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毛城加入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拓展國際交流

在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秘書處代表岡山芳治(右)等見證下,淡古館長蔡美治(右二)代表正式簽署為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會員。 (淡古博物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日前以國定古蹟淡水紅毛城之名,受邀參加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Dutch Trading Post Heritage Network)會員大會,並成為該組織的會員,正式開啟淡古與全球荷蘭歷史遺產城市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淡古博物館館長蔡美治表示,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為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館在二0一五年成立的國際組織,主要為串連荷蘭東印度公司遺構及其管理單位進行交流與合作,目前會員包括我國、印尼、泰國、斯里蘭卡、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孟加拉、緬甸等九國十八處。 淡古表示,淡水古蹟博物館經營管理的淡水紅毛城,西元一六二八年由西班牙建造聖多明哥城,一六四二年由荷蘭重建新城,並改稱安東尼堡(Fort Antonio),歷經近四百年不同時代洗禮,現為國定古蹟,見證台灣歷史文化發展。 在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秘書處代表岡山芳治(左)及辦機構代表Nadia Purwestri(右)見證下,淡古館長蔡美治(中)代表完成簽署成為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會員。 (淡古博物館提供) 今年淡古獲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邀請以紅毛城加入文化遺產聯網,與各國會員共享知識、促進研究,推動文化、經濟、教育交流,提升大眾對相關歷史的關注,同時強化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存與國際交流平台的角色。 在文化部大力支持下,淡古館長蔡美治日前前往日本出席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大會,及正式簽署成為會員。蔡美治並在會中進行英文專題演講,推廣淡水的古蹟文化風貌;淡古館員余晟光則發表「淡水早期現代化與紅毛城歷史」研究成果,讓各國會員認識紅毛城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 蔡美治表示,淡水有豐富多元的歷史故事,希望持續透過國際組織邀請世界走進淡水,看見北台灣最重要的古蹟重鎮。淡古也著手籌備有關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貿易發展的國際特展,呈現來自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會員的珍貴文物與圖文資料,讓觀眾透過全球視野重溫盛況。

Read More

江翠管樂團獲韓國濟州島國際管樂節U13音樂大賽冠軍

新北市板橋江翠國小管樂團八月初赴韓國參加「二0二五濟州島國際管樂節U13音樂大賽」勇奪金獎。 (周勝考服務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江翠國小管樂團八月初赴韓國參加「二0二五濟州島國際管樂節U13音樂大賽」,在來自世界各地勁旅環伺的激烈競爭下,以精湛的演奏技巧、細膩的音樂詮釋及高度的舞台默契,勇奪金獎(第一名)最高榮譽;管樂團指揮陳仁智老師榮獲大賽「最佳指揮大賞」,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長期支持江翠國小管樂團的新北市議員周勝考開心讚許小朋友的傑出表現,他表示,這次的佳績不僅為學校爭光,更為板橋與新北市贏得國際掌聲,「孩子們用音樂向世界介紹台灣,讓世界看見新北的教育實力與文化底蘊」,他會持續支持孩子們追夢,讓更多年輕世代在舞台上綻放光芒。 江翠國小管樂團成立於民國七十八年,是全國首支成立的兒童管樂團,也是第一所受邀至國家音樂廳演出的國小團體;自創團以來,始終秉持培養音樂素養、啟發藝術潛能的理念,並以優異的演奏實力與熱情投入,在國內外賽事中屢屢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兒童管樂發展的重要先驅。 新北市板橋江翠國小管樂團八月初赴韓國參加「二0二五濟州島國際管樂節U13音樂大賽」勇奪金獎。 (周勝考服務處提供) 指揮陳仁智老師表示,這次參加韓國濟州島國際管樂節U13音樂大賽拿下金獎,是孩子們多年努力與堅持的最佳見證,且與各國優秀樂團同台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經驗,「音樂沒有國界」孩子們在舞台上展現實力,也在交流中開拓了視野,建立了自信。 江翠國小校長柯志賢表示,管樂團一路走來以紮實的訓練、熱情的投入與凝聚力,這次在濟州島的亮眼表現,不僅再次證明團隊的實力,更為校園、社區與台灣爭取了難能可貴的國際肯定。

Read More

雙語課程多元發展 台北學子展現跨文化魅力

景興國中展演難民議題。(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雙語教育領全國之先,採質量並重、穩健推動,增加孩子英語「聽」、「說」學習的機會,強調學生語言應用,打開國際視野,至一一三學年度已有七十二所國小、四十三所國中,總計一百十五校成為雙語教育學校,一一四學年度即將再增加七校,占台北市學校比率百分之五十八。 為強化雙語教育的實踐與展現,台北市教育局十四日表示,舉辦雙語教育博覽會,二十所雙語教育學校透過動、靜態課程活動體驗,展現優質雙語與國際教育成果。「Bilingual Beats夏日雙語音浪」雙語夏令營,是教育局首度攜手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持續辦理英語及雙語夏令營逾一百三十場,結合社教場館、戶外教育與體驗學習,提供台北市學生生活英語應用機會。 暑假期間雙語學校透過舉辦特色營隊,提供學生沉浸式雙語環境,創造聽與說的練習機會。透過多元主題的規劃,讓學習更生動、實用,一百十五校共開設一百三十二梯次.計二千七百餘營隊名額,同時放眼國際與世界接軌。 透過雙語教育的推動,台北市各校師生共同創造多元學習成果,不僅增進語言能力,也拓展了國際視野。透過跨文化溝通與交流,學生們能夠更深入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培養具備包容性、創造性與國際視野的素養。

Read More

北市聽打服務滿10週年累積服務逾5萬人次

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中心古蹟區二樓舉辦「聽打十年 一路相伴」記者會。(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積極維護聽語障者溝通權利,辦理聽語障者溝通服務方案,提供聽語障者手語翻譯及同步聽打服務,為聽語障者資訊平權更向前邁進一大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十四日表示,手語翻譯服務至今,累積服務逾五點七萬小時、服務案件數超過三點五萬件,更提供將近五萬人次的服務。 十年間,服務觸及全台突破一萬人次(統計至一一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共計服務一萬二千零十三人次),累績服務時數共計九千九百零一小時及二千二百五十八件服務案,成為聽障者溝通路上的堅實後盾。 今年八月十四日為慶祝聽打服務推動滿十週年,特於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中心古蹟區二樓舉辦「聽打十年 一路相伴」記者會,邀請歷年參與聽打服務的聽語障者、聽打員、合作單位與各界貴賓共襄盛舉,一同回顧十年的歷程與成果。 記者會除展出珍貴的歷史照片與聽障者親身故事,亦邀請資深聽打員分享服務經驗,讓社會大眾更深入了解聽打工作的重要性與挑戰。未來台北市政府將持續努力提升聽打品質,推動科技結合應用,拓展服務場域,為更多聽障朋友打造無礙的溝通環境。

Read More

竹市SBIR計畫成果亮眼 引進生產及商業投資4.4千萬

新竹市政府十四日舉辦一一三年度新竹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由秘書長張治祥頒發獎座給五家績優廠商。(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致力協助企業創新研發、帶動在地青年創業,十四日於新竹市正市場舉辦「一一三年度新竹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產發處表示、一一三年度共核定二十九件,補助總額超過二千四百萬元,引導促成生產及商業化投資逾四千四百萬元,並創造就業機會,成果斐然! 為展示對企業創新研發的重視,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為五家績優廠商頒發獎座,給予肯定及鼓勵。張治祥表示,一一三年度SBIR計畫除持續鼓勵資訊與數位產業、玻璃及食品加工等具地方特色的產業領域外,也特別針對符合新創及青創資格的業者,審查時優先加分給予支持,最終有二十家新的青創業者獲得補助,透過資金挹注,協助相關企業應用創新技術、轉型突破,也使富有創意發想與年輕團隊勇敢追夢。 產發處指出,今年度獲補助業者成果精湛,共有五家廠商研發成果亮眼,被評選為績優廠商,包含創新技術之築鏈科技,從物流與食品業者的觀察中,從「高頻次場域」即時監控需求與「設備回收」的永續應用問題與創新核心,導入AI賦能的雲端資料分析系統,建構一套即時且持續溫度監控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創新服務之安博創行公司,力求打造竹科地區台灣茶葉第一品牌「三余堂」,從建構在地台茶體驗門市與茶塾空間,固定舉辦專業品牌活動,並導入線上DM提供詳細茶品資訊以減少紙本包裝,為環境永續加值。 產發處補充,今年特別針對近年受到美國關稅衝擊的申請業者,設計加分優惠,協助企業化危機為轉機,加速產品與服務升級轉型。SBIR計畫市政府開辦以來投入將近三億元,協助超過三百家在地中小企業投入創新研發,希望藉由新竹市地方型SBIR計畫推動,由政府於民間合作,推動在地產業創新轉型,共同將新竹市打造為安居科技城。

Read More

國一楊梅至頭份拓寬工程涉竹市2.02公頃用地變更

新竹市配合「國道一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舉辦公開展覽說明會,並開「楊梅-頭份高架示意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為配合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推動「國道一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十四日舉辦公開展覽說明會,彙整並蒐集各界意見,作為都市計畫變更審議的重要參考。 都發處表示,國道一號五股至楊梅段高架道路自一一二年通車以來,不僅有效提升台北至桃園路段的服務水準,也促進了新竹縣市生活圈的進一步發展,然而,隨著車流量持續攀升,新竹地區湖口到新竹路段壅塞情況日益嚴重,影響國道一號主線及匝道進出的交通順暢,為解決此問題,高公局推動「國道一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以擴大五楊高架道路的服務效益,並全面提升國道整體通行品質。 高公局表示,「國道一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北起國道一號五楊拓寬工程的終點、也就是楊梅休息站,向南延伸至頭份交流道,全長約三十六公里,其中新竹市區到新竹系統路段,預計在既有的國道一號外側採高架型式興建,佈設南下與北上各增設兩個車道、由於國道一號路權拓寬涉及新竹市的都市計畫土地,將由市府協助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辦理都市計畫變更程序,預計變更範圍包括農業區、道路用地、乙種工業區、及住宅區、為高速公路用地,並將部分道路用地、鐵路用地、公園用地、綠地用地、調整維兼供高速公路使用。 高公局說明,此次涉及新竹市轄區範圍的都市計畫變更面積、約有二點0二公頃,變更範圍內百分之六十七為公有土地,其餘百分之三十三為私有土地(共有八十六筆土地、及約二十棟建物),後續將由高公局依程序與所有權人進行協議價購或依法辦理徵收,以完成用地取得,整體計畫的用地取得及拆遷補償費,預估約九十二點五六億元,預計於民國一一五年完成用地取得作業,並在民國一二二年完成整體建設計畫。

Read More

「新竹通」APP上線試營運 一機在手即可暢行市政

新竹市政府十四日於市府一樓大廳舉辦「新竹通」APP上線試營運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新竹通」啟動儀式,透過「新竹通」APP,可全面整合市政資源。(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落實「智慧治理」施政藍圖,新竹市政府十四日舉辦「新竹通」APP上線試營運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新竹通」的啟動儀式,邱臣遠說,透過「新竹通」APP,可全面整合市政資源,涵蓋繳費服務、線上申辦、交通資訊、市政互動、衛生福利、及圖書借閱等多元功能,讓市民享有便捷、高效的數位生活體驗,感受智慧治理帶來的便利。 邱臣遠指出,「新竹通」APP歷經兩年多的規劃與開發,終於營運,透過系統整合與介面優化,市民無需下載多個應用程式,只需安裝「新竹通」APP,即可輕鬆查詢公車與停車資訊、進行市政陳情、線上申辦、繳納停車費、借閱圖書等多項服務,真正實現「一機在手,市政暢行」的願景。 行政處表示,「新竹通」APP系統、強調流程優化與障礙降低,並結合用戶研究與數據分析,確保功能貼近市民實際需求,在資訊安全方面,「新竹通」平台導入ISMS資訊安全管理制度、權限分級、裝置綁定及多因子驗證等機制,並持續通過資安驗證及資安標章最高L3等級,保障市民資料的安全。 行政處說明,「新竹通」APP依服務項目設有「實聯會員」與「實名會員」兩種模式,民眾利用「手機號碼」或「電子郵件」二擇一驗證通過,即可成為「實聯會員」,「實名會員」則須進一步完成身分確認,此外,即使未登入也可使用基本功能,故民眾可依需求,自由選擇是否註冊成為會員,「新竹通」APP不僅是市政服務的平台,也是智慧城市治理基礎的重要拼圖,歡迎民眾於App Store或Play商店搜尋「新竹通」下載安裝App,親身感受數位升級的市政服務。 市府補充,試營運期間,市府也提供各項優惠,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包括新竹市立動物園免費入園、智慧停車柱停車九折優惠、南寮溫水游泳池全票八折優惠、國際風箏節活動贈送限量小風箏、及公管中心贈送限量苗木等。

Read More

AI助理進校園 新北660位新進教師全國最大職前講習啟航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陪新進教師體驗一堂高效互動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AI正迅速改變人類生活,教師成為改變未來教學模式的關鍵推手。新北市教育局十四日於碧華國小辦理全國規模最大的國小新進教師職前講習,兩梯次共計六百六十位新進正式及代理教師參與,首度將AI導入講習課程,提供專屬「AI教學助理」供教師即時諮詢,並教導教師打造屬於自己的AI助理,為新手教師職涯步開啟智慧教學的新里程。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職前講習課程橫跨教師法治、班級經營、教學設計、學生輔導、混齡教學與學習共同體等核心主題,由具備第一線實戰經驗的教育專家帶領,以小組實作、課例探究及情境模擬等方式,協助教師在實務中建構教學能力。教育局持續推動「薪傳教師輔導計畫」,由資深教師提供觀課回饋與專業交流,建立學習型支持網絡,協助新進教師快速的適應校園環境。 職前講習特別安排AI科技應用課程,量身打造新進教師專屬的新北「AI教學助理」服務,讓教師能隨時透過AI獲取教學設計建議、班級經營策略與學習資源。教師可以依學科需求與班級特性,自行訓練AI模組,強化教學效能與自信,攜手AI智慧教學夥伴,實現教學創新。 新進教師陳嘉伶分享,她在桃子腳國中小實習期間帶領學生籌劃舞台劇,結合AI進行劇本創作與場景設計,不僅讓學生展現創意,也學習了團隊合作與對創作的尊重。她表示AI科技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與創作,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很好的輔助夥伴。 教育局表示,透過AI科技與專業培力的結合,不僅提升教師教學的精準度,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潛能。教育局將持續深化AI在教學現場的應用,擴大教師增能資源,提升教師教學效率與自信,打造適性多元的「智慧教學」課堂風景。

Read More

「桃園冷飲節」 8/23藝文廣場首波開喝

「桃園冷飲節」8月23日藝文廣場首波開喝。(經發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第一屆「桃園冷飲節」首波活動,將於八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連續二日下午四點至十點,率先在桃園藝文廣場清涼登場,結合國際、多元、在地農業與創意設計,打造台灣盛夏最大飲品Bubble市集,現場有全台最大三米扭蛋機首次曝光,同時現場抽台灣-首爾來回機票。 桃園市經發局長張誠十四日指出,現場有超過一百二十家人氣品牌現身,從手搖飲、各國啤酒、風格下酒菜到甜點,視覺與味覺的饗宴,現場結合了在地小農與創意冷飲,打造「小農好桃飲」專區。 包含前進巴黎奧運的佳麗果物推出的「辣果茶」、台灣第一味TEATOP限量發售「夏戀蜜桃」、HOME ICE綿綿冰及憋氣檸檬,同步推出甜桃凍飲及桃心冰淇淋、奉茗堂特別與桃園青農及恆器製酒跨界推出「紅玉地瓜燒酒」精彩可期!除了台灣特色酒品之外,現場更有來自世界的異國美食啤酒區,包括法國、澳洲,日本,德國等異國飲品與精釀啤酒、環遊世界一杯入魂! 「桃園冷飲節」8月23日藝文廣場首波開喝。(經發局提供) 民眾享受沁涼暢飲之餘,冷飲節還打造放電無極限的涼夏樂園,現場設置了紙撕畫、撈金魚等夏季消暑活動;活動現場更打造了高達三米巨型扭蛋機,民眾於活動市集消費達三百元,即可親手轉出驚喜好禮!集結了超過百項品牌獨家禮品,包括冷飲節限定Don Don Donki聯名保冷袋、可口可樂公司旗下喬亞咖啡、黑松公司百年紀念瓶、台啤、金車波爾、茶韻、大溪老茶廠、乖乖等近百項好禮,轉轉都有驚喜,周邊邀請多組深受親子歡迎的表演團隊輪番演出,包括創意兒童劇團、驚奇特技秀與音樂互動表演。 經發局表示,現場不只好吃好喝,還有好玩好康連環送,消費滿額六百元更能抽大獎活動,獎項除了桃園-首爾五天四夜雙人遊自由行機票、探索星號基隆-石垣島郵輪券,還有大家最愛的電動機車及實用家電等,以及桃園獨家與日本知名連鎖『Don Don Donki』合作,推出限定『桃園專屬保冷袋』,聯名設計款充滿創意趣味,話題十足,數量有限,限量二千個,勢必引發粉絲的爭搶!

Read More

醇香漫遊咖啡生活節 壽豐鄉全民廣場盛大登場

農糧署東區分署輔導花蓮縣壽豐鄉農會將於壽豐鄉全民廣場舉辦「醇香漫遊咖啡生活節」。(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農糧署東區分署輔導花蓮縣壽豐鄉農會將於十六日上午十點,在壽豐鄉全民廣場舉辦「醇香漫遊咖啡生活節」,現場有職人講座×甜點美食×手作DIY及音樂與假日咖啡市集等活動,邀請大家一同漫步市集、品味花蓮優質咖啡的醇香美味,並選購花蓮在地農產好物。 東區分署表示,花蓮縣咖啡種植面積約七十六公頃,是臺灣咖啡種植面積第五大的縣市,該分署已輔導咖啡農友成立二處集團產區,並與花蓮縣政府推廣咖啡從事有機、友善栽培,目前有機驗證面積已達六十公頃,品種以鐵皮卡佔多數,全縣咖啡種植面積約八成。 東區分署指出,由於花蓮依山傍海,縱谷農耕環境乾淨、資源豐富,生產的咖啡豆兼具山與海的菁華,為發展花蓮精品咖啡最佳條件,目前分署導入專業輔導、辦理相關課程,提升花蓮咖啡的品質和水準,更建立花蓮在地咖啡的口碑與品牌,讓大家可以品嚐花蓮咖啡的獨特風味。 花蓮縣咖啡種植面積約七十六公頃,是臺灣咖啡種植面積第五大的縣市,品種以鐵皮卡為主。(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 東區分署強調,為推廣花蓮優質咖啡,分署與花蓮縣壽豐鄉農會合作並邀集花蓮咖啡農友辦理市集行銷活動,也邀請咖啡職人現場講座,示範及教學手沖咖啡技巧及咖啡風味介紹,喜歡喝咖啡的朋友們可以在現場品嚐到各種不同方式處理的花蓮咖啡,同時活動也邀請在地咖啡農友分享咖啡從種植、採後處理到烘焙過程的心得與故事。 東區分署表示,十六日上午現場有咖啡手作DIY、甜點美食、音樂演出等活動,內容精彩可期,適合大小朋友參加,誠摯邀請大家踴躍參加,並選購支持花蓮優質農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