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C反對USTR針對中國大陸製造船隻加收港口費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貿易代表(USTR)提出的針對中國大陸製造船隻加收港口費受到船運界反彈聲浪大,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出言反對。

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對美國貿易代表(USTR)提出的加收港口費建議表示強烈反對,其反對理由主要涉及對通貨膨脹、失業問題以及美國農民和出口商利益受損的擔憂。

作為代表國際班輪運輸業的主要航貿團體,WSC表明雖然支持強化美國海事部門的相關努力,但認為該計畫會對更廣泛的經濟造成破壞,最終可能適得其反。佔全球貨櫃運輸能力90%以上的WSC敦促川普政府考慮採取“前瞻性”和替代戰略,以實現振興美國海運業的目標。

WSC首席執行官喬·克拉梅克(Kramek)在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近期關於該提議聽證會準備的證詞中表示,WSC秉持著支持建立一個強大且充滿活力的美國造船和海事部門的目標,深知一個強大的美國海事部門將為整個海事業帶來積極的連鎖反應。然而,對於本次訴訟中關於港口費以及要求使用美國國旗或美國製造船隻的提議,WSC持強烈反對態度。

他指出,這些提議將致使美國出口商和消費者的成本大幅增加,同時導致供應鏈效率低下,而且無法為中國大陸提供有效的激勵措施來促使其改變行為、政策和做法。這種經濟影響將會波及整個經濟領域,對企業、消費者,尤其是那些出口價格敏感商品的農民產生不利影響。

揭USTR提出的對於船隊或訂單中包含任何中國大陸製造船隻的營商,大陸製造的船隻每港口入境費高達150萬美元,而對於任何船隻(無論是中國製造還是非中國製造),每港口入境費用也高達100萬美元。

WSC警告稱,如果擬議的港口費獲得通過,將會“在較大港口造成擁堵現象,同時減少較小港口的服務,因為船舶營商會儘量降低其船舶在每條航線上停靠美國港口的次數,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某些航線的運費翻倍。以一艘平均尺寸(6600TEU)的貨櫃船為例,若其航線現在包括在美國的六個港口停靠,那麼所產生的費用大約是紐約和鹿特丹之間航運的進出口即期費率的兩倍。

另一方,Kramek還指出,美國造船廠目前面臨著產能限制、勞動力短缺以及訂單積壓等諸多問題,這些因素將使得增加國內產量變得困難重重。該提案超出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範圍,該條款主要是為了解決外貿行為而設立的,並非用於增加政府收入或刺激對國內商品的需求。

依據1974年《美國貿易法》第301條,創造對國內產品的需求以及增加政府收入-無論是出於支援國內產業還是其他目的都不能作為採取行動的基礎,該法案頒佈的目的是‘誘導消除有爭議的外國行為、政策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