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籲核電納入全面考量

記者傅希堯、王誌成∕台北報導 工商協進會二十四日指出,核三重啟公投結果出爐,結果顯示核三延役獲得高支持度,建議政府重新審視能源結構,將核能納入全面考量,確保供電穩定,並期盼新任經濟部長持續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 工商協進會表示,核三重啟公投獲得高支持度,這顯示社會大眾普遍關切穩定供電與經濟發展,認為當前的能源政策和電力結構有調整空間,才能更切實地保障產業發展與民生用電的穩定,且立委罷免案未通過,也反映出選民對現行政治體制的審慎態度。 工商協進會表示,長期關注台灣能源政策,致力於維護台灣經濟穩定與成長。穩定的電力供應是產業生存與發展的命脈,也是吸引國際投資的關鍵。這次公投所展現的民意,就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促使各界必須共同思考如何讓台灣的電力系統更具韌性。 針對經濟部長郭智輝因健康因素請辭,工商協進會指出,感謝郭智輝任內的貢獻,並期盼新任部長無論由誰接任,都能秉持其專業與過往經驗,在穩定供電、產業創新等議題上,持續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 工商協進會強調,公投與罷免案結果反映社會對於公共議題的多元意見,朝野政黨應藉此機會加強溝通,讓行政與立法功能回歸正常運作,共同為台灣經濟與民生福祉努力。  

Read More

學者建議參照日韓規劃核電占比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雖未達到通過的門檻,但正、反方票數卻相差懸殊,台經院研究五所所長陳詩豪二十四日指出,重啟電廠的成本確實較新建核電廠低。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建議,參考日韓規劃讓二0三0年核電占比各為二成、三成,讓核電維持供應基載電力功能。 陳中舜表示,雖然同意票大幅領先不同意票,但未過通過門檻代表仍存爭議,討論核電關鍵之一是核安確保,須兼顧制度與技術面,在公投沒達成共識情況下,存在包括政治影響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否則按台電過去經驗,從送出報告、核安會審查到重啟維護等作業,最快兩年內可完成。 陳詩豪認為,探討能源安全要考量社會對這項能源接受度,否則只會增加台電電源規劃變數,例如核四當時遲未啟用,的確造成北部供電壓力,直到大潭燃氣機組上線才好轉,也導致基隆協和電廠碳排高、效率低的重油機組一直無法退役,「油轉氣」時程只好延後。 陳中舜建議可參考日韓能源配比,日韓二0三0年核電占比各為二成、三成,讓核電維持基載電力功能,並持續發展再生能源,但考量其間歇性問題,需搭配傳統大水力及可快速升載的燃氣機組。 陳詩豪認為,重啟成本確實較新建核電廠低,因設備投資已幾乎回收,但大型核電廠面臨較大問題是,一旦停機衝擊波很大,這也是為何能源規劃力求分散、多元化,目前發展中仍待其商業化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瞬間停機衝擊確實比較小,不排除也是未來可行方向之一。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指出,中油苗栗鐵砧山有二十億立方公尺的地下三千公尺的天然氣儲窖,可供全台包括電力使用的二十六天的安全存量,但因目前吐納量不多,並未計入安全存量,不過實際上已有供給北部民生用氣;另中油過去全台開採五百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若能好好回復這些天然的地下儲窖,台灣的天然氣安全存量可增至逾六百天。

Read More

綠委籲藍執政縣市提出電力建設需求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八二三舉行的七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與核三重啟公投均未通過,民進黨立委二十四日紛紛表態,要求黨內深刻檢討施政問題,尤其是能源政策要徹底總檢討,也要請藍營執政地方政府,勇於向中央提出各自所需電力建設,不要將自己的能源期待丟包屏東。 來自屏東的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在臉書發文表示,公投結果全國同意票比率僅有百分之二十一,屏東的同意票比率僅有百分之十七,核三重啟的提案未獲多數人民同意;極低的投票率也代表人民對能源議題雖關注,執政團隊卻未能端出論述,引領人民對台灣的能源方向做出決定。 鍾佳濱喊話,台中市長盧秀燕不能只要無煤中火,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想選新北市不能只要核三重啟,請這些藍營執政的地方政府,勇於向中央政府提出各自所需的電力建設,不要將自己的能源期待丟包屏東。 鍾佳濱指出,賴總統強調,台灣核能政策需要滿足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對話等三大前提,目前歐美國家正在發展的新式核能,也都是朝向這三大前提。科技的進步,核電未必沒將來,但至少要是新型的、安全的、環保的機組,而非面臨淘汰的老舊電廠。 綠委邱議瑩也在臉書發文,公投結果和原先預期的差距很大,民進黨必須要深刻檢討施政問題,尤其是能源政策也要盤點、總檢討,重新調整執政腳步、再出發,才能再一次獲得人民的支持。 綠委林岱樺表示,高雄人就是要爭取能源分配的公平正義,高雄自給發電量全國第一,南電北送必須還給高雄一個公道。面對風災和關稅衝擊,她要求行政院全面補貼災區電費,傳統產業電價優惠,協助災區重建,捍衛中小產業,電價補貼措施刻不容緩。

Read More

核三公投 柯志恩:南綠變天史上頭遭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過去無論是四大公投案或總統大選都是「南票北補」,這樣的結果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針對核三延役公投的結果,國民黨立委、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柯志恩表示,過去無論是四大公投案或總統大選都是「南票北補」,這次包括總統賴清德的本命區台南,以及高雄、屏東同意票皆大於不同意票,這樣的結果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柯志恩表示,南部一向是民進黨的鐵票區,這次公投結果除反映綠營的支持者,更破解民進黨長期以來用意識形態綁架能源議題的操作。 柯志恩提到,在這次公投投票前,民進黨政治人物與綠營側翼不乏對核安、核廢的操作,企圖激起人民的恐懼,但包括核三所在的恆春鎮以及全台投票結果,同意重啟核三的票數完全碾壓不同意,代表人民真的受夠了目前政府不斷補貼台電,還不斷漲電價,從人民身上剝兩層皮的做法。  

Read More

浪漫桌遊連線 中市單身聯誼

台中市民政局與烏日戶政事務所昨日攜手舉辦「桌遊連線、心動瞬間」單身聯誼活動,幫助單身民眾成功牽起幸福緣分。(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政局為協助單身民眾拓展交友圈,二十四日與烏日戶政事務所攜手舉辦「桌遊連線、心動瞬間」單身聯誼活動,邀請四十位單身男女齊聚臻愛花園飯店,透過趣味桌遊、手作調香精油及浪漫午餐約會,共度療癒又心動的時光。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活動成功促成十八對民眾互表心意,創下高達九成的亮眼配對率,市府「愛的助攻」持續奏效,幫助單身市民成功牽起幸福緣分。 吳世瑋指出,今年下半年市府共規劃十四場多元創新的單身聯誼活動。此次聯誼結合桌遊互動、手作調香與共享美食,不僅讓參加者自然展現自我,也在趣味交流中拉近彼此距離,增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市府期盼透過精心設計的交友平台,讓單身民眾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遇見心動對象,勇敢跨出尋找幸福的第一步。 烏日戶所主任羅敏華表示,活動以桌遊與精油手作為主題,藉由遊戲互動揭示戀愛中的常見盲點,幫助參加者分辨真心與優質對象;午餐則置身於唯美花園飯店,在浪漫而溫馨的氛圍中,單身男女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自然認識新朋友;午後搭配香氣療癒的精油手作體驗,以天然植物氣息,帶領大家練習「感受覺察」,進入身心療癒的旅程,為參加者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Read More

仙佛寺易經大學結業

  禪機山唯心聖教仙佛寺易經大學結業典禮,逾兩千四百位八德賢士完成修業。(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禪機山唯心聖教仙佛寺易經大學二十四日在中興大學惠蓀堂舉行一一三學年度結業典禮,逾兩千四百位八德賢士完成修業,台中市長盧秀燕頒發賢士證書。 盧秀燕期勉學員結業後將所學分享,自己好、他人好、社會國家與世界都更好,祝福教務昌隆、大家健康如意。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明,唯心聖教推廣易經智慧為核心宗旨,融合儒家倫理、佛家慈悲與道家自然精神,形成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特色。 易經大學創立於民國八十五年,位於南投市八卦山半山腰,占地二十八公頃,創辦人混元禪師結合十方善知識與學者力量,以私人興學推動社會教育。

Read More

藍挺恢復公投綁大選 綠譏白輸不起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針對民眾黨將提案修正公投法讓公投綁大選,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二十四日強調,國民黨會支持公投綁大選的相關提案,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謠則表示,不要因為輸不起就輕易變動法治的穩定性。 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雖是不同意票的近三倍,但因未達投票權人總數四分之一門檻而未通過,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將在立法院下會期推動公民投票法修正,讓公投綁大選,打破鳥籠公投、實踐主權在民精神。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未來如何讓公投能夠真正反映全體民意,而不再被政治性操作是重點,國民黨會支持公投綁大選的相關提案。 王鴻薇指出,核三延役公投雖然無法通過門檻,但同意票高達百分之七十四,距離門檻也只有六十五萬張同意票,這樣的結果充分顯示台灣民意所趨,民眾黨這次提出公投綁大選提案,未來如何讓公投能真正反映全體民意,不再被政治性操作,讓公投跟大選脫鉤導致無法過關,所以國民黨會支持公投綁大選的相關法案提案。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黃國昌公投輸不起,就要修法,這完全就是政黨的利害、挾怨報復;公投綁大選已經在四大公投時經過驗證,是人民決定不綁大選,過去民意反對公投綁大選,就是人跟事的選舉要分開。 吳思瑤說,公投是公共政策的討論,如果跟人的選舉綁在一起,就完全會被政黨動員、政治操作,不利於理性與專業討論,民進黨一直以來都反對,才會奠定現在二年一次的公投機制。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台灣光復vs.終戰接收 兩岸誰政治正確(下)

保護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護台。(本報資料照) 王崑義 這也是為何七二六大罷免之前,民進黨與側翼公民團體,硬是要把中共再推向兩蔣時期主張「漢賊不兩立」時使用的「共匪」兩字,再推上檯面。 好在,對於大罷免要把台灣推向烏克蘭,但是習近平並不是蒲亭,大陸忍受綠營用「共匪」咒罵,並未再發動大規模的軍演或戰爭。台灣人民也足夠理性,不跟綠營的挑釁起舞,以選票完敗大罷免,順便對賴清德投下不信任票。賴清德不相信眼淚,繼續推動八二三罷免七席藍委的行動,這次恐怕會再讓賴清德敗得爬不起來。 回到一開始討論的議題,民進黨企圖以「終戰接收」來取代戰後台灣「光復」的地位,不管過去獨派主張開羅宣言是「新聞公報」性質,無關台灣主權歸屬問題,或者認為舊金山和約,日本只是拋棄台灣主權,也未談論到主權歸屬,而國史館舉辦的講座,首場演講由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君山主講「國府二戰時期領土訴求與戰後變局」更主張,戰後台灣跟琉球一樣,是由美國託管,蔣介石「以拖待變」,所以也沒解決台灣主權歸屬的問題。 這些綜合為「台灣地位未定論」,都只能說服獨派人士,無法說服國際社會。尤其是戰後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代表當時國際社會已經認同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雖然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取代了中華民國,但是,這並未影響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的事實。 畢竟,台灣主權是在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之後割讓給日本,日本是以戰爭手段掠奪台灣主權,二戰以後,中華民國也以戰爭手段收回台灣主權,所以對中華民國來說,台灣當然是「光復」,不是掠奪日本的土地。 獨派以為日本拋棄台灣主權,台灣暫時由美國託管,但是最終接收者還是中華民國政府,所以民進黨若不想台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那就更該好好地守護中華民國,沒有中華民國,國際社會必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繼承中華民國的所有權,台灣也會真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因此,保護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護台,民進黨既要抗中,又要把中華民國視為災難,最後可能是抗不了中,也護不了台,變得一無所有。所以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光復台灣」才是政治正確,「終戰接收」絕非是台灣人民所認知的結果。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本文為國戰會論壇授權刊登)

Read More

雞籠中元祭開 門揭序幕

「雞籠中元祭」二十三日正式揭幕,晚間則在海洋廣場由謝國樑市長主持「開燈祈福」活動。(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傳承至今已逾一百七十一年的「雞籠中元祭」二十三日正式揭幕。下午於開基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晚間則在海洋廣場舉辦「開燈祈福」活動,由基隆市長謝國樑親自主持,並點亮今年由輪值主普吳姓宗親會籌辦的「泰伯公」主燈,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中元祭典拉開序幕。 謝國樑致詞時指出,雞籠中元祭自清咸豐年間一八五五年起源至今,是臺灣第一個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的文化資產,不僅凝聚在地宗族信仰情感,更展現基隆獨特的歷史記憶。他特別感謝此次吳姓宗親會及各姓宗長們的辛勞籌劃,讓祭典得以圓滿推進,並誠摯邀請國內外民眾齊聚基隆,共同感受中元祭的文化深度與信仰力量。 此次中元祭除了延續傳統科儀,亦融入藝文展演、市集與裝置藝術。(基隆市政府提供) 謝國樑進一步表示,此次中元祭除了延續傳統科儀,亦融入藝文展演、市集與裝置藝術,期望透過文化、商業與觀光的相互結合,讓雞籠中元祭成為最能代表基隆特色的年度盛事,進一步推向國際舞台。 「二0二五乙巳雞籠中元祭」系列活動自「開龕門」及「開燈祈福」揭幕後,將於九月五日(農曆七月十四)舉行市區遊行及望海巷放水燈頭科儀,直至九月二十二日(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交接手爐」儀式後圓滿落幕。透過為期一個月的傳統祭典與多元藝文活動,持續展現基隆厚實的文化底蘊,也讓中元祭成為港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典。

Read More

正砂社區普度 悼清法戰爭軍魂

  基隆市正砂社區發展協會二十四日於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舉行「異國靈情.菩提佛心」中元普度儀式。(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正砂社區發展協會二十四日於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舉行「異國靈情.菩提佛心」中元普度儀式,悼念清法戰爭中犧牲的官兵將士,並超度長眠於此的法國軍人及無主孤魂。副市長邱佩琳與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吳姓宗親會主任委員吳春成及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共同參與,表達對先人的崇高敬意與追思。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為基隆市定古蹟,在正砂社區多年推動下,跨國性的中元普度儀式已發展為年度文化傳統。不僅追思異鄉長眠的法國軍人與清軍將士,更展現雞籠中元祭「多元包容、悲天憫人」的精神,成為連結歷史、宗教與文化的重要象徵。 邱佩琳致詞時提到,在儀式前聽取龍燁主任分享,得知法國歷史上雖曾遠征多國,卻僅在基隆,每年以莊嚴儀式追思亡故的法國軍人。她強調,透過中元普度,讓異鄉靈魂在這片土地獲得安慰,也彰顯基隆市民以寬廣胸懷擁抱歷史與異國文化的情感。 龍燁則代表法國在台協會致謝,肯定基隆市政府與在地社區對法國公墓的長年守護。他表示,這座公墓不僅是歷史遺址,更是臺法之間的精神連結,期盼兩國友誼長存,歷史記憶得以代代延續。 基隆市政府強調,這場跨國性的中元普度,不只是追思先人的儀典,更象徵以文化延續歷史、以祭祀凝聚情感的力量。透過莊嚴而具人文意涵的祭典,讓世界看見基隆多元、包容與溫暖的文化風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