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假症候群 孩子頭痛焦躁賴床

暑假收假症候群上身,桃園衛生局籲從「不適應」走向「心安定」。(衛生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開學兩週,不少學生從暑假模式切換到課業日常時,出現頭痛、焦躁、賴床等不適情況,這些都是常見的「收假症候群」。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提醒,若情緒起伏過大或失眠持續影響日常生活,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以免壓力累積成為心理健康隱憂。 桃園市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15日表示,學生在開學時常見的適應狀況包括: 1.心情面向:如出現煩躁、生氣、憂鬱、懶散;2.身體反應:如出現頭痛、腸胃不適、失眠、疲累;3.行為表現:如出現翹課、專注力差、人際退縮以;4.思考模式:如出現害怕課業壓力、擔心交不到朋友、自我否定。臨床心理師提醒,孩子面對開學焦慮是正常的過程,若能及時被理解與支持,通常能在1至2週逐漸適應。家長若觀察到孩子持續失眠、情緒低落,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衛生局建議家長協助孩子適應新學期,把握3大原則,1.調整作息:避免熬夜、少滑手機,幫助孩子早睡早起;2.理解焦慮:主動討論課業與人際壓力,給予情緒支持;3.陪伴取代責備:減少批評,以鼓勵和陪伴取代指責。 心理師也提出具體方法,維持固定睡眠與飲食,建立規律生活;規律運動,幫助情緒放鬆;設定小目標,逐步克服壓力;勇於表達感受,並善用校園輔導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資源;透過腹式呼吸、與同儕分享,舒緩不安情緒。 衛生局呼籲,若壓力過大,學生與家長可善用多元心理健康資源,包括1925安心專線、校內輔導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另衛生福利部提供的「15-45歲青壯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每年最高可享3次公費部分補助的心理諮商服務。

Read More

肩頸痠痛 中醫教3招式緩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覺得肩頸好緊,擔心是不是快中風,對此,中醫師表示,對於改善肩頸痠痛,除了在門診會藉由專業評估後,訂定適合患者的治療計劃,日常保養也能改善肩頸痠痛。 五甲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王維瀚表示,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除了急性肌肉損傷,如落枕、運動傷害或搬重物時施力不當,還是頸椎退化,皆可能造成肌肉急性發炎,造成疼痛與活動受限。 還有許多人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坐辦公室用電腦,或是維持同一姿勢太久,或是枕頭過高或過低,無法支撐頸椎,或是長期趴睡、側睡,都也會導致肩頸肌肉無法放鬆,從偶爾的痠脹發展成持續的緊繃疼痛,甚至頻繁引起頭暈和頭痛,並且影響睡眠品質。 王維瀚表示,中醫對於改善肩頸痠痛有許多方式,包括:針灸、刮痧、拔罐、推拿、熱敷和內服中藥等等,在門診會藉由專業評估後,訂定適合患者的治療計畫。 在日常保養上,按摩風池穴、肩井穴、天宗穴等3個穴位,可幫助舒緩肩頸痠痛,平時可以早晚按壓這些穴位各一次,每次15~30秒,按壓至有痠脹感即可。 也可常做拉筋伸展舒緩肩頸不適,如上斜方肌伸展:坐在椅子上,一手抓住椅子穩定身體,另一手繞過頭部上方扶著對側頭,往肩膀方向拉至緊繃感後停留15-30秒。 另縮下巴運動,先保持頭部水平,輕輕將下巴向內收,停留5至10秒,頭部再回到原本位置,早晚各做10次。加上Y to W運動:雙手向上抬起,形成Y字型,接著雙手向後內收,形成W型,感受前側胸肌拉伸和後方背部肌肉收緊感,早晚各做10次。 再加上透過伸展、瑜珈等適度運動,放鬆肩頸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或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按摩可以舒緩肌肉,但應注意力度,避免過度刺激。 此外,像是調整睡姿,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避免頸部過度彎曲或伸展,還有選擇合適的床墊,避免過軟或過硬的床墊導致肩頸不適。 王維瀚也表示,長期壓力、緊張等情緒也可能導致肩頸僵硬,適當放鬆心情,有助於改善睡眠和肩頸不適。惟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

Read More

屏基完成全台首例冠狀動脈置生物適應架

屏東基督教醫院率先完成全台首例「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植入治療。(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今年5月屏東基督教醫院率先完成全台首例「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24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 65歲的黃先生在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運動心電圖異常,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狹窄,屬於穩定型狹心症,屏基副院長黃偉春隨即為他植入生物適應架,成功解除潛在致命風險。 黃偉春表示,生物適應架在設計上融合了藥物塗層與可分解結構,植入後能立即撐開血管並釋放藥物,降低再狹窄風險;約6個月後,可吸收的連結材質分解,特殊釋放結構鬆開,讓動脈恢復自然的位置與曲度,血管得以順應心臟搏動而自然收縮,藉此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屏基說,生物適應架臨床數據顯示成效亮眼,根據歐洲研究指出,植入1年後治療失敗率僅2.35%;日本試驗也證實,3年治療失敗率僅2.7%,優於塗藥支架7.3%,伴隨更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該系統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審查,為病人帶來新選擇。 屏基院長吳榮州強調,屏基心導管團隊積極推動新型醫材應用,這次能率先導入「生物適應架」,不僅是醫院的里程碑,更是全台心臟病患者的福音。 屏基心臟內科主任張雲德指出,屏基除了引進新醫材,同時也率全國之先將生物適應架及傳統塗藥支架、裸金屬支架納入「心導管介入治療醫病共享決策」。

Read More

曾罹肺結核 癌篩揪3cm腫瘤

醫師謝義山表示,曾經得過肺結核患者,得到肺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的40-200倍之多,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的肺癌篩檢,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75歲女性患者,不菸不酒,今年LDCT肺癌篩檢發現左下肺葉有1顆接近3公分的惡性腫瘤,醫師採達文西手術,由於患者曾在十多年前罹患肺結核,因此,肺部淋巴像石頭一樣硬,甚至出現與血管沾黏的情形,經過約4個小時手術,病患住院3天後出院,恢復狀況良好,目前持續追蹤。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謝義山表示,在執行達文西肺葉切除手術,發現病患因為肺結核感染的病史,造成縱膈淋巴結跟石頭一樣硬,與血管沾黏嚴重,一旦手術時分破血管,瞬間可能就是數千甚至上萬CC的大流血。幸好透過達文西手術,在機器手臂輔助下進行血管分離結紮,左下肺葉有3條主要肺動脈分離後,雖然兩條分支分破流血,但順利止住流血,最後只有200CC的出血量。開完刀建議要努力深呼吸,咳痰,盡早下床活動,休息兩週即可以從事輕便的工作,建議2-3個月後再從事粗重工作或是運動。 謝義山提醒,根據統計,曾經得過肺結核患者,肺部都會有小的病灶,得到肺癌的機會,大概是正常人的40倍到200倍之多,所以如果有罹患過肺結核的話,肺部受過傷,需要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台灣女性得肺癌百分之80~90以上,都是不菸不酒,可能跟基因遺傳有關,而女性有家族史或是肺部有節結,建議每年要做檢查肺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肺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或無症狀,但可能包括慢性咳嗽、咳血、胸痛(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或大笑時)、呼吸困難或聲音沙啞、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和食慾不振等,有時也可能出現反覆的支氣管炎或肺炎。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Read More

塑膠射出廠徵大夜班自動化生產技術員

24:00-08:00、無經驗可、薪33300 永康大灣路1090巷1號(崑山科大對面) 電:272-5900

Read More

團膳公司徵司機

10:00-15:00、週休二日 日薪1050元 永康區國聖街167巷16號(近愛賣) 254-0606

Read More

晶鑽養生館徵毛巾工

晚班pm21-06 薪3萬起、享勞健團保 洽南市東門路三段73號 電:290-7722

Read More

急徵水電技工、半技工

日薪2200-2500 可面議、享勞健保、工作穩定 06-2510999

Read More

傳統沖床技術員、男女技術員

1.傳統沖床技術員:會架設模具、薪35000 2.男女技術員:薪30000-33000 南市工科區工業七路31號 0933-666940李先生

Read More

佳億加油熱情邀約正職加油員

薪28590起、享勞健保 學甲區西平寮12號 速洽0921-74713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