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台青少年體育交流盛會15日盛大舉行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廣州台灣青年體育嘉年華暨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輪滑冰球交流賽15日在廣州盛大啟動,廣州市委常委王煥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文輝、台南市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姜滄源、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王慶祥及來自台灣的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員等共400人參加。 王焕清在致辭中表示,廣州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是兩岸青年交流前沿熱土。舉辦此次活動,是為深化穗台青少年交流打造的新品牌。當前廣州全力“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台胞尤其是青年提供廣闊舞台,希望更多台灣青年來穗追夢、築夢、圓夢。廣州將始終秉持「兩岸一家人」理念,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為台灣青年在廣州發展搭建廣闊舞台、營造更優環境、創造更好條件。 廣州台灣青年體育嘉年華是2025年兩岸交流重點項目,活動以迎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為契機,發揮廣州群眾性體育運動資源優勢,搭建兩岸青少年交流新平台,增強台灣青少年對兩岸“同根同源”的認同。活動從7月至9月,採取“1 + 11 + N”和“體育競技 + 參訪交流”方式,涵蓋輪滑冰球、足球、網球、羽球、柔道、象棋、槳板、卡丁車等近10個比賽項目,共有來自穗台港澳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以及運動員家長500人在廣州比賽交流。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輪滑冰球交流賽是這次體育嘉年華活動重要的運動項目, 14日至20日在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競賽,設有U10、U14、公開(成年)3個年齡組別,邀請台灣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及家長共83人與廣州、香港、澳門等地共10多支青少年輪滑冰球隊伍比賽交流。 喜迎全運·廣州台灣青年體育嘉年華活動授旗儀式,眾代表持旗登台,共揚兩岸體育交流風帆。(記者張翔攝) 活動期間安排台灣選手參訪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及交流點、廣州市穗台交流示範基地、嶺南文化和廣州非遺代表性場館、廣州城市代表性瀏覽線路、高新科技企業等,讓台灣青少年親身體驗廣州的千年羊城歷史文化積累、現代城市發展創新活力、宜學環境的良好環境。

Read More

男子疑似持改造手槍自傷 五旬男送醫不治

岡山河堤公園內13日傳槍響。(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50歲馮姓男子13日稍早通報協尋,當日下午二時許在岡山區筧橋、仁義路口的河堤公園內,疑似持改造手開槍自戕,馮男身旁留有疑似其使用之改造槍枝及遺書,警方到場時,馮男仍有生命徵象,緊急將其送往醫院急救,但馮男仍於當日晚間9時許宣告不治。 岡山警察分局已封鎖現場,並通報鑑識人員到場採證,經查現場無打鬥痕跡,初步排除外力介入的可能,相關原因及經過將由檢警進一步調查釐清,該案將依規定報請橋頭地檢署相驗,並積極追查馮姓男子所使用之槍枝來源。

Read More

台江國家公園兩梯次護蟹行動 累計記錄七千多隻凶狠圓軸蟹 有機會突破萬隻

抱卵的凶狠圓軸蟹。(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每年六至十一月是陸蟹降海釋幼繁殖季,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從七月十日起展開護蟹行動,目前已執行兩梯次護蟹行動,累計記錄七千多隻凶狠圓軸蟹,逼近去年總數,今年可能更多,有機會突破萬隻。 台江處處長謝偉松表示,凶狠圓軸蟹用盡八隻腳的力量「攀岩」,爬過青草崙海堤降海釋幼,繁衍下一代,成為台江國家公園特有的生態景觀。城西里青草崙一帶是台江國家公園潮上帶陸蟹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包括凶狠圓軸蟹、毛足圓軸蟹、紫地蟹、凹足陸寄居蟹、短掌陸寄居蟹、藍紫陸寄居蟹及招潮蟹,此處的凶狠圓軸蟹是台灣最大族群。 為守護陸蟹資源,降低人為捕捉及路殺風險,台江處從七月十日起展開護蟹行動,第一梯次護蟹記錄了四0八0隻,第二梯次三0五一隻,總計七一三一隻,其中抱卵雌蟹六三七一隻。八月十二日出現當日最大量一六三九隻,其次是七月十四日一三五五隻。 凶狠圓軸蟹用盡八隻腳的力量「攀岩」,爬過青草崙海堤降海釋幼。(記者陳治交攝 台江處保育科長王建智說,青草崙保安林地有數條海水潮溝,凶狠圓軸蟹未在潮溝水域產卵,總是挑戰斜角四十度至六十度的海堤降海釋幼,不少凶狠圓軸蟹爬到一半就失足翻滾而下。第三梯次護蟹交管為九月八日至十日,晚上六點三十分至九點三十分。交管期間外,護蟹志工仍會持續調查及巡護。

Read More

台灣首廟天壇1102舉辦府城祈福健行 收集6枚御守好運常伴

台灣首廟天壇將於十一月二日舉辦「二0二五府城祈福健行」。(台灣首廟天壇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走一段平安路,許一世幸福願。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將於十一月二日舉辦「二0二五府城祈福健行」,健行路線設有六站幸福御守,參加者可逐一收集,最後與祈福獎牌結合,象徵消災解厄、好運常伴,邁向幸福人生。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台灣首廟天壇在明鄭時期為祭天用的祭壇,在台灣民眾的信仰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為讓民眾親近台南四百年文化發展的歷史痕跡,台南市政府、台灣首廟天壇連續兩年舉辦「天壇府城歷史健行活動」,以休閒健行的方式走訪二十個古蹟,了解道教文化與建築特色,讓傳統宗教信仰更為親民。 今年邁入第三屆,綜觀當今世界局勢,天災人禍不斷,台灣首廟天壇以祈福主軸,健行路線設有六站幸福御守,「平安」國立台灣文學館、「吉祥」台南孔子廟、「順利」鄭成功祖廟、「如意」祀典武廟、「康健」大觀音亭興濟宮、「圓滿」台灣首廟天壇,最後與祈福獎牌結合,象徵消災解厄、好運常伴,邁向幸福人生。 二0二五天壇府城祈福健行路線總長三點六公里,即日起受理報名至九月二十一日,報名網址https://bao-ming.com/eb/content/6706。

Read More

聽奧代表團開訓 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勉勵選手爭取佳績

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左2)出席2025年東京夏季達福林匹克運動會開訓典禮,期勉代表團爭取佳績。(體育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第25屆夏季達福林匹克運動會(Summer Deaflympics, 簡稱聽障奧運會)將於今年11月15日至26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我國代表團今(15)日於臺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聯合開訓典禮,選手、教練及隊職員齊聚一堂。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親臨活動現場,向代表團選手及教練勉勵,期許各代表隊進行最後備戰與衝刺,為我國再創佳績。 鄭世忠署長表示,近年國際聽障運動走向高度競技化發展,體育署為支持我國優秀聽障運動選手投入訓練與參賽,提出多項人才培育計畫,並於去(113)年提高聽奧金牌獎助金,選手部分獎助金額由120萬提高至210萬,前5名都可獲獎助;教練部分由15萬提高至50萬,獎勵名次由原先的前2名擴大至前3名。 我國代表團隊自去年起即展開備戰計畫,今年國家代表隊選拔出11種運動種類、計20位教練與78位選手的陣容參賽,代表團名單底定後,即在體育署的備戰計畫支持之下持續訓練。負責組團的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為服務各隊參賽需求,在國際聽障運動總會嚴格的員額管控下,優先邀請馬偕醫院合作組成醫療團隊,派出5位醫師、2位臨床心理師,另洽請臺北市立大學遴聘運動防護員12位,加上隨隊服務的手語翻譯員及競賽管理等團本部職員,代表團規模近150人,是我國繼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之後組成的最大參賽團隊。 體育署108年起對我國優秀聽障運動選手挹注資源的「優秀身心障礙運動選手培育計畫」、109年起再為培植國家接班梯隊,培育18歲以下潛力優秀聽障選手,提早佈局國家代表隊接班的「身心障礙運動潛力新秀培育計畫」等。本屆聽奧代表隊78名選手中,有16位選手是曾經接受過潛力新秀培育計畫培植的選手。 自去(113)年起,為強化我國參加聽障奧運會的戰力,體育署推動「達福林匹克運動會備戰計畫」,從多面向提供資源與支援,全面協助菁英聽障選手備戰。今年我國出征東京第25屆夏季聽障奧運會,集結當前最頂尖的實力陣容,目標鎖定超越上屆3金、13銀、14銅的佳績。 本屆賽會我國將派出田徑、游泳、射擊、桌球、羽球、網球、保齡球、籃球、空手道、跆拳道及定向越野等代表隊參賽。陣容中包括上屆奪金的網球選手林家文、田徑選手許樂,以及保齡球好手謝盛福與陳建豪等菁英,預料將成為本屆賽會爭金奪銀的焦點。 2025年東京夏季達福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聯合開訓典禮全體合影。(體育署提供) 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秘書長兼代表團總領隊趙玉平表示,近年國家體育政策對身心障礙運動選手的照顧與待遇持續提升,福利措施與人才培育計畫已達世界少見的高水準,感謝體育署對聽障運動的全力支持。

Read More

2025金山甘藷季第十屆金山甘藷王競賽成績出爐

第十屆金山甘藷王競賽8月14日(四)於金山區公所4樓會議室進行。(金山區公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第十屆金山甘藷王競賽於昨(14)日進行評選,金山甘藷鬆軟Q甜,是全臺之冠!金山農友所出產的台農66號紅心甘藷與57號黃心甘藷,均為甘藷中的精品。 金山區長劉昌松親自為參賽作品進行評選!(金山區公所提供) 金山區公所指出,今年,第十屆金山甘藷王競賽甜度、重量及造型三大組別,共有69組作品參賽。比賽結果如下:甜度組:第一名由劉原松種植的台農66號甘藷,甜度達12.4度;第二名由劉進士所種植,甜度達11.8度;第三名由劉小愉所種植,甜度達11.4度;重量組:第一名許陳月女,以1993公克的重量奪得冠軍;第二名為劉進士,重量為1496公克;第三名為劉欣怡,重量為1317公克;造型組:冠軍由李正隆獲得,其作品形狀從不同面向看來似蛇又似蝸牛,線條多變,造型有無限想像,榮獲評審一致好評。 第十屆金山甘藷造型王由李正隆以「形狀從不同面向看來似蛇又似蝸牛,線條多變,造型有無限想像」,拔得頭籌。(金山區公所提供) 金山區長劉昌松表示,此次金山甘藷王競賽分為甜度組、重量組及造型組,競賽結果將於8月30日甘藷季主活動會場,由市府長官頒獎表揚。造型組的前20名作品及重量組優勝的甘藷也會在8月30日的甘藷季會場中展出,讓民眾親眼見識農友的精心之作,誠摯邀請大家一同參加金山甘藷季活動。 .第十屆金山甘藷重量王由許陳月女以1993公克的重量奪得冠軍!(金山區公所提供) 劉昌松提到,除了舉辦金山甘藷王競賽邁入第十屆外,2025金山甘藷季將辦理年度盛事「千人焢窯體驗」,推出朝日窯與午後窯兩場次,預計吸引超過上百組家庭、上千人參與焢窯體驗享受樂趣,感受金山在地甘藷從產地直達餐桌的幸福滋味。 金山區公所指出,活動現場還有「精彩舞台表演」、「人氣啦啦隊隊員到場挺金山甘藷」、「農夫市集」、「挖甘藷體驗」及「胖卡餐車」等項目應有盡有,從認識金山甘藷、親自挖掘至品嚐,寓教於樂,老少咸宜。 另外,來不及在月底品嚐金山甘藷的朋友,本活動將於9月6日至9月7日在台北希望廣場及9月16日至9月17日在新北市板橋農會大樓旁舉辦農特產聯合促銷展售活動,讓民眾搭捷運即可輕鬆購得金山甘藷,並品嚐夏天的美味! 第十屆金山甘藷王競賽結果公告。(金山區公所提供) 金山區長劉昌松提醒,誠摯邀請大家於8月30日(星期六)一同參與本區所舉辦的「2025金山甘藷季-甜蜜專藷」,讓大家來一場與金山的輕旅行,遊覽在地景點,盡享青春山海線的獨特魅力!比賽結果將公布於金山區公所網站及活動官網,歡迎查詢。

Read More

安聯人壽獲臺北市「友善育兒事業獎」

臺北市長蔣萬安(左)頒發《臺北市友善育兒事業獎》獎座,安聯人壽人力資源暨企業文化部林惠真資深副總經理(右)代表受獎。(安聯人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安聯人壽讓爸媽安心上班!少子化與缺工危機是台灣正面臨的兩大危機,當一名育齡婦女生不到一個小孩,攜手爸媽,營造一個工作家庭雙圓滿的職場,將是解決缺「人」問題的關鍵解方。為照顧新世代員工願婚、敢生、樂養需求,並積極配合國家「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推行,安聯人壽以提供創國內壽險業先河的4個月(十六周)有薪產假及準爸爸1個月(四周)有薪假、提供員工彈性自主工作安排的混合辦公模式、市府認證的優質集乳室設施等多樣化兼顧育兒與職涯發展的友善家庭措施,近日榮獲臺北市政府頒發「友善育兒事業獎」之榮耀,由安聯人壽人力資源暨企業文化部林惠真資深副總經理代表受獎,肯定安聯人壽長期以來不遺餘力響應政府推動之職場友善育兒政策,營造一個讓父母安心生養的職場。 誰說「打拼經濟」和「家庭育兒」是只能二選一的殘酷舞台?安聯人壽相信「先有快樂的同仁,才有快樂的客戶」(Happy employees, happy customers),積極推動友善家庭措施,打造幸福職場,讓公司成為員工生育的後盾!安聯人壽以減輕員工兼顧家庭及工作的壓力,秉持「建構友善安全之幸福職場」理念,持續精進各項友善育兒措施,例如制定凌駕業界之孕育假別及育兒福利措施,女性員工有薪產假由原有法定的56天(八周)增加2倍至112天(十六周),同時增加男性員工陪產檢及陪產假天數,14日的配偶陪產檢及陪產假,再加上6日育兒假,如加計周末假日,準爸爸將可獲得整整1個月(四周)的給薪假;另設有混合辦公模式,提供每周二日居家上班的工作選擇,員工能自主選擇與安排,兼顧工作與家庭平衡,並定期評估妊娠員工工作場域安全,設置專屬哺集乳室,且通過「優良哺集乳室認證」,以創造更好的員工體驗為目標,積極打造友善家庭的職場環境。 近年來,國外企業極力推廣「公平共融」的新職場文化,尊重且保有個人差異性,透過平等與包容的企業文化,提升個人獨特性帶來的價值,讓員工產生自我認同及工作歸屬感。安聯人壽人力資源暨企業文化部林惠真資深副總經理指出,女性在安聯人壽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發展職涯,無論聘用、培訓、績效評核均給予兩性平等機會與標準,女性員工占整體比重約為68%;且重視升遷平權,打造職場進步文化,女性高階經理人連年增加,在管理階層中更有超過50%是女性,遠高於一般壽險業,也高於集團平均的41%,突顯台灣安聯人壽展現的平權與共融。 安聯人壽堅信員工是金融服務業的核心,協助建構友善家庭環境是企業成長的根本,推動幸福職場及員工照護,一直是長期以來落實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主軸之一。安聯人壽陸續受到各大獎項肯定,今年累計獲得「Great Place To Work」、「HR Asia亞洲最佳雇主獎八連霸」等指標獎項,成績顯著有目共睹,再再顯示貨真價實的幸福含金量。安聯人壽人力資源暨企業文化部林惠真資深副總經理最後強調,「我們始終秉持集團We care for tomorrow之精神,重視每位員工的價值與貢獻,致力於營造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工作環境,讓每位同仁發揮所長,展現自我。未來安聯人壽將持續推動人才永續及友善職場,打造活力、幸福、快樂的工作場域,成為一個與客戶、員工及整體社會共同成長的幸福企業典範。」

Read More

「新北2025國際青年氣候論壇」現正報名中 淨零未來 全世界 邀請青年共對話

「新北2025國際青年氣候論壇」活動資訊。(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境保護局將於9月11日,在板橋新板金融大樓17樓舉辦「新北2025國際青年氣候論壇」,即日起開放報名至9月5日止(或額滿為止),預計招募100位關注氣候與永續發展議題的青年參與,共同投入氣候行動的國際對話與實踐。(報名網址:https://greenage2025.com/) 「新北2024國際青年氣候行動論壇」,邀請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與馬拉威氣候行動專家及青年行動家交流。(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本次論壇主題為「淨零未來 One World Young Talk」,邀請來自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地的氣候專家與青年行動者,以「青年氣候行動四大階段」為主軸,進行跨國經驗交流與分享。透過國際青年對話,啟發台灣在地青年思考與行動,共同回應全球氣候挑戰。 新北2024國際青年氣候行動論與會嘉賓大合影。(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將於今年11月在巴西召開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預期延續近年的強化韌性議題,並透過減碳行動,齊心面對減緩極端氣候的衝擊。新北市為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持續推動氣候行動在地化,積極接軌國際淨零趨勢,實踐作為地球村一員的氣候責任。 環保局提到,新北市深信青年是未來改變的關鍵力量,本次青年論壇期望激發年輕世代從日常生活察覺氣候問題,透過思考與實踐,轉化為影響社會的強大動能,成為邁向永續城市的核心推手。 美、日、韓、馬拉威等國青年與臺灣年輕世代,針對氣候挑戰和實踐進行經驗對談。(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青年氣候行動團隊創意徵件」今年已邁入第二年,本次進入決選團隊提案主題涵蓋永續城鄉與循環經濟、能源利用、生物多樣性與食物永續、青年領導力與優良教育等,展現青年行動呼應COP30關注氣候韌性議題,實際對抗極端氣候的決心與行動。 綠色女孩平台志工Christiana Rosha分享馬拉威以木屑和花生殼等材料製作生物炭的過程,此替代品可以提高安全性和促進環境保護。(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為厚植青年的氣候實踐能力,論壇以「理解現況」、「訂定目標」、「擴散效益」與「催化變革」四個氣候行動發展脈絡,特別邀請日本高崎商科大學環境教育專家萩原豪教授、韓國Agriculture Food Youth Forum Korea (AFYF)代表文在亨、美國Ten Strands教育轉型專家Andra Yeghoian,及加拿大CLEAR Environmental顧問Dr. Deb L. Morrison蒞臨演講。 此外,亦邀請來自各國的青年行動家,與本國的優勝團隊交流分享氣候行動經驗,透過多元觀點的交流,激盪更多創新思維,並展現臺灣青年在國際氣候行動中的積極力量。

Read More

板橋大觀路三段50巷迴轉道 8月16日第一階段刨鋪封閉

養工處8月16日凌晨0時至5時辦理板橋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迴轉道路面刨鋪工程,封閉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迴轉道路面,提醒民眾注意提早改道。(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養工處辦理板橋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迴轉道路面刨鋪工程明(16)日凌晨0時至5時止,封閉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迴轉道路面,提醒民眾屆時請配合交維管制以及義交引導改行替代路線,施工若遇雨順延。 養工處指出,浮洲橋自91年竣工使用迄今,橋齡業達23年,為提升橋樑使用安全,於113年進行耐震補強暨維修改善工程,藉以提升橋梁耐震補強能力,工程預計於9月26日完工。完工前分2階段辦理工區周圍道路路面AC復舊,第1階段訂於8月16日凌晨0時至清晨5時止,進行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迴轉道路面AC復舊工程。 養工處提到,此次工程封閉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道路,中正路及樹林陸橋下匝道往板橋方向車輛,請分別改走樹新路及樹新路120巷49弄往篤行路方向通行;大觀路三段50巷及浮洲橋下橋往樹林陸橋方向車輛,請改走篤行路一段往樹新路方向通行,請用路人依指示牌改道行駛。 養工處8月16日凌晨0時至清晨5時,進行大觀路三段50巷浮洲橋下方迴轉道路面復舊工程,施工期間不影響客運原行駛動線,請用路人提前或依照施工指示牌面改道通行。(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養工處提醒,施工期間不影響客運原行駛動線,請用路人提前或依照施工指示牌面改道通行,並遵守現場交維管制人員導引,施工期間造成不便請多見諒。

Read More

釉墨乾坤–石青畫會2025彩瓷彩墨展 台華藝術中心 盛大展出

陳樹董事長致詞。(前鋒傳媒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由石青畫會主辦的2025年度藝術盛會—「釉墨乾坤:彩瓷彩墨展」,日前於「臺華藝術中心」隆重登場。此次展覽匯聚了彩瓷與彩墨的多重藝術語彙,不僅展現陶瓷工藝與水墨藝術的深厚底蘊,更是一場結合生活與美學的藝術饗宴,精彩無比。 右四羅振賢教授暨全體參展藝術家。(前鋒傳媒提供) 本次展覽以「釉墨乾坤」為題,強調彩瓷與彩墨的交織對話。展品皆由石青畫會會員精心創作,每件作品既具藝術性也兼具實用性,形制典雅、氣質莊重,蘊含藝術家對生活美感的詮釋。觀者可從作品中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情感的流動,領略陶瓷與水墨所建構出的全新視界。 (前鋒傳媒提供) 參展藝術家共九位,皆為石青畫會資深會員與創作者,包括指導老師羅振賢教授,以及楊企霞、吳漢宗、林錦濤、林永發、盧瑞珽、范雪梅、莊麗雪、胡桂珠、廖恆運等。此次聯展作品題材多元,風格迥異,展現藝術家們對彩墨與彩瓷技藝的深耕與突破,亦呼應石青畫會長期以來對創作多樣性與文化傳承的堅持。 (前鋒傳媒提供) 羅振賢教授長年帶領畫友共同耕耘水墨藝術領域,專注探索彩墨語彙的多元可能,展現個別風格的同時,也共同推動書畫藝術的推廣與傳承,為台灣藝壇增添無數亮點。羅振賢表示,石青畫會自成立以來,會員們在藝術領域各自發光發熱,多位成員更在學術殿堂任教、取得博士學位,成就斐然。多年來,大家堅持創作、每年舉辦聯展,彼此切磋觀摩,在扎實基本功之上,各自開創獨特風格,展現非凡藝術魅力。 (前鋒傳媒提供)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的理事長、中央投資公司董事長陳樹致詞時表示,本次參展的九位藝術家,無論在水墨還是立體陶瓷的創作上,都展現了深厚功力與高度造詣。他們以書畫為載體,傾注自信與熱情,融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精緻優雅,在道法自然中體悟天人合一,使作品兼具藝術美感與文化深度。這是文化自信的展現,啟發人心、開拓視野。 (前鋒傳媒提供) 石青畫會會長楊企霞提到,擔任石青畫會會長是榮譽更是責任。會以謹慎與專注之心,在近40年穩固的發展基礎上,延續石青般歷久彌新的精神,推動會務與展覽,凝聚會員情誼。今年,我們策劃了「悠然墨抒天地心—2025石青畫會聯展」與「釉墨乾坤—2025石青畫會彩瓷彩墨聯展」,以平面與立體的多元創作形式互相交流,展現生生不息的藝術能量,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衷心感謝各界長久以來的支持與厚愛,讓每一次展出都能圓滿成功。 (前鋒傳媒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