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有愛、祖孫有情」祖父母節溫馨登場 陳光復出席肯定7位孝悌楷模

「澎湖有愛、祖孫有情」祖父母節活動場面溫馨。(澎湖縣政府提供) 記者蔣謙正/澎湖報導 為促進世代情感交流,由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主辦的「澎湖有愛、祖孫有情」祖父母節活動,於16日上午在西衛活動中心溫馨登場,吸引眾多三代同堂家庭成員手牽手一起參與。縣長陳光復親自出席,作為阿公的他也與現場民眾共享祖孫情誼的美好時光,場面溫馨。 活動中,陳光復與議長陳毓仁共同頒獎,表揚7位「孝悌楷模」獲獎學生,肯定他們對長輩的孝順與尊敬精神,更展現了良好的榜樣力量。 陳光復表示,家庭和樂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許多家庭因父母忙於工作,祖父母便承擔起照顧孫子的重任,他感謝所有為家庭付出的長輩,正因為有你們,讓社會更安心且溫暖。他也分享,身為阿公,他非常能體會照顧兒孫與當爸媽照顧小孩心境的不同,一方面是看到自己小孩成長、學習體驗當父母的不容易,另一方面透過視訊與孫子玩樂,心理是滿滿的幸福。 陳光復呼籲大家重視家庭教育,從小學習孝順、尊重父母與長輩,讓「孝悌」美德。(澎湖縣政府提供) 陳光復強調,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與生活壓力增加,現代人往往忽略了與家人的情感連結。他呼籲大家重視家庭教育,從小學習孝順、尊重父母與長輩,讓「孝悌」美德在家庭與社會中持續傳承,建立溫暖和諧的家庭關係。 陳毓仁說,感謝每一位祖父母在家庭中的付出與貢獻,不僅減輕許多年輕父母的負擔,更為下一代和社會的安定打下基礎,也祝福所有長輩們平安健康。 澎湖縣114年「學生孝悌楷模選拔」獲獎同學名單:馬公國中 顏緁榆同學、後寮國小 陳宥芯同學、風櫃國小 顏嘉霈同學、西溪國小 陳彥廷同學、赤崁國小 吳茗澄同學、中屯國小 吳汶芯同學、中山國小 吳秉宥同學。 活動開場由中屯社區祖孫帶來「樂齡銀髮心韻空靈鼓」表演,展現祖孫默契與活力。緊接著進行「奉茶感恩禮」,陳光復與另外6隊祖父母一起接受孫輩的奉茶,象徵孫輩對長輩的感謝與敬愛。 現場還特別安排好娛樂創意舞蹈工作室現場帶動跳,祖孫跟著臺上舞動,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另外,主題活動「情牽祖孫闖關樂」內容豐富有趣,包括:雙棒特攻隊、搖滾抖抖樂、為愛吶喊大聲說愛、澎湖社大學習趣、樂齡丟丟樂、幸福家庭資訊角(政令宣導)。 議員蘇陳綉色、議員許國政、議員蘇育德、議員呂黃春金、馬公市長黃健忠、楊曜立委助理段湘玲、教育處長林長安、社會處長周柏雅等貴賓都到場齊心為祖父母節活動增添溫暖與祝福。

Read More

晶鑽爸爸暨鑽石婚夫妻表揚典禮 後壁區公所見證祝福

牽手一甲子的鑽石婚夫妻在家人陪伴下,上台接受表揚。(後壁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受到丹娜絲颱風和0七二八豪雨影響,後壁區模範父親感恩活動暨鑽石婚表揚,延至十六日在後壁後壁國小登場,共有十四位晶鑽爸爸、十四對結婚六十年的鑽石婚夫妻在家人的陪伴下上台接受區長李至彬表揚,民代、里長也到場獻上祝福,會場洋溢溫馨氣氛。 後壁區侯伯社區土風舞表演為表揚活動揭開序幕,菁豐社區千歲團以「內山姑娘要出嫁」帶領十四位晶鑽爸爸、十四對鑽石婚夫妻登場,李至彬致贈火鶴花束,祝福爸爸們及鑽石婚夫妻身體健康,一切「攏乎好」。 李至彬表示,雖然父親節已過,仍祝福晶鑽爸爸們父親節快樂,也祝福結婚滿六十週年的鑽石婚夫妻,繼續以愛相互扶持、攜手前行。 後壁區長李至彬(中)為十四位晶鑽爸爸比出大拇指,稱「讚」。(後壁公所提供) 後壁公所說,十四位晶鑽爸爸分別是後壁里黃振福、侯伯里廖玉林、土溝里何來法、上茄苳里蕭順和、嘉苳里莊耀文、新嘉里呂順銘、頂安里林天如、長安里黃聰振、福安里陳慾源、菁豐里陳義成、菁寮里黃八、長短樹里周志遠、竹新里王德清、新東里王榮東等十四人;由頂安里林天如代表後壁區接受市府表揚。 參與表揚的十四對鑽石婚夫妻,分別是侯伯里廖惠監、呂金鑾;嘉苳里廖聰信、廖林素淵,林睦鄉、林廖貴蘭;土溝里任樹林、任楊只;上茄苳里楊哲雄、李春霞,鄭祥、鄭賴金治;長短樹里趙啓男、趙徐玉;陳友川、陳蕭素香,蕭田、賴雀,周宜昌、周林彩英;菁豐里莊朝波、莊林噴;新東里徐清龍、徐黃月春,徐崇惠、徐陳燕;福安里廖春煌、黃美津;由長短樹里蕭田、賴雀;上茄苳里鄭祥、鄭賴金治代表後壁區接受市府表揚。 晶鑽爸爸林天如現年八十歲,婚後育有一子二女,夫婦兩人重視子女教育,子女們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林天如熱心公益,樂善好施回饋鄉里,深受鄰里好評。 蕭田夫妻婚後育有一子三女,分別在學校、衛生所、教養院、壽險公司任職,子女們都相當孝順。 鄭祥夫婦攜手走過一甲子,以務農為生,婚後有三名子女,平時總是夫唱婦隨、並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擔任環保義工隊,展現服務熱忱。

Read More

高雄市警局原住民親子活動 大港巡航飽覽港都風光

高雄市警局與高雄港務警察總隊,16日聯合盛大舉辦114年原住民親子活動。(讀者提供) 記者蔣謙正、張翔/高雄報導 為響應「原住民族日」,促進原住民員警家庭交流並凝聚警察團隊士氣,高雄市警局與高雄港務警察總隊16日聯合盛大舉辦114年原住民親子活動,共有百餘名原民警察同仁與眷屬參與,場面熱鬧溫馨。 高雄市原住民籍議員王義雄、范織欽及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陳幸雄一同共襄盛舉。活動午宴由具原住民身分的主持人「瑪紹.昂艾」擔綱主持,以親切幽默的風格炒熱全場氣氛;開場則由「蓋優英原住民舞團」帶來精彩絢麗的傳統舞蹈,展現原民文化的力量與美感。席間除享用豐盛美食,亦穿插原民傳統歌曲演出,眾人齊聚一堂,共享充滿部落風情的溫馨時光。 午後親子活動轉往「棧二庫」,眾人搭乘觀光船暢遊高雄港,沿途欣賞港灣景緻並由專業導覽人員介紹港都歷史及特色景點,感受高雄港的獨特魅力,歡笑聲與快門聲交織,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高雄市警察局長林炎田針對打詐儀錶板防詐宣導,並介紹市警局原住民重要警職人員。(讀者提供) 局長林炎田表示,原住民同仁是警察團隊中相當重要的成員,警局長期重視其職涯發展與文化需求,不僅積極拔擢優秀原民同仁擔任重要職務、鼓勵同仁優先返回原鄉服務,並於歲時祭儀如豐年祭、小米收穫祭等傳統節慶期間給予公假,以實際行動支持原民文化。局長亦感謝所有警眷的支持與付出,使警察同仁得以無後顧之憂、全力投入維護治安工作。 林局長另提及高雄市全市總計有40,378位原住民,3個原住民地區桃源區、那瑪夏區及茂林區,原住民族的社群凝聚力,是對抗詐騙的最佳盾牌,要將防詐觀念深耕於每一個部落,讓科技與文化攜手,守護族人的身心與財產安全。此次活動不僅是反詐宣導,更是一場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示範行動,高雄市警局期盼透過跨機關、跨族群、跨世代的協作,運用社群媒體、即時通訊軟體、族語廣播等多元管道,將最新詐騙資訊快速傳遞至部落每一戶家庭,建立更強韌的原鄉防詐網絡,讓每一位族人都能安心生活於熟悉的土地上,本次活動圓滿落幕,參與人員皆滿載歡樂與感動,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

Read More

台江黑琵牌首登圓山 海味餐桌說共生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共享HAPPY海味餐桌-台江生態友善黑琵牌商品展售活動」。(台江處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十六日首度將台江限定之「黑琵牌」商品推廣到台北,在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共享HAPPY海味餐桌-台江生態友善黑琵牌商品展售活動」,聆聽黑琵與魚塭共生的故事,品嘗台江國家公園周緣地區的鮮美水產,體驗人與自然共好的滋味。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長王成機表示,濕地為大地糧倉,維繫無數生物之食物與棲所,人類的米、魚及鹽等食物都來自濕地,保護濕地的同時也保護人類與生物的未來。國家公園署推動「濕地標章」,傳達人與自然共存的保育理念,達到「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願景,共同維護濕地生態環境。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唯一國際級濕地型國家公園,具備碳匯、防洪、淨水及生態等多重功能,更是全球黑面琵鷺最重要的棲息地。為鼓勵園區周遭在地漁民參與生態友善棲地營造,台江處自一00年起推出「黑琵牌」商標,透過國家公園生態保育形象及品牌價值,協助漁民進行產業升級、強化產品識別度,並於一0六年獲核濕地標章,迄今已授權四十五項水產品及五條生態旅遊服務,展現產業與自然共生的具體成果。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受丹納絲颱風重創的五家黑琵牌授權業者,他們不畏颱風重創之艱辛,將台南沿海最鮮美的虱目魚、文蛤、龍膽石斑、白蝦等海鮮直送台北,分享養殖經驗與棲地保育的故事,讓消費者瞭解每一口食材背後的永續生態價值,也傳遞生產者對棲地保育的用心。 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發展目標,台江處更進一步與明台產物保險、全一電子及中國信託金控等簽署ESG合作備忘錄,展現企業守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

Read More

安南環湖街賭場遭搗 警逮莊家賭客21人驚見逃逸移工

市警三分局在安南區環湖街一鐵皮屋查獲「妞妞紙牌」職業賭場。(民眾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環湖街一鐵皮屋暗藏「妞妞紙牌」職業賭場,入夜後人車出沒頻仍,市警三分局埋伏蒐證,十五日深夜持搜索票直搗黃龍,牌桌上紙牌翻飛、籌碼堆疊,當場查獲莊家兼負責人四十七歲陳姓男子及賭客二十一名,其中還有三名逃逸移工。 警方調查,該賭場由陳男經營,他正與三名賭客大玩妞妞紙牌,當場被逮個正著,現場查扣賭資二萬三千元、抽頭金一千元及已開封撲克牌二副。 警方逐一盤查,確認現場二十二人均無幫派背景,其中還有三名逃逸移工。該鐵皮屋外觀低調,場內賭局熱絡,顯見已持續一段時間。訊後依賭博罪嫌將陳男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其餘二十一人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每人各裁罰六千元。 三分局強調,賭博不僅會讓民眾傾家蕩產,更容易衍生暴力討債、詐欺等治安問題,警方將持續鎖定可疑地點加強稽查,全力打擊不法,守護市民安全。

Read More

台大友善兒童空間不拆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台大兒童醫院3樓友善兒童空間傳出將拆除,改作成人醫療使用,引發兒童醫院變質議論。院方15日澄清強調「不會拆除」,是因要成立專門兒童心智病房而暫時使用,未來將復原。 台大兒童醫院在2014年揭牌,成為台灣首家正式營運的兒童醫院,寫下兒童醫療里程碑。然而,台大兒醫心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安日前在臉書粉絲專頁「兒童心臟會客室:聊聊孩子們的心事」發文透露,院方決定拆除(後更正為改裝)3樓的「生理檢查區」,暫時挪給成人科醫療業務使用。陳俊安在文中表示,感謝當年瑞信兒童基金會的贊助與規劃,「讓這裡成為全台灣兒童友善醫療的代表性地標。」還提醒最近會路過兒醫的民眾,不妨晃到3樓,照相留下紀念。 此消息一出掀起網路討論,紛紛喊話「不要為了大人的門診,而捨去兒童溫暖幸福的待診環境」、「這後續會改回來嗎?要不然失去兒童醫院的本質了」。 對此,院方15日發出聲明澄清,由於要成立專門的兒童心智病房,因此暫時使用兒醫3樓空間,原先的裝置藝術及空間不會有任何拆除及破壞。

Read More

4旬司機有菸癮 開車手腳麻木 腦幹出血搶命

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偉裕指出,患者腦幹出血幸運救回一命。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壯年男子,日前開車上班途中,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手腳逐漸麻木沒力氣,馬上停車自行叫救護車送醫,檢查發現竟是腦幹出血,處置後立即轉入加護病房治療,醫師說,腦幹出血致死率極高,但患者非常幸運,搶在黃金期救治,逐漸康復後還能行動自如,是很罕見的個案。 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偉裕表示,患者開車開到一半,自述突然肢體無力、頭痛、頭暈、冒冷汗,送到急診室時意識還清楚,檢查後發現是腦幹出血,馬上轉入加護病房,由於出血量不多,先針對血壓、腦水腫、腦壓進行藥物控制與治療,避免後續可能有腦血管再爆裂。 「腦幹出血10位患者有9位會致死,剩下一位恐就是植物人或重殘癱瘓。」李偉裕說,患者住加護病房期間,擔心恐怕會有「腦血管未爆彈」,用核磁共振血管攝影進一步檢查,還好沒有發現有其他的動脈瘤,不過,因為腦幹出血幾乎沒有事前徵兆,因此,建議患者在出院後應該要定期追蹤檢查,也要避免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更要注意控制血壓。 男子透露,自己擔任貨運司機,工作至少近16年,菸癮逾20年,由於開車要提振精神,經常一天就抽30支菸,好幾次開車途中精神不濟偶爾不小心打瞌睡,差點就撞車,但驚醒後精神就來了。公司有固定幫員工體檢,上個月也才收到體檢報告,看到自己有血壓高也不以為意,其他紅字也覺得沒關係,飲食也沒有做調整,小孩喜歡吃炸豬排,便陪著對方吃,沒想到卻導致自己腦幹出血。 男子坦言,檢查後得知是腦出血,非常的害怕,彷彿「天都黑了。」因為自己是家中經濟支柱,擔心會影響到家庭。「我很擔心我怎麼了,無法陪伴小孩長大,小孩很小才念小三。」康復後回家第一件事情便是戒菸,同時調整自己的作息,每天一定要睡眠充足,更要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與小孩,「我寧願錢少賺一點,也要健康的陪著孩子,看他們長大。」 李偉裕指出,腦幹是人體重要的生命中樞,控制著呼吸、心跳、血壓等重要生理功能,萬一腦幹部位發生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腦幹組織,導致腦幹功能受損的疾病,病情通常非常嚴重,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除了外傷、受到撞擊、腦血管畸形外,罹患高血壓是主要的發生原因,因此,建議民眾要控制血壓也避免壓力過大,定期健檢了解身體異常,才能遠離疾病。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雄風絕唱,冰火兩重天——我讀《蘇東坡大傳》

文/劉德明 畫/蕭明輝 很早就看過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朋友寄來劉傳銘的《蘇東坡大傳》,本來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但仔細讀完卻有不同的感受。林語堂是文學家,也是生活大師,林語堂是蘇東坡崇拜者,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主要在介紹蘇東坡這個文學大師與生活大師,對於歷史考據並不謹。相對地,劉傳銘教授是北京文化歷史學者,劉傳銘《蘇東坡大傳》雖然主要仍參考林語堂的《蘇東坡傳》的脈絡與內容撰寫,但由於有更多的文獻可以參考,劉傳銘可以更鉅細靡遺描述蘇東坡的時代與交往生活細節,習慣林語堂的寫意描述的讀者可能不習慣劉傳銘的細節描述,認為過於瑣碎。但我覺得劉傳銘的著作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的有力註解,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正文輕快,但劉傳銘的著作腳注清楚,考據詳實,更有對北宋大時代與當時典章制度的討論,一起閱讀可以相得益彰! 一般作者都著重於蘇東坡的文學與生活大師屬性,但劉傳銘的《蘇東坡大傳》則強調蘇軾是:「扳道工!」劉傳銘強調蘇軾是一位改變中國歷史列車方向的人。從公元九六○年至一一二七年,北宋歷時一百六十七年,三次流放,三起三伏。當經歷了烏臺詩案,跨過了御史臺監獄死亡門檻的人來到黃州,蘇軾才變成了「東坡」。 《蘇東坡大傳》上集主要內容由三蘇入京趕考寫到蘇軾開始流放生涯,主要集中描述北宋當時的政治與王安石變法引來的黨爭,尤其對三蘇與王派的恩怨有詳細敘述。一般讀者可能對此並不感興趣,但也因為有廟堂之上的折衝經歷,到廟堂之下的蘇軾才能寫出了淒風苦雨的〈寒食詩〉,才能寫出了「二賦一詞」的雄風絕唱,經歷了冰火兩重天,才會有真正體會生命「歡樂頌」。這一切雖是難分幸與不幸,於家國是開啟了「流放文學」的先河;於他個人,則是開啟了「流亡政治」,即踐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新天地。 扳道工(SWITCHMAN)是鐵路上人工岔道路口更改火車行進道路的人,劉傳銘說蘇東坡是一位改變中國歷史列車方向的「扳道工!」可能有些人會不同意。因為通常能流傳千古的有三種人:改變歷史方向的政治人物、改變宗教信仰的一代宗師、改變思想方向的大思想家。蘇東坡並非改變歷史方向的政治人物,也非創立宗派的一代宗師,更非引領思潮的大思想家,但蘇東坡可能是中國歷史上被後代的中文讀者最喜愛的文學家與歷史人物,還想不出有哪位歷史人物與作品受到如此廣泛的喜愛與推崇。 年輕時我就特別喜歡蘇東坡,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吃美食,喝美酒,尤其喜歡蘇東坡不做作,讚賞美女的恰到好處。年紀漸長我更欽佩他瀟灑豁達的精神與隨意的生活熊度。「此心安處是吾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蘇東坡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屢屢被貶官流放。但他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會用自己的能力,來造福當地百姓。《蘇東坡大傳》下集由蘇軾下放杭州開始寫起,他喜新不厭舊,原來是流放,但卻愛了杭州忘了故鄉眉州,《大傳》下詳細描述蘇軾被貶官在杭州時,如何與當地文人雅士和尚往來,如何關心民間疾苦發放大米,藥材,來救治當地受災百姓。如何修築了堤壩,解決了杭州的水患,又讓風景秀麗。後來他被發配到天涯海角的儋州(海南島),《蘇東坡大傳》說剛開始蘇軾忐忑不安渡瓊州海峽來到六無之地,蘇東坡在海南島過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生活陷入了困境。但是,他樂觀的心境,為他開出另一條大路出來,蘇東坡曾說過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天底下沒有一個人不是好人。他和當地的讀書人、村婦匹夫在一起,沒有高低之分。與他們閒談時,他常常席地而坐,聽他們講話。 當時,晚年被貶海南的蘇東坡,原以為要老死在當地了,不料卻遇上愛戴他的海南島人民,他曾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原本是被貶的,後來卻是他最大成就,人生哪是表面看來的那樣?別人可以害你,但自己卻可以創造環境。 在這無肉無書無友的海南島,蘇軾開始交朋友、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向蘇軾問學,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下來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蘇東坡對海南文化的影響巨大,開了當地文化教育的先河。蘇東坡還沒到海南島之前,海南沒有出過科舉成功的讀書人。他來海南島後,培養了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此後,在科舉考試中屢有斬獲。這不能不歸功於蘇東坡對海南教育的巨大貢獻。說蘇軾是海南島中國文化的「扳道工!」也許並不誇張。 但我們最佩服蘇軾的應該是他似井噴一樣的詩詞才華,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說:每個中文讀者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風雨,卻依舊泰然處之。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讚三嘆。年少時在中學國文課本的讀到〈念奴嬌‧赤壁懷古〉熱血彭湃壯志不已,至今仍會背誦,我不只喜歡蘇軾優美的詩詞,更欽佩他生活與詩詞表現出的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中年時全球遊蕩常想到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目前最喜歡的則是〈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  吟嘯且徐行。竹杖芒   鞋輕勝馬,誰怕?一蓑  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  吹酒醒,微冷,山頭斜  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  瑟處,歸去,也無風雨  也無晴。   感謝劉傳銘的《蘇東坡大傳》,把蘇軾的一生根據現有的文獻最忠實的呈現給讀者,讓我們去讚嘆去驚訝去開懷去感動去學習也去回味蘇東坡的時代與燦爛的一生!

Read More

奇美院內中風緊急護理師 救治381名患者

  若無法完成微笑、手舉高、說你好等動作,可能就是腦中風早期症狀,需立即撥打119急救,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奇美醫前收治一名51歲男性蜂窩組織炎患者,該男子患有糖尿病及末期腎病,需長期接受透析治療。男子前透析後下床量測體重時,突然出現疑似中風症狀,奇美護理人員察覺異狀,隨即通報中風緊急應變小組救援,經注射血栓溶解劑與顱內動脈取栓術治療順利康復,出院後無任何功能障礙。 奇美醫護理部神經內外科病房副護理長黃喬伶表示,腦中風發生黃金搶救時間只有3小時,奇美醫自109年起積極推動「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制度,如病患出現語言不清、單側肢體無力、嘴角歪斜等疑似症狀,「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便會立即動員,讓中風患者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 該制度是奇美醫重要的中風應變創新措施,快速反應機制能有助提升中風急救的效率,即便非神經內科病房患者,也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正確診斷與治療,排除黃金治療時間延遲的障礙,有效達成零後遺症康復目標。 黃喬伶指出,院內中風緊急應變護理師均通過急性中風識別與流程管理訓練,並具備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腦中風量表(NIHSS)評估能力及再灌流治療中藥物的技術性給藥方式,除了能支援臨床急救,亦能串聯各科醫療團隊,縮短溝通斷點、提升流程效率及覆蓋率。自中風緊急應變小組成立以來,已成功救治381名住院期間突發中風的患者。 中風並非神經科病房病人專屬,但只要能即時識別、快速反應,就越能提高病人康復機會!奇美醫腦中風中心總幹事暨護理部督導王維那強調,在中風緊急應變制度下,每一個病房都有可能成為中風即刻救援的起點,未來奇美醫也將持續擴大應變體系訓練能量,讓全院急救安全網守護更多患者。

Read More

乳癌血癌患者取卵 補助7萬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支持與協助癌友保留未來生育希望,並減輕罹癌者進行生育保存療程之經濟負擔,自114年9月1日起,衛福部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初步先針對具我國國籍之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預估首年將有600位癌友受惠。 國健署表示,補助額度,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新台幣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000元;若實際支出金額未達補助金額上限者,則依照該次療程的實際支出金額,給予補助。每人一生至多補助2個療程。 國健署指出,民眾在接受癌症等疾病治療時,可能面臨導致生育機能下滑或喪失之醫療處置,然而,若年輕癌症患者能夠在接受治療前,了解自己的狀況和需求,事先採取合適的生育保存對策,等完成癌症治療後,可依據個人身體狀況,規劃未來的生育計畫,幫助年輕的癌友可以達成為人父母的願望。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指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癌別,每年新發患者約2萬名,且持續以每年5%到7%成長率在增加,不到40歲患者約1成;卻僅約1成患者有機會在治療後仍完成生育願望,過去就算使用停經針,也僅增加1成機率,凍卵則可提升到4成。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血癌患者要做骨髓移植前,必須先做非常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把骨髓全部清空,這過程也會嚴重傷害患者的精卵細胞,導致喪失生育的能力,盼透過此方案,許病人一個未來。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呼籲,罹患乳癌或血液癌民眾,務必與醫事人員仔細討論癌症治療是否可能造成生殖機能下滑或喪失、癌症治療程序之急迫性、生育保存對癌症治療程序的影響等,經評估身體狀況後,再決定是否接受生育保存。進行生育保存後,亦應依醫囑接受癌症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