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凱米颱風過後國內類鼻疽疫情爆發,今年累積病例已達37例,創19年來新高。台大醫師黃立民14日分析,類鼻疽通報數增加,除與醫療院所提高警覺有關;也可能性是COVID-19導致的「免疫竊盜」,讓人體擋不住後續病毒細菌的入侵。
疾管署最新統計,凱米風災後國內已累積30例本土類鼻疽,其中3人死亡,4人住在加護病房。雖從通報趨勢研判疫情最高點已過,但後續仍不排除超過2005年海棠及泰利颱風後累積42例紀錄。
黃立民指出,類鼻疽可能在中小型醫院因培養不出被忽略。今年因颱風造成大面積災情,醫療院所提高警覺,發現比較多的個案。
黃立民指出,今年類鼻疽個案增加也可能是「免疫竊盜」。這和沒有機會接觸其他病毒導致的「免疫負債」不同,「免疫竊盜」是因為感染COVID-19後,體內免疫系統受損,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或細菌,甚至重複感染,不管得任何一種疾病都會變得比較嚴重。
黃立民分析,COVID-19病毒會損害免疫系統,損害長久程度可能3年才有進一步分析,目前國外研究還在追蹤。不過,當病毒大規模流行時,會讓免疫系統處於高壓力情況,這時再碰到第2個敵人,反應就會比較差。
黃立民說,多次感染COVID-19會不斷削弱免疫系統,呼籲民眾重視防疫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