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健康城齊步走 千人響應

  高雄市衛生局舉辦「健康守護‧全民同行」活動,吸引千人參加。(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提升民眾健康識能、推廣定期篩檢與規律運動,高雄市衛生局二十日舉辦高雄健康城「健康守護 全民同行」活動,現場舉辦全民健走、健康篩檢及醫師健康講座、衛教闖關等多項推廣健康觀念活動,吸引千人參加,共同打擊癌症與三高慢性疾病。 「健康守護、全民同行」活動上午八時展開,由律動老師帶動現場做暖身操後,衛生局副局長王小星與現場市民、病友及多個醫療團體共同喊出健康口號後,繞行至聖路、博愛路及神農路健走。 活動除健走以外,還有糞便潛血檢查,B、C型肝炎篩檢及血糖測量等免費健康檢查服務,協助民眾快速掌握健康狀況。此外,趣味衛教闖關攤位則透過互動遊戲加強民眾的健康知識與認知,主舞台亦安排包括義大醫院醫師洪暐傑主講「腰圍比體重更重要?你的代謝健康正悄悄亮紅燈!」讓市民認識代謝症候群與自我健康評估。

Read More

桃市青年團隊取經高雄青創

  桃園市青年局率領青年創業團隊參訪高雄青創基地。(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桃園青年局率領青年創業團隊參訪高雄青年局的青創基地,集結近四十組南、北青創團隊,行程涵蓋參觀產業、基地展示、團隊分享、文化走讀與地方創生體驗,展現高市雄扶植青年創業在微創、新創、地創領域的成果。 桃園青創團隊兩天一夜「高興出桃─飛向南方新創雄厚跨區」交流會,參訪位在高雄港區駁二的PINWAY高雄青創基地。它是南部首座SDGs示範場域,以「創意、設計、文化」為核心,進駐品牌「大雄的木作世界」,與無印良品旗艦店合辦課程,更跨界延伸至承億酒店承風書店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現基地平台的加乘效益。 高雄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這次交流不僅展現高雄在青年創業政策上的成果,也凸顯南北城市在政策工具上的不同,是相互學習的契機。藉由此次雙城青年團隊的會師,雙方彼此學習、交流經驗,透過展示與對話激盪出更多創意火花,共同勾勒青創永續發展的藍圖。 桃園市青年局率領青年創業團隊南下參訪高雄青創基地。(記者許正雄翻攝) 參訪團還走訪智崴全球科技,體驗台灣自主研發的沉浸式飛行劇院;以及亞灣新創園區,觀摩高雄推動5G AIoT、智慧港灣與產業創新聚落的最新進展。並與高雄青年團隊共同發表成果,內容涵蓋品牌經營、產品開發到市場策略,現場互動熱烈,成為參訪最大亮點。 參訪團也體驗高雄「地方創生」的創業風貌,走訪六龜百年歷史的商號、青創團隊「龜心商行」,了解兼具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的創新案例;以及美濃文化走讀,青創團隊「米濃聚落」所打造的「菸仕物所」與聚集多個品牌的「永安聚落」,透過職人導覽,體驗在地文化如何轉化為品牌價值,深化創業與文化融合的思考。

Read More

北區區公所辦「城隍迎花神」 親子走秀、手繪扇熱鬧登場

  柯依岑和柯依妡姐妹檔獲鎮北好行大使獎。(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區公所廿日下午在縣城隍廟前舉辦「城隍迎花神、保生送平安」活動,除主軸的小小花神親子走秀外,還有花神扇手繪以及汽球人、棉花糖等童玩供大家「呷免驚」。花神親子走秀趣味競賽由振興里陳春米、浦妡羽等四個參賽組合獲得象徵冠軍的鎮北好行大使獎。 這場活動以三老爺宮花神、縣城隍夜巡以及區內三處保生大帝廟宇為主軸,規劃多元豐富的內容。由「台南市鹽友關懷協會及安順鹽場」執行長王正德帶領民眾親手運用鹽滷製作豆花,不少小朋友做完立刻開心大口品嚐,現場也準備大鍋鹽滷豆花,香氣四溢,讓參加者大快朵頤。 振興里長侯美惠(左)被虧是阿嬤帶孫子走秀。(記者陳俊文攝) 另一邊的花神扇手繪課程,將三老爺宮的十二花神圖像化為扇面作品,完成後紛紛拿著花扇互相展示。 「黏土便當組合」手作課程則充滿童趣,桌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迷你便當」,讓小朋友愛不釋手。 走讀「醫神巡禮」帶領民眾走訪福隆宮、興濟宮與元和宮,由導覽老師講解保生大帝的醫療傳奇,「頂大道」祀典興濟宮董事長林淑華、最近才改選的「水仔尾保生大帝」元和宮主任委員茂福皆率董事和執事們前來參加。 壓軸登場的「小小花神走秀」共有十五個家庭或個人參賽,他們都精心打扮,穿戴鮮花與氣球裝飾,在專業梳化師巧手妝點下,化身為小花神,在縣城隍廟前紅毯上走秀。 振興里里長侯美惠率三組人馬參加走秀,自己親自牽親戚小孩蔡語涵登場,被主持人虧她是「阿嬤帶孫參賽」,引來全場爆笑聲,也帶動歡樂氣氛。 三老爺宮的十二花神壁畫被吵熱之後,連里內人孔蓋也出現花神圖案,所以出錢最多的水利局長邱忠川也應邀參加,區長潘寶淑強調「這是陽謀」,希望未來北區的人孔蓋也都能和地方民俗文化做結合。 活動在花神走秀趣味競賽頒獎後圓滿結束,四個獲得鎮北好行大使獎的組合,除陳春米組之外,還有許雨晴、陳欣瑜組、柯依岑、柯依妡姐妹檔、田震榕和宋語萌組。

Read More

半導體高階主管必修 成大AI領導實戰課攻策略轉型

  成大半導體學院與遠見天下文化再推「AI時代的領導實戰與策略轉型」課程。(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半導體學院與遠見天下文化領導影響力學院於今年三月首次合作推出的「AI驅動的領導課程」,獲得學員熱烈迴響。這學期雙方再度攜手,針對半導體產業高階管理者量身設計「AI時代的領導實戰與策略轉型」進階課程,聚焦AI科技與半導體產業交會下的領導力發展,協助學員在劇烈變局中建立關鍵決策力。 成大半導體學院新推出的「AI時代的領導實戰與策略轉型」進階系列課程,二十日上午在成大自強校區啟端館智慧階梯教室正式開講,首場講座由成大半導體學院副院長周明奇開場,他勉勵學員珍惜學習機會,將AI帶來的挑戰轉化為組織成長的動能。 遠見天下文化領導影響力學院執行長梁曉華亦於致詞中強調,AI加速了市場與技術的節奏,但領導力中「使命與原則、專業深耕、韌性」仍是不變的核心;同時,領導者更需具備人機協作、思辨判斷與同理心,方能引領團隊走過不確定性,開創新局。 此次課程涵蓋四大模組AI新時代領導力、轉型變革與風險治理、供應鏈與全球布局策略、永續與跨文化領導。由台灣應材總裁余定陸擔任第一週課程講者,主講「AI新時代領導力」,並規劃個案分析小組討論活動。緊接登場重量級講師還包括奇景光電董事長吳炳昇、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緯創資通營運架構長暨技術長沈慶堯、台灣大學領導學程兼任教授許朱勝、聯詠科技獨立董事蘇慧貞等。 成大表示,本次修課學員約四十五人,涵蓋成大半導體高階管理暨研發碩士在職專班及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員身分多為資深半導體或科技業主管。

Read More

弄魚 銀白虱目魚躍出水面如花火秀

虱目魚池進行「弄魚」,魚群躍出水面宛若花火秀。(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虱目魚是台灣重要養殖魚類,主要分布在雲林以南,每年七到十一月是主要產期。捕撈前「弄魚」只見大群虱目魚在水面上飛舞,銀白色身影宛若一場花火秀,場面十分壯觀。 漁場主邱經堯表示,早年「弄魚」由多位漁民進入魚塭拿著竹竿拍打水面驚嚇虱目魚;後來改為高水位養殖後,改以馬達膠筏快速駛過魚塭水面,虱目魚受驚嚇後會瘋狂地跳躍及衝出水面,銀白鱗片在陽光下反射,閃閃發亮更顯耀眼。 漁民吳尚容說,「弄魚」在日出前進行,讓虱目魚驚嚇跳躍排泄將腸道清空,捕撈後取出的魚腸才不會留有食物及排泄物,消費者食用時可吃到乾淨的魚腸。

Read More

新竹X梅竹黑客松 清大登場

「新竹X梅竹黑客松」二十日在清大體育館揭開序幕,吸引逾二百四十名青年創客齊聚挑戰。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青年創客齊聚!二0二五「新竹X梅竹黑客松」二十日在清華大學體育館揭開序幕,吸引逾二百四十名青年創客齊聚挑戰。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開幕式表示,今年活動由新竹市政府攜手清大、陽明交大梅竹黑客松學生團隊,以及恩智浦半導體與台積電、羅技、Google、AMD等知名企業共同合作,打造全台規模最大的校園黑客松舞台。 邱臣遠指出,「新竹X梅竹黑客松」今年邁入第十三屆,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展現多元可能的交流平台。鼓勵青年朋友勇敢跨出舒適圈,和不同背景的夥伴合作,把創意轉化為具體的提案,打造更即時、便利且貼近市民需求的智慧應用。   「新竹X梅竹黑客松」二十日在清大體育館揭開序幕,吸引逾二百四十名青年創客齊聚挑戰。(記者曾芳蘭攝) 梅竹黑客松籌備團隊說明,參賽者將運用企業資源,在有限時間內激盪創意、融合技能、完成原型,並向觀眾與評審展示解決方案。除了競賽主題有指定外,參賽者可以自由激盪更多創意及靈感,不僅能突破既有框架,更有機會為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改變,打造自己的MVP,甚至成為下一代的MVP。 勞青處表示,今年「新竹X梅竹黑客松」競賽於二十日起一連兩天舉行,設置「創客交流組」與「黑客組」。其中,「創客交流組」由市府出題,主題為「AI科技賦能、便民市政創新」,鼓勵參賽者運用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提出創新市政解方,總獎金高達十五萬元,並新增創意獎,獎勵前瞻構想。 另外、市府今年將於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將首次舉辦「新竹政策黑客松」,聚焦「全民反詐,安心家園」、「AI創新,智慧城市」及「政策主題,集思廣益」三大議題,預計錄取二十六組團隊,歡迎十六至四十歲的青年踴躍組隊參與,為城市注入前瞻解方。活動報名至十月二十三日止(報名表:https://reurl.cc/mYXa8A)。

Read More

民族管絃樂團成軍25年 推出「南方起藝」團慶音樂會

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成軍二十五年,推出「「南方起藝」團慶音樂會。(民管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成立至今四分之一世紀,以絲竹樂聲串連城市記憶,深耕南台灣,二十一日下午將於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南方起藝」團慶音樂會,與台南藝術大學管絃樂團攜手合做,以台彎作品為主軸,展現本土音樂的多元風貌與府城文化的深厚底蘊。 文化局表示,民管是台南重要藝文名片,二十五年來累積超過千場演出,展現豐沛展演、教學與創作能量,團慶音樂會結合「國樂人才搖籃」南藝大中國音樂學系,以「南方起藝」為題,寓意融合地緣文化與藝術教育,象徵教育界與藝文界攜手推動國樂傳承與發展志業。 演出陣容星光熠熠,由安敬業、林亦輝兩位指揮聯袂領軍,邀集兩大樂團同台演出,安排多位重量級獨奏:民管首席梁金寧將以《殼仔弦、大廣弦與樂隊》展現深厚音色魅力;南藝大系主任黃俊錫偕同多位古箏演奏家,共同呈現《孔雀東南飛》細膩情韻;「台灣國樂青年音樂家繁星計畫」推薦的新銳演奏家張桓誠以笛樂詮釋《抒懷》,象徵世代交會與傳承。 節目內容緊扣台南人文脈絡與藝術特色,透過跨世代、跨樂團對話,完整體現國樂傳承與創新精神。除音樂演出,並推出三款紀念戳章,涵蓋二十五年來的三處駐地,包括吳園藝文中心、水萍塭文化會館與歸仁文化中心,饒富紀念意義,樂團歡迎各界參與「南方有聲.藝起共鳴」購票洽 OPENTIX 售票系統,並可使用文化幣或五折自由座優惠。

Read More

救國團台南市真善美聯誼會主辦「世代攜手、共感共融」活動

  救國團台南市真善美聯誼會主辦「世代攜手、共感共融」活動,吸引親子參加。(真善美聯誼會提供) 記者盧萍珊/歸仁報導 救國團台南市真善美聯誼會主辦「世代攜手、共感共融」活動,二十日在歸仁區大潭國小登場,透過校園巡禮與生態體驗,讓親子一同學習與互動,拉近情感。 活動由真善美聯誼會的成員帶領親子認識校園環境,進一步了解校園中不同樹種,讓孩子們能在自然中觀察、學習,還能透過拾取落葉,親手製作專屬的葉片書籤,讓親子留下珍貴回憶。 台南市真善美聯誼會長蘇碧枝表示,安排寓教於樂的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促進世代間的互動交流,讓大自然成為親子共學的平台,大潭國小的校園不僅是知識殿堂,更是體驗生活、感受自然的最佳場域。 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長年致力於推動關懷失智長者及預防失智議題,自 一0二年起即投入「關懷失智」活動,一0七年以「預防失智」於社區作宣導,打造一系列提升民眾健康知識的友善行動。一一三年下半年響應全球關注的「世代共融」議題,策劃推出「世代攜手?共感共融」公益主題,聚焦當前台灣社會面臨的世代隔閡與溝通挑戰。

Read More

桃園健走 4千市民參加

路線特別規劃自忠烈祠步道進入虎頭山,經全齡友善步道繞行前山,再回到桃園高中。 (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二十日上午前往桃園區,出席「一一四年桃園區健走活動」,帶領全區八十二里、約四千名市民從桃園高中出發,沿虎頭山公園步道展開健走。王明鉅表示,健走路線全程約三公里,鼓勵市民朋友們放鬆身心、享受運動樂趣,更期盼市民不僅在二十日參加健走,更能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營造健康快樂人生。 市府推動健康生活更讓市民在山林美景、悠揚樂聲與社區互動中,共度活力滿滿的週末早晨。(新聞處提供) 桃園區公所表示,此次活動於桃園高中田徑場集結,由旗舞表演熱鬧揭幕,並透過暖身操帶動全場氣氛,隨後健走隊伍正式起程。路線特別規劃自忠烈祠步道進入虎頭山,經全齡友善步道繞行前山,再回到桃園高中。沿途安排手碟、吉他及小提琴現場演奏,為健走增添悠揚旋律,也設置戳章集點兌換精美紀念品,讓民眾在運動同時也享受音樂與趣味互動。 桃園區公所指出,虎頭山公園素有「桃園後花園」美名,鄰近市區卻擁有綠意盎然的景致,園區規劃櫻花步道、森林體驗步道及生態解說步道等多元特色。本次健走活動不僅展現市府推動健康生活的決心,更讓市民在山林美景、悠揚樂聲與社區互動中,共度活力滿滿的週末早晨。 包括立委萬美玲、牛煦庭、郭昱晴、副議長李曉鐘、議員黃婉如、林政賢、陳美梅、于北辰、余信憲、黃家齊、黃瓊慧、衛生局簡任技正葉潔瑩、桃園區長許敏松均出席。

Read More

新營民榮社區攜手妙法禪寺舉辦健走 吸引數百民眾參加

  台南市長黃偉哲到場鳴槍,為參與建走的民眾加油打氣。(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結合佛教慈悲精神與社區安全議題,新營民榮社區與妙法禪寺二十日攜手辦第一屆「跟著佛祖健康走」暨社區防暴宣導活動,吸引數百位民眾熱情參與,市長黃偉哲也到場鳴槍,為民眾加油打氣。 這項活動安排身著綠色背心的志工手持「性別暴力防治」、「STOP暴力」等標語,在莊嚴的佛寺山門前集結,形成一道亮麗的防暴宣導隊伍,展現社區團結一心對抗暴力的堅定決心。 民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哲瑋說,隨著社會型態轉變,家庭暴力、性侵害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建構完善的防暴社區網絡,能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發生率達三十趴以上,民榮社區此次創新結合宗教力量與健康促進概念,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防暴觀念深植人心。 「防暴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全社區共同參與的行動」,該社區選擇用最親民、最健康的方式來推廣防暴觀念,希望讓更多鄰里朋友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防暴網絡中重要的一環。 妙法禪寺住持圓通法師表示,佛法教導信眾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家庭和諧、社區安全正是慈悲精神的具體實踐,透過這樣的活動,希望將佛法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讓每個家庭都能遠離暴力陰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