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郵局舉辦捐血 滿六十五歲以上民眾珍惜每一次捐血

六十八歲吳先生(中)每隔一個月就來捐分離術血小板,因為只能捐到七十歲,所以很珍惜每次的捐血公益機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郵局廿一日在新竹捐血中心愛心樓舉辦捐血活動,由於係上班日,前來捐血者有不少係退休族,更有許多位是年滿六十五歲以上,預約捐分離術血小板,他們說,捐血年齡延長至七十歲,所以很珍惜每一次捐血的機會。 新竹郵局表示,有許多年輕人因工作熬夜或是因捐血時間無法配合,因此較少接觸捐血資訊,為讓捐血加強其普見率,郵局於上下半年各舉辦一次捐血活動,活動擴及大新竹地區,希望更多民眾響應捐血活動,讓捐血成為例行活動。 位在竹北愛心樓有分離術捐血設備,因此今日前來捐血者除了捐全血外,更有許多已預約捐分離術血小板的民眾。一名六十八歲的吳先生說,未滿六十五歲以前,可每隔半個月捐一次血小板,滿六十五歲以後,必須間隔一個月方可再來捐血小板,再二年半,他將屆滿七十歲,因此非常珍惜每一次來作分離術捐血,代表著自己身體很健康,可用熱血作公益,很開心。 在場的新竹郵局同仁李宜年和曾小姐,聽到這些捐血者的心聲都相當感動,益發覺得郵局舉辦捐血活動的意義和使命。 新竹捐血中心表示,分離術血小板捐血是一種特殊的捐血方式,是將捐血人的血液抽出,藉由血液分離機自動分離出血小板成分;其他血液成分(如紅血球與血漿)隨即回輸捐血人體內。因為此法需反覆操作,以獲取足夠之血小板成分,所以分離術捐血需要的時間較長,約九十分鐘至一百二十分鐘,,必須先預約才能提供這項服務。

Read More

中元節前夕悼念榮民英靈 新竹榮服處辦理大鹿林道秋祭

中元節前夕,新竹榮服處辦理大鹿林道秋祭,感念當年開路犧牲的榮民,也讓後人永遠記得榮民精神。(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表彰榮民前輩的犧牲與奉獻,新竹榮民服務處於中元節前夕至觀霧地區舉辦「大鹿林道秋祭典禮」,處長鞠宗顯率領同仁,代表輔導會前往大鹿林道殉難榮民紀念碑,向殉職榮民英靈致祭,緬懷先人不畏艱險的付出,表達最深切的追思與敬意。 鞠宗顯指出,大鹿林道於民國五十二年開闢,由榮民與林務局工程隊合力修築,過程長達數年。當時因地勢險峻、環境惡劣,施工艱辛,不僅造成多起意外傷害,更有九位榮民因公殉職。 鞠宗顯說,若無榮民前輩當年的無悔付出,就沒有今日便捷的交通建設,更不會有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因此,林務局特於觀霧設立殉難榮民紀念碑,詳實記錄築路經過與殉職事蹟,以彰顯榮民先進無畏艱苦、捨身取義的崇高精神。 鞠宗顯表示,此次秋祭典禮不僅是追思與致敬,更是提醒後人珍惜先賢開創的成果。大鹿林道的歷史見證榮民在國家建設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他們以汗水與生命鋪築出便捷交通,讓後代享有便利與繁榮。新竹榮服處未來也將持續秉持服務宗旨,照顧榮民及眷屬,並透過各種紀念活動弘揚榮民精神,讓社會大眾了解榮民的貢獻,進而銘記他們對國家發展的深厚付出。 鞠宗顯強調,榮民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與堅毅不拔的象徵,透過秋祭典禮的舉辦,不僅能讓後人緬懷歷史,更能提醒現代社會珍惜今日安定與便利。榮服處也將持續推動各項服務與紀念活動,確保榮民的精神與事蹟能永續傳承,成為國家社會發展不竭的力量來源。 新竹榮服處表示,榮民早年隨國軍來台,不僅肩負保衛家園的重任,更投入各項基礎建設,對國家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無論在戰場上的浴血奮戰,或是在民間基礎建設的默默奉獻,榮民的精神始終是國家成長的重要基石。

Read More

「青春出發 × 斜槓人生」公益講座 公益是一種生活實踐

青春不留白,主講人詹翔欽(前排左一)及吳雅閔(前排左二)強調,只要願意走出舒適圈,願意有熱情奉獻之心,公益皆可在生活中實踐,為青春揮灑更繽紛色彩。(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由新竹縣社群自媒體職業工會主辦的「青春出發 × 斜槓人生」公益講座日前在蔦屋書店舉行,以「斜槓、創新、自媒體、重啟人生」為題,凝聚居民、台灣品牌與公益企業,共同展現地方正能量。 主辦單位表示,活動邀請兩位講者分享人生故事,其一為被譽為「婚禮天后」的吳雅閔,以誠懇真摯的風格談到人生並非直線,而是一段段交錯旅程,每次轉折都是重整自我的契機。她強調透過自媒體經營,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在數位時代重新定義人生。另一主講人則係自媒體工會理事長詹翔欽,從自身挑戰談起,分享如何勇敢跨出舒適圈,在不確定中找到突破。他的故事帶來強大感染力,提醒大家唯有持續嘗試與更新,才能迎向多元未來。兩人一靜一動、一柔一剛,在舞台上的互動讓現場聽眾感受到分享的力量。 講座同時融入公益能量,「牛閣」牛肉麵店曾為台北牛肉麵節獲獎店家,協助整場的公益餽贈執行,「牛閣」之閣揆詹小刀則以行動呼應「公益是實踐」的理念,為活動注入更多溫度。其他也有許多企業無償提供抽獎,讓公益講座更加值。 隨著講座在溫馨氛圍中劃下句點,與會者收穫滿滿,有人思考職涯新方向,有人因公益精神而受觸動,也有人被講者的故事點燃勇氣。主辦單位強調,這不僅是一場知識交流,更串聯起人與人、品牌與社區的情感,勾勒出共好的藍圖。透過知識與公益的結合,活動播下希望的種子,為社區未來注入持續的力量。

Read More

陳琬惠籲所有關心台灣的人 投下「同意核三延役」一票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八月二十三日投票,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說,台灣已經沒有再蹉跎八年的本錢,這一票,關乎你我能否享有沒有空汙的家園、穩定的供電,以及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步的未來。(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八月二十三日投票。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二十一日辦理「核三延役公投」宜蘭縣大車掃,由縣黨部主委陳琬惠、副主委林月霞帶領車隊展開大車掃行動。陳琬惠表示,核三延役公投,不僅是能源政策的選擇,更是攸關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下一代生存條件的關鍵時刻。公投目的是用更大的民主,使民進黨政府正視台灣當前的能源困境,讓核三延役、讓供電穩定。 「核三延役公投」宜蘭縣大車掃路線,二十一日上午九時從頭城烏石港出發,沿頭城市區、礁溪鄉、宜蘭市、員山鄉、五結鄉、羅東鎮、冬山鄉、蘇澳鎮。 陳琬惠指出,公投不是要讓社會對立,而是用公民力量糾正錯誤的能源政策,提升國家韌性;如果台灣至少要保有一座核電廠,最佳選擇就是核三廠。 陳琬惠表示,如果台灣至少要保有一座核電廠,才能在國際衝突、能源封鎖時存活,最佳選擇就是核三廠,除安全性早有科學數據證明,耐震能力高於台北101大樓2倍以上。全球核能復興趨勢下,美國、日本、歐盟都務實擁抱核能,確保供電穩定、減少碳排。 陳琬惠強調,台灣已經沒有再蹉跎八年的本錢。這一票,關乎你我能否享有沒有空汙的家園、穩定的供電,以及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步的未來。

Read More

南投48拍短影音限時創作賽得獎名單出爐 「響生活」隊獲首獎

  「南投48拍短影音限時創作賽」決賽成績揭曉,獲獎團隊接受縣府表揚。(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首辦的「南投48拍短影音限時創作賽」,八強決賽在公開抽選製作主題後,展開四十八小時限時實戰,經激烈比拚,成績於二十一日下午揭曉,由國姓鄉年輕夫妻檔「響生活」隊以呈現客庄風情及在地農業願景的作品勇奪首獎,獲得獎狀及獎金五萬元。 「南投48拍短影音限時創作賽」頒獎典禮二十一日下午在中台灣創新園區登場,由南投縣政府新聞及行政處長蔡明志與評審及來賓分別頒獎表揚前三名及五件佳作,揭曉成績的過程既緊張又溫馨,國姓鄉長邱美玲也特地到場觀禮,不少參賽者也邀請家人到場共同見證。 進入決賽的八組隊伍,十九日中午起至二十一日進行為期四十八小時的限時創作,各隊伍展現創意與執行力,於南投實地取材,以鏡頭詮釋在地故事,完成兼具美感與敘事力的影像作品。 獲得首獎的「響生活」隊,以「國姓X稻米X新豐農場」為拍攝主題,透過鏡頭呈現客庄風情及在地農業願景;三位攝影愛好者組成的「當代BNA」隊以「名間X茶葉X品香茶葉」為主題,透過第一人稱的視角,拍出動人的茶鄉故事,獲得第二名,獎金三萬元;由親子三人組成的南投市永興社區「鷹揚八卦」隊則以「水里X食農教育X里山餐桌」為題,以溫馨的家庭互動方式,傳達返鄉青年如何翻轉長輩觀念,以自然農法實踐對故鄉土地的感情及對農業的熱愛,獲得第三名,獎金一萬五千元。 蔡明志謝謝參賽團隊,將南投拍得這麼漂亮;這次競賽不僅是一場影像創作比賽,更是一場以鏡頭凝聚地方情感的行動。期待透過不同世代的創意視角,讓更多人看見南投的獨特魅力,也讓在地故事跨越地域,傳達至更廣大的觀眾群。

Read More

台中華南路延伸 完工倒數

市府投入十三點二六億元推動「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工程將在八月底完工。(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為改善南屯與大肚兩區間交通銜接,投入十三點二六億元推動「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預計月底完工。建設局長陳大田二十一日前往視察。 台中「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月底完工。(記者徐義雄攝) 華南路銜接向上路延伸工程,新闢全長一千八百六十四公尺、寬二十公尺道路,,經過兩標工程施作,串聯大肚與南屯兩區,紓解向上路、遊園路及中台路交通壅塞,預估通勤時間可縮短約十五分鐘。工程進度已超過九成,預計月底完工。 陳大田說,針對道路沿線進行生態環境調查與保護,為白鼻心、穿山甲等野生動物保留安全通行空間,加設防護欄網,防止水鹿誤闖道路,維持棲地連續性與生態廊道功能;交通配置上,於向上路增設近百米左轉車道,規劃機車左轉專用道,免除待轉可直接通行。 建設局說明,華南路素有「藍色公路」之稱,此次延伸工程沿用原有藍色公路的燈光意象設計,提升人本環境並保障行人安全,道路兩側設置一點八公尺寬的人行道及一公尺寬植栽帶,保留大肚山小梗黃肉楠、山香圓及小葉赤楠等原生樹種;生長狀況不佳的喬木則會破碎製成木屑,用於植栽沃土與有機肥料。

Read More

台灣世界展望會助新二代飛越夢想青少年培力成果發表

  台灣世界展望會助新二代飛越夢想青少年培力成果發表。(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台灣世界展望會一一○年起推動「飛『越』夢想青少年培力計畫」,協助彰化、雲林及嘉義地區新住民子女學習越南語與文化成果豐碩,其中參與方案計畫的孩子更考取越南語認證考試專業證照。廿一日於中華科技大學雲林古坑校區舉辦成果發表。 升高三的小吉分享,從小常聽媽媽用越南語和遠方親友通話,但卻聽不懂內容,直到去年十月鼓起勇氣跟媽媽說想學越南語,讓媽媽既驚喜又感動。從拼音開始一路認真學習,課堂外也透過寫春聯、烹飪越南料理等文化體驗,深刻認識母親家鄉。某次營會聽老師分享在越南成長的艱辛故事,回家後主動聆聽媽媽談起童年,也成為母子間最深連結。 財團法人臺北市丁善理先生社會福利慈善紀念基金會陳秀足執行長說,近年來越南躋身為全球重要經濟體之一,透過學習越南語具備國際交流機會,建構新二代青年在經貿上的軟實力。欣慰看到孩子透過展望會課程與家人更親近,未來更具競爭力。 秀傳醫療體系代表陳宛儀高專說,秀傳醫療體系長年守護在地民眾的健康,希望成為新住民孩子在教育資源的強力後盾,參與計畫後看見這不只是語言學習,而是孩子生命故事與文化歸屬的重建,承諾將持續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陪伴孩子穩健成長。 台灣世界展望會侯姿羽說,展望會長期陪伴國內弱勢兒童與家庭的需要,看見新二代兒少面臨家庭經濟困境,與母親在語言及文化認同也相對弱勢,透過推動相關培力方案,協助新住民子女深化發揮天生具備文化優勢,幫助孩子正向發展、未來充滿希望,歡迎各界響應「兒童資助計畫」,共同成為守護弱勢孩子成長的力量。

Read More

反詐戲劇登場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暑期教師研習宣示落實反詐騙宣導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暑期教師研習藉由反詐騙戲劇演出,從校園開始落實反詐騙宣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加強校園對求職詐騙手法防範與反毒意識,高雄市教育局校園安全事務室於暑期舉行求職防詐、反毒防毒研習,邀集全市國中小、高中職教師參加,並藉由反詐騙戲劇演出,從校園開始落實反詐騙宣導。 教育局吳立森局長表示,面對資訊爆炸與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學校與市府團隊攜手合作,讓正確的防詐觀念深入校園,守護學生安全。另外防詐與校園安全需要結合教育、警政、衛政與社政等資源多面向著手,大家一起參與,共同營造更安全的環境。 「一份高薪工作,可能是陷阱的開始!」為提升校園防詐意識,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校園安全事務室二十日舉辦「防制學生藥物濫用、校園安全及校外會業務知能研習暨座談」,邀集高市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的學務主任、生輔組長及學務人員齊聚前鎮高中,不僅研習宣達最新校園安全政策,還加碼帶來一場生動有趣的反詐騙戲劇演出,用戲劇方式揭露「求職詐騙」的真相。 戲劇情節結合真實案例,從求職者受到誘人的高薪廣告、免費培訓,到看似無害的工作邀約,逐步揭開詐騙集團的圈套。演員生動詮釋受害者的心路歷程與陷阱細節,讓台下老師們看得又好笑又心驚,明白如何在校園推動防詐教育,提醒學生保護自己不掉入陷阱。 瑞豐國小生教組長李英瑄老師表示,反詐短劇結合真實案例,從誘人的高薪廣告、免費培訓,到看似無害的工作邀約,逐步揭開詐騙集團的手法與陷阱。透過戲劇呈現,不僅提升了學務人員對詐騙手法的敏感度,也為校園推動防詐教育提供了具體而生動的素材,有助於引導學生建立自我保護意識,遠離風險。

Read More

花蓮與日本大型新創社群簽署MOU合作推動國際數位遊牧城市

花蓮縣政府於花蓮雲基地舉行「數位遊牧據點×國際新創社群簽署儀式」。(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二十一日於花蓮雲基地舉行「數位遊牧據點×國際新創社群簽署儀式」,由縣長徐榛蔚與日本福岡最大海外社群Manabu Community創辦人Pablo Riveros簽署合作意向書,串聯國際新創能量,打造資源共享、人才交流的創新生態。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近年來對於新創政策不斷往前邁進,自二0一九年成立青年發展中心花蓮新創基地後,便積極推動各項青年事務及創新創業措施,一開始參加Meet Taipei只有七家花蓮新創業者,到現在已經有七十九家以上在地量能,縣府的努力與堅持,讓花蓮的青年不用到台北就能與國際資源接軌,點燃新創和產業轉型的火苗。 Manabu Community創辦人Pablo Riveros指出,他過去多次來過花蓮,也持有台灣就業金卡,目前協助韓國政府在日本推動國際新創,並在日本福岡經營新創空間。他說,商務沒有國界,「Manabu」在日語意思「學習」,期許持續與世界學習、共同成長,花蓮具有很多優質的中小企業,相信在他們的協助下,可以增加國際曝光。 台灣數位遊牧者協會理事長徐愷表示,台灣二0二三年開始推動數位遊牧,二0二五年獲得國發會推動計劃。今年台南、台東作為示範城市,以自己是花蓮人來看,他看到花蓮更具潛力,希望藉由今天的契機,讓花蓮成為第一個與國際組織接軌的數位遊牧社群,協助花蓮與各國際單位建立社群。 台灣數位遊牧者協會自二0二五年起推動旅宿業標章認證制度,審核項目包含高速網路、語言友善及生活便利等條件,以營造適合遠端工作優良環境,花蓮首波計有十五家業者申請審核通過,將向國際數位游牧者推廣。 縣府表示,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成立「遊牧臺灣辦公室 Nomad Taiwan」,並於台北、台南及台東設立數位游牧據點,花蓮也做好準備,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花蓮成為國際數位遊牧城市新據點。國發會專員徐德宇表示,自今年一月數位遊牧簽證上路,未來會持續檢討法規放寬,中央正在推動AI十大建設,花東地區是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希望未來更多國際數位遊牧者來到台灣、花蓮。

Read More

中山大學化學雙傑廖軒宏、邱政超獲吳大猷獎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中山大學化學雙傑廖軒宏(右)、邱政超(左)榮獲吳大猷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科會一一四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邱政超雙雙獲獎,以其在創新化學領域的傑出貢獻大放異彩;廖軒宏專注於光電驅動的有機合成策略、研發製備潛力藥物;邱政超則致力於計算動力學模擬技術、轉化為可直觀比對的化學現象供業界參考。兩人不僅學術研究成果豐碩,亦可應用在實務層面,展現強勁科研實力。 廖軒宏研究團隊開創綠色藥物合成新策略,以光電驅動,致力於發展新穎的有機合成方法,利用潔淨且永續的「光」與「電」能源,取代傳統昂貴且具污染性的化學試劑。透過可見光催化與電力驅動,研究團隊能在簡單條件下,高效建構複雜分子的三維骨架,並突破傳統合成限制,有效建構藥物中關鍵的掌性分子骨架。研究成果不僅展現綠色化學的前瞻性,也為新藥研發帶來更多可能性,實現科學創新與環境永續的雙重目標。 對於榮獲吳大猷獎肯定,廖軒宏表示,衷心感謝一路陪伴支持的家人、並肩努力的實驗室每位成員,以及中山大學長久以來的支持與鼓勵。未來將持續推動以永續能源驅動的合成策略研究,為人類健康與社會福祉貢獻力量。 邱政超指出,傳統計算化學研究在探討化學反應時,往往僅聚焦於難以直接在實驗中觀測的反應與活化能,為突破此困境,他運用動力蒙地卡羅與微動力學模型等動力學模擬技術,將從量子力學計算中得到的能量數據,轉化為能直接與實驗比較的化學現象。透過開發新的模擬策略,不僅推進了計算化學領域的發展,也成功將此策略應用於多項具學術與工業價值的研究,如深入探討催化劑的老化與失活過程、剖析特定孔洞材料中的氣體分離機制,以及探索醣分子於質譜中的解離反應等。 邱政超指出,沒有歷年來學生與助理的付出,很難成就今天的這份榮耀;他同時感念過去在慕尼黑工業大學與中研院原分所師長們的悉心培養與鼓勵,他也感謝國科會「年輕學者養成計畫」提供研究經費支持,讓年輕學者有機會發展自己的研究方向。此外,中山化學系自由的學術風氣結合同儕間的良性競爭,孕育出的研究成果獲得肯定,顯示師生的用心與努力被看見。 中山大學表示,吳大猷獎由國科會各學門召集人提名四十二歲以下學術表現優異之青年學者,自二00二年設立以來,為國內年輕學者競逐的重要榮譽獎項;今年全臺只有四名與化學學門專長相關的獲獎人,而中山大學一舉囊括兩席。未來將持續給予優秀教師堅強後盾,支持更多頂尖的創新研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