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機具馳援災區 清出逾30噸淤泥救3犬

  竹縣府二十輛機具馳援花蓮,廿七日協助清理三十噸淤泥及廢棄物,同時協助清洗路面。(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調派各式大小機具二十餘輛抵達花蓮指揮所,廿七日由指揮所協調負責光復鄉中山路二段(中正路至光復溪橋)路段約六百五十公尺及周邊鄰近道路,協助災民清理家園,消防局也於災區D區執行逐戶確認搜尋,順利救出三隻狗。 工務處表示,二十餘輛機具歷經近十小時路程,廿六日傍晚五時於光復糖廠前進指揮所集合完畢,廿七日開始協助災民清理家園,機具包含卡車九台、小山貓五台、挖土機三台、水車一台及板車二台。 水車除了清洗路面,也支援家戶清洗用水,並整合現場支援的民間機具;志工人力則進入家戶整理屋內清出雜物,由新竹縣政府大型機具清運至指定地點,已陸續清理超過三十噸之淤泥及廢棄物,全力協助受災戶恢復家園。 工務處指出,此次支援救災由工務處副處長曾思凱率隊指揮,酉維工程顧問公司土木技師戴里煒現場提供專業協助與協調工作,施工廠商包含盈融營造、志東益營造、龍炎營造、伍齊資源、雙甲營造等廠商支援。 現場因連續假期湧入大量志工,民間車輛機具都陸續抵達光復鄉災區,副處長曾思凱協助現場協調各項介面,並傾聽民眾需求,與前進指揮所溝通聯繫,以增進清理效率。 消防局也已派遣二梯次人員前往支援,針對災害分區D區進行逐戶確認搜尋。消防局新工分隊分隊長黃凱隆指出,廿七日搜索區域範圍在佛祖街以西、武昌街以北、以及中山路以東。 經內政部地址電子門牌系統規劃建築物搜索路線,兵分二路沿成功街以及成功街一百七十六巷沿路搜尋。消防局隊員在積水中深入民宅,找尋還有可能生還的跡象,過程中發現仍有犬隻受困屋內高處,目前救出三隻幸運的狗。

Read More

停泊南方澳港區漁船冒黑煙 警消支援控制

停泊在南方澳漁港港區的「宏益福六二八號」漁船,二十六日晚船艙突然竄出大量濃煙,南方澳消防分隊到場支援獲得控制,並未造成人員受傷。(民眾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南方澳漁港二十六日晚上,一艘停泊在港區的「宏益福六二八號」漁船,船艙突然竄出大量濃煙,並散發刺鼻氣味,疑似引擎室悶燒,嚇壞周邊船主與民眾,幸好海巡人員及時發現並通知船員切斷電源,消防隊據報趕至現場後迅速灌救,最終成功控制火勢,所幸無人傷亡。至於漁船財損情況,仍由船主進一步清查。 海巡署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表示,二十六日晚上七時許,蘇澳安檢所人員在南方澳漁港巡邏時,發現「宏益福六二八號」漁船不斷冒煙,並飄出強烈異味,懷疑發生船舶火警,立即衝上前協助。經確認,濃煙來源為引擎室,疑似悶燒所致,船體煙霧不斷竄出,現場氣味刺鼻。 海巡人員同時通報南興安檢所與宜蘭縣消防局南方澳分隊到場支援,消防人員抵達後立即架設水線與泡沫設備,針對引擎室進行降溫滅火,所幸火勢在短時間內獲得控制,並未造成人員受傷。

Read More

陳金麟有感而發 同學會參與同學一次比一次少 卻充滿回憶

省立頭城高中第四屆畢業生同學會,參加人數一次比一次減少,前縣議員陳金麟說,老態龍鍾同學能半年相聚一次,也充滿回憶。(陳金麟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民國六十一年,畢業於省立頭城高中,前縣議員陳金麟日前參加每半年舉辦一次的同學會之後,他有感而發,光陰似箭,已過了五十三年,從懵懵懂懂至今,已老態龍鍾,參加人數一次比一次減少,這一次勉強湊足一部遊覽車。 曾任多屆宜蘭縣議員、蘇澳鎮長的國民黨籍的陳金麟,他是頭城高中第四屆畢業,同學相約每半年舉辦一次的同學會,原從每次同學會參加人一百多人,事隔五十三年,日前,由嫁到新北市的女同學蕭吟秋負責主辦,她安排一輛遊覽車載著不滿一車的同學到金山區,先去逛金山老街,並膜拜當地香火鼎盛的媽祖廟,中餐則選擇當地聞名的「醉船長海鮮餐廳」,品嘗大鮑魚等類的新鮮海產,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加上寒暄問好!邊吃邊聊!心情感覺非常愉悅! 吃完午餐,又坐著遊覽車至蕭同學在金山區自己開設的曼特寧咖啡館,大家再次邊吃邊聊,並在咖啡館周邊優雅的風景拍照留念才各奔回程! 陳金麟說,同學們都近七旬,回想大夥從懵懵懂懂有緣相聚三年,時隔五十三年大夥已老態龍鍾,雖然同學數僅剩一半,大夥應該把握未來相處機會。

Read More

竹北市公所旁綜合大樓地下停車場啟用 九月廿九日至十月八日免費停車

竹北市公所旁綜合大樓地下停車場啟用,市長鄭朝方表示,九月廿九日至十月八日免費停車,可紓緩周遭停車需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市民期盼已久的市民活動中心綜合大樓已於日前取得使用執照,竹北市公所秉持承諾率先開放地下停車場,九月廿九日至十月八日提供汽車免費停放,將紓解周邊停車壓力。 市長鄭朝方表示,竹北市公所自民國八十七年落成啟用以來,隨著人口持續增加,洽公人潮逐年上升,加上新竹縣政府所轄的竹北戶政事務所借用市公所廳舍辦公,洽公需求與人流更為龐大,使得原本有限的停車一位難求。新大樓的規劃設計與興建始於前任市長,當時規劃僅開挖地下一層,九月廿九日啟用的綜合大樓地下停車場,共計廿八席汽車停車位,稍稍紓緩汽車位不足的情況,九月廿九日至十月八日免費停車,十月九日至十二日配合「竹北超越竹北文化祭」暫停對外開放,十月十三日起正式收費,每小時二十元。 鄭朝方指出,周邊機車位沒有妥善規劃停放區域,仍是市民最為垢病的問題之一,因此公所團隊已規劃分兩大階段推動改善。第一階段為「增設臨時機車位、公所前全面淨空」。由於公所建物已屆廿七年,並歷經多次地震,將自十月九日起進行為期一年的耐震補強工程,外牆需搭設鷹架,為避免影響人車安全,將暫停開放機車停放,並於出入口增設柵欄機加強管制。為解決停放需求,義民中學前七格汽車停車位將暫時取消,改劃為機車格,另於公所後方中華路四百零五巷增設臨時機車停車位,兩處共計約一百五十格,而停放於後方的民眾可由公所後門進出洽公。 第二階段則是「公所後方重新規劃為機車停車場」。待耐震補強工程完成後,公所建物後方的部分汽車停車格將改為機車停車場,以長遠解決機車停放需求;屆時,義民中學前暫時改劃的機車格將恢復為汽車格,中華路四百零五05巷的臨時格位也將塗銷。  

Read More

基隆市府成立中正都更工作站

基隆市政府成立「中正都更工作站」推動新市政大樓與周邊老舊社區都更。(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都更,繼「聯宏工作站」與「安樂工作站」後,再成立「中正都更工作站」推動新市政大樓與周邊老舊社區都更,希望藉由新市政大樓公辦都更案帶動周邊老舊社區,共創中正景觀大道市容並帶動東岸都市發展延伸線,市長謝國樑強調這不僅是重申市府推動各區都市更新的決心,更強調走進社區與市民並肩改善居住環境。 都發處長謝孝昆表示,「新市政大樓公辦都市更新案」進度持續推展,市府在今年四月舉辦招商說明會後,廣泛蒐集各界意見並會同政風處成立廉政平台,針對外界疑義公開說明,確保行政透明,已召開二次廉政平台會議(網址 https://www.klcg.gov.tw/tw/urban/4458.htm),九月時召開地區說明會,向市民詳細報告計畫內容。 同時,該案亦於市議會監督下成立專案,定期報告進度供全民檢視監督,目前預計於今年底正式公告招商,希望吸引優質投資,示範帶動周邊地區都市更新發展;謝孝昆指出,都市更新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社區共識」與「政府協力」攜手推動,市府秉持著「自助人助」的精神,只要居民團結並展現決心,市府將會成為最堅強的後盾。 「中正都更工作站」位於中正路一六四之四號一樓,未來將由基隆市都市更新專案辦公室同仁於每周三下午五點三十分至七點三十分、每周五下午三點至五點共二時段駐點服務,提供都更諮詢與意願整合協助,歡迎市民多加利用,加速改建老舊建物,逐步打造安全新家園。

Read More

從校園樹木到淨零行動 新北教育領航全國

校園樹木碳匯數據是新北淨零未來的基石。(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新北市教育局以校園為起點,全面推動永續教育。自一一三年起啟動「校園樹木碳匯研習」以來,至今已累積八場研習、超過八百人次教師參與,帶動全市三百0二所高中、國中及國小校園展開系統性的樹木碳匯調查與環境教育實踐,成為全國永續教育的典範。 教育局統計,目前新北市三百0二所高中、國中及國小校園內,共擁有超過七萬株樹木。這些樹木不僅是校園綠意盎然的象徵,更是學生理解氣候變遷、體驗生態價值的珍貴資源。為深化師生對碳匯的理解,教育局特別規劃九月二十五日在土城國小、十一月十三日在鷺江國中辦理研習,邀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退休教授邱祈榮親自授課,從科學模式到戶外實作,引導教師掌握碳吸存量調查方法,並將碳匯概念融入自然科學、公民教育與跨領域課程。 邱祈榮指出,透過「理論+實作」的方式,教師能將抽象的碳匯概念轉化為可觀察、可測量的學習體驗。實務操作不僅讓教師回到校園能即時應用,也使學生透過課程直接感受「每一株樹木就是最好的環境老師」,讓永續教育從生活中自然扎根。 教育局表示,校園中的每一筆樹木碳匯數據,都是新北邁向淨零未來的重要基石。市府正以「校校有資料、人人能理解」為願景,建構全市性的樹木碳匯資料庫,讓數據化成果成為師生的教學資源,更可作為全國甚至國際交流的基礎,展現新北教育的前瞻布局與務實行動力。透過系統化的推動與跨領域教學應用,將讓永續教育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可被實證、可被傳承的具體行動。新北將持續以教育領航,串聯校園、社區與國際,打造孩子與地球都能共好的未來。

Read More

數位協力實踐分享 共築夢的N次方

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在桃高舉辦。(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支持教師專業成長、深化學生學習效益,一一四年度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北區桃園場)於九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假桃園高中盛大展開。本次活動由教育部委託桃園市教育局辦理,邀集全國各縣市中小學現職教師與師資生近八百五十人共襄盛舉。 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在桃高舉辦。(教育局提供) 夢的N次方教師專業研習自二0一五年起由南投縣爽文國中王政忠主任倡議,至今邁入第十一年,以「自主、在地、扶持、永續」為核心理念,促成跨校、跨縣市、跨領域教師發展專業社群,扶持超過四千二百個中小學老師分享課堂實踐,於新課綱後穩定教學現場及教學品質,發揮實質且廣大影響力。 一一四年度桃園場更以「社群協力」及「數位實踐」為主軸,共計開設二十七個班別,涵蓋國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社會、藝術、體育、健康、科技及特殊教育等各學習領域,課程特別融入TPACK數位整合教學、AI共備技巧、差異化教學策略與班級經營實務。 活動邀請全國指標性教育專家與種子教師團隊對談交流並分享經驗,再安排各縣市參訓教師進駐各班研習教室進行教學實務分享,更透過安排分科實作、課堂操作、課程共備、跨域對話與講座實踐交流之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增進各縣市參訓教師對課程與教學輔導自我覺知,藉由同儕共學及共享共作經驗,建構教師資源共享平臺與支持系統,協助教師精進專業、翻轉教學,開創多元創新的教育現場。 一一四年度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在桃園,特別規劃在教師節盛大辦理,除讓全國各地教育夥伴齊聚桃園共享教學專業實踐外,也透過工作坊活動向參與的每位師長致上最誠摯的感謝與祝福!

Read More

二0二五桃市永續能源論壇 張善政市長:打造能源轉型標竿城市

二0二五桃市永續能源論壇,市長張善政表示,打造能源轉型標竿城市。(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六日下午前往桃園會展中心,出席「二0二五桃園市永續能源論壇」。張善政表示,能源供給是產業發展重要基礎,唯有確保穩定供電,才能持續強化臺灣產業競爭力。永續能源應以創新思維發展多元供電體系與技術,提升電網韌性,本次論壇邀集眾多學者專家,聚焦小型水力發電、氫能等新興技術,盼能引領桃園企業掌握新興能源趨勢,積極導入創新方案,打造桃園為帶動臺灣能源轉型標竿城市。 張善政指出,臺灣土地有限,近期發電廠事故及颱風重創南部光電設施,更突顯現行能源結構風險。桃園擁有豐富水資源,具備推動小型水力發電優勢,藉由區域性的電力供給,更可減輕輸配電系統壓力;此外,氫能與小型核能(SMR)等新興技術已在國際展開試驗,未來亦應納入轉型藍圖,為臺灣建構更穩健的能源系統。 張善政談到,雖然桃園自給率逾百分之一百五十,但仍存在電力供給隱憂,輸配電設施亦亟待強化。中央能源政策轉變前,市府將積極結合專家與企業力量,善用在地資源,推動多元發電技術,為工業區及高耗能產業提供更穩健的電力支援,也盼企業積極投入能源發展,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自主掌握未來的能源需求。 台灣大學水工實驗所執行顧問李鴻源表示,桃園有許多埤塘及石門、桃園兩大水圳,具備發展小型水力發電重要優勢,目前已針對多個潛力場域進行規劃評估,期盼透過論壇凝聚產官學共識,推動桃園成為永續能源示範城市,讓世界看見臺灣在能源轉型上的驕傲與潛力。 阿曼王國駐台北商務辦事處處長穆罕默德阿巴拉米表示,全球正積極邁向「淨零碳排」目標,阿曼王國亦持續推動永續發展,期盼進一步與桃市府深化合作,攜手推動綠色永續發展。

Read More

整頓道路空間及停車秩序 板橋公館街、林口過崙街路邊停車格收費管理

板橋區公館街夾單宣導。(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交通局針對板橋區公館街和林口區民生路及過崙街、總計新增八十格路邊汽車停車格,將自十月一日起實施收費管理,以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兼具整頓環境市容和停車秩序。 交通局停車營運科科長許芫綺表示,林口區民生路和過崙街部分路段因未畫設紅、黃線常遭車輛久停占用,有時不僅影響行車安全和行人通行,甚至產生髒亂,破壞市容;交通局在考量不影響行車安全及秩序,擇適當地點規劃汽車停車格並採收費管理,杜絕久停占用情形。 另外,因應板橋黃石中繼市場搬遷,重新調整板橋區公館街(中正路至民權路)路段汽、機車格配置,共計新增十八格汽車格,一併自十月一日起收費管理。 板橋公館街、林口民生路、過崙街的路邊停車格收費時間及費率如下: (一)林口區民生路及過崙街新增路邊汽車停車格;收費時段為平日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至晚間六點,每半小時十元。 (二)板橋區公館街(中正路至民權路段)新增路邊汽車停車格;收費時段為平日週一至週五上午七點至晚間八點、國定假日及例假日 上午八點至晚間六點,每半小時十五元。 交通局提醒,駕駛若未收到繳費單也可透過行動支付App、全國繳費網 或至「新北市路邊停車費查詢網」(https://parkweb.traffic.ntpc.gov.tw/)查詢、繳費,快速又方便,避免逾期罰鍰。

Read More

桃園第九屆公共工程金品獎頒獎 張善政市長表揚二十八件優良工程與傑出團隊

桃園第九屆公共工程金品獎頒獎,張善政市長表揚二十八件優良工程與傑出團隊。(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六日下午於市府B二大禮堂出席「第九屆公共工程金品獎頒獎典禮」。張善政表示,金品獎是桃園公共工程品質的重要標竿,今(一一四)年邁入第九屆,共評選出四件特優、十六件優等及八件佳作,表揚各局處推動優良工程的團隊與成果。得獎作品涵蓋公園、人本示範道路、市地重劃及埤塘改善等類型,充分展現市府重視行人友善環境與市民生活品質的決心。市府將持續以更高標準推動公共建設,打造安全宜居的城市,回應市民期待。 張善政指出,桃園正快速發展,每年有上百件公共工程同步推進,透過金品獎遴選優秀作品,不僅是對執行團隊的肯定,也象徵桃園在全國公共工程品質上持續走在前端。每一件獲獎工程背後,都是主辦機關、設計監造及施工廠商共同努力的成果,不僅改善城市風貌,更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張善政也特別感謝第一線工務同仁的辛勞,並提到日前颱風豪雨重創花蓮光復地區,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市府工務局、航空城工程處及環保局等單位第一時間跨局處緊急支援,舟車勞頓仍徹夜搶修,展現桃園團隊精神與專業能力。 工務局表示,自創設「金品獎」以來,市府持續秉持「工程品質、城市進步、市民幸福」的精神,金品獎已成為桃園公共工程領域的最高榮譽。透過金品獎激勵機制,市府將持續以「品質、效率、永續」為核心價值,朝向「宜居、智慧、永續」的城市願景邁進,為市民打造更安全、便利與幸福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