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大附醫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合作,於古晉共同舉辦醫學研討會,吸引逾200人參加,迴響相當熱烈。(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推動實質發展,近日於古晉共同舉辦首場大型醫學研討會,聚焦肥胖治療、癌症質子治療、醫療人工智慧、帕金森症新療法及心房顫動治療等精准尖端技術。中醫大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黃致錕院長在開幕致詞中表示,此次會議不僅展現臺灣在精准醫療與創新科技的成果,也開啟台馬醫療合作的新篇章,期盼雙方持續深化交流、共同造福民眾健康。
黃致錕以「肥胖治療的趨勢與未來」解析全球肥胖帶來的健康威脅,並強調結合新型抗肥胖藥物、腸胃荷爾蒙調節及基因與腸道菌群研究,闡述多學科整合治療的重要性。
放射腫瘤部粒子放射治療科主任簡君儒分享「質子治療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介紹質子治療如何精准照射腫瘤,減少對正常組織損傷,已有不少國際病人赴台治療。中醫大附醫2024年成立臺灣第5座質子中心,為台灣新穎治療設備,期望照顧更多患者。
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聯盟主席郭萬佑闡述「醫療人工智慧作為精准醫療的基礎驅動力」,說明AI結合影像、基因與臨床資料,提升診斷準確度與疾病早期偵測,並優化臨床決策流程。
神經部主任陳睿正介紹全球首創雙靶點磁振導引聚焦超音波技術,同時治療帕金森患者的震顫與動作僵硬,為無法接受深腦刺激術患者提供非侵入性新療法。
心臟血管系心律不整科主任林晏年分享「同步心房顫動消融與左心耳封堵」的臨床經驗,指出單次手術同時處理心律異常與中風風險,有效改善患者預後與生活品質。另外,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UNIMAS的專家方面,資源科學與技術學院Dr. Edmund Sim教授介紹了CARISA(癌症風險評估工具包),工具包進行早期癌症檢測。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的資深耳鼻喉頭頸外科Dr. Ing Ping Tang教授介紹了耳科植入物的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