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警察局前進軍營加強官兵防詐騙意識與識詐能力

花蓮縣警察局應空軍第三後勤指揮部邀請,前往該指揮部南埔園區辦理「反詐騙宣導講習」。(花蓮縣警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警察局為強化官兵對詐騙手法之識別能力及自我防護意識,十六日應空軍第三後勤指揮部邀請,前往該指揮部南埔園區辦理「反詐騙宣導講習」,以軍人常遭遇之詐騙模式為主題,進行說明與預防,加強官兵弟兄識詐知能。 花蓮縣警察局指出,此次宣導活動,聚焦近年官兵弟兄易受害之詐騙手法,如「假投資詐騙」、「假交友詐騙」、「冒充親友或長官詐騙」、「色情應召詐騙」以及「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等,針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說明,協助官兵辨識詐騙話術與應對方式。 花蓮縣警察局刑警大隊大隊長劉宗仁表示,詐騙集團之所以鎖定軍人族群,無非是利用軍中生活封閉、資訊不對等以及服從命令等特性,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詐騙情境。 劉宗仁指出,例如透過社群平臺進行「假交友真詐財」,或偽裝成上級軍官以「經費報支」、假冒親友「因故急需款項」為由詐取匯款,甚至還有詐騙集團假冒金融單位或網購平臺,以「解除分期付款」、「未簽署金流協議」等理由,誘導提供個資與帳號密碼或是操作ATM(含網銀)匯款轉帳,最終導致財物損失。 劉宗仁強調,堅持「三不一要」原則,「不輕信、不匯款、不提供個資」,要「主動查證」,同時善用「一六五全民防騙網」與「警政服務APP」查詢可疑資訊,倘軍人若接獲疑似詐騙來電或訊息,應先暫停行動,立即向單位通報或撥打一六五反詐騙專線諮詢,避免落入陷阱。 花蓮縣警察局長陳百祿強調,近年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手段更加精密且具針對性,官兵弟兄應保持警覺,加強防詐觀念,才能守住寶貴財產。未來警局也將持續與軍方合作辦理各類防詐課程,協助強化第一線人員的識詐與應對能力,降低整體受害風險。

Read More

花蓮縣語文競賽 海星中學成績歷年最佳

天主教花蓮海星中學獲獎成績再創新高,取得九項全國賽花蓮縣代表權。(海星中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天主教花蓮海星中學參加一一四年花蓮縣語文競賽,獲獎成績再創新高,高中部及國中部共獲得八項特優、八項優等、二項甲等,取得九項全國賽花蓮縣代表權,消息傳來,師生振奮。 海星教務主任陳宛吟表示,國中部全數獲獎,代表新城鄉參賽的八位同學,其中排灣語朗讀的金妍熙直接取得全國賽代表權,另外七位同學也全數獲獎,囊括一項特優。 另外,榮獲五項優等的項目包括國語字音字形賴若妤、客語朗讀梁品蓁、國語朗讀余宙騰、布農語朗讀蔡姚秉翰、國語寫字潘柏聿及國語作文林咨妍,一項甲等為閩南語情境式演說徐曼凌表現十分亮眼。 陳宛吟指出,高中部成績則刷新校史紀錄,榮獲七項特優、三項優等、一項甲等,特優的七位同學為布農語朗讀高凱傑、台灣客語朗讀曾李文寧、國語朗讀鄧宜姍、泰雅語朗讀趙珮岑、情境式布農語江語澤、太魯閣語朗讀林辰峻及作文張幼臻。 其中高凱傑、曾李文寧、鄧宜姍、趙珮岑及江語澤五位同學與另外噶瑪蘭語朗讀潘加悅、排灣語朗讀謝柏婷、卑南語朗讀謝甫君,八位將獲選參加全國賽,獲得歷年最佳成績後,希望能在全國賽再獲佳績。 海星中學校長陳海鵬表示,海星中學除落實國語文教學外,也擁有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優秀師資,形成完整的語文教育網絡,每一位老師盡心盡力陪伴孩子準備練習,才能在語文競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非常感謝所有指導老師的陪伴,也謝謝參賽同學的家長給予強大的後援,在親師共同合作下,期許選手們能在全國賽中為花蓮縣與學校爭取更高榮譽。

Read More

花蓮縣府邀國宴主廚林仁中 用本地食材展現國際風味

花蓮縣政府「國際交流講堂」邀請「艾斯可菲秘境私廚」主廚林仁中,分享將花蓮在地食材轉化為國際舞台上的創意佳餚。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今年度第三場「國際交流講堂」在縣府大禮堂登場,此次邀請「艾斯可菲秘境私廚」主廚林仁中,分享如何以料理為載體,將花蓮在地食材轉化為國際舞台上的創意佳餚。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表示,花蓮縣政府近兩年舉辦國際交流講堂,已成為民眾期待並樂於參與的活動,今年第一、二場分別邀請到藝人鳳小岳及來自捷克的越野跑者羅培德,場場皆獲民眾滿堂彩。 陳建村指出,第三場「國際交流講堂」邀請到「國際交流講堂」主廚林仁中,他曾獲紐西蘭國際名廚競賽銀牌獎肯定,並受邀設計國宴菜單,是將花蓮食材推向國際的主廚代表。 陳建村強調,此次的講座不僅是廚藝的分享,更是料理價值的再認識,期待藉由主廚親身說法,了解其走入國宴、走上國際舞台,以及深耕花蓮土地、傳遞在地風土的精彩歷程。 林仁中表示,料理是一種文化的傳遞。他在花蓮經營艾斯可菲餐廳近二十年,餐廳名稱取自有「料理之神、西餐之父」美譽的法國名廚喬治.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期許延伸其嚴謹與現代化烹飪方法,將料理精緻化,以創意手法向眾人分享在地食材的自然與美好。 林仁中指出,他曾參與縣府專案而走遍花蓮十三鄉鎮市,深入了解各地食材。多年前即嘗試製作薑絲大腸義大利麵、樹豆排骨燉飯、剝皮辣椒雞,以及海鮮黃金磚等創意料理,在「無菜單料理」還不盛行的年代,他已像為大家準備三餐的母親般,家裡「有什麼就煮什麼」的開啟食材探索之旅。 林仁中在現場示範柚醬銀絲紫蘇鮑魚、川味紅油奶魚豆腐、南洋娘惹燻雞金杯等菜色料理,選用鮑魚、鬼頭刀魚與雞肉搭配花蓮在地種植的白蘿蔔、胡蘿蔔、木鱉果、魔鬼椒、火龍果、奶油萵苣、羽葉金合歡、韭菜花、蛇紋瓜等及當季盛產的柚子,展現創意廚藝詮釋。

Read More

防災教育向下扎根!頂埔國小實境模擬「大量傷患救護」演練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地震來襲時,校園防災立即啟動!新北市教育局十六日於土城頂埔國小舉辦一一四年度「在地化複合型防災示範演練」,首度納入「大量傷患救助與送醫」情境,模擬震後校園出現人員受傷情境,師生依照程序完成檢傷分類、緊急救護及分流送醫演練,逼真過程吸引全市近百所學校防災承辦教師現場觀摩,逾千人共同參與,展現新北防災教育的行動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幅員遼闊、地形多元,面對地震、颱風、坡地災害等不同挑戰,市府將「防災教育」列為長期重點。除每年由防災教育輔導團與專家量身協助各校規劃在地化防災工作,也為小一新生發放專屬防災頭套,搭配校園演練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觀念。今年更攜手內政部消防署推動「青少年防災士」計畫,期盼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帶進家庭與社區,讓防災意識走進全民的日常生活。 頂埔國小校長方慶林指出,本次演練模擬學生在疏散時可能遭遇落物砸傷、骨折或扭傷等情境,師生依程序完成檢傷分類、分流送醫與留觀處置。透過動態演練,驗證學校在多名傷患出現時的即時應變能力,也檢測臨時動員與自主送醫機制的可行性。方校長強調:「防災只有一次真實考驗,唯有平日落實演練,才能在災害來臨時確保師生安全。」 活動現場並設置防災成果展,由北大國小、鳳鳴國小、信義國小、米倉國小等校展示創新作品,包括 Scratch 編寫的防災遊戲、水壓體驗教具、火災知識問答及凱比機器人示範坡地防災等,將抽象的防災知識化為生活常識與互動體驗,讓師生與家長都能親身參與。

Read More

宜蘭公共工程優質獎 9件工程脫穎而出

宜蘭表揚公共工程品質獎得獎單位。(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十六日舉行「第十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頒獎典禮,這項獎項自一0一年創辦以來,已成為縣內公共工程最高榮譽,藉由公開表揚,肯定工程團隊的專業與努力,同時樹立品質標竿,推動公共建設持續精進。 本屆以「創新永續」為核心精神,強調工程品質不僅在於堅固與美觀,更重視規劃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對環境與生態的友善,展現縣府追求建設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今年共有八十一件工程具推薦資格,最終九件脫穎而出,包括特優一件、優等五件及佳作三件,展現了在施工技術與低碳永續上的努力與成果。 其中,龍潭湖旅遊服務站周邊景觀改善工程榮獲「特優」,其餘如碼崙橋改建、安農溪輕艇激流場地新建、冬山鐵道遺跡觀光廊帶、香中路生活路廊及冬山公有零售市場重建等工程則獲「優等」。另外,今年也頒發個人貢獻獎予縣府水利資源處游政勳科長,表彰其專業奉獻。 縣府表示,「優質淬鍊、永續未來」是本屆宗旨,期盼藉由獲獎工程與專業人員的努力,全面提升縣民生活環境與幸福品質。

Read More

中壢一號社宅再創佳績 榮獲中華建築金石首獎

數位部林宜敬政務次長與獲獎單位合影。(都發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住會住宅「中壢一號」榮獲中華建築金石獎之「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金石首獎,行政院長卓榮泰九月十五日親臨頒獎典禮給予高度肯定。 住都中心執行長邱英哲十六日表示,中壢一號社宅不論是規劃設計、施工品質或者營運管理各方面均有卓越表現,屢獲專業獎項,連續三年榮獲職安衛優良獎項之外,並多次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公共工程金品獎及工程優良獎等多項肯定。此次榮獲中華建築金石首獎,不僅彰顯桃園市政府在興建社宅上的創新實力,也展現桃園住都中心對社宅營運管理的用心。 住都中心榮獲「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施工組金石首獎及金石獎肯定。(都發局提供) 「中壢一號社宅」為桃園市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共有九百五十七戶。基地規劃千坪開放公園,保留原生樹林與大片綠地,並導入智慧管理系統與節能減碳設計,取得建築能效一加、黃金級綠建築、銅級智慧建築、無障礙住宅等七項專業認證,體現高效管理與永續發展的雙重目標。 該社宅亦整合多元社福設施,包含非營利幼兒園、青創基地、市民活動中心、親子館、托嬰中心及長照機構,提供全齡共融、友善鄰里的生活環境,落實永續、宜居、共享、共融的理念,打造桃園優質居住新典範。 邱英哲表示,感謝評審委員對中壢一號社宅於設計、施工及管理上的肯定,桃園市政府及住都中心將持續結合社宅與多元社福機構,強化以人為本的住宅服務,為宜居桃園再創新篇章。

Read More

桃市新工處兩大工程 榮獲第33屆中華建築金石獎

新工處獲獎團隊領獎(主任秘書吳琇瑩率隊出席)。(工務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第三十三屆「中華建築金石獎」頒獎典禮於九月十五日晚間盛大舉行,表揚國內傑出建築工程,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以「桃園市大園區航科國民小學新建校舍工程(第一期)」及「桃園市立圖書館埔頂分館暨親子館興建工程」雙雙榮獲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規劃組金石獎。 桃園市大園區航科國民小學新建校舍工程基地位於大園區客運二段文小用地,校舍規模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共規劃小學部教室三十七間、幼兒園教室六間,並配置十二間行政辦公室、提供五十四席汽車與四十席機車停車位。校園整體設計以「永續發展」為理念,並採用低碳與無毒建材,導入綠建築思維,重視自然採光、通風與節能,降低環境負荷,打造健康安全的校舍環境。 新工處鄭閎仁科長代表領獎。(工務局提供) 桃園市立圖書館埔頂分館暨親子館興建工程位於大溪區埔頂境內,建築規模為地上三層,規劃一樓為親子館,二至三樓為圖書館,空間配置包含辦公櫃台、一般閱覽室、親子閱覽室、期刊閱報區及多功能研習教室,並設置二十一席汽車及四十席機車停車空間。 新工處林巳伸科長代表領獎。(工務局提供) 設計靈感源自大漢溪獨特的河階地形,建築外觀以層層疊疊的河崁意象展現多元風貌,最大特色在於將親子館與圖書館合而為一,滿足親子、樂齡等不同族群需求,結合周邊校園、埔頂公園及綠帶景觀,打造舒適多元的閱讀空間及自然友善的學習場域。

Read More

文山區成年禮 結合鐵觀音茶與親子DIY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祝福青年學子正式邁向成年,同時向父母表達誠摯感謝,台北市文山區公所十六日表示,將於十月十九日,於文山區行政中心舉辦一一四年成年禮活動。對象為設籍或就學台北市,民國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年次出生之禮生三十名及其家長,結合文山特產鐵觀音茶的感恩封茶及親子DIY手作活動,跳脫傳統為禮生加冠儀式。 活動首先結合孝道文化與封茶活動,由貓空休閒產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阿義師以孝親為題的情感式演講,勾勒出孩子內心對父母的感念之情,也融化孩子對家長心中的那座高牆,引導孩子說出平時在家不敢對父母說的話,寫成一封感恩信箋,和能泡一碗茶的貓空鐵觀音茶包一同封存在信封裡,寄送至長輩的手中,傳遞「十八而立」後的承諾與心意。 另外,安排DIY金盞花精油護手霜,親子一同手作、聯繫情感,完成後青年學子並跟著老師帶領示範,用親手調製的護手霜,為父母按摩雙手,撫慰父母多年辛勞的痕跡,也藉著這次的「手護」保養,感謝父母從小到大的守護。 此次活動凡全程參與的禮生,將贈送成年禮-知名運動品牌後背包,寓意「轉大人」承擔更多責任的期許,現場並貼心安排華麗的舞台佈景,讓禮生打卡拍照,紀錄這特別的時刻,留下美好回憶。

Read More

中原大學商學院通過AACSB認證 蟬聯全球前5%

BGS中原分會連續七年奪下最高榮譽,展現中原大學國際肯定與卓越實力。(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再傳國際佳績!商學院順利通過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持續認證,穩居全球前百分之五頂尖商學院之列,展現卓越辦學實力與國際競爭力。同時,商學院所屬國際商學榮譽學會 Beta Gamma Sigma(BGS)中原分會也憑藉出色表現,連續七年榮獲「最高榮譽分會」殊榮,成為全台唯一達成此成就的學校。 中原大學商學院自二00九年起加入AACSB國際會員,二0一五年與二0二一年先後取得認證,並於二0二五年再度通過嚴格審查。商學院院長李正文表示,持續獲得AACSB認證,不僅肯定中原在教學、研究與治理面向的努力,更有助於深化國際合作並提升國際聲譽,吸引更多優秀國際學生,持續邁向國際一流商學院的目標。 AACSB訪視委員深入校園與各系所學程,了解中原大學辦學成果。(中原大學提供) 本次認證訪視於五月舉行,結果於近日公布。AACSB 指派三位國際知名商學院院長組成評鑑小組,包括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 Brian S. Klaas(主席)、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 Kaushal Chari,以及田納西大學馬丁分校Ahmad Tootoonchi。評鑑小組對中原在教育理念、師資發展、研究成果及學生整體競爭力等面向給予高度肯定,並讚許學生展現的專業與潛力,對完善的教育環境與資源配置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AACSB的肯定,商學院所屬的國際商學榮譽學會 Beta Gamma Sigma(BGS)中原分會也在全球六百四十一個大學分會中脫穎而出,連續七年蟬聯「最高榮譽分會」,並於二0二四、二0二五年榮獲全球傑出分會銀牌獎,至今已累積四百七四位榮譽會員。這項榮耀突顯中原大學在國際化發展、學生素質及學術影響力上的卓越成就。

Read More

深耕型明新科大USR計畫 跨域展現永續新能量

明新科大USR團隊,邀請鄒族文化獵人安孝明(右一)指導學生竹編實作,透過手作體驗學習傳統工藝技法,並憑藉豐富的山林經驗,將原住民族傳統竹知識導入大學課程。(明新科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受邀參與日本京都府龜岡市二0二六綠化博覽會的明新科技大學深耕型USR「賽夏族喇魯瑪竹文化產業孵創計畫」,目前參加在台北花博展出的二0二五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受到各界矚目。 明新科大表示,二0一九年起攜手竹縣五峰鄉賽夏族,從USR HUB、萌芽型到深耕型USR計畫,與在地族人「山莎蔓岸竹木產業生產合作社」共同打造竹文化產業實踐場域。以竹子為核心,串聯原鄉的文化傳承、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 在林保署新竹分署支持下,取得十三噸竹材資源,為竹產業奠定基礎。USR團隊協助族人完成七千五百平方公尺竹林航拍與碳匯調查,培訓無人機證照人才,未來將參與竹林疏伐,發展竹炭、竹醋液、竹構建築、裝置藝術與生態觀光,形塑部落循環經濟。 明新科大校長呂明峰表示,學校透過社會、永續、產業、國際四大面向,從竹材活化到產業升級,積極支持地方共創,展現綠色永續的精神,創造就業與經濟支持,鼓勵青年返鄉,推動原鄉竹文化走向國際舞台,彰顯大學社會責任的影響力與價值。 明新科大USR計畫帶著大學生走入原民部落,在泰雅族竹工藝師陳文成(右一)指導之下,體驗竹籬笆手作,在實作中感受原住民族的文化智慧,深化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傳承。(明新科大提供) 深耕型USR計畫與台師大、北教大、世新大學合作,讓學生透過跨文化交流,更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智慧。此計畫特別注重人才培育,現場呈現由明新科大多媒體系張齊軒副教授指導的紀錄片,透過學生視角記錄「山莎蔓岸竹產業示範園區」的建構初心與歷程,參與「USR在地行動」的各校同學們在竹工藝師帶領下,以傳統工法實作竹製品,用雙手將文化傳承的幸福溫度串連起來。 計畫主持人李來春教授強調,竹子承載的不只是文化記憶,更是ESG與SDGs實踐的關鍵素材。 原民處處長林杏表示,期望部落竹產業成為火車頭,透過跨域合作與學術支持,陪伴部落建立自主營運與青年洄游機制,推動賽夏族文化保存、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的三重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