七堵區長安公園推出「歡樂遊戲島」活動,為孩子們迎接暑假的到來,打造一場屬於夏日初始的熱力派對。公園瞬間轉換成童趣王國,歡樂的氛圍也感染了整個長安社區,大小孩童大膽奔跑、暢快尖叫,開啟一段充滿歡樂的暑假旅程! 兒少處攜手在地團體共同設計規劃,從自製竹槍射擊、野菜辨識,到菜籃小火車與實戰的水仗遊戲,讓不同年齡、特質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快樂模式。現場更設有玩具交換區、兒童意見調查、兒童權利與防災宣導攤位,不只是玩,而是寓教於樂的生活體驗。讓參與的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知識與自我表達,讓遊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大小孩童對公眾活動的參與意願。 全場活動最高潮,是酷熱的夏天最受歡迎的「超涼水仗大會」,水槍、水瓢、水球全部出動,大小朋友毫不保留投入清涼大戰,笑聲、尖叫聲、潑水聲交織成夏日最熱血的樂章。家長們紛紛脫下外套、捲起褲管,加入孩子的行列,為這場夏日前哨戰添上滿滿的溫度與親子回憶。 兒少處長林麗蟬指出,希望孩子透過遊戲認識自己的街區、遇見新的朋友,也讓家庭與社區產生更深連結與理解。快閃遊戲場的列車持續開動中!下一站會在哪個角落悄悄出現?可鎖定兒少處粉絲專頁,一起用遊戲為城市注入更多溫度與笑聲。

Read More

海洋職人解謎競賽 快來接受挑戰

海科館七月十九日推出「二0二五海洋職人ARG實境解謎競賽」活動,結合實境解謎、海洋職人體驗與沉浸式劇情任務,在趣味探索及競賽中了解海洋職業的真實日常。(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海洋委員會指導下,即將於七月十九日推出「二0二五海洋職人ARG實境解謎競賽」活動。活動首度結合實境解謎、海洋職人體驗與沉浸式劇情任務,讓民眾在趣味探索及競賽中,了解海洋職業的真實日常,開啟知識、挑戰與反思並存的全新體驗即日起開始報名。 海洋職人ARG實境解謎為一場融合教育與娛樂的創新實境遊戲,活動設計四條專屬解謎劇情路線:「海神傳說」、「海女養成班」、「海科王的寶藏」與「航海家回憶錄」,帶領挑戰者化身深潛員、養殖專家、科研人員與航海探險家,透過展場實地任務、劇情選擇與器材操作,完成多階段解謎挑戰。參賽者可自由組隊一至四人,選擇上午場或下午場參與競賽,每條路線皆設有單獨冠軍,最快完成任務的優勝隊伍可獲得限量專屬禮品。 沉浸式的ARG實境解謎競賽首度於海科館登場,報名費用每組五九九元,含解謎手冊一份與當日海科館主題館、海洋劇場與特展廳參觀門票等,活動當日另設有「快門獵手挑戰任務」,鼓勵參加者在活動期間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完成任務即可兌換神秘小禮物,互動與參與感十足,兼具教育、娛樂與益智。 海科館長王明源表示,海科館首次將實境解謎活動以大型競賽方式辦理,希望透過創意遊戲方式,提升民眾對海洋產業的理解與關注,並引導年輕族群思考未來海洋相關職涯的可能性,歡迎親子、學生與解謎愛好者揪團報名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K878Gm。

Read More

海大AI教學講座 產學界分享心得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基地共同舉辦「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面對AI時代來臨,教育現場如何與時俱進、擁抱轉變?為推動人工智慧融入高等教育、強化教師教學創新實作,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基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三十日共同舉辦「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邀集來自產業與學界的專家講者,聚焦AI在高等教育的創新應用與實務經驗的分享。 海大校長許泰文期許教師能善用人工智慧提升教學價值,同時引導學生正確地運用AI工具。 專題講座由未來敘事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彭啟賢以「AI、教育的未來進行式」揭開序幕,深入剖析AI對教育生態的衝擊與轉型契機;緊接著由北教大副校長劉遠楨分享「AI在教學上的運用」,透過實際的應用案例與推動策略,提供與會教師具體可行的參考,引發現場熱烈回應。 下午場次由君邑資訊有限公司王錦宏內容總監介紹AI在教學與行政的整合應用;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曾秋桂教授與海大資訊工程學系馬尚彬教授,則分別分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時導入AI的實務經驗,展現從課堂設計到學習成果的具體成效與反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