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卻找不出原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精神科醫師楊偉成說,自律神經系統負責調節心跳、呼吸等功能,一旦失衡,可能引發身體與心理的不適,尤其與焦慮關係密切。
楊偉成表示,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讓人們調動身體能量應對壓力,後者幫助放鬆與休息,若失去平衡,例如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就可能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科學家發現,「心律變異度」(HRV)是衡量自律神經健康的重要指標,HRV是心跳間隔的變化,從動物到人體實驗的資料顯示,HRV的分析能反映出自律神經調節的狀態。研究顯示,HRV降低常見於焦慮患者,反映其身心難以從壓力中恢復,估計全球約有3億人受焦慮症影響。
他說,2014年一篇期刊的統合分析指出,焦慮症患者的HRV明顯低於健康者,顯示自律神經失衡可能是焦慮的核心特徵;這不僅影響情緒,還可能增加健康風險。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常形成惡性循環,長期焦慮會削弱副交感神經的調節力,使HRV持續下降,研究顯示較低的HRV甚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已有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影響更甚;反過來,長期處在壓力狀態讓身體透支導致的不適,又讓人更難應對壓力,加劇焦慮。若長期感到疲倦、消化不良或睡眠問題,可能是自律神經發出的求救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