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如果城門是任意門,文資300+」活動開跑,打造專屬台南的文化盛宴。(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盧萍珊∕大內報導
大內區公所辦理社區營造計畫,二十日舉辦「時光之旅|往來大內古今」,透過珍貴老照片、在地故事實地走訪,帶領民眾穿越時光,認識大內的百年歷史與人文風貌。
這項活動獲文化部、市府文化局支持,一行人先到二溪景觀大橋、堤防及二重溪吊橋頭遺址,探索大內交通史與河川地景,並欣賞秋季限定曾文溪畔甜根子草;隨後在百年中藥房義成堂DIY,並由第四代堂主黃志澈解說藥房歷史和中藥知識。
下午走訪大內早期庄役場、信用組合、米工廠、麻油間、農會戲院等景點,深入了解大內的政治發展與產業變遷,透過在地觀察員導覽解說,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如果城門是任意門,文資300+」活動,今年呼應歐洲國際遺產日「文化遺產與建築:鑑往知來的門戶」精神,緊扣「府城城垣三百年」歷史意義,打造專屬台南的文化盛宴。
二十日一連兩天率先登場的「古蹟日」,帶來一系列聯名活動,南美館推出「南美立方派對《古蹟限定版》」,於古蹟場域中融合展覽、工藝、電影與音樂派對,打造全新五感體驗,赤嵌樓、安平古堡、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等多處重要文化資產,也於活動期間限定免費開放。
民眾並可參與線上「文資留言板:想像未來無限+」的抽獎活動,分享內心中對台南文化的藍圖。定番的「文資小旅行」以「時空旅人」為題,規劃獨家走讀路線,包括二十八日的「牛車來去墾南瀛」、十月與十一月推出「跨越時空約會去」、「赤崁扞頭司阜」,從城外到城內、由南瀛到府城,帶領民眾探索迷人的古都文化軌跡。
作家謝金魚更親自設計「鎮北坊下的常民記憶」路線,結合大台南經典美食,引領大家走入巷弄,體驗日常裡的府城故事。另舉辦「戰後建築與府城三百」講座,並結合角色扮演解謎遊戲,邀請大家穿越時空,與城市同行、共赴未來。喚醒參與者對地方的情感連結。
大內區長陳俊達指出,二十九日下午在曾文溪畔二溪大橋堤防,舉辦二0二五「在大內,等一場九月雪」暨社區營造及災後振興成果活動,結合甜根子草浪如雪美景、地方農特產展攤與社造成果展示,感受大內的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