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微創模擬手術 離島培訓

神經外科脊椎微創內視鏡澎湖擬真模擬手術工作坊醫師,專注聆聽微創內視鏡手術器具介紹與使用說明。(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臺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自2018年成立以來,首次將脊椎模型手術訓練工作坊結合公益,移師離島澎湖舉辦。醫學會現任理事長同時也是現任高雄博田國際醫院院長的謝榮豪醫師,27日率領團隊於澎湖三軍總醫院舉辦「神經外科脊椎微創內視鏡澎湖擬真模擬手術工作坊」,為離島脊椎專科醫師提供模擬手術培訓,期盼將安全有效的微創技術推廣到更多地區。 謝榮豪表示,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屬於高門檻、高學習曲線的專業技術,需要長時間密集訓練與正確引導才能熟練。不同於傳統大傷口手術,微創方式傷口僅約1公分,能有效減少病人術後疼痛與恢復時間。為了讓離島民眾也能享受同等醫療福祉,醫學會特別安排此公益課程,讓有志於精進的脊椎專科醫師免費參與。 醫學會自成立以來,已於全台舉辦多場脊椎模型及大體模擬手術訓練,逐步形成「環台」的推廣版圖。謝院長指出,模型手術不受場地與器材限制,只需導航設備,即可在一般會議室進行,便利性高,能廣泛舉辦。過去,北中南東各地醫師均可就近參訓,如今首度跨海登場,象徵醫療資源共享不因海洋而受阻。 曾服務於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的現任台中國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許師偉醫師說,過去離島醫師常受限於研習機會,如今脊椎內視鏡技術能直接在澎湖推廣,讓「病人不必奔波、醫師主動精進」,對居民而言是一大福音。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骨科彭友利醫師分享,此次課程讓他補足脊椎知識不足,並熟悉微創內視鏡的應用,未來盼能運用所學,讓離島病人不必為小手術遠赴本島。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骨科曾彙升醫師感謝醫學會舉辦公益模擬手術工作坊,肯定必能縮短澎湖與都會醫療落差,提升在地醫師能力,也讓居民獲得與一線城市同等的醫療水準。 謝榮豪感謝澎湖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協助辦理工作坊,並獲得多方支持。醫學會全額負擔學員培訓所需的學習相關費用,部分模型假體與器材亦由合作廠商樂捐提供,不僅是學術推廣,更是公益行動,背後凝聚眾人與合作夥伴的努力。

Read More

背痛變僵硬 僵直性脊椎炎機率高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熱愛運動的38歲蔡姓男子起床時感到腰痠背痛,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舒緩痠痛,最近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經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吳建陞表示,一般民眾無法區分僵直性脊椎炎的背痛與一般的背痛,如果延誤早期治療時機,恐導致脊椎反覆發炎,最終可能出現脊椎變形、無法站直等情況。 吳建陞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疾病,常見於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早期症狀容易與一般腰痠背痛混淆,容易被忽視。 吳建陞表示,僵直性脊椎炎並非單純「腰痛」,而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早期典型表現包括下背痛、腰背於晨間或半夜時有僵硬感,若持續3個月以上、活動後改善、靜止時惡化,應高度懷疑為發炎性背痛,建議盡早至免疫風濕專科評估。 他說,部分患者會伴隨虹彩炎、周邊寡關節腫脹、腳跟肌腱疼痛等症狀,這些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相關臨床表現;治療初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控制症狀,病情加劇時則可使用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 亞東復健科醫師黃昭竣呼籲患者透過規律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了解正確運動姿勢並持之以恆,不需高強度運動也有效果;建議運動類型如瑜伽、伸展操、游泳、快走或慢跑,皆有助於減緩症狀與延緩退化。另日常應重視正確姿勢與睡眠品質,避免久坐翹腳或盤腿,有助於減少脊椎壓力、穩定病情。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愛哆啦A夢

台南市瑩青幼兒園大班  ◎黃云琪

Read More

〈中華學園〉巴克禮四季之歌

台南市復興國中一年十九班 ◎孫嘉澤 木棉花在枝頭上燦爛的笑著, 為春日的藍天, 抹上橘紅色腮紅。 翠鳥在生態池上高速穿梭, 彷彿是劃過空中的一顆藍色流星。 猢猻木壯碩的軀幹像個堅忍的硬漢, 茂密枝葉展現盛夏的熱帶氣息, 同時是鳥兒的遊樂場。 紅脈熊蟬現身仲夏林間, 在一年最熱時節, 在生命即將完結, 以激昂的歌聲, 詠嘆生命的力量。 白千層柔軟堆疊的樹皮, 可以擦亮秋天那顆多愁善感的心, 花兒似隨風擺動的白色小毛刷, 也刷去了我心中的不愉快。 瞧! 赤腹松鼠像在樹木間奔走的小精靈, 可愛模樣讓人忘記煩惱。 落羽松趕在冬季換上紅色新裝, 羽毛般的輕盈感, 在夢湖畔呈現如詩如畫的風景。 領角鴞在歲末迎來新生命, 意外的訪客在巴克禮生生不息。 大手牽小手, 慢步一起走, 我家的幸福時光, 洋溢在巴克禮的四季裡。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書訊

邂逅佛教——人世間的一處歸宿 作者:路易斯.蘭卡斯特(Lewis R. Lancaster) 譯者:李苑嫣、林寧靜、黃馨玉等譯 編者:妙光法師 繪者:李苑嫣、包忠蕙、吳依穗、趙冠茹 在失序的世界裡,找到安住的力量。人間的境遇深刻影響著每一個人,我們無法避免經歷生、老、病、死,每一階段皆伴隨挑戰與試煉。該如何理解這樣的生命處境?又該如何尋得心靈的歸宿?國際知名佛教學者路易斯‧蘭卡斯特,於本書深入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聚焦後疫情時代與人工智慧浪潮的衝擊,剖析人們所面對的內在矛盾與外在壓力。 他以佛法智慧回應人生的根本困境, 為橫跨古今的生命難題尋求出路,延續佛陀對人世間的深刻關懷與思索。

Read More

抗骨鬆!藥物+運動養出績優骨

  醫師黃立人呼籲民眾應及早檢測、積極治療,別讓「骨鬆」成為人生行動的絆腳石。(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黃立人,以「您是骨鬆還是肉鬆?」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提醒民眾關注兩大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其中,骨質疏鬆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若忽視治療,可能因輕微外力就發生骨折。 黃立人解釋,骨骼由外層的緻密骨與內層的海綿骨組成,骨質密度取決於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的平衡。一旦破骨細胞作用過強,骨質逐漸流失,先影響海綿骨,最後連緻密骨也受損。骨質疏鬆的診斷仰賴DEXA(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腰椎及髖關節,並以T值判定:大於或等於-1 為正常,-1至-2.5為骨質缺乏,小於或等於-2.5則屬骨質疏鬆。 他分享一名65歲女性案例:兩年前檢測T值-3.5,屬嚴重骨鬆。經1年「骨穩挺」每月皮下注射,第2年改用「保骼麗」半年一次,並配合走路、爬樓梯、曬太陽及攝取鈣質,兩年後T值提升至-2.1,從骨鬆改善為骨質缺乏,進步幅度達40%。其左右髖關節數據也明顯上升,骨折風險大幅下降。 黃立人強調,骨鬆治療不僅靠藥物,更須搭配良好生活習慣,才能真正降低骨折風險,維持行動力與生活品質。他呼籲民眾應及早檢測、積極治療,別讓「骨鬆」成為人生行動的絆腳石。

Read More

〈中華學園〉柔道全國賽初體驗

屏東縣僑德國小五年二班 ◎陳若綺 誰說比賽從上場才開始?對柔道選手來說,從過磅量體重那一刻,就是戰場! 上個月,我與同學們到台北參加人生第一場柔道全國賽。第一天,我走進體重室,心跳像打鼓,害怕體重超過量級而無法比賽。前一週我都是三十一公斤,今天兩次過磅都是三十點一公斤,我終於鬆了口氣,還好可以參加比賽。 第二天一早,我們熱身、拉筋,準備迎戰。比賽前,一名選手對我微笑,想要找我抬槓,似乎想鬆懈我的精神。我立刻想起芯安教練常說的:「比賽時要全神貫注,不能跟對手閒聊。」於是我立刻收起笑容,眼神變得堅定。 正式上場時,我盯著對手,心裡不斷對自己說:「今天,我要全力以赴。就算輸,也要比昨天更進步!」然而,對手人高馬大、技高一籌,我被對手高超技巧所壓制,輸了這場比賽,教練拍拍我肩膀說:「若綺,你真的有進步,這次輸了沒關係,好好鍛練技術,下次你一定會贏的。」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經變得不一樣,透過全國賽的實戰經驗累積自己能量。回到學校以後,我一定要好好鍛鍊柔道技術,希望下次我也可以奪牌,站上頒獎台上接受大家的掌聲。

Read More

〈中華學園〉那一刻,真美

台南市民德國中二年四班 ◎林晏瑩 我的老家位於台南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每到假日,爸媽便會帶全家回老家。我喜歡回老家逗留,那裡沒有市區繁華,老屋、古厝應有盡有,空氣裡瀰漫著傳統宅厝的韻味,彷彿踏個石階就能穿越回到過去。 老家附近有條小巷,小巷盡頭是租書店,店後有一大塊田地,透過窗口向外看,視野便能隨田野的軸線拓展開來,我會倚靠窗旁,一面欣賞窗外風景,一面汲取書中精華,豐富現實與心靈的視野。 有一次,我正準備坐下來看書,窗外兩個小蘿蔔頭在田裡玩耍,手持著與他們差不多高的蘆葦草,玩得整身泥巴,露出難以言喻的笑容。那純真的天性,霎時觸動了我,彷彿時間停滯在那一刻,我的雙眼直視著窗外好一會兒,那股嚮往,使我回憶起童年。那瞬間,我好似看見了孩提時的我,那無憂無慮的真摯臉龐與悠哉的氛圍,不斷在我腦海中回放…… 從孩子們的眼裡,我體悟了簡單生活的自在,從小孩沾了滿身泥的衣服上,感受到無拘束的閒適,他們的笑容,像時間的暫停器,引領我放慢腳步,慢慢咀嚼過去的美好,以及踏實的現在。

Read More

烤肉少醬料 腎友也可享美食

部桃推護腎講座,腎友中秋安心享美食。(部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台灣的透析發生率與盛行率長年居於世界前段,腎臟健康議題備受關注。隨著中秋佳節將至,月餅與烤肉等應景美食雖然令人期待,卻也隱藏高糖、高油與高磷的風險,對腎臟病友是一大考驗。 為協助腎友安心過節,衛福部桃園醫院腎臟內科與營養科近日共同舉辦「護腎好生活 腎臟病講座」。腎臟科主任巫宏傑以「ABCDE 5大指標」深入淺出講解腎臟保健重點,他說明,A代表「尿蛋白」、B是「血壓」、C為「膽固醇」、D是「糖尿病」、E則是「腎絲球過濾率」。若能透過定期檢測與自我監測掌握這5項指標,就能及早發現異常,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營養師林暐庭帶領實習生親手製作「冰皮月餅」,選用糯米粉或玉米粉作為外皮,搭配地瓜、芋頭等低磷食材作內餡,不僅口感香甜,也大幅降低對腎臟的負擔。林暐庭提醒,傳統月餅多含高糖高油,病友若能以冰皮月餅取代,不僅更健康,也能享受節慶氛圍。 至於中秋另一重頭戲烤肉,營養團隊也分享「聰明選食材」的小撇步。建議以新鮮魚肉、白肉、菇類與彩椒取代香腸、培根、熱狗等加工品,並自製簡單的低鈉調味料,避免高鹽醃製醬料,既能降低腎臟負擔,也讓聚餐更美味安心。 腎臟內科個管師林欣屏則提醒,腎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日常防治才是關鍵。她呼籲,民眾應從生活做起,包含控制血糖、血壓與血脂,不隨意使用止痛藥或偏方,並養成「少油、少鹽、少糖、少加工品」的飲食原則,搭配規律運動與健康生活型態,才能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

Read More

粗工

日領1300 0932-714306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