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粗暴大罷免,到底為台灣帶來什麼?

當前關稅警報未除,許多國家都視為國難,卓榮泰卻放著正事不幹,仍為大罷免下鄉宣講。(中央社)

儘管美國對等關稅警報未解,民進黨內共諜全面滲透賴清德總統、時任立法院長游錫堃、時任外交部長吳釗燮身旁,民進黨推動對國民黨立委的大罷免仍然沒有停下腳步。台灣民眾必須深思,民進黨以粗暴手段推動大罷免,除了滿足民進黨本身的權力慾之外,到底為台灣帶來什麼?

從去年十月綠營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失敗之後,民進黨隱身幕後的大罷免持續延燒。今年一月初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喊出雙罷立法院正副院長,之後火勢越燒越大,民進黨原先態度曖昧模糊,但是到二月中旬老柯喊出賴清德會登場之後,民進黨完全不演了,全員投入大罷免;國民黨方面也展開反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到四月十四日為止,已有五十位立委進入罷免二階段連署,藍綠各占三十五席、十五席。

這段期間,立法院陷入卓榮泰內閣提出覆議、民進黨癱瘓議事等等過程,堪稱一事無成。從罷免二階席次來看,似乎民進黨占了上風,但五十席二階連署占區域、原住民立委總席次已近六成五;立委回防選區,導致立法院大鬧空城計,四月十四日八個委員會只有一個委員會開得成會。國會空轉,全民只有輸家,沒有贏家。

為了替大罷免火上添油,民進黨染指大學校園;教育部長鄭英耀罔顧大學校園政治中立原則,聲言學生校園內擺攤募集連署書是言論自由,但選罷法規定校園內不得出現罷免廣告、辦事處,鄭英耀不啻支持學生違法。甚至,有些大學生對罷免進入校園從冷感變反感,北藝大就有學生發聲要求青鳥退出校園。民進黨為求私利推動大罷免,不但加劇朝野對立、社會對立,如今更造成學生對立,只會更加撕裂台灣。

尤其是,檢調查辦罷免連署書,迄今只見辦藍不辦綠,司法公正性再度飽受訾議;甚至,所謂偽造連署書、死人連署書是否為對手反串栽贓,檢調更難以逐一清查。更何況,過去罷免案當中,不符合選罷法規定的連署書也都只是由選委會剔除,但此次卻是檢調接連出動搜索、查辦。本來就有近八成五民眾質疑檢察官辦案受政治力影響,大罷免恐讓檢方公信力擴大流失!

民進黨大罷免擾動全台灣,但獲得多少支持?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雖然四月贊成大罷免的比率比三月多了一點二個百分點,但僅百分之三十三點八;相對的,四月不贊成的比率比三月增加一點四個百分點,達百分之五十九點三。而且,百分之五十六點五表態不可能參與二階罷免連署。數據會說話,大罷免是與民意逆風而行,而且逆風還越來越強,民進黨知否知否?

再說,民進黨鼓動大罷免,主要目的是想藉此改變朝小野大的政治生態;但即使某些國民黨立委遭到罷免成功,民進黨可有十足把握改選會由綠營當選?甚至,若干民進黨立委也在剉著等,倒也並非沒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可能。倘若民進黨耗費巨量時間和社會資源,到頭來還是朝小野大,台灣人民該跟誰討這筆帳?更何況本就不該開此惡例,讓台灣無端陷入虛耗。

當前關稅警報未除,許多國家都視為國難,卓榮泰卻放著正事不幹,仍為大罷免下鄉宣講;民進黨內共諜橫行,也未見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拿出辦法。慨言之,理應是當家不鬧事、全力來做事,民進黨卻當家不做事、全力來鬧事;這樣搞下去,恐怕徒讓中共訕笑台灣的民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