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9日電
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經由飛沫微粒(中國稱「氣溶膠」)傳播,也就是空氣傳染,中國專家、官方說法仍莫衷一是。有專家分析,這種感染方式比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還低。
日前,浙江寧波披露了一例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病例,被感染者僅與確診患者近距離駐留了15秒即被感染,引發這一病毒感染途徑的討論。
中新網報導,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8日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記者會上說,目前可以確定的武漢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飛沫微粒傳播和接觸傳播。
但是同一天,由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有關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的修訂版,重申了「氣溶膠(飛沫微粒)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
在國家衛健委網站「你問我答」單元8日發布的內容中,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目前,2019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飛沫微粒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他表示,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可能發生飛沫微粒傳播,例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如果是在常規臨床護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正確佩戴口罩足以滿足保護普通民眾不被感染。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要茂盛表示,在汽車或辦公室等沒有足夠通風又比較狹小的環境下,飛沫微粒傳播和飛沫傳播才應當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因素去考慮。
要茂盛說,地鐵、飛機、高鐵的通風情況相對較好,車廂和機艙都在持續與外界交換空氣。
他分析,患者排放的病毒飛沫微粒在開放環境中快速稀釋,濃度顯著降低,活性受到影響,被吸入的幾率與劑量都大幅度減少。在附近沒有近距離患者飛沫時,健康人感染的機率比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都低。
對於如何預防室內飛沫微粒感染,專家建議開窗通風或使用空氣清淨機、在電梯內戴口罩並小心觸摸等。
疾管署長周志浩:
若屬實「非常麻煩」
中央社/台北9日電
近日有中國防疫專家表示,武漢肺炎不僅會透過飛沫、接觸傳染,還可能有空氣傳染。疾管署署長周志浩今天表示,若屬實將「非常麻煩」,屆時也會調整相關防疫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執行官、疾管署長周志浩今天下午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目前為止,相關文獻普遍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但也坦言若真有空氣傳染會「非常麻煩」,包括匡列接觸者的方式、管制出入場所等防疫措施都必須調整。
周志浩說,若傳染途徑包括空氣傳染,新型冠狀病毒恐怕會和麻疹一樣容易傳播,但目前又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會持續和專家討論,會擬定一套因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