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歌舞劇《歌中遊》17日公演

由臺灣客家山歌團所製作演出的客家歌舞劇《歌中遊》,將於八月十七日晚間七時三十分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隆重登場。(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由台灣客家山歌團所製作演出的客家歌舞劇《歌中遊》,將於八月十七日晚間七時三十分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隆重登場。全場演出免費,自由入座,民眾可到場觀賞,一同感受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客家表演藝術的獨特魅力。 《歌中遊》是一齣融合音樂與生活情境的客家歌舞劇,藉由劇場形式深入描繪台灣各地客家庄的人文風情。劇情選材貼近民間生活,展現濃厚的鄉土情感,由一群經驗豐富、能歌善舞的合唱演員詮釋,透過唱演結合的方式,呈現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表演藝術,讓觀眾在輕鬆氛圍中感受客家文化的溫度。 劇中除了演繹各地代表性的客家民謠,如新竹北埔的《火龍繞山慶豐年》,此次基隆場次更特別安排演出《雨港小調》。此曲由定居基隆逾一甲子的榮譽市民呂錦明親自譜寫,歌詞真摯動人,道出對港都的深厚情感,象徵著對土地與文化的深切認同,亦展現基隆作為多元族群共榮之城市的特質。 《歌中遊》的演員皆能操流利的客語,表演風格生動活潑,設計貼近現代觀眾的觀看習慣,即便非客家族群亦能輕鬆理解劇情與情感,進而產生共鳴。主辦單位表示,期盼藉由此劇讓更多民眾了解客家文化的美好與豐富,促進族群交流與文化共融。更多活動資訊可至台灣客家山歌團 Facebook 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66歲輪機長 重返職場貢獻所長

基隆就業中心運用勞動部「55Plus就業獎勵」,協助蕭先生十多年後再度回到職場。(基隆就業中心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在父親節即將到來之際,六十六歲的蕭先生曾是海上輪機長,為家庭放下職涯,如今在勞動部「55Plus就業促進措施」協助下成功重返職場,穩定就業十一個月並領取六萬元就業獎勵金,成為家人心中最敬佩的典範。 蕭先生畢業於國立基隆海事輪機科,過去在海事領域累積豐富經驗,曾任輪機長,具備機械維修技能。多年來為照顧年邁長輩毅然離開職場,直到長輩離世、兩位兒子成家後,決定重新尋找工作,雖然年過六旬,但他身體硬朗、生活規律、熱愛運動,雖然沒有經濟壓力,但蕭先生希望能在熟齡階段繼續貢獻所長。 基隆就業中心何姓就服員協助蕭先生進行SWOT分析,盤點過往經歷,並提供求職知能。透過「55Plus就業促進措施」的支持下,成功媒合蕭先生至船舶零件維修公司,工作內容與其專業技能高度契合,獲主管大讚,蕭先生不僅技術純熟,敬業精神與配合度為公司注入正能量。目前已穩定就業近一年,並領取六萬元獎勵金。他笑說:「這份工作不只是收入,更是我對自己的一份肯定。父親節前夕能再次貢獻所長,是我送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基隆就業中心蔡春堂主任指出,勞動部持續推動「55Plus就業促進措施」,鼓勵離開職場連續達三個月以上之五十五歲以上或依法退休四十五歲以上民眾,透過公立就業機構媒合工作,全職者穩定任職滿九十日可申請三萬元獎勵金,續任滿一百八十日再領三萬元;部分工時者每次上限一萬五千元,最多兩次。此外,雇主若提供教育訓練、彈性工時、家庭照顧協助等友善措施,並依法投保,即可申請「職場支持輔導費」,每月補助三千元,最長十二個月,年度上限三十萬元。

Read More

父愛如衫 幼童陪華山阿公過節

  華山基金會台南A區舉辦「父愛如衫.送愛不斷線」活動,邀請獨居「老爸爸」與幼兒園小朋友,一起畫下「阿公的臉」,轉印在衣服,小朋友並幫獨居「老爸爸」穿上衣服,讓他們歡度不一樣的父親節。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華山基金會台南A區七日在安南區梅花里活動中心,舉辦「父愛如衫.送愛不斷線」活動,邀請基金會服務的獨居「老爸爸」與幼兒園的小朋友,除了一同切蛋糕外,並與小朋友一起畫下「阿公的臉」,轉印在衣服,小朋友並幫獨居「老爸爸」穿上衣服,讓他們歡度不一樣的父親節。 活動開場由巧可碩幼兒園學童以「心花開」精采舞蹈熱鬧開場,並在「摸魚美學工作室」老師呂袖慈指導下,與小朋友一起畫下「阿公的臉」,一筆一畫地描繪出阿公臉上的皺紋、歲月與風霜。獨一無二的祝福畫作,轉印在衣服上,作為阿公最珍貴的父親節禮物。大家一同切蛋糕合影,祝福阿公父親節快樂。 七十八歲的吳阿公,獨居在安南區北汕尾的舊鹽田宿舍,地處偏遠、四周無商店、診所,生活不便。平日仰賴社區便當與華山基金會送至家中的物資維生,上週風災斷水斷電、通訊中斷,華山到宅服務車冒險駛入,陪他度過黑暗匱乏的日子。 小朋友在幫長者穿上轉印的衣服後,不少長者更是開心,甚至還有長者說,如果是自己的孫女不知該有多好。 華山基金會在台南A區成立廿五個愛心天使站,送愛到家,但多輛服務車車齡老舊,急需汰舊換新,邀請社會大眾揪團,匯集愛心,讓關懷順利送進每個孤老的家。

Read More

休旅車與小黃在頭城天公廟前對撞起火 5人受傷送醫

  一輛休旅車與計程車在頭城鎮大里天公廟前,發生碰撞後其中一輛起火,火勢被民眾迅速撲滅,仍釀五人受傷送醫。(民眾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七日下午五時二十一分,一輛休旅車與計程車在頭城鎮大里天公廟前,發生碰撞後其中一輛起火,所幸駕駛及乘客緊急逃生,火勢也被民眾迅速撲滅,但仍釀五人受傷送醫,詳細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 宜蘭縣消防局七日下午獲報有車輛起火,隨即派遣大里及頭城分隊人車前往現場搶救。大里小隊於五時二十五分抵達現場時,火勢已由民眾使用滅火器自行撲滅,現場無人受困。消防隊員隨即展開傷患處理,並協助送醫。 消防局表示,這起車禍事故造成五人受傷,分別由大里及頭城分隊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大里分隊救護車載送四名傷者至陽大附醫,包括董姓男子(六十四歲,右手骨折)、王姓男子(七十二歲,胸口疼痛)、喜姓女子(七十一歲,胸口疼痛)及許姓女子(六十三歲,頸部及胸口疼痛、臉部撕裂傷);頭城分隊救護車則載送林姓女子(五十八歲,胸口疼痛)至杏和醫院。五名傷者均意識清楚,無生命危險。

Read More

首座公有機車練習場 七堵啟用

位在七堵區大華一路自強橋頭旁的首座公有機車考照練習場,七日正式啟用。(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首座公有機車考照練習場七日正式啟用,位在七堵區大華一路自強橋頭旁的練習場,完全仿照監理站機車考照場地比例劃設,且因位於橋下免受日曬雨淋之苦安心練習,歡迎需練習場地的市民朋友多加利用。 市議員郭美秀結合市議員張耿輝與七堵區自強里長張仁化向市府爭取經費,利用自強里內高速公路橋下約一百六十坪左右的空地,由市府交通處依照監理站機車考照場地原比例劃設標準考照練習場,七日正式啟用後將在每天上午七點到下午五點開放供市民練習使用。 市議員郭美秀、張耿輝、何淑萍、秦鉦等都感謝市長謝國樑的支持,完成設置這座完善的機車考照練習場,提供給想考機車駕照需要練習場地的市民朋友。

Read More

羅智強痛批賴清德煽動仇恨文化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法委員羅智強七日表示,總統賴清德發動的大罷免點燃台灣社會的仇恨惡火,綠營側翼粉專甚至將羅母親照片配上災區畫面,影射為「擺拍演員」,手段令人髮指,痛批這已經不是政治攻防,而是踐踏人性底線。 羅智強指出,有綠色側翼粉專針對台中市長盧秀燕勘災時擁抱一名悲傷婦女的畫面稱是「擺拍演員」,更配上羅母親的照片,暗示該名婦人即為羅母。 羅智強在該貼文留言澄清:「盧秀燕市長抱的女士,我並不認識。但你們踩著別人的悲傷,說她是擺拍演員,你們最好先去學會怎麼寫『人性』兩個字!」並強調,對於底下羞辱母親的言論,已全部截圖蒐證,「羞辱我,我可以忍;羞辱我母親,我絕不姑息!」 羅智強表示,政治攻擊竟卑劣到連老人家都不放過,這正是賴清德帶頭掀起的仇恨文化,也是大罷免對台灣造成的最大傷痕。他指出,過去將近一年,所有在野黨立委都是在這種仇恨式的霸凌中一步步咬牙走過。 他說,個人受的傷不算什麼,最心痛的是看到整個台灣社會被賴清德帶向仇恨深淵,直言「有這樣的領導人,是台灣最大的悲哀」。 羅智強最後強調,在七月二十六日台灣人民用「二十五比零」的結果教訓民進黨,是以善良與智慧向仇恨文化說不,他也因此對人民表達衷心的感佩與感謝。

Read More

助學感恩茶會 世展會自立青年分享生命故事

  台灣世界展望會七日在東區中華東路雛菊見DAISY HOUSE台南國賓店舉辦「助學感恩茶會」,向長期支持助學行動的企業、資助人與教會表達誠摯感謝,一同見證孩子們努力成長的過程。(展望會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七日在東區中華東路雛菊見DAISY HOUSE台南國賓店舉辦「助學感恩茶會」,邀集來自屏東禮納里文化隊、台南、新營、岡山及旗山中心的兒少,透過原民文化隊表演、自立青年分享,向長期支持助學行動的企業、資助人與教會表達誠摯感謝,一同見證孩子們努力成長的過程。 活動上午,南寶樹脂邀請屏東禮納里文化隊參訪南寶故事館,中午則由碳佐麻里餐飲系列招待孩子們於台南新興店用餐。 自立青年小柔(化名)也分享生命故事,她表示,擔任保全的爸爸收入微薄,父母全心照顧罹癌且重度智能障礙的弟弟,家庭經濟吃緊,她自小學起即是展望會長期關懷的資助童,不過高中起主動擔任展望會志工回饋社會。考取護理師證照後,目前任職長照機構,自立生活也協助家中經濟與弟弟的醫療支出。

Read More

碩士豆花陳宏朋 分享鹽滷料理

  陳宏朋以豆花為論文主題,並分享自製鹽滷豆花予同學。(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以研究豆花為碩士論文的陳宏朋,是新市區社內台文班的學員,他以鹽滷豆花與同學分享,並指導大家如何在家自製優質蛋白質的鹽滷豆花。陳宏朋的豆花好手藝,不但成為外交的好滋味,已有不少學校找他去做食農教育。 完成中信科技大學健康養生飲食技能班學業的陳宏朋,以研究豆花做為碩士論文,如今他更到各學校分享鹽滷豆花養生料理,且只要有外國人到訪,他也會應邀到場以豆花做文化交流,同時讓大家了解台灣鹽業發展的變遷。 陳宏朋表示,海水有豐富天然礦物質,而鹽滷是海水或鹽湖水在製鹽過程中,因食鹽結晶後留下的濃縮液,可以成為製作豆腐和豆花的凝固劑,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由於鹽滷可為凝固劑,可取代石灰讓豆花和豆腐更天然。陳宏朋表示,以往豆花豆腐總要以石灰來凝固,如今只要一點點的鹽滷即可替代石灰作用,而鹽滷有的礦物質,再加上黃豆,正好提供植物性優質蛋凍質和異黃粡等,且對豆花適合蛋白質需求高、牙口不好的長輩、素食者等族群 由於鹽滷豆花吃起來很綿密,有點鹹味也回甘,吃過了大受歡迎。陳宏朋說,有不少學校找他去做食農教育,也有社區找他教授長輩們如何在家自己做,而他也樂於分享各社區,歡迎想學習鹽滷豆花的社區據點找他一起來自製DIY正流行的鹽滷豆花。

Read More

首屆生醫新創博覽會桃園開幕

首屆生醫新創媒合博覽會在桃園,副市長王明鉅表示,將打造國際生醫創新發展基地。(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二0二五生醫新創媒合博覽會(BIOMED-X)」七日在桃園會展中心開幕,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今年首屆生醫新創媒合博覽會在桃園舉辦,一共吸引五十六家生醫公司與九十八家企業夥伴共襄盛舉,不僅展現台灣生醫創新強勁能量,更凸顯桃園在醫療體系與地理區位上扮演的關鍵角色。王明鉅期許工研院持續與市府合作,善用桃園交通與產業聚落優勢,逐年擴大展會規模,推動生醫新創產業在地扎根,打造桃園成為全台最具潛力的生醫創新發展基地。 王明鉅指出,市府近年來積極強化桃園創新產業生態系,不僅成功引進國際知名創投加速器Plug and Play進駐虎頭山創新園區,更已選送兩批優秀新創團隊赴美參與國際新創選拔與投資媒合,成果斐然。市府將持續提供資源與支持,協助更多新創團隊落腳桃園、展現技術亮點,讓台灣的創新實力被國際看見,並在全球市場上發光發熱。 首屆生醫新創媒合博覽會在桃園,副市長王明鉅表示,將打造國際生醫創新發展基地。(新聞處提供) 工業技術研究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長莊曜宇表示,台灣擁有堅強的資通訊產業基礎與全球頂尖的醫療環境,是發展生醫創新重要基地。然而,生醫產業因研發期長、資金門檻高,且需取得認證與臨床驗證,挑戰重重。對此,工研院近年積極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與「六力媒合」機制,期盼連結產、官、學的力量,凝聚研發動能,讓台灣生醫產業邁向國際,成為繼半導體之後的新一代「護國群山」。 青年局表示,本次活動聚焦於「六力媒合平台」,涵蓋創投資金、臨床驗證、國際通路、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技術加值、育成加速等六大面向,吸引五十六家生醫領域公司、九十八家企業合作夥伴參與。其中,桃園團隊有十九組,包含十七組新創攤位及二組一般參展公司參加,展現桃園在精準健康、醫療設備、智慧照護等領域的創新潛能。

Read More

醫療器材變身插花素材 爸氣植栽展 高榮南院另類父親節

  高榮南院結合草月流中台灣支部進行「爸氣植栽‧草月榮現」父親節活動,並向天下父親們致敬。(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七日舉辦與眾不同的父親節活動,結合醫療器材與日本草月流花藝美學,為護理之家長輩開啟創意之窗。原本冰冷、生硬的鼻胃管、灌食空針、海綿牙刷等,在長輩們的巧手下化身為藝術,除傳遞節日祝福,它們也能成為創作的花材、生命的延伸。 這場「爸氣植栽‧草月榮現」的花藝課程,由草月流中台灣支部台南教室主理人羅美華老師授課。不同於傳統插花的格式與規則,草月流重視自由表達與個人風格,而這份精神,也正適合用來鼓勵護理之家長輩們突破身體限制,尋回心中的創意火花。 榮南院護家長輩結合花藝美學及胃管、藥劑容器等醫療器材,創意插花展現療癒與生命之美。(記者汪惠松攝) 羅美華表示,插花沒有對錯,長輩們自由發揮創意呈現,例如洗淨的胃管被用來延伸花枝的線條、鼻導管化為盤繞花器的裝飾、甚至有長輩將海綿牙刷剪成花瓣、將白色小菊插進灌食空針,巧妙融入主花之中。這不只是插花,更像是一場與過去病痛記憶的和解與重構。這些原本提醒身體不舒服的器材,透過巧手創意變得不一樣漂亮了。 九十多歲的杜奶奶說。她的「圓仔花」作品中,鮮紅的火鶴花與白色小菊被鼻導管纏繞成愛心,象徵她對子孫深厚的愛意;每一件作品背後,不只是技巧,更是情感的流動與故事的展現。 花如其人,每一件作品都是長者內心的表達。為讓這些用心之作能被更多人看見,作品在父親節前夕於高榮南院一樓大廳公開展至九日,吸引不少病患、家屬駐足觀賞。 高榮南院長鄭名芳、草月流中台灣支部長呂芳運也親臨展場,欣賞長輩們的創作。鄭名芳表示,這些作品讓人深刻感受到醫療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陪伴長輩活出自我、活出尊嚴的歷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