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論人計酬 專家提4配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賴清德總統提出健保改為「論人計酬」模式建議。醫管專家28日指出,論人計酬有助減少醫療浪費,但首先須先克服資源落差,並建立風險調整機制、醫療體系相互合作,及改變民眾就醫行為。並建議政府提供護理學生每人每年15萬元獎學金,約年花15億預算,治本解決護理荒。

賴清德總統27日於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中,提出花蓮縣秀林鄉「論人計酬」試辦得很成功,有助引進「健康促進」概念,進而達到疾病預防,減少民眾就醫次數。

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協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論人計酬最大好處,在於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鼓勵預防勝於治療、強化跨層級跨院所合作,推動區域整合式照護、減少醫療浪費,提升醫療體系永續性。

英國的論人計酬是每個病人的基本費用由政府支付給家庭醫師診所,且若能提供良好預防醫學、慢性病管理、民眾健康促進,醫師還能領取額外「品質獎勵金」;荷蘭則採論人計酬混合部分按服務計酬模式,醫師以「人頭費」為主要收入,若患者需要轉診或慢性病管理,則有額外補助。

洪子仁指出,總統想推行「論人計酬」,首先要先扭轉目前健保「論量計酬」觀念,並非疾病治療越多、給付越高,而是以預防醫學為主,人民越健康、醫療花費越少。

不過,洪子仁認為,施行論人計酬有4大作法,首先要考量區域醫療資源分布差異,都市、偏鄉及醫學中心、基層診所資源落差;不同地區人口結構、健康需求差異大,須設計風險調整機制,保障高需求族群有足夠照護;還要成功推動各層級院所合作;並改變民眾看大醫院、反覆就醫的行為。

此外,針對醫療體系目前護理荒,洪子仁表示,目前台灣約有30萬名持證護理人員,但實際從事臨床工作的僅19萬人,護理崩盤風險日益嚴峻。

洪子仁建議,政府應啟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畫」,提供護理學生每人每年新台幣15萬元獎學金,但要在畢業1年內考取護理師執照、執照取得後至少服務臨床4年,未履行者須返還獎學金。

洪子仁強調,此一方案,以全台每年約1萬名護理系畢業生估算,預計每年投入約15億元即可實施,4年內即可補充4萬名新血,為台灣脆弱的醫療基礎注入強心針。