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國際綠色影展開幕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二0二五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將於八月二日晚間六時於羅東文化工場棚架廣場舉行開幕儀式,並以四百吋大螢幕放映「沈睡的水下巨人」為影展揭開序幕。影展活動期間自八月二日起至十月十八日,今年影展以「流動」為影展核心主題,聚焦海洋、流域等重要議題,透過影像放映與實地行動,共構一場關於環境永續的深度對話。 本屆影展開幕放映台灣首部以沉船生態為主題的深海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由金鐘導演李景白歷時數年拍攝,潛入臺灣外海的神祕海域,捕捉沉船遺跡如何成為魚群與珊瑚的新棲地,是臺灣近年少見結合自然影像美學與深度海洋科學觀點的作品,畫面壯麗動人,內容發人深省,是本屆影展最值得現場觀賞的重要影片之一。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宜蘭縣以環保立縣為施政主軸,宜蘭國際綠色影展以影像為媒介,引領社會關注生態與永續議題,期待民眾透過觀影、走進社區,一同參與這場從觀看走向行動的綠色旅程,為世代永續攜手努力,達到淨零綠生活永續發展目標。 今年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共辦理五十五場次放映活動,其中二十場為校園巡迴場,僅提供該校師生入場。其餘三十五場皆免費入場,開幕及戶外特影場免登記入場,閉幕場及其他室內場建議可先線上預約,無法線上報名者,僅開放少量名額可以現場排隊入場。

Read More

台中海洋館 海線觀光新地標

台中海洋館可望為海線觀光發展注入嶄新活力。(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打造台中海線觀光新地標,結合周邊熱門景點,包括台中港三井OUTLET PARK、梧棲觀光漁港、高美濕地、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大安濱海樂園及大甲鎮瀾宮等觀光景點,新建中台灣首座海洋活體水族展示場館「台中海洋館」,為海線觀光發展注入嶄新活力。 觀旅局表示,台中海洋館坐落台中港灣,是市府推動海線觀光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場館外部建築美學創意設計出自建築師余曉嵐及其團隊的創意發想。 台中海洋館以「大甲溪的石頭」為設計概念,象徵從山間溪流到港灣礁石的自然遷移,融合海港與時代的記憶。建築外觀以立面摺板RC構造搭配小塊石材拼貼,不僅展現岩石自然粗獷美感及色彩,也能有效抵禦沿海地區的強風、鹽害與風沙挑戰,兼具實用與美感。摺板的石材交接處以黑鐵銜接,讓建築整體增添一份沉穩,線條分明的美感更獲大台中建築師公會特色設計大獎與國家卓越建設獎等肯定。 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台中海洋館是全國首座由地方政府主導設置、興辦、營運與管理的海洋水族展示教育場館,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OT(委外經營)方式辦理。目前場館營運部分,由具有行銷經營屏東海生館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的團隊組成,預計二十一日開始營運。

Read More

「二0二五攜手稻關西」插秧啟動 邀請大家猜猜今年誰稻關西

鎮長陳光彩(中)親自下田參與插秧,身上配戴的花布飾品是一個「彩蛋線索」,關係到日後稻田圖樣的完整揭曉。(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全新登場的「二0二五攜手稻關西」日前啟動,於彩繪稻田基地舉行插秧儀式,象徵整體活動從此展開序章。今年活動以「彩繪生活 夢想更出色」為主軸,結合農業、藝術與地方文化,將整片稻田打造成一幅隨著時間綻放色彩的畫布。 關西鎮公所表示,所使用的彩繪稻田技術,為近年少見的天然方式不噴漆、不染色,而是利用多種彩色稻米品種如紫葉稻、黃梗稻與青秧稻,搭配即時動態定位插秧技術,由傳統二D圖像轉化為三D圖像,透過對品種色澤與行列排列的精準掌握,讓整片稻田隨著時間長出一幅漸層自然的藝術畫面,堪稱土地上的「生活畫布」。 鎮長陳光彩也親自下田參與插秧,身上配戴的花布飾品成為現場一個特別的亮點,這個花布配件不只是穿搭,更是一個「彩蛋線索」,關係到日後稻田圖樣的完整揭曉。 關西稻田彩繪來到第二屆,延續去年好評,要讓大家猜猜今年邀請哪位嘉賓入畫「稻」關西。陳光彩說,今年希望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關西,不只是在地文化的延伸,更是生活想像的實踐。歡迎大家秋天來關西,一起找線索、看稻田、逛市集,感受這片土地的創造力。彩繪生活,不只是圖樣的呈現,而是關西在生活文化上的一種態度。 稻田圖樣預計九月初逐漸清晰可見,九月廿、廿一日將舉辦熱鬧的週末市集,地點設於關西鎮圖書館周邊,結合農創品牌、親子互動、美食手作等豐富內容,將稻田美景與生活趣味一併呈現。

Read More

重返無人島 向蘇澳漁民致敬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

釣魚台教育協會二日下午在蘇澳南方澳南天宮舉辦「重返無人島」等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座談會上漁民說,沒有主權就沒有漁權,希望藉由這場座談會能重新喚醒民眾、漁民對釣魚台的重視。(釣魚台教育協會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釣魚台教育協會二日下午在蘇澳南方澳南天宮舉辦「重返無人島」等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向蘇澳漁民致敬-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了解漁民拚生存、拚生計、拚尊嚴的保釣故事。 保釣運動核心人物之一林孝信在二0一五年過世,適逢他過世十周年。釣魚台教育協會二日下午五時在南天宮舉辦「重返無人島」等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放映活動,主要播放關注宜蘭在地漁民權益、傳統漁法為主題的紀實短片「釣艚仔傳統漁法」及「重返無人島」,呈現漁民在釣魚台海域捕撈生活樣貌及漁法,透過第一手鏡頭,重現與海拚搏、依存共生,以及愛鄉保土、戰風戰浪的大無畏精神。宜蘭縣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協辦,大家共同觀影、聆聽分享。 放映座談會,南方澳漁民說,雖然在釣魚台十二海里外可以作業,但漁具因海流漂到十二海里內,常引發越界與否等爭議,沒有主權就沒有漁權,希望藉由這場座談會能重新喚醒民眾、漁民對釣魚台的重視。

Read More

彰縣長青幸福卡 臨櫃申請快速

彰化長青幸福卡啟動臨櫃製卡。(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即日起啟動「長青幸福卡臨櫃製卡」服務,同步調整鄉鎮市公所申辦流程。民眾若急需使用,可攜帶相關證件至社會處臨櫃辦理,最快十至十五分鐘即可完成申請並領卡;也可至戶籍所在地公所申請,約七至十個工作天,即可領取卡片。 社會處說,過去民眾申請長青幸福卡,須至戶籍地公所提出申請,並由公所彙整紙本資料送製卡廠製作,全流程約需三至四週。為提升製卡效率,「臨櫃製卡站」提供即時製卡服務,民眾僅需備妥身分證、二吋照片一張及印章,即可於社會處櫃台一次完成申辦手續。 縣府同時推動公所作業流程電子化,由公所將申請人資料及照片上傳至卡務系統,取代傳統紙本作業,有效提升製卡效率。 社會處表示,長青幸福卡自推出以來,始終以高齡友善為施政核心理念,在縣府團隊積極推動及議會支持下,補助項目從最初的市區公車逐步擴展至國道客運、台鐵車資、簽約門診部分負擔、縣內觀光旅遊及特約計程車,涵蓋六大面向。此次製卡流程的革新,感謝悠遊卡公司提供系統技術支援與行政協助,促成便民措施如期實現。

Read More

清水農會休閒觀光園區 開幕

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開幕,盼透過農業展售與教育活動,為清水地區注入更多農業創新與觀光活力。(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清水區農會休閒觀光園區」二日舉辦開幕儀式,一連兩天辦理「農業推廣及青農成果展暨節約能源宣導」活動,期盼透過農業展售與教育活動,為地方注入更多農業創新與觀光活力。 首日活動有三亮點,包括「青農成果展示與展售市集」,由青農及產銷班設攤,展售優質農產品,透過「青農成果展」呈現新世代農民耕耘歷程與技術創新,展現青年農業的品牌形象與專業實力;「親子農業體驗與食農教育」則有「農傳人闖關趣」、「農遊清農.彩繪趣」、「清水農涼一夏」親子玩水區及「懷舊電影欣賞」等互動單元,讓大小朋友在歡樂中深入認識農業知識,促進親子共學。「節能減碳宣導與環保行動」現場邀請在地公部門進行政策宣導,推廣節能減碳、綠色消費等永續理念,並限量發送樹苗,鼓勵大家一同打造綠意家園。 農業局說明,活動現場安排了包括東森台橘子姐姐、氣球達人、民俗藝陣,以及薩克斯風演奏;園區內也設置「稻田裝置藝術區」,傳統農耕器具與現代農機具並列展示,讓民眾認識農業從人力到機械化的演變,喚起長輩回憶,也讓孩子了解農村生活的樣貌。此外,還有臉書任務分享及現場打卡禮等好康活動。

Read More

新北農業局攜手政大與永安社區 推動食蛇龜保育與路殺防治

新北市府農業局「與龜同行:路殺防治與食蛇龜保育工作坊」邀青年壯遊點的學員一同加入工作坊。 (新北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農業局攜手政治大學舉辦「與龜同行:路殺防治與食蛇龜保育工作坊」,邀集食蛇龜保育專家蔡繼鋒、石碇永安社區居民、政治大學USR駐村大專生齊聚一堂,藉由講座、社區經驗分享與座談互動,促進永續保育理念落實與凝聚社區參與力量,引導社區投入永續保育行動。 農業局指出,新北市石碇區永安社區鄰近翡翠水庫,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位於低海拔林地與農地的交界地帶,是食蛇龜理想的棲息環境,永安社區亦是全台唯一設有「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社區。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淡水龜,屬一級保育類,永安里長蕭敏玲與居民自發組成「護龜隊」,結合農友與志工巡守、監測,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社區為主體的保育網絡。 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長蕭敏玲與社區居民自發組成「護龜隊」於社區內巡守食蛇龜的保育。 (新北業局提供) 永安社區亦為今年度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壯遊點之一,這次食蛇龜保育工作坊亦邀請壯遊點的學員一同加入,透過實地走讀與保育分享,讓青年學員深入了解食蛇龜的生態習性與社區保育歷程,期盼未來有更多青年投入,攜手為環境永續與物種保育累積更多力量。 這次工作坊首先由食蛇龜保育專家蔡繼鋒老師深入淺出解說食蛇龜生態與棲地保育的重要性,並分享在地推動友善農耕及生態巡守的具體經驗;接續由永安社區「護龜隊」分享永安社區過去幾年與保育團隊合作的歷程,展現地方力量的積極參與;駐村大學生分享在地駐點觀察與行動經驗,激發更多青年對保育工作的投入與思考。 農業局表示,多年來投入路殺防治宣導,這次工作坊亦宣導新北市建置七處生態廊道之成效,透過生態調查、路殺紀錄來建立路殺熱點後,結合現地實況與生物習性建置生態廊道,並說明公民科學通報參與通報機制,提升居民對交通危害的認識與自主防範意識。透過產官學協力,永安社區正從過去普通的農村聚落,逐步轉型為具備教育、保育與永續發展潛力的生態社區典範。

Read More

彰市失智翁走失3天 八卦山尋獲

  彰化市七十八歲失智老翁走失三天後尋獲。(警方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市患失智症的七十八歲葉姓老翁,七月三十一日從住家獨自外出失聯;警方接獲報案,三天後在距離約五公里外、臨八卦山區一處山坡竹林尋獲,意識清楚、身體狀況穩定,送醫檢查。 葉姓老翁失蹤後,家人報警協尋並透過社群媒體發文求助。警消對他可能走失的路徑做地毯式搜索。彰化警分局泰和派出所二日上午接獲民眾通報,稱在竹和路二百巷一處住家後山坡竹林有一名老翁躺臥地上、神情徬徨,請求協助。 警方趕抵現場,經查證後確認為日前失聯的葉姓老翁。他意識清楚,身體狀況穩定,經協助聯繫家屬及通報救護單位後送醫檢查。 老翁平安返家,家屬鬆了一口氣。警方事後協助家屬辦理撤尋程序,並叮囑相關注意事項,另將由轄區勤區員警持續關懷慰問,建立預防再次走失的安全防線。

Read More

竹市府頒獎致敬父愛如山 表揚160位模範父親 

竹市府二日在玄奘大學舉辦「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出席並頒獎表揚一百六十位模範父親。(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弘揚父愛精神,感謝父親對家庭與社會的無私奉獻,新竹市政府二日在玄奘大學舉辦「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出席並頒獎表揚一百六十位模範父親,向模範父親致上最誠摯敬意,活動現場洋溢著溫馨的氛圍。 邱臣遠表示,今年受表揚的一百六十位模範父親來自各行各業,背景多元,有的為了家庭辛勤工作、堅守崗位;有的投身志工行列,熱心公益、關懷弱勢。雖然人生歷程各異,但他們皆以身作則,展現堅毅溫暖的父親形象,傳遞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成為社會敬仰的典範。 社會處表示,今年最年長的模範父親是八十九歲的洪金河爺爺,育有四男三女,是孩子心中最穩重的依靠、也是鄰里間敬重的楷模。洪爺爺早年在台北迪化街經營西裝布生意,勤奮工作、撐起一家生計。退休後的他生活充實,積極參與社區事務與公益活動,長年關懷社會弱勢、傳遞溫暖與愛心。 社會處說明,獲獎者之一的王正中爸爸由肢體障礙自強協會推薦。他自幼右腳患有輕度小兒麻痺,從不視其為人生的障礙。十三歲時隻身來到新竹學習木雕,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到補校進修,展現過人的毅力與自我成長的決心。後來他轉行投入中藥領域,從基層學徒做起,至今已深耕近四十年,成為鄰里間信賴的中藥房負責人。也擔任新竹市中藥商業同會監事。 今年最年輕的模範父親為三十四歲王竣弘爸爸,由衛生局推薦。王爸爸現職為心理衛生社工督導,自民國一0八年第一期「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實施以來即投入服務,至今已累計協助二百六十六個家庭,服務對象多為罹患精神疾病、曾有自殺企圖或涉及保護案件的個案,工作內容繁重且挑戰性高,卻始終堅持以同理與專業陪伴每個需要支持的家庭。

Read More

苗栗表揚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代表表揚

苗栗縣苗栗市公所、頭份市公所與後龍鎮公所二日均舉行一四年各里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代表表揚。(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苗栗市公所、頭份市公所與後龍鎮公所二日均舉行一四年各里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代表表揚,高度肯定模範父親與善行者對家庭與社會的無私付出,為地方注入源源不絕的正向能量,共同讓社會更加溫暖、美好。 一一四年度苗栗市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表揚大會,二日上午於市公所三樓藝文中心舉行,來自二十八里推薦的模範父親及好人好事代表,接受苗栗市長余文忠及苗栗市民代表會主席陳仁杰頒獎表揚。 頭份市公所二日上午在中山堂表揚一一四年各里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代表,分別頒贈「父德堪欽」、「義行可風」匾額。 後龍鎮公所二日上午在四樓禮堂舉行「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代表表揚大會」,場面溫馨感人。 縣長夫人陳美琦強調,二日的表揚,不僅是對你們的肯定,更是對全社會的一種鼓舞。我們期盼能如星火般延續、傳承,讓愛與善的力量在社會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讓苗栗這片美麗的土地,因為你們的真、善、美,更顯溫暖。 秘書長陳斌山表示,父親是家庭穩固的基石,而默默奉獻的鄉親則是社會前行的推手。二日的受獎者是地方深耕善與愛的象徵,也彰顯後龍鎮蓬勃的人情魅力。縣府未來將持續支持鎮公所推動關懷政策,擴大公益能量,共創溫馨宜居的社區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